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王資跪倒在地痛哭不止的同時,還重重的用雙手錘在了地麵上。
王資錘地的力度不大,但是在每次拳頭錘在地麵上時,王資都故意用拳頭磨蹭幾下地麵。
由於王資特殊的捶地技巧,王資用拳頭沒錘幾下地後,拳頭上就出現了不少擦傷的傷口,
王資還提前咬破了自己口腔內壁一個潰瘍的位置處,在口腔內積攢了一點鮮血後,就吐在了地麵上。
一個廠房爆炸後奮不顧身拯救受傷流民,受傷流民得救後懊悔到吐血的大善人形象,就被王資完美的表現了出來。
王資吐出了幾口飽含潰瘍血的唾沫後,就裝昏了過去。
在王資的一係列表演下,不明真相的流民們還以為王資是悲傷過度才昏迷了過去,也被王資的舉動感動到了痛哭流涕了起來。
別說那些流民了,站在一旁觀看的正德皇帝也被王資的表演所欺騙了,
王資舉動感人心扉的關鍵就是外人不知道已經爆炸過的煉鋼高爐是安全的,
王資那“義無反顧”衝向危險的爆炸地的舉動,想不激動人心都難。
正德皇帝也知道,此等愛國愛民之人,又因為早年戶籍問題而沒有學習足夠的科舉卷書,所以短期內王資不可能獲得任何功名,
就算正德皇帝能在殿試中幫王資作弊,讓王資直接成為聖上點名的狀元,但之前的鄉試和會試又該怎麽辦呢?
正德皇帝討厭文臣不假,但正德皇帝現在也不敢妄動科舉這條文人的晉升路。
正德皇帝與文臣對抗,那是君臣對抗,正德皇帝不一定會被天下文人群起而攻之,
正德皇帝與文臣不和的現象,還有可能刺激更多文臣投入仕途,讓他們想登入朝堂、施展自己的理念來拯救大明,
所以王資短期內是隻能在錦衣衛體係內提高官職與權力,
這些原因導致就算正德皇帝將王資強行留在身邊,王資在京師內也最多當一個錦衣衛指揮使,
而一個錦衣衛指揮使看上去是正三品的大官,但是正德皇帝明白,這個職位需要承擔職責隻會束縛王資,
在正德皇帝眼中,王資現在的夢想就是他曾經側麵透露出來的那些話——“我王資,要讓全天下的流民都有安身立命之地!”
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職位,隻會讓王資與他的夢想漸行漸遠。
正德皇帝也知道自己強行留下王資也行,但是皇帝的君王之道就是權衡之道與用人之道,
正德皇帝明白王資更適合領著聖旨,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去王資心心念念的大同府,
隻有這樣,王資才能擺脫那由於之前的賤籍所導致的“文盲”身份,真正的有實權與有大義去整治一方,
王資在整治一方的同時,就能完成他的夙願——讓大明更多失去田地的農夫百姓有所依靠。
正德皇帝對著身邊的錦衣衛說道:“去找個擔架來,將王校尉抬迴京師,本公子先走了。”
正德皇帝揮了揮手,就帶著一眾護衛向京師方向走去了。
正德皇帝領走之際,迴頭看了眼昏迷的王資,開始在內心中盤算起了將來去大同府的王資會還給大明一個怎樣的大同府?
當然是一個能以一城之力對抗全大明的工業化城市,
王資可是打算依靠一城之力與工業化的科技碾壓,實現對大明這個農業封建國家的降維打擊。
按照人均生產力來看,
人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知道工業化前期,人均生產力提高不足一倍,
而在工業革命後,人類的生產力以每十到三十年提高一倍的增速狀態提高人均生產力,
在二十一世紀的部分地區中,人均生產力是工業革命前人均生產力的上萬倍,
按照保守估計,這個時期的大明真實人口應該在一億到一億兩千萬左右,
假設王資真的能在大同府以及周邊地區還原近現代的工業化,
那麽王資隻需要當地有五萬到十萬人口就能在生產力總和方麵遠遠超越大明的其他地區,
而大同府怎麽可能隻有五到十萬的人口?
