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劉瑾就喜氣洋洋的帶著一份聖旨來找王資了。
劉瑾帶著數十個小黃門和聖旨一早就來了東海酒樓,
眾人進入東海酒樓後,一名小黃門打算讓王資出來跪迎聖旨,但被劉瑾阻止了。
按照嚴格的禮節來說,王資更衣沐浴、五拜三叩首來恭迎這份聖旨都不為過,
但要考慮到孔大聖人所帶領的儒家又說過“禮不下庶人”這句話,
王資又是徹頭徹尾的賤籍,肯定是不屬於會禮節的文人了。
王資就是儒家口中的“愚民”、“庶人”了。
然後這次頒旨的又不是王資不認識的外人,是王資現在的頂頭上司——劉瑾,
劉瑾可不會用俗套的禮製來壓王資,王資在劉瑾手中的“違禮”把柄越多,劉瑾還越開心呢。
在劉瑾製止了幹兒子讓王資跪拜後,劉瑾主動上前邀請王資上二樓密談,
劉瑾所帶的小黃門也被劉瑾留在了東海酒樓一層。
兩個人就這麽有說有笑的帶著聖旨走進了廂房之內,
“恭喜王掌櫃了,嘿嘿。”劉瑾一臉奸笑的將聖旨交到了王資手中。
“嘿嘿嘿~”王資也一臉奸笑的迎合劉瑾,接過了聖旨。“全托劉爺的福氣。”
此情此景就像電視劇中兩個官商勾結的貪官與富商,一同慶祝他們依靠不法手段拿下了幾千個阻礙房地產開發的拆遷戶。
但仔細想來,王資就是富商,劉瑾就是宦官,
也很符合一商一官的情況,
況且王資也的確依靠劉瑾為仰仗,明目張膽的拿下了五萬流民做半免費的勞動力,
所以說眼前這一幕和電視劇上官商勾結的場景也沒什麽本質區別。
王資接過聖旨,
這份聖旨規格很低,相比於正德皇帝在幾個月前的早朝上發布的那份五色玉杆的聖旨,
這份聖旨從外貌上看去就樸素許多。
首先聖旨的杆不是特殊材料,隻是普通的木杆;
也可能是什麽比較名貴的木材吧,反正王資認不出來,
書寫聖旨內容的布料也不是五色錦緞,而是白色的普通綢緞。
王資打開了這份看上去頗為樸素的聖旨,
聖旨內容也很簡單:
奉
天承運
皇帝敕曰改樂籍王資為民籍
命王資為錦衣衛校尉
欽此
王資看著這份聖旨,眉頭緊鎖,
這份聖旨除了開頭和結尾以外,內容完全不符合聖旨應有的格式。
“這是何意呢?是在表示什麽?”王資想到。
就在王資還很疑惑的時候,劉瑾樂嗬嗬的對王資說道:
“這份聖旨可是聖上親手書寫的,”
“自聖上離開東宮後,還有沒親手寫過幾份聖旨呢,”
“依咱家看,王掌櫃你要是願意入宮,咱倆都能拜把子了。”
聽完劉瑾的話,王資也才明白了這份聖旨中為何有不少口語化的部分,
明朝內閣製度確立後,絕大部分聖旨都是不需要皇帝親手書寫的,
而是皇帝說出自己的意思,然後司禮監的太監們根據皇帝的意思來寫,
等到太監們寫好了以後,再根據聖旨的內容將寫好的聖旨給皇帝或內閣過目,
最後再根據聖旨各自的獨特情況,決定這份聖旨如何下達下去。
正德皇帝親手書寫的聖旨,還讓劉瑾不經過內閣直接送過來,可見正德皇帝對王資的親近示好之意。
隻不過王資更關心劉瑾最後那句“咱倆都能拜把子了”。
和劉瑾明麵上平起平坐的拜把子兄弟是誰?是其餘七虎,是宦官勢力的其他大拿。
劉瑾這是在試探王資有沒有尾巴翹上天的跡象,有沒有跨過劉瑾去聯係其餘七虎。
王資現在在京師裏的名望,直接去投奔文臣、勳貴或者其餘七虎都是可以的,
劉瑾已經有些擔心王資“叛逃”了。
劉瑾自己早就將尾巴翹上天了,但是他是不可能容許別人尾巴翹上天的。
在劉瑾的眼中:如果王資真的人不清直接,我劉瑾會幫王資你認清自己的。
“別別別,小子還是要仰仗劉爺的關照的。”王資趕忙迴道。“我這種人不識眼色的人進宮,可能第二天就被別的宦官給吃了。”
倒不是王資舍不得命根子,隻是怕這個時代落後的醫療導致王資在淨身途中死亡。
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紀,王資不介意來一場變性手術,然後再宣稱自己是性別認知障礙的同性戀,
順便將體重提高到兩百五十斤以上,當一個大肥球,
這樣的話王資就能在法院上所向披靡了。
但現在的時代王資冒著死亡的高風險去舍去命根子也沒什麽好處,那麽為什麽要冒這個風險呢?
