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意識到了,地方藩王對朝廷擁有的威脅之後啊,經過深思熟慮,還是想著讓朱允熥拿出一個解決方法。


    畢竟現在的藩王權力確實太大了,如果給了藩王這麽大的權力,那麽這些藩王又是皇族之人,他們想要造反的話,很容易就可以獲得一些民意。


    甚至成功之後還能夠洗白。


    例如他之前看過的,史書上麵所記載的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文登基,後麵被朱棣造反。


    他不想要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所以,他甚至有了想要削番的想法。


    朱允文做皇帝削番失敗,幾乎可以理解,畢竟他太過急功近利,也騷操作太多了。


    但如果是朱元璋或者是朱允熥,要削藩的話,那不會有絲毫的難度。


    所以朱元璋在想,讓子孫後代,成為藩王的想法,是不是該杜絕?


    甚至從現在開始,也走上削番的道路,將地方番王削弱,奪掉他們的兵權和其他一切權利?


    所以朱元璋將這個想法,告訴朱允熥之後,朱允熥便笑了笑對朱元璋說:


    “皇爺爺的意思是削藩,可是皇爺爺有沒有想過,若是削番的話,會不會讓地方的那些官員勢力太強大?他們同樣也會成為威脅?


    或許在你我做皇帝期間,他們不敢做什麽。但誰能保證,這樣子的一個製度,延續下去的話。


    到我們的子孫後代做了皇帝,其他的一些地方官,會不會因為勢大而造反呢?”


    朱元璋微微點頭說:


    “咱就是在糾結這一點,咱們還在的時候啊,這些地方官,地方藩王不敢做什麽,可是以後呢?


    這大明畢竟未來還長,咱們的子孫後代以後做了皇帝,也要麵臨這些威脅。


    所以,咱們必須把路鋪好,也就是說這藩王的問題,無論如何,得解決。


    地方官權力的問題,也得解決。可曆朝曆代這麽多年以來,這個問題似乎,都沒能得到一個很好的解決呀。”


    朱允熥文言沉默了片刻,隨後說:


    “我倒是有個辦法。”


    朱元璋立馬來了興趣問道:


    “哦?你快說說。”


    朱允熥微微一笑隨即開口說:


    “我的方法很簡單,這些藩王嘛,他們還是藩王,隻不過,將他們手中的權力降低。


    或者說將他們手中掌握的一些東西,分化出去,讓他們和地方官,達成一個平衡,互相監督。


    這樣一來的話,這個平衡隻要不被打破,他們各自掌握著各自的實力。


    而且一切都在朝廷的監管之中的話,那麽他們就不會有什麽想法和野心。”


    朱元璋立馬詢問:


    “具體如何做?你且說說看。”


    其實朱元璋也不想直接削藩,因為那樣的話確實不太好。


    就像史書上所記載的,朱允炆做的皇帝,就實行的是強製性的削藩,將藩王從高高在上的王爺,直接拉了下來。


    這自然引起了藩王們的反抗,而朱允熥則是開口說:


    “我的方法很簡單,現在地方上,不是有軍政和行政以及司法,這三個主要的東西組成嗎?


    而藩王權力,又淩駕於這三樣之上,那麽咱們就將這些分配一下,將藩王的權力,不給那麽大。


    讓藩王的勢力,和地方官員的勢力,相當。甚至隱約,被地方勢力壓一頭。


    這樣一來的話,他想要造反,地方勢力就會很容易發現。


    而地方勢力一旦大了,那藩王也會壓製。所以我的意思是,將兵權還是交到地方官的手上。


    而藩王也擁有著一定的權利可以,監察地方的軍隊,對地方的軍隊沒有調動權,沒有管理權,但是有監督權。”


    朱元璋又說:


    “那行政和司法呢?”


    朱允熥說:“行政和司法權,還是以地方的官員負責,同樣藩王對這些權利,也隻有監察權,沒有實施和參與的權利。”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之後,對朱允熥說:


    “我明白了,在地方上,政治還是以布政使為主,也是以布政使最大。軍事以都指揮是最大,一切權利都在都指揮使手上,司法就以提刑按察使為主。


    這三樣最重要的權利,全部都分配在這三人手上,他們本身就是互相牽製,互相製衡。而在他們之上,又有一個藩王對他們進行監察。


    而藩王,卻對軍隊沒有任何調動和管理權,對司法沒有任何參與和管理權,對政治同樣也沒有任何參與管理權。


    但是藩王卻可以監督他們,有任何的問題,然後上報朝廷,對他們形成了一個製約。


    朱允熥點頭說:


    “不錯,如此,明麵上藩王地位還是更高,可實際上沒有任何的實際權利,隻能起到監視地方的作用,成為了朝廷安插在地方的眼線。


    一旦地方真正出現任何問題,就會第一時間反饋給朝廷,畢竟這些藩王隻有監督權,沒有實際權利,他們的一切就要依附於朝廷,自然也害怕朝廷出現問題。


    而地方有人出現問題想要造反,那麽就會威脅到這些藩王的地位,畢竟這些地方官一旦造反成功,他們這些王爺以後就不是王爺了。


    他們為了能夠繼續享受皇家的待遇,盡管沒有實權,卻也會將地方官員盯緊,避免他們威脅朝廷,威脅皇家,也避免他們威脅到這些藩王的地位。”


    聽完朱允熥的話,朱元璋更是哈哈大笑,這樣一個相互製衡,一個有實權,卻被監督,一個沒有實權,卻監督有實權的這樣一個做法,確實非常完美。


    既保全了藩王的地位,也讓藩王,沒有了想要造反的想法。


    畢竟他不掌握實權。


    同時藩王還會為了自己這個王爺位置,保證這個天下還和自己是一個姓,就一定會對地方的那些官員們監督的非常嚴格。


    這樣一來的話,辦事的被監督的,監督的人又沒有權利去造反,形成這樣一個良性的循環,和良性的平衡,一定會讓地方安穩。


    “好呀,太好了,我就知道允熥你一定有辦法,這樣的一個行為,不僅可以不用削番,還避免了地方藩王手握實權,同時還能夠將藩王的價值,利用起來。


    真正的實現,幫大明看守天下,監督天下地方官,實在是好。這樣做的話,也算是解決了咱的一個心頭憂患呀。”


    朱允熥也笑著說:


    “那既如此,就按照這樣的方法去實行,我到時候下令,讓內閣給出一個章程。


    沒什麽問題的話把流程走好,咱們就頒布下去,按這樣的一個體係來實行。”


    朱元璋點頭說:


    “咱沒有意見,這件事情太孫你做主,咱對你放心。”


    朱允熥也是哈哈大笑,而這時啊,朱元璋又嚴肅起來說:


    “第一個問題,解決了。那麽隨之而來的,第二個問題也很嚴重呀。”


    朱允熥立馬詢問:


    “這第二個問題,皇爺爺指的是什麽?”


    朱元璋說:


    “咱之前就提到過,如果按照現在的情況下去,咱們的子孫,全部都封王的話,那麽一代兩代或許隻是幾十個王爺,可三代四代就會翻倍。


    以此遞增下去的話,不出幾代,這天下恐怕就會出現幾百個王爺。王爺兒子又是郡王,郡王兒子又是鎮國將軍……


    還有其他的那些後代,全部都要給他們安排爵位,全部都要給他們發放俸祿,讓他們享受各種好的榮華富貴。


    這樣下去的話幾百個王爺,又會生下無數的子孫,這朝廷將來得養幾千幾萬個有爵位皇族之人……


    每一代遞增下去,都會無限的擴張,皇族之人的開銷如何負擔得起呀?這不得把朝廷吃垮嗎?”


    其實朱元璋以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的,甚至他雖然偶爾想到過,卻也根本不在意。


    他覺得朱家身為皇族,就應該大量的開枝散葉,就應該遍布天下。


    而且就應該享受高高在上的地位。


    這樣的想法,雖說有些自私,但是,人家是皇帝,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幾千幾萬人都享受好的日子也沒什麽錯。


    可是後麵朱元璋在得到的那一本明史之後,他也看到了大明的中後期啊,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僅僅幾代人下去,所出現的皇族之人,就已經將大明的國庫幾乎吃空。


    天下百姓本就過得不好,財政方麵也很緊張。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和天下百姓,甚至地方上的百姓,還要養大明的這些被分封到各地去的親王。


    甚至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


    可想而知,會有多麽大的壓力和負擔。


    雖然朱元璋不知道,憑借現在大明如此強盛的國力,將來會不會出現養不起這些子孫後代的情況?


    但是,那本明史上麵所記載的,確實大明的亡國,和這些宗室將天下吃空,是有著一定關係的。


    因此啊,朱元璋現在就想要提出這個問題,想著能否將這個問題解決。


    而朱允熥沉思一會兒之後,也對朱元璋說:


    “確實,雖然大明現在財政比較充裕,但是時間久了要養的宗室成員,也就越來越多。


    尤其是像現在這樣的一個宗親爵位的繼承製度,會導致未來親王越來越多。


    畢竟每一任皇帝,都有親兄弟。他這些親兄弟將來都會成為親王。


    親王越來越多,親王的兒子也會繼承他們親王的爵位,所以而不會減少。


    其他兒子又會成為郡王,郡王又能夠把他們的爵位繼承給他們的嫡長子。


    如此一來,郡王不僅也不會減少,反而也會越來越越來越多。


    如此一代一代下去,確實這些身份地位高的宗室子弟,為成百上千的遞增,就算國家再有錢也養不起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仔並收藏大明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