劉辯聞言立刻對孔融投去饒有興致的目光。
孔融一拱手繼續說道,“啟稟陛下,這幾年來多虧少將軍的遼東軍,才擊退了經常掠劫東萊的海盜,還威懾住了欲要襲擊北海的黃巾賊。”
公孫康聽聞孔融如此說辭,立刻對他投去了感恩的目光。
畢竟先前兩人在東萊郡的歸屬問題上,可是爭得麵紅耳赤的。
此刻孔融表達的態度也很簡單,如此天威在前,我們理當互幫互助,大家才能都落到好處。
劉辯自然是默許孔融如此送出人情的,不然他也不敢如此做。
“少將軍有所不知啊,原青州刺史焦和,因為年老體衰,已經向朕提出了卸任,而後繼之人便是文舉。”
“但朕想,青州如此富庶要地,光有孔文舉的理政才能可不夠,若是輔以少將軍的軍武配合,才能保證青州無憂啊。”
劉辯說罷,公孫康立刻起身拱手,“陛下真知灼見,家父正是此意。”
“陛下容稟,其實遼東的漁獲與皮毛貿易並不差,若是東萊能成為遼東的貿易港,那真是利國利民之舉。”
劉辯聽他說道商貿之事,不禁對他高看了一眼,雖說半島相比華夏堪稱貧瘠,但也有礦物之類的出產,可增國力。
“少將軍若是對商貿之事感興趣,可在北海掛職主簿,區區商貿之事,少將軍隻需常看賬目,百能了然於胸了。”
孔融這句話拉攏的意思十分明顯,並且有收公孫康為門生之意。
白衣出生的公孫家,若是攀上了孔家的高枝,這遼東侯的位置便能坐得更加穩固。
但公孫康聞言,立刻察覺到了此言中的大不敬意味,下意識看著劉辯。
劉辯此刻竟在掩麵飲酒,對孔融此話沒有絲毫反應。
誠然,孔融這舉動擺在了明麵上,確實過分,但劉辯之前也下手搶人,兩相抵銷罷了,而且放在明麵,日後就不會被人構陷私下勾結。
從長遠來看,卻又是一步好棋了。
而劉辯之所以沒有用帝王的身份去強行幹涉,是因為他知道,青州孔融和遼東公孫氏終究是分不開的。
東萊郡和北海郡的港口就在那裏,無論哪一家上任遼東,都必須要和這兩地的官員搞好關係。
既然無法阻止,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公孫康見劉辯長久不作反應,立刻興高采烈地答應了下來。
作為公孫度的兒子,他太清楚遼東的優劣了,出海口和商貿港,是遼東繞過幽州連接大漢的最佳途徑。
而之所以要繞過幽州,就是因為幽州的官員,往往為了壓製遼東,雙方便會變成競爭關係。
所以自劉辯入青州以來,討論最多的倒不是毗鄰的冀幽,而是水路相連的遼東。
劉辯自飲自酌,見公孫康與孔融聊得火熱,他也並不插入其中,知道幾人都喝得有些微醺了,劉辯才端起酒爵,敬了兩人一爵。
“少將軍,不知令尊對袁紹謀幽之事怎麽看?”
劉辯微微一笑問道。
“啟稟陛下,家父曾說,若陛下在九月、十月先於袁紹入青州,那我們便會全力幫助幽州。”
“若是陛下,在入冬前未能入青,我等也隻好盡人事,聽天命了。”
公孫康說罷,劉辯驚得酒都醒了幾分。
誠然,有關幽州的戰事,季節才是關鍵,而這點是劉辯先前並未當成重點處理的。
遼東、幽州之地,入秋起便會有雪,其寒冷遠非一般地區可比。
秋收過後,大部分農家都會進入冬歇的狀態,等待來年開春。
部隊自然也是如此,不論哪支部隊,隻要不是久居幽州的本土兵士,定然會因為忍受不了嚴寒而導致戰鬥力下降,以及非戰鬥減員。
此刻的劉辯在心中暗暗感歎,“看來還是小看公孫度了,月份還真是此戰的關鍵,若大漢的軍隊能在幽州大雪封山前入幽,那朕便又有了三個月的緩衝期!”
“這三個月,朕或可南聯孫策,攻袁術,亦可西聯馬超入益州!”
公孫康見劉辯不言語,還以為自己的直接冒犯了天子,立刻拱手下跪。
“少將軍不必如此,以少將軍之見,劉虞其人,才能如何?”
劉辯開口繼續問道。
“臣以為,幽州劉虞,政令清明,能合異族,止戰事,興貿易,利民生。”
“家父也曾說過,幽州有劉虞,他便能將兵鋒從防禦異族,變成向夫餘與高句麗進攻。”
“老將軍有把握拿下高句麗?”
劉辯來了興致。
“家父已經與高句麗的軍隊大戰了幾場,若非高句麗苦寒,此刻隻怕已經盡歸遼東了。”
“高句麗之兵,與蠻人無異,其國政,似我大漢,卻又畫虎不成,更像是蠻夷的部落狀態,其國之民,皆欲歸附大漢!”
