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他們離開去,商量著如何進行土地改革,如何施行,同時還要處理朝政。


    而另一邊,朱允熥卻帶著戶部尚書張山所寫出的提議,到了禦書房找到了朱元璋。


    朱元璋見朱允熥來了便笑著說:


    “允熥啊,有什麽事情要說嗎?”


    朱允熥點了點頭這才開口說道:


    “皇爺爺,孫兒有一個提議,想讓皇爺爺看一下。”


    說著將手裏的一個折子,遞給了朱元璋,朱元璋拿著折子仔細看了起來,越看眉頭擰得越深,看完之後,他緊皺眉頭對朱允熥說道:


    “分田令?允熥,咱知道你這個想法是好的,也是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大明的江山可以永遠的延續下去。


    這樣的一個製度的改革,確實有很大的好處。但是皇爺爺也不得不說一下,這實行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雖說咱們大明朝建立沒多久,那些貴族士大夫地主們,對於和明朝之間的關係紮根的不深,互相沒有牽扯的那麽緊密。


    也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相互依附的這麽一個情況,但是,這個士大夫的群體,畢竟已經存在了這麽多年。


    想要如此輕而易舉地將之連根拔除,推行分田製,恐怕隻會成為一個空談,而難以真正的實現什麽。”


    朱允炆說道:


    “皇爺爺說的自然是有道理,隻是這個事情,咱們必須得做。就算咱們不做,以後也會有一個朝代代替咱們把這個事情給做了。”


    朱允熥說話說的較為直接,畢竟爺孫倆在一起也沒那麽多顧忌。


    所以這話毫不顧忌的說出來之後,便讓那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之後,他才對朱允熥說道:


    “你的意思是,如果我大明不盡快實行的話,以後很難長久,也會被推翻,將來別的朝代會將這件事情給幹成功?”


    朱允熥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


    “這是一定的,沒有什麽事情,是沒有原因就會發生的。發生的事情,就一定有原因。這土地兼並政策延續了這麽久,實際上展現出來的弊端一直很大。


    唐太宗李世民有句話說的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開始咱們老朱家打天下啊,便想要推翻那樣的製度。這百姓們是水,當然願意撐起我們這隻船。


    可若是我們成了船,卻不能夠為他們帶來實際的利益,卻終究還是要讓他們吃不飽肚子。那麽這水,總有一天會覆舟。


    因此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宜早不宜遲,否則隨著朝代越發的久遠,這些如同吸血蟲一般的士大夫階層和地主階層,便會與大明的皇權形成一個盤根交錯互相生存的關係。


    那以後這個階層,就動不了了。而這個階層會更加肆無忌憚的去壓榨底層,總有一天底層爆發出的怨氣,會由皇室承擔,會由朝廷承擔,而一切的後果也終究會讓朝廷來麵對。


    然而對士大夫階層和地主階層,卻幾乎不會產生什麽影響。所以我認為這個事情,是勢在必得,必須要幹的。”


    朱允熥的一通分析,讓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他並不知道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該去做,畢竟各朝代有許多的統治者都有過想要動士大夫階層和地主階層的人。


    到頭來,能夠成功的卻幾乎沒有。


    所以他不知道要不要去試著冒一下險。


    見到朱元璋猶豫,朱允熥便說:


    “皇爺爺若是相信我,就將這件事情交給我去處理,我有信心把這件事情處理好。隻要這個事情得以處理,那我大明的根基,就會越發的穩固。”


    聽到這話,朱元璋有些疑惑的說道:


    “允熥,你告訴咱,這大明的根基是什麽?”


    朱允熥想也不想便開口說道:


    “自然是百姓,是千千萬萬底層的百姓。這天下由貴族,由士大夫,由地主形成的根基從來都隻是利益,那不能算是根基,隻能算是一些蛀蟲。


    若是讓這些人當大明的根基,他們隻會腐蝕大明的根基。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大明的根基會在他們的貪婪之下,被腐蝕的支離破碎。


    到那個時候,大明就是一個搖搖欲墜、隨時可能會坍塌的大明。隻有普通的百姓,他們才是真正的大明的支柱,隻有他們信仰著這個國家。


    隻要他們能夠生活的好,隻要他們能夠熱愛這片土地和這個國家,那大明才能夠長盛不衰,永遠的堅持下去。”


    這番話若是以前的朱元璋聽到,哪怕會認同也或許不會支持朱允熥去做。


    可是看過史書後的朱元璋卻不一樣了,他知道朱允熥說的是對的。


    因為史書上,後期的大明與其說是毀在各種天災,各種人禍,各種大環境和一些不好的皇帝頭上。


    不如說是士大夫階層占了更大的功勞,他們對於百姓的剝削太過嚴重,以至於天下根基不穩。


    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問題越發嚴重,也就有了,注定要滅亡的一天。


    所以已經深深的明白了這其中有多麽嚴重的朱元璋,在經過一陣思考之後,看著手中的提議,便咬了咬牙,一拍桌子說:


