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階段測試的航天發動機的熱效率。


    單純的看重的是一台航天發動機的性能。


    這對於普通航天發動機來說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參數。


    雖然對於核聚變動力的航天發動機來說,熱效率的重要性可能沒有在普通航天發動機上重。


    但熱效率卻是很能衡量一台航天發動機性能和水平的數據。


    可以說,熱效率越高,就代表著這台航天發動機的性能越好,其結構構造越好。


    所以這也是徐天宇比較看重的一方麵。


    熱效率的實驗測試和前兩個階段不太一樣,因為熱效率的計算方式和計算推力,計算推重比的計算方式並不一樣。


    熱效率的測試時間要更長一些。


    熱效率的計算方式一般來說就是經過發動機轉換而做的功和燃料在理想狀態下能散發而出的最大能量的對比。


    雖然根據能量守恆定律來算的話,如果在一切理想狀態下,熱效率就等於百分之百。


    但迫於科技水平,人類在將能量進行轉換的時候,必定是有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能量會被浪費掉。


    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一般情況下,目前航天器的航天發動機熱效率基本上保持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左右。


    也就是說,火箭發動機的轉換效率是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


    能超過百分之三十,都能稱之為優秀了。


    雖然這看上去很低,但這已經是人類經過將近百年研究的情況下,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了。


    主控製室內此時格外的安靜。


    隻有徐天宇輸入指令時敲擊鍵盤的聲音。


    至於後麵的田福亮和劉天宇,在見識過前兩個階段的測試之後,更是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生怕打擾到正在操作的徐天宇。


    不過看徐天宇輸入的指令,他們也能看的出來。


    徐天宇要進行的最後一個階段的測試,是航天發動機熱效率的測試。


    很快,在徐天宇輸入指令的操控之下。


    外邊房間,實驗高台上的航天發動機開始運轉。


    這一次徐天宇不再是相同情況下的對照,而是在不同情況下,測試出這台航天發動機的熱效率


    徐天宇劃分的界限分別是輸入功率在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六十,最後至百分之百時,這台火箭發動機的熱效率。


    一般來說,輸入功率越高,熱效率就會越低。


    本質上就是因為航天發動機內發生的反應加快,從而導致有些反應不充分,從而白白浪費掉了。


    在徐天宇的操縱下,此時航天發動機的輸入功率達到了百分之三十。


    隻見外邊的實驗高台上,那台航天發動機的尾焰呈現出淡淡的藍色。


    這是發動機內部燃料燃燒最充分,也就是內部反應最完全的外在表現。


    在徐天宇一開始的構想中,在這三個不同等級的輸入功率下,為了減小偏差。


    所以每個等級的輸入功率會持續十分鍾左右。


    也就是說,第三階段的測試時間大概在半個小時左右。


    很快,輸入功率百分之三十的航天發動機運行時間就來到了十分鍾。


    隨後徐天宇再次輸入指令,此時航天發動機的輸入功率直接來到了百分之六十。


    航天發動機尾部的藍色焰火也漸漸朝著橘黃色改變,但這種改變並沒多大,此時航天發動機的尾焰還保持著幾分淡淡的藍色。


    徐天宇知道,這就是反應不完全的結果。


    由於第一級別的熱效率還在計算當中,所以徐天宇也隻能這麽幹等著,不多時他的臉上就湧現出幾分無聊。


    雖然這是必須要浪費的時間,但徐天宇還是不免的會感覺有些可惜。


    不過和他不同的是,後方的田福亮和劉天宇專心致誌的看著實驗高台上的航天發動機。


    臉上沒有感覺到絲毫無聊,甚至看表情,兩人似乎還樂在其中。


    因為作為航天領域的學者,兩人對於熱效率的概念顯然也是很清晰。


    雖然現在主控電腦上並沒有反饋出詳細的數據。


    但作為經驗充足的他們,通過看航天發動機尾焰的顏色,大概就能看出一點什麽。


    現在第三階段的實驗進程已經過半,可眼下航天發動機的尾焰大體還保持著藍色,隻有一點點往橘黃色的改變的跡象。


    這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了!


    他們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們。


    通常情況下,航天發動機的尾焰在橘黃色的時候,內部反應的效率大概是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換算之下,熱效率也大差不差,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可現在在輸入功率達到百分之六十的情況下,眼前這台航天發動機的尾焰還保持在總體都是藍色。


    也就是說,這台航天發動機眼下的熱效率大概率超過了百分之五十!


    這是什麽概念??


    在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算正常,百分之三十以上算優秀的條件下。


    這直接就是百分之五十!!


    這說出,必定會嚇倒一大片航天領域的學者。


    雖然現在實驗還在進行,但田福亮和劉天宇對這次實驗的結果還是呈樂觀態度的。


    沒辦法,前兩個階段的實驗帶給他們的震撼太大了。


    讓他們本能相信這台航天發動機,能創造出一個奇跡!


    在他們腦海中波瀾四起的時候,航天發動機的輸入功率終於來到了百分之一百!


    此時就算是徐天宇,也是一瞬不瞬的看著主控電腦上反饋而來的數據。


    而透過透明玻璃,能聽到場地內航天發動機發出的轟鳴聲愈發的劇烈。


    這是全功率運轉的表現!


    與此同時,航天發動機此時的尾焰,藍色已經消退了大半,取而代之是淡淡的橘黃色。


    這代表著此時發動機內部的反應效率在逐漸減退。


    當然,這也是不可避免的情況。


    隻要全功率下運轉十分鍾之後,就能得到這台航天發動機最終的熱效率數據了。


    但在最後的十分鍾裏,徐天宇感覺格外的難熬。


    好在時間並沒有因為他感到難熬而變的緩慢。


    不知不覺間,十分鍾的時間悄然而過。


    場地內的航天發動機已經停止了運轉,數據也在第一時間反饋到了主控電腦上等待著測算。


    一瞬間,三人的目光齊齊聚焦在那塊不大不小的電子屏幕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一造挖掘機的,能有什麽危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寫不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寫不寫並收藏我就一造挖掘機的,能有什麽危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