公孫康一拱手,將遼東前線的事情說了出來。
曆史上,公孫度也確實差點打下高句麗,而公孫康更是直接攻陷了高句麗的都城。
“嗯,若是老將軍能一舉拿下高句麗,自當將高句麗劃入遼東侯封地。”
“隻是高句麗之地落後中原,若是少將軍需要中原移民,教化蠻夷,可直接給朕上書。”
劉辯點了點頭,十分滿意公孫家在遼東的貢獻。
“多謝陛下恩德!”
“朕若是當月從東萊出兵,從遼東救援幽州,需要耗時多久?”
劉辯問道。
“約莫半月光景,袁紹若真要大兵壓境,攻下幽州的關口也就在這兩月之間,一旦錯過,就隻能明年開春,冰雪消融了。”
“好!詔命!令太史慈令五千兵、李典領五千兵。管亥、管承各領五千兵,合計兩萬兵馬,以太史慈與李典為將帥,後日發兵,經東萊直入遼東,馳援劉虞。”
劉辯一拍桌子,孔融立刻擔當起了書寫詔命的職責。
寫罷,孔融將詔書交到了劉辯手中,劉辯將詔書,連同藏著封侯詔命的錦盒一同交到了公孫康的手中,“有勞,少將軍了。”
“臣,定當辦妥此事,此刻東萊港口處,已經停了五艘艨艟,可運大軍。”
公孫康,拱手,跪拜,接旨,動作一氣嗬成,而那五艘艨艟,是他們公孫家早就準備好的籌碼,自然不必贅述。
“恭喜小侯爺!”
孔融一拱手,立刻改了稱唿。
“老師客氣了,還請老師多多教我。”
公孫康自然也是迴了一禮。
原先欲動刀兵的兩人,此刻竟成了一對恩義滿滿的師徒,倒也讓劉辯有些開懷。
此刻,整場宴席都沒有開口的程昱,動作輕柔地站到了劉辯的身邊,輕聲說道。
“陛下,若是兵入幽州,我們是否從青州,向冀州方向機動?以探查袁紹虛實?”
程昱的提議,立刻得到了劉辯的認可。
此刻袁紹大軍被擺在了司冀前線,還派了一支部隊攻取幽州,這說明袁紹的側後方大概率會是空虛的、
若是劉辯以鐵騎的優勢在側麵威脅袁紹,便能迫使他犯錯誤。
“此事需要書信孟德,不可孤軍擅動。”
劉辯微微點頭,程昱會意,立刻離席,送出了書信。
孔融一拱手繼續說道,“啟稟陛下,這幾年來多虧少將軍的遼東軍,才擊退了經常掠劫東萊的海盜,還威懾住了欲要襲擊北海的黃巾賊。”
公孫康聽聞孔融如此說辭,立刻對他投去了感恩的目光。
畢竟先前兩人在東萊郡的歸屬問題上,可是爭得麵紅耳赤的。
此刻孔融表達的態度也很簡單,如此天威在前,我們理當互幫互助,大家才能都落到好處。
劉辯自然是默許孔融如此送出人情的,不然他也不敢如此做。
“少將軍有所不知啊,原青州刺史焦和,因為年老體衰,已經向朕提出了卸任,而後繼之人便是文舉。”
“但朕想,青州如此富庶要地,光有孔文舉的理政才能可不夠,若是輔以少將軍的軍武配合,才能保證青州無憂啊。”
劉辯說罷,公孫康立刻起身拱手,“陛下真知灼見,家父正是此意。”
“陛下容稟,其實遼東的漁獲與皮毛貿易並不差,若是東萊能成為遼東的貿易港,那真是利國利民之舉。”
劉辯聽他說道商貿之事,不禁對他高看了一眼,雖說半島相比華夏堪稱貧瘠,但也有礦物之類的出產,可增國力。
“少將軍若是對商貿之事感興趣,可在北海掛職主簿,區區商貿之事,少將軍隻需常看賬目,百能了然於胸了。”
孔融這句話拉攏的意思十分明顯,並且有收公孫康為門生之意。
白衣出生的公孫家,若是攀上了孔家的高枝,這遼東侯的位置便能坐得更加穩固。
但公孫康聞言,立刻察覺到了此言中的大不敬意味,下意識看著劉辯。
劉辯此刻竟在掩麵飲酒,對孔融此話沒有絲毫反應。
誠然,孔融這舉動擺在了明麵上,確實過分,但劉辯之前也下手搶人,兩相抵銷罷了,而且放在明麵,日後就不會被人構陷私下勾結。
從長遠來看,卻又是一步好棋了。
而劉辯之所以沒有用帝王的身份去強行幹涉,是因為他知道,青州孔融和遼東公孫氏終究是分不開的。
東萊郡和北海郡的港口就在那裏,無論哪一家上任遼東,都必須要和這兩地的官員搞好關係。
既然無法阻止,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公孫康見劉辯長久不作反應,立刻興高采烈地答應了下來。
作為公孫度的兒子,他太清楚遼東的優劣了,出海口和商貿港,是遼東繞過幽州連接大漢的最佳途徑。
而之所以要繞過幽州,就是因為幽州的官員,往往為了壓製遼東,雙方便會變成競爭關係。
所以自劉辯入青州以來,討論最多的倒不是毗鄰的冀幽,而是水路相連的遼東。
劉辯自飲自酌,見公孫康與孔融聊得火熱,他也並不插入其中,知道幾人都喝得有些微醺了,劉辯才端起酒爵,敬了兩人一爵。
“少將軍,不知令尊對袁紹謀幽之事怎麽看?”
