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計劃當中,


    徐天宇是準備應用慣性約束聚變來研發這一次的航天發動機。


    但在深化細致的看了一遍自己的設計方案之後。


    他還是隱隱感覺哪裏有些不足之處。


    猶豫再三之後,他終於還是對先前的那份設計方案做了小小的修改。


    因為按照現有理論中對慣性約束聚變發動機的猜想。


    這個方案是直接利用核爆炸點火。


    由於是在航天器內部爆炸,其就有了一些不可控性。


    雖然理論來說是可能的,但在沒有實測數據的情況下,在航天器的內部引導核爆。


    即便是一向膽大的徐天宇,他自問也敢如此的冒險。


    因為一旦出了問題,那可就不僅僅是損失航天器的問題。


    萬一核爆控製不住,那麽在發射基地的所有工作人員們都可能無法幸免。


    這種結果,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幾率,那也是他不想看到的。


    而且這項技術還有一個缺點,由於在尾部推進艙內使用激光或者粒子束來引爆,而每秒要引爆30到250次。


    雖然在宇宙的真空中使用粒子束比具有大氣的地球上具有明顯的好處,不受大氣分子的幹擾。


    但還是那個問題,如此高頻率的爆炸哪怕隻要一個出了問題,那就很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


    即便相對來說,這個方案是最可行的那一個,但風險和機遇並存,在沒有成功之前,誰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而且這種方案相較於其他方案來說,由於是要利用激光和粒子束,所以也要安裝相關的設施。


    比如激光器或者粒子束發生器,並且需要給它們提供能量,盡管這個方案很可能比先前磁約束聚變發動機要輕。


    但這帶來的改變就是讓航天發動機的結構變得更加複雜的。


    一般來說,一台航天發動機在不影響其性能的前提下,結構是越簡單越好。


    加上一個這樣的設施,雖然看上去不打緊,但航天發動機和整個航天器是息息相關的。


    所以這會帶來連鎖反應,導致基本上現在的所有航天器都要因此改變。


    當然,這點對於徐天宇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畢竟就算要改變,他自己也會對航天器方麵進行改變。


    但他還是要顧慮龍國航天領域方麵,畢竟他一個人的力量還是有限的,要想真正的推動技術的進步,就必須要考慮到這一點。


    在思來想去都得不到結果的情況下,他決定在一邊實踐,一邊尋求改動的方法。


    而這效果顯然是顯著的。


    在進行實踐方麵的第二天,他的心中就隱隱有了些許改動方案的思路。


    那就是將磁約束聚變和慣性約束聚變二者稍微結合一下。


    取二者的優點融合一番。


    磁約束聚變技術的優點是穩定安全,慣性約束聚變的優點是輸出功率大,性能更好。


    但二者之間的大多數差別也不過僅僅是啟動點火方麵的察覺。


    要是能將這兩者相結合的話,那很可能會出現一個繼承二者優點的新型航天發動機。


    在通過腦海中的粗略模擬下,徐天宇認為這條路完全是可行的。


    在做下決定這個決定之後,徐天宇便開始朝著這個方向開始苦心鑽研。


    不知不覺間,時間也就此一天天過去。


    與此同時,軍方這邊。


    王仁清正帶著劉傑輝在龍國的各大研究所流轉。


    目的就是為了盡可能多的籌集徐天宇所需要的錸金屬。


    他們剛從一座大研究所內出來。


    此時剛好是七八月份,兩人一出來被熱辣的太陽一照的瞬間。


    身上的軍裝便被汗水所浸透。


    很快,他們坐上安排好的車,開始朝著最後一個目的地奔走而去。


    在車上,王仁清一直在假寐,觀其神情,顯然這段時間把他累的不輕。


    一旁的劉傑輝同樣如此。


    事實上這段時間他們幾乎跑遍了龍國所有研究所。


    這段時間大部分時間他們都是在路上奔波。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鐵人,估計也難扛得住。


    不說身為技術軍官的王仁清,就算是一直在一線作戰的劉傑輝,這個時候也是累的要死。


    經過這段時間的奔走,劉傑輝也大抵明白了當初他如此果斷的答應的那個要求,到底是多麽恐怖。


    不說別的,他猶記得,目前已經花費出去的資金,就已經超過一個億了。


    光是資金,就足以裝備一個合成旅了。


    但這一個多億的資金,到現在也才搜集了不到五百公斤的錸金屬,這是他第一次對科研的燒錢速度有所概念。


    動輒就是幾千萬上億的,這誰看了不咂舌。


    而且就這五百公斤的錸金屬,還是在有王仁清這位軍方將軍的主導下。


    他自問如果是自己來,估計那些眼高於頂的研究所所長見都不會見他一麵。


    想到此,他難免有些後悔當初自己竟然答應的如此痛快。


    即便他答不答應對於結果來說都不礙事。


    但如果當時自己多少猶豫一二,說不定那位年輕的徐總工會放低一些要求呢?


    思緒至此,劉傑輝微微搖了搖頭,臉上泛起陣陣苦笑。


    但不管怎麽樣,這項任務總算是快要到頭了。


    不得不說,這一次任務,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比起以往的任務來,要累的多。


    很快,他們最後一趟的目的地終於到了。


    這是龍國航天領域內數一數二的研究所。


    換句話來說,這很明顯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一下車,王仁清便帶著劉傑輝朝著研究所內走了進去,那腳步,頗有些破釜沉舟的感覺。


    事實也確實如此,他們是中午進去的,可待到出來,天色依然是黯淡了下來。


    但王仁清和劉傑輝邁著步伐出來的時候,兩人的臉上都露出一幅如釋重負的神情。


    這一次,他們有收集了將近兩百多公斤的錸金屬。


    硬骨頭啃下來,迴報還是蠻大的。


    但這也就代表著,軍方又花費了數千萬的資金。


    這一次任務加在一起,等於軍方花費了一億多的


    這個數字,饒是見多識廣的王仁清都不禁有些驚訝。


    但驚訝歸驚訝,在完成任務之後,他們還是第一時間朝著原先的基地趕去。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一造挖掘機的,能有什麽危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寫不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寫不寫並收藏我就一造挖掘機的,能有什麽危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