劉瑾聽著王資的話也很開心,重點就是王資那句“被別的宦官給吃了。”,這也算得上一種變相的表忠心了。
“你迴頭找杜勇要一份錦衣衛的衣服和信物。”劉瑾說完後也就起身要來開東海酒樓了。
劉瑾現在是正德皇帝身邊的頭號紅人,忙的很呢。
如果這份聖旨不是正德皇帝親筆的話,這種最低規格的聖旨也配劉瑾親自來送?
“那我送送劉爺。”王資起身也要送劉瑾出去。
“別送了,你現在可有一件更大事情需要去處理。”劉瑾一邊和王資下樓,一邊對王資說道。
“何事還需要劉爺親自吩咐?”王資很奇怪,王資進京城都快半年了,劉瑾這才安排王資做一件事嗎?
劉瑾也難得想做一件正事,對王資吩咐道:
“京師外估摸現在還有兩萬多的流民,現在入冬都有些時日了,應該不會有新的流民湧入京師了。”
“近幾日聽說流民在城外凍死了不少,你迴頭把那些流民全部收攏一下,保證他們不死就行了。”
“這事你要做的比之前收流民的時候還要漂亮,而且要大張旗鼓的做,最好鬧得沸沸揚揚的讓全京師的人都知道。”
王資是明白劉瑾是什麽意思,想要用這件事情為自己謀取名聲。
劉瑾是真的膨脹了,不單單想要閹黨的利了,還想要為閹黨正名。
劉瑾想成為一個有名聲的閹黨,以此來保證自己不被正德皇帝輕易拿下,
劉瑾這一舉動不是膨脹到想趕快去死是什麽?
正德皇帝為什麽要用閹黨壓文臣而不是勳貴壓文臣,就是因為閹黨在民間因為文人的過度宣傳,導致這些人普遍聲望不高。
沒有軍隊實權、民間聲望、家族背景的宦官就算做到再大,還不是皇帝想拿下就拿下?
以劉瑾現在的名聲和關係網,將來正德皇帝想要在任何時間拿下劉瑾也不會有什麽阻力。
換做掌管軍權的勳貴,或者民間聲望極高的清流,
正德皇帝也不敢讓這些人輕易做大,
在宦官之中,哪怕是之前和文臣們合作無間的前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嶽也沒有在民間有一絲絲的聲望,
就更別說劉瑾這種與文臣針鋒相對的宦官了。
宦官是皇權的衍生物,文臣們又不能直接罵皇上,就隻能拐著彎用罵宦官來罵皇上。
大明的皇帝也是知道這一點的,
但大明又不是大興文字獄的滿清,大明的皇帝並不好直接拿下罵宦官來指桑罵槐罵皇帝的文臣。
至於後世流傳出來的明朝大興文字獄的謠言,大部分都成書於滿清時期,
也不能說是滿清的朝堂在故意抹黑明朝,
準確來說滿清時期的這些形容明朝文字獄的書,更像是滿清的文人在“借古諷今”。
類似於唐代《長恨歌》中:“漢皇重色思傾國”的用漢代指唐一樣,是滿清文人在用明朝代指大清。
清朝不少文章中都有記載朱元璋因為自己當過和尚所以極其忌諱禿字,且因為這一點大肆屠殺在公開場合使用禿字的文人大臣,
結果去翻看明史後就會發現,很多在滿清時期傳言被朱元璋殺死的小文官,基本上都是壽終正寢甚至比朱元璋活的都久,
更重要的證據就是朱元璋自己都不忌諱自己曾經乞討過的日子,
在《明實錄》與各種記載朱元璋生平的記載中,都不止一次出現朱元璋在稱帝後懷念乞討生活,憶苦思甜。
考慮到這些書的成書時間皆為清朝中晚期,且其中大量翻翻明史就能發現明顯錯誤的“冤假錯案”,
明朝大興文字獄這一傳言更像是清朝文人借古諷今而被後人誤以為明朝真的如此,
明朝也的確有因言獲罪文字獄時間,但規模與程度都遠遠達不到滿清時期的文字獄,
更達不到那些滿清文人筆下那恐怖的文字獄。
如今大明的文臣仰仗這文字獄的力度不大,就可以在民間肆意妄為的對皇權附屬品——宦官肆意抨擊,
偶爾有個做善事的閹黨王資,也很快被文臣宣傳為一個向劉瑾委屈求和的鐵骨文人。
這麽看來,劉瑾其實就應該保持自我,一直當一個無惡不作的大宦官醃狗,才能盡可能的多活幾日,