劉辯微微一笑問道。
“啟稟陛下,家父曾說,若陛下在九月、十月先於袁紹入青州,那我們便會全力幫助幽州。”
“若是陛下,在入冬前未能入青,我等也隻好盡人事,聽天命了。”
公孫康說罷,劉辯驚得酒都醒了幾分。
誠然,有關幽州的戰事,季節才是關鍵,而這點是劉辯先前並未當成重點處理的。
遼東、幽州之地,入秋起便會有雪,其寒冷遠非一般地區可比。
秋收過後,大部分農家都會進入冬歇的狀態,等待來年開春。
部隊自然也是如此,不論哪支部隊,隻要不是久居幽州的本土兵士,定然會因為忍受不了嚴寒而導致戰鬥力下降,以及非戰鬥減員。
此刻的劉辯在心中暗暗感歎,“看來還是小看公孫度了,月份還真是此戰的關鍵,若大漢的軍隊能在幽州大雪封山前入幽,那朕便又有了三個月的緩衝期!”
“這三個月,朕或可南聯孫策,攻袁術,亦可西聯馬超入益州!”
公孫康見劉辯不言語,還以為自己的直接冒犯了天子,立刻拱手下跪。
“少將軍不必如此,以少將軍之見,劉虞其人,才能如何?”
劉辯開口繼續問道。
“臣以為,幽州劉虞,政令清明,能合異族,止戰事,興貿易,利民生。”
“家父也曾說過,幽州有劉虞,他便能將兵鋒從防禦異族,變成向夫餘與高句麗進攻。”
“老將軍有把握拿下高句麗?”
劉辯來了興致。
“家父已經與高句麗的軍隊大戰了幾場,若非高句麗苦寒,此刻隻怕已經盡歸遼東了。”
“高句麗之兵,與蠻人無異,其國政,似我大漢,卻又畫虎不成,更像是蠻夷的部落狀態,其國之民,皆欲歸附大漢!”
公孫康一拱手,將遼東前線的事情說了出來。
曆史上,公孫度也確實差點打下高句麗,而公孫康更是直接攻陷了高句麗的都城。
“嗯,若是老將軍能一舉拿下高句麗,自當將高句麗劃入遼東侯封地。”
“隻是高句麗之地落後中原,若是少將軍需要中原移民,教化蠻夷,可直接給朕上書。”
劉辯點了點頭,十分滿意公孫家在遼東的貢獻。
“多謝陛下恩德!”
“朕若是當月從東萊出兵,從遼東救援幽州,需要耗時多久?”
劉辯問道。
“約莫半月光景,袁紹若真要大兵壓境,攻下幽州的關口也就在這兩月之間,一旦錯過,就隻能明年開春,冰雪消融了。”
“好!詔命!令太史慈令五千兵、李典領五千兵。管亥、管承各領五千兵,合計兩萬兵馬,以太史慈與李典為將帥,後日發兵,經東萊直入遼東,馳援劉虞。”
劉辯一拍桌子,孔融立刻擔當起了書寫詔命的職責。
寫罷,孔融將詔書交到了劉辯手中,劉辯將詔書,連同藏著封侯詔命的錦盒一同交到了公孫康的手中,“有勞,少將軍了。”
“臣,定當辦妥此事,此刻東萊港口處,已經停了五艘艨艟,可運大軍。”
公孫康,拱手,跪拜,接旨,動作一氣嗬成,而那五艘艨艟,是他們公孫家早就準備好的籌碼,自然不必贅述。
“恭喜小侯爺!”
孔融一拱手,立刻改了稱唿。
“老師客氣了,還請老師多多教我。”
公孫康自然也是迴了一禮。
原先欲動刀兵的兩人,此刻竟成了一對恩義滿滿的師徒,倒也讓劉辯有些開懷。
此刻,整場宴席都沒有開口的程昱,動作輕柔地站到了劉辯的身邊,輕聲說道。
“陛下,若是兵入幽州,我們是否從青州,向冀州方向機動?以探查袁紹虛實?”
程昱的提議,立刻得到了劉辯的認可。
此刻袁紹大軍被擺在了司冀前線,還派了一支部隊攻取幽州,這說明袁紹的側後方大概率會是空虛的、
若是劉辯以鐵騎的優勢在側麵威脅袁紹,便能迫使他犯錯誤。
“此事需要書信孟德,不可孤軍擅動。”
劉辯微微點頭,程昱會意,立刻離席,送出了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