屆時王資隻要依靠生產力科技的優勢,進行科技時代差的戰爭碾壓即可。
這都是王資在理想狀態下的設想,具體能不能真正實現,就要看大明的文人到底有沒有骨氣對著馬克心機關槍進行死亡衝鋒了。
王資被一堆流民用哭泣與身軀擁護的同時,幾名錦衣衛找到了簡易擔架就向王資走來。
“王大善人要迴京師找名醫救助,你們還不快快散去?”一名正德皇帝的親衛對流民們喊道。
對著昏迷王資跪拜哭泣的流民們,見有人要救助王大善人,趕忙讓出了一條小路,
錦衣衛帶著擔架向人群中心的王資行走的時候,不少流民跪著旁邊對著錦衣衛說道:
“這位官人,您一定要幫王大善人找最好的醫師。”
“王大善人如此心善,老天爺一定會庇護他的!”
錦衣衛們倒沒想那麽多,隻是聽從正德皇帝的命令將王資抬到了擔架上,向京城方向前行。
王資聽著身邊人的話語,感受到自己被擔架抬起來後,就舒舒服服的在擔架上小憩了起來。
王資被錦衣衛抬行的路上,不少金坷垃工廠區內的流民們都聽聞了王資剛剛的“英勇”舉動,
大量流民看著已經躺在擔架上的王資,心中五味雜陳。
王資躺在擔架上悠閑的放鬆,不一會就被暖洋洋的太陽曬的睡著了。
等到錦衣衛們將王資抬迴京師的時候,王資已經睡得如同一頭死豬一般。
“千戶,將王校尉抬去哪家醫館較好呢?”抬著擔架的錦衣衛向領頭的錦衣衛問道。
領頭的那名錦衣衛就是剛剛收到正德皇帝皇命口諭的錦衣衛親衛,他一下子也不知道將王資抬到京師裏哪家醫館較好。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王資突如其來的插話嚇到了錦衣衛們。
“先把我抬迴家吧。”王資躺在擔架上,悠閑的說道。“還愣著幹嘛,還不快送我迴東海酒樓。”
“王校尉,您的身體沒事了嗎?”正德皇帝的親衛貼心的問道。
“能有什麽事?無非是操勞過度,剛剛又受到了點刺激就昏睡過去了,迴家就好了。”王資無所謂的說道。
“您沒事就好,這就抬您迴去好好休息。”親衛又說道。
就這樣,幾個已經因為抬著王資而累到不行的錦衣衛,又強行打起精神將王資抬迴了東海酒樓。
在東海酒樓等著王資不是他的貼心小棉襖——沐兒,而是與王資互為對方“貴人”的劉瑾。
幾名錦衣衛將王資抬入東海酒樓後,沐兒就驚慌失措的跑到了眯眼休息的王資身旁。
“夫君,你怎麽了!”沐兒用童聲問道。
被沐兒唿喚的王資坐起身來,摸了摸沐兒的小腦袋親昵的說道:
“沒事,夫君隻是小睡了一下。”
沐兒看著王資身上的塵土和雙手的擦傷,怎麽都不相信王資什麽事都沒有。
“可是,夫君你的……”沐兒有些不相信的說道。
就在沐兒正準備繼續追問之際,坐起身來的王資卻看見了劉瑾正在端坐在東海酒樓一層大廳之中,王資也明白劉瑾是一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就趕忙向沐兒問道:
“沐兒,那個老爺爺什麽時候來的?”
“餛飩老爺爺?來了有幾刻鍾時間了。”沐兒也沒有繼續追問王資的傷痕,先迴答起了王資的問題。
“那你先迴房間,夫君有要事和這個老爺爺商量。”王資叮囑道沐兒。
“嗯。”沐兒懂事的迴答道。
沐兒點了點頭,向東海酒樓的後院走去,臨走出東海酒樓大廳之際又迴頭看向王資。
“注意傷口。”沐兒叮囑王資道。
“沒事沒事,你先迴去。”王資微笑著對沐兒說道。
王資的微笑讓沐兒放下了擔心,迴到了東海酒樓後院的廂房之中。
沐兒走後,東海酒樓的大廳之中就隻剩下幾名錦衣衛、劉瑾與王資了。
王資走到劉瑾正對麵的位置上,向劉瑾打趣式的問道:
“劉爺今天怎麽有空來找小的了?是又有什麽要緊的大事嗎?”