    “好,讓你試一試,若是成功,那麽不僅利在當下,更是功在千秋。就算失敗也沒什麽,無非是得罪一些士大夫和地主地主階層罷了。


    這件事情,主要還是看允熥你的手腕夠不夠硬。如果你的手腕夠硬,咱相信是有機會辦成的。這天下,也是該進行一個徹徹底底的大清洗了。


    需要更換的,從來都不是哪個朝代,而是這天下一些依附於皇權壓榨百姓的蛀蟲,咱認可你說的,也支持你說的。


    這是一件大事,隻要你有任何要求,咱都會無條件滿足。”


    聽到朱元璋這番話,朱允熥深唿吸了一口氣,旋即嚴肅的點了點頭說道:


    “有皇爺爺這番話,我便什麽都不怕了,這件事情我一定會做好,也一定要做出成績。”


    朱允熥說,這邊拱手,離開了禦書房。


    看著朱允熥離開的背影,朱元璋沉默良久,最終歎了一口氣說道:


    “若是成功,你的名字,何止是名垂青史呀?隻是這條路,注定不會太容易。與天下的士大夫地主階層為敵,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而朱允熥離開禦書房之後,便直接去找三楊,告訴他們皇帝對這件事情也是支持的。


    於是就讓楊士奇,楊溥兩個人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至於楊榮,他已經想出計劃如何把刑部尚書給弄下去。


    與此同時,兵部尚書齊泰也已經無奈地出發了。


    這一次他向著高麗國而去,知道非常的兇險,搞不好甚至迴不來。


    畢竟是代表大明去撕破臉的,真要撕破了臉,高麗國新的君王李成桂,惱羞成怒之下殺了他這個大明使臣,也未必不可能。


    偏偏這種情況下,他得知朱允炆的母親呂氏死掉了。


    朱允炆也被朱元璋嗬斥,不準他進宮。


    眼看這種局麵,朱允炆幾乎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機會。


    這更讓齊泰感到絕望。


    幫了這麽久的主子,突然倒下了,而自己還要為之前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這誰受得了呀?


    所以當齊泰得到消息之後,哪怕是已經出發,行了半日路程,最終還是匆忙的迴來了。


    然後到了東宮!


    朱允熥正在東宮喝茶,看著兩個妹妹在院子裏玩耍。


    卻見一名太監走進來對朱允熥說:


    “太孫殿下,外麵兵部尚書齊泰跪著想要求見殿下!”


    朱允熥眉頭輕輕一挑,旋即淡淡的開口:


    “讓他進來吧!”


    兵部尚書齊泰進來之後趕緊跪下對朱允熥說:


    “太孫殿下,臣來請罪……”


    朱允熥卻沒有順著他這個話題說下去,而是反問:


    “你不是應該出發到高麗國去嗎?怎麽還沒有去?”


    齊泰趕緊說:


    “殿下,臣以前錯了,希望殿下給臣一個機會,哪怕是給臣指一條明路也行啊。”


    說實話這齊泰是真的不敢去高麗國,畢竟高麗國首鼠兩端的事情被朱允熥爆出來,朱元璋很生氣。


    而李成桂又是一個同樣剛剛通過雷霆手腕奪得了權勢的新君王。


    這種事情被拆穿了,必然也會惱羞成怒,再加上明朝派出使臣過來問責,恐怕會直接選擇撕破臉。


    到時候第一個殺的,恐怕就是他這個使臣。


    這一次去的風險實在太大了,他是真不想去。


    而朱允熥卻拿著手中的茶杯,輕輕的搖晃著,接著喝了一口說道:


    “這茶有時候是苦的,你若是喝的下去就喝,喝不下去嘛,也可以放在一邊給別人喝嘛。”


    齊泰先是愣了愣,旋即想到之前禮部尚書被朱允熥在朝堂之上,逼的辭職的事情。


    立馬便迴過神來,知道這是朱允熥在暗示他,於是他便在地上磕了一個頭,說道:


    “臣年事已高,去高麗國恐怕是力不從心的,甚至做兵部尚書,都有些力不從心,早就有了告老還鄉的想法。若是殿下可憐的話,就容老臣告老還鄉,把這差事交給別人去做吧。”


    朱允熥眼皮抬了抬,這才說:


    “既然如此,那你就遞一份辭呈。”


    齊泰趕緊又磕了一個頭:


    “多謝殿下!”


    雖然有些無奈,但總比丟了命好。


    隻是他以這年是以高為理由,確確實說不過去,畢竟也是四五十歲而已。


    齊泰離開之後,朱允熥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旋即自言自語的說:


    “這兵部,得安排一個可信的人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仔並收藏大明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