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的種種情況判斷,他們這位神秘的頂頭上司形象,愈發朝著那位泰鬥級學者的形象靠近。


    要不然的話,怎麽可能能研發出如此近乎完美的項目方案。


    這種近乎奇跡般的行徑,無疑隻有那種學術圈子內最頂級的學者才能做到。


    不光是他,現在估計整個應急處理小組的基層技術人員都是這樣想的。


    在他們心中看來,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邏輯問題。


    背後沒有一個高精團隊的支持,絕對不可能決策出如此完美的項目方案。


    這就是他們的想法!


    事實上,如果不是碰到徐天宇,這個推測的準確率能達到百分之一百。


    但可惜的是,他們至今都不認識徐天宇,不認識被他們心中念叨了許久的徐顧問。


    在他們的眼中,隻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泰鬥級學者才能帶著如此般的項目方案進組。


    至於之前同樣流傳很廣的第二種說法,此時儼然也是不攻自破。


    不說別人,就說他自己,現在都不信這第二種說法。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這估計是誰午睡後不太清醒時想出來的無聊玩笑。


    別的不說,就憑他們部門就就依靠著這份項目方案從頭至尾都順風順水,這就不可能是年輕人辦成的事情。


    雖然他也知道在學術圈子內,說到年輕人,那是相對的,不一定真的就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這一點他最有感觸!


    什麽年輕人,想想都不太可能!


    不為別的,就因為這可是‘奔月’計劃項目。


    就比如他,華清大學博士畢業之後便因為優秀畢業生的稱號特別被舉薦到‘奔月’計劃項目。


    雖然隻是個實習生,但他的年紀已然快接近三十歲了。


    但盡管是這樣,他隻要正式入職,就算的上是‘奔月’計劃最年輕的工作人員之一!


    可想而知‘奔月’計劃項目內選拔製度的嚴格。


    這並不是開玩笑。


    因為‘奔月’計劃項目和別的項目不同。


    或許龍國內有些研究所的基層工作人員年紀普遍比較年輕,都在二十歲出頭,剛畢業實習幾個月就轉正。


    從而正式成為某個項目的中流砥柱,也成為正式踏入龍國學術圈子的科研學者。


    但‘奔月’計劃項目是何等項目?


    從成立之初就備受關注,雖然後續的一係列失敗讓上麵有些寒了心。


    但其選拔製度可是從最早開始繼承的,十幾年來到現在根本沒有改變過。


    ‘奔月’計劃項目基本上不從學校裏招人,即便是華清大學,京都大學這種龍國頂尖的名校。


    不為別的,隻因為那些學生不夠資格。


    ‘奔月’計劃項目可是備受關注多年,所涉及到的各個領域,根本不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能夠知曉的。


    ‘奔月’計劃項目招人,一般都是從龍國各個資深研究所裏麵招人的。


    這也是為什麽‘奔月’計劃項目會被眾多龍國研究所所不容的原因。


    試問,研究所辛辛苦苦自己培養的人才突然有一天被征調走,那些研究所的負責人心情好就鬼了。


    正是因此,‘奔月’計劃項目聚齊了龍國學術圈近半的優秀人才,當然這樣說可能會有些誇張,但事實確實大差不差。


    即便‘奔月’計劃項目之前都是以失敗告終,都是以一種不太正麵的印象出現在學術圈子內。


    但所有人都知道,能進‘奔月’計劃項目的都是精英!


    這些精英完成不了,他們更完成不了!


    這是龍國學術圈子內的共識,也是他一門心思想往‘奔月’計劃項目裏鑽的原因。


    即便是他,華清大學每年畢業生唯一的一個優秀畢業生,也是經過千難萬險才進入的‘奔月’計劃項目。


    剛進來的一年時間裏,他所負責的還都是端茶倒水的活。


    項目上和部門上的事情根本輪不到他。


    就像現在一樣,部門任務完成的消息都是由他來跑腿。


    雖然這算是那些部門前輩給他的一個機會,但也側麵證明了,他在部門內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小透明。


    試問在外麵,哪家研究所敢舍得華清大學的優秀畢業生這樣使喚?


    他們金貴還來不及,估計一個個都巴不得快速培養。


    但‘奔月’計劃項目就舍得,不僅舍得,還直接下放到最底層。


    而這也代表著,‘奔月’計劃項目即便是底層的一線人員,含金量都要比很多研究所的小項目負責人地位要高。


    不說別的,任何一個從‘奔月’計劃項目正常離職的科研人員,即便隻是最底層的基層人員。


    在一眾研究所內都是香餑餑的存在,培養個幾年,都可以委以重任!


    這就是嚴格選拔製度下帶來的差距。


    所以在如此嚴格的選拔製度情況下,他不認為能擔任他們整個大部門的負責人會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


    盡管學術圈的年輕人涵蓋年紀是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也就是說在學術圈子內,二十歲和四十歲之間都可以算的上是年輕人。


    但即便那種說法中所說的年輕人年齡達到了四十歲。


    他依舊不認為這是一個四十歲學者能達到的成就。


    要知道,就拿現在走在他前方的許主任,年紀都已經快接近五十了。


    資曆算不上太好,但也絕對算不上很差。


    他可是知道,許主任當年也是華清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年輕時也是天之驕子的存在。


    但在競爭激烈的‘奔月’計劃,他奮鬥了十幾年的時間,也才混到如今的位置。


    不算高,當然也不算是最低的。


    當初他也正是憑借著這重關係,他一個剛出學校的畢業生才能進入許主任的部門。


    當然,更多的可能是他確實放得下架子,把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真的把自己當做一個實習生看待。


    他對於自己很有自知之明,他隻求在五十歲之前能混到許主任的位置,他就很滿意了。


    也正是這近乎恐怖的晉升機製,更讓他絕對流傳廣泛的第二種猜測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一造挖掘機的,能有什麽危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寫不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寫不寫並收藏我就一造挖掘機的,能有什麽危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