“沒啥事情,就是想和你說點心裏話。”劉瑾抿了口剛剛沐兒給他沏的茶,用整個東海酒樓都能聽見的聲音的說道。
劉瑾此話不是對王資說的,而是對抬王資迴來的錦衣衛們說的。
“王校尉,我們就不打擾您了,告辭。”親衛千戶帶頭向王資拱手道,就帶著錦衣衛離開了東海酒樓。
親衛千戶離開東海酒樓後,轉頭就走上東海酒樓隔壁的一間飯館。
“劉爺,現在沒啥耳朵了,有啥話就說唄。”王資見東海酒樓大廳之中隻有自己和劉瑾後,就向劉瑾說道。
王資其實心裏大概猜到了劉瑾為什麽這個時間點來找自己,
無非是正德皇帝剛剛迴紫禁城後,透露出了正德皇帝要讓王資去大同府的事情。
果不其然,正如王資所料,劉瑾直接麵帶問責的向王資說道:
“王校尉,敢問咱家劉瑾是何處對不起你了,為何要逃離京師?”
“那大同府乃邊塞苦寒之地,王校尉寧願去那裏受苦都不願意留在京師與咱家共同侍奉陛下嗎?”
王資也早就想好了如何應對劉瑾一黨,
王資向劉瑾鄭重的說道:
“劉爺嚴重了,我去大同府屬實是無奈之舉,”
“劉爺你也清楚,我半年前還是一個皇城根底下賣小食的賤民,”
“能有今日這身錦衣衛的袍子,都是全仰仗劉爺提點。”
“你也知道這些啊?那為何還要逃離京師?”劉瑾繼續質問道。
劉瑾表麵上是在問王資為何要逃離京師,不一同侍奉聖上,實際上是在問王資為何要脫離劉瑾的掌控。
王資去了大同府後,天高皇帝遠不單單是指正德皇帝不好管控王資,劉瑾也不好管控王資了。
王資提了提自己身上那身錦衣衛校尉的衣服,繼續說道:
“可這身官服能幹什麽呢?”
“上限無非是錦衣衛指揮使,那狗屁官可非我所願。”
“正三品的大員都非你所願?難不成你想當內閣首輔還是國公?”劉瑾陰陽怪氣道。
“小人什麽願望,劉爺你還不知道嗎?”王資反問道。“我要是真想當官,我建那流民安置點又是為何?”
“聖上不清楚那個流民安置點的真相,咱家還能不知道?”劉瑾用他那雙陰氣十足的雙眼,死死的瞪著王資說道。“如今那流民安置點,已經不是純粹的吞金猛獸了,都開始賺錢了,你休要騙咱家你是為了大明的黎明蒼生才去大同府。”
欺上瞞下是劉瑾的老本行了,
金坷垃流民安置點的所有錦衣衛小頭目,全是劉瑾一黨的親信,
劉瑾為了向正德皇帝展示一個更好的閹黨——王資,沒少在交給正德皇帝的金坷垃工廠情報中,為王資美言幾句。
劉瑾可是知道王資的金坷垃工廠區雖說最開始是在虧損狀態,但現如今已經開始逐漸扭虧為盈了。
特別是其中的淫奇歡合散和食品添加劑的銷量,已經可以說是大明最暴利的行業了。
除了這倆暴利行業之外,京師內以劉瑾一黨帶頭,依附閹黨的其他官員追隨,越來越多的建築改換為了金坷垃工廠區生產的混凝土了。
王資也不否認劉瑾的話,換上了一副當初初始劉瑾時的市儈表情,對著劉瑾說道:
“劉爺還是懂我,小人沒啥愛好,就是賺錢。”
“這不是小人剛剛借著聖上的名號搞到了一百多萬兩將近兩百萬兩銀子嘛。”
“劉爺你也知道,京師附近搞個十萬人的安置點,都被文臣那幫子狗腿子天天攻訐。”
“天天說我有不臣之心,想要幹點窮兵黷武的大動靜。”
“我要是拿著兩百萬兩銀子建設一個工坊,少說能有五十萬人在裏麵幫我做工賺錢。”
“如果我在京師附近搞這麽大的動靜,我第二天就得牽連您一起下陰曹地府。”
“您說我該不該去大同府建設新工坊區呢?”