隻不過王資並不介意讓劉瑾更快的走上斷頭台,
王資當然要按照劉瑾的要求,將這件事風光大辦,讓全京師人都知道劉瑾是個好人。
王資拿著手中的聖旨,那綢緞絲滑的手感在告訴王資——王資不同於劉瑾那個可以被輕鬆替換的人,王資可是知道自己在正德皇帝心中有獨特的位置。
“劉爺,鄙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然早就去接濟那些流民了。”王資委婉的向劉瑾表示自己沒錢再救助更多的流民了。
劉瑾也知道王資的所有錢財都投入到城外的流民安置點上了,
但凡王資有點新生意和新的收入來源,錢就全投進去了。
“這點你就不用擔心了,你去找杜勇領東西的時候,告訴他。”劉瑾早就為王資想好了資金來源了。“以後聞風閣不用給咱家分錢了,全給你去好好辦這件事。”
“我先替京師外上萬流民謝過劉爺的救命之恩!”這話一說王資就開心了。
劉瑾聽了這話也開心了,要是數萬流民能全像感恩王資一樣感恩自己,那自己的位置可就穩多了。
劉瑾不是不知道閹黨圖名危害有多大,但是他現在已經是權勢最大的閹黨——司禮監掌印太監了,進無可進。
權勢上到達頂峰的劉瑾,就開始看重自己的名聲了。
可劉瑾這個在皇宮裏鬥了一輩子的陰陽人,從哪裏得知如何跳過文臣爭取名聲呢?
所以劉瑾就委托王資這個閹黨中聲望最高的王資,來幫自己提高名聲了。
聞風閣現在得益於王資的化工藥物,每個月分給劉瑾的銀兩在一萬五千兩以上,
哪怕這些銀子不能全給王資去建設金坷垃工廠,隻給其中的一半,也能讓王資每個月多養好幾萬的流民,
王資現在月入幾千兩都能養得起五萬流民,
要是這筆錢都能進入王資的口袋的話,且不是隨便養個十幾二十萬的流民?
將事情吩咐好了以後,劉瑾就帶著幾個隨身的小宦官離開了東海酒樓,
王資也沒著急去找杜勇說這件事,不慌不忙的先去後院找沐兒說明自己要出門了,讓她注意安全問題,
然後王資就提著一壺燒酒去找杜勇了。
王資出門後,沐兒一個呆呆的坐在床上,心中頗有些嫉妒之意。
王資每次被杜勇叫走後,迴來後都滿身的胭脂水粉之味,
沐兒也沒少幫王資賣食品添加劑與西地那非,也知道王資現在最大的客戶就是聞風閣了。
聞風閣是什麽地方,沐兒也聽周圍的錦衣衛家屬們說過,知道那裏是一個風月場所。
“如果我能給夫君生個孩子的話,夫君就不會去那種地方了吧。”沐兒自言自語道。
王資今天倒是沒去聞風閣找杜勇,而是去了杜勇的家中找杜勇去了。
杜勇現在家大業大,身為劉瑾一黨的二號人物,也沒必要每天去聞風閣那一個小青樓,
王資走到離東海酒樓不遠的杜勇家,
整個地安門附近的建築,基本上都是錦衣衛的生活區,杜勇沒少去東海酒樓找王資,王資也沒少去找杜勇。
王資一到杜勇家,才發現杜勇已經將自己家翻新了,用的正是混凝土。
劉瑾帶著數十個小黃門和聖旨一早就來了東海酒樓,
眾人進入東海酒樓後,一名小黃門打算讓王資出來跪迎聖旨,但被劉瑾阻止了。
按照嚴格的禮節來說,王資更衣沐浴、五拜三叩首來恭迎這份聖旨都不為過,
但要考慮到孔大聖人所帶領的儒家又說過“禮不下庶人”這句話,
王資又是徹頭徹尾的賤籍,肯定是不屬於會禮節的文人了。
王資就是儒家口中的“愚民”、“庶人”了。
然後這次頒旨的又不是王資不認識的外人,是王資現在的頂頭上司——劉瑾,
劉瑾可不會用俗套的禮製來壓王資,王資在劉瑾手中的“違禮”把柄越多,劉瑾還越開心呢。
在劉瑾製止了幹兒子讓王資跪拜後,劉瑾主動上前邀請王資上二樓密談,
劉瑾所帶的小黃門也被劉瑾留在了東海酒樓一層。
兩個人就這麽有說有笑的帶著聖旨走進了廂房之內,
“恭喜王掌櫃了,嘿嘿。”劉瑾一臉奸笑的將聖旨交到了王資手中。
“嘿嘿嘿~”王資也一臉奸笑