——————
感謝山地農精打賞的100
王資跪倒在地痛哭不止的同時,還重重的用雙手錘在了地麵上。
王資錘地的力度不大,但是在每次拳頭錘在地麵上時,王資都故意用拳頭磨蹭幾下地麵。
由於王資特殊的捶地技巧,王資用拳頭沒錘幾下地後,拳頭上就出現了不少擦傷的傷口,
王資還提前咬破了自己口腔內壁一個潰瘍的位置處,在口腔內積攢了一點鮮血後,就吐在了地麵上。
一個廠房爆炸後奮不顧身拯救受傷流民,受傷流民得救後懊悔到吐血的大善人形象,就被王資完美的表現了出來。
王資吐出了幾口飽含潰瘍血的唾沫後,就裝昏了過去。
在王資的一係列表演下,不明真相的流民們還以為王資是悲傷過度才昏迷了過去,也被王資的舉動感動到了痛哭流涕了起來。
別說那些流民了,站在一旁觀看的正德皇帝也被王資的表演所欺騙了,
王資舉動感人心扉的關鍵就是外人不知道已經爆炸過的煉鋼高爐是安全的,
王資那“義無反顧”衝向危險的爆炸地的舉動,想不激動人心都難。
正德皇帝也知道,此等愛國愛民之人,又因為早年戶籍問題而沒有學習足夠的科舉卷書,所以短期內王資不可能獲得任何功名,
就算正德皇帝能在殿試中幫王資作弊,讓王資直接成為聖上點名的狀元,但之前的鄉試和會試又該怎麽辦呢?
正德皇帝討厭文臣不假,但正德皇帝現在也不敢妄動科舉這條文人的晉升路。
正德皇帝與文臣對抗,那是君臣對抗,正德皇帝不一定會被天下文人群起而攻之,
正德皇帝與文臣不和的現象,還有可能刺激更多文臣投入仕途,讓他們想登入朝堂、施展自己的理念來拯救大明,
所以王資短期內是隻能在錦衣衛體係內提高官職與權力,
這些原因導致就算正德皇帝將王資強行留在身邊,王資在京師內也最多當一個錦衣衛指揮使,
而一個錦衣衛指揮使看上去是正三品的大官,但是正德皇帝明白,這個職位需要承擔職責隻會束縛王資,
在正德皇帝眼中,王資現在的夢想就是他曾經側麵透露出來的那些話——“我王資,要讓全天下的流民都有安身立命之地!”
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職位,隻會讓王資與他的夢想漸行漸遠。
正德皇帝也知道自己強行留下王資也行,但是皇帝的君王之道就是權衡之道與用人之道,
正德皇帝明白王資更適合領著聖旨,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去王資心心念念的大同府,
隻有這樣,王資才能擺脫那由於之前的賤籍所導致的“文盲”身份,真正的有實權與有大義去整治一方,
王資在整治一方的同時,就能完成他的夙願——讓大明更多失去田地的農夫百姓有所依靠。
正德皇帝對著身邊的錦衣衛說道:“去找個擔架來,將王校尉抬迴京師,本公子先走了。”
正德皇帝揮了揮手,就帶著一眾護衛向京師方向走去了。
正德皇帝領走之際,迴頭看了眼昏迷的王資,開始在內心中盤算起了將來去大同府的王資會還給大明一個怎樣的大同府?
當然是一個能以一城之力對抗全大明的工業化城市,
王資可是打算依靠一城之力與工業化的科技碾壓,實現對大明這個農業封建國家的降維打擊。
按照人均生產力來看,
人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知道工業化前期,人均生產力提高不足一倍,
而在工業革命後,人類的生產力以每十到三十年提高一倍的增速狀態提高人均生產力,
在二十一世紀的部分地區中,人均生產力是工業革命前人均生產力的上萬倍,
按照保守估計,這個時期的大明真實人口應該在一億到一億兩千萬左右,
假設王資真的能在大同府以及周邊地區還原近現代的工業化,
那麽王資隻需要當地有五萬到十萬人口就能在生產力總和方麵遠遠超越大明的其他地區,
而大同府怎麽可能隻有五到十萬的人口?
屆時王資隻要依靠生產力科技的優勢,進行科技時代差的戰爭碾壓即可。
這都是王資在理想狀態下的設想,具體能不能真正實現,就要看大明的文人到底有沒有骨氣對著馬克心機關槍進行死亡衝鋒了。
王資被一堆流民用哭泣與身軀擁護的同時,幾名錦衣衛找到了簡易擔架就向王資走來。
“王大善人要迴京師找名醫救助,你們還不快快散去?”一名正德皇帝的親衛對流民們喊道。
對著昏迷王資跪拜哭泣的流民們,見有人要救助王大善人,趕忙讓出了一條小路,
錦衣衛帶著擔架向人群中心的王資行走的時候,不少流民跪著旁邊對著錦衣衛說道:
“這位官人,您一定要幫王大善人找最好的醫師。”
“王大善人如此心善,老天爺一定會庇護他的!”
錦衣衛們倒沒想那麽多,隻是聽從正德皇帝的命令將王資抬到了擔架上,向京城方向前行。
王資聽著身邊人的話語,感受到自己被擔架抬起來後,就舒舒服服的在擔架上小憩了起來。
王資被錦衣衛抬行的路上,不少金坷垃工廠區內的流民們都聽聞了王資剛剛的“英勇”舉動,
大量流民看著已經躺在擔架上的王資,心中五味雜陳。
王資躺在擔架上悠閑的放鬆,不一會就被暖洋洋的太陽曬的睡著了。
等到錦衣衛們將王資抬迴京師的時候,王資已經睡得如同一頭死豬一般。
“千戶,將王校尉抬去哪家醫館較好呢?”抬著擔架的錦衣衛向領頭的錦衣衛問道。
領頭的那名錦衣衛就是剛剛收到正德皇帝皇命口諭的錦衣衛親衛,他一下子也不知道將王資抬到京師裏哪家醫館較好。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王資突如其來的插話嚇到了錦衣衛們。
“先把我抬迴家吧。”王資躺在擔架上,悠閑的說道。“還愣著幹嘛,還不快送我迴東海酒樓。”
“王校尉,您的身體沒事了嗎?”正德皇帝的親衛貼心的問道。
“能有什麽事?無非是操勞過度,剛剛又受到了點刺激就昏睡過去了,迴家就好了。”王資無所謂的說道。
“您沒事就好,這就抬您迴去好好休息。”親衛又說道。
就這樣,幾個已經因為抬著王資而累到不行的錦衣衛,又強行打起精神將王資抬迴了東海酒樓。
在東海酒樓等著王資不是他的貼心小棉襖——沐兒,而是與王資互為對方“貴人”的劉瑾。
幾名錦衣衛將王資抬入東海酒樓後,沐兒就驚慌失措的跑到了眯眼休息的王資身旁。
“夫君,你怎麽了!”沐兒用童聲問道。
被沐兒唿喚的王資坐起身來,摸了摸沐兒的小腦袋親昵的說道:
“沒事,夫君隻是小睡了一下。”
沐兒看著王資身上的塵土和雙手的擦傷,怎麽都不相信王資什麽事都沒有。
“可是,夫君你的……”沐兒有些不相信的說道。
就在沐兒正準備繼續追問之際,坐起身來的王資卻看見了劉瑾正在端坐在東海酒樓一層大廳之中,王資也明白劉瑾是一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就趕忙向沐兒問道:
“沐兒,那個老爺爺什麽時候來的?”
“餛飩老爺爺?來了有幾刻鍾時間了。”沐兒也沒有繼續追問王資的傷痕,先迴答起了王資的問題。
“那你先迴房間,夫君有要事和這個老爺爺商量。”王資叮囑道沐兒。
“嗯。”沐兒懂事的迴答道。
沐兒點了點頭,向東海酒樓的後院走去,臨走出東海酒樓大廳之際又迴頭看向王資。
“注意傷口。”沐兒叮囑王資道。
“沒事沒事,你先迴去。”王資微笑著對沐兒說道。
王資的微笑讓沐兒放下了擔心,迴到了東海酒樓後院的廂房之中。
沐兒走後,東海酒樓的大廳之中就隻剩下幾名錦衣衛、劉瑾與王資了。
王資走到劉瑾正對麵的位置上,向劉瑾打趣式的問道:
“劉爺今天怎麽有空來找小的了?是又有什麽要緊的大事嗎?”
“沒啥事情,就是想和你說點心裏話。”劉瑾抿了口剛剛沐兒給他沏的茶,用整個東海酒樓都能聽見的聲音的說道。
劉瑾此話不是對王資說的,而是對抬王資迴來的錦衣衛們說的。
“王校尉,我們就不打擾您了,告辭。”親衛千戶帶頭向王資拱手道,就帶著錦衣衛離開了東海酒樓。
親衛千戶離開東海酒樓後,轉頭就走上東海酒樓隔壁的一間飯館。
“劉爺,現在沒啥耳朵了,有啥話就說唄。”王資見東海酒樓大廳之中隻有自己和劉瑾後,就向劉瑾說道。
王資其實心裏大概猜到了劉瑾為什麽這個時間點來找自己,
無非是正德皇帝剛剛迴紫禁城後,透露出了正德皇帝要讓王資去大同府的事情。
果不其然,正如王資所料,劉瑾直接麵帶問責的向王資說道:
“王校尉,敢問咱家劉瑾是何處對不起你了,為何要逃離京師?”
“那大同府乃邊塞苦寒之地,王校尉寧願去那裏受苦都不願意留在京師與咱家共同侍奉陛下嗎?”
王資也早就想好了如何應對劉瑾一黨,
王資向劉瑾鄭重的說道:
“劉爺嚴重了,我去大同府屬實是無奈之舉,”
“劉爺你也清楚,我半年前還是一個皇城根底下賣小食的賤民,”
“能有今日這身錦衣衛的袍子,都是全仰仗劉爺提點。”
“你也知道這些啊?那為何還要逃離京師?”劉瑾繼續質問道。
劉瑾表麵上是在問王資為何要逃離京師,不一同侍奉聖上,實際上是在問王資為何要脫離劉瑾的掌控。
王資去了大同府後,天高皇帝遠不單單是指正德皇帝不好管控王資,劉瑾也不好管控王資了。
王資提了提自己身上那身錦衣衛校尉的衣服,繼續說道:
“可這身官服能幹什麽呢?”
“上限無非是錦衣衛指揮使,那狗屁官可非我所願。”
“正三品的大員都非你所願?難不成你想當內閣首輔還是國公?”劉瑾陰陽怪氣道。
“小人什麽願望,劉爺你還不知道嗎?”王資反問道。“我要是真想當官,我建那流民安置點又是為何?”
“聖上不清楚那個流民安置點的真相,咱家還能不知道?”劉瑾用他那雙陰氣十足的雙眼,死死的瞪著王資說道。“如今那流民安置點,已經不是純粹的吞金猛獸了,都開始賺錢了,你休要騙咱家你是為了大明的黎明蒼生才去大同府。”
欺上瞞下是劉瑾的老本行了,
金坷垃流民安置點的所有錦衣衛小頭目,全是劉瑾一黨的親信,
劉瑾為了向正德皇帝展示一個更好的閹黨——王資,沒少在交給正德皇帝的金坷垃工廠情報中,為王資美言幾句。
劉瑾可是知道王資的金坷垃工廠區雖說最開始是在虧損狀態,但現如今已經開始逐漸扭虧為盈了。
特別是其中的淫奇歡合散和食品添加劑的銷量,已經可以說是大明最暴利的行業了。
除了這倆暴利行業之外,京師內以劉瑾一黨帶頭,依附閹黨的其他官員追隨,越來越多的建築改換為了金坷垃工廠區生產的混凝土了。
王資也不否認劉瑾的話,換上了一副當初初始劉瑾時的市儈表情,對著劉瑾說道:
“劉爺還是懂我,小人沒啥愛好,就是賺錢。”
“這不是小人剛剛借著聖上的名號搞到了一百多萬兩將近兩百萬兩銀子嘛。”
“劉爺你也知道,京師附近搞個十萬人的安置點,都被文臣那幫子狗腿子天天攻訐。”
“天天說我有不臣之心,想要幹點窮兵黷武的大動靜。”
“我要是拿著兩百萬兩銀子建設一個工坊,少說能有五十萬人在裏麵幫我做工賺錢。”
“如果我在京師附近搞這麽大的動靜,我第二天就得牽連您一起下陰曹地府。”
“您說我該不該去大同府建設新工坊區呢?”
——————
感謝山地農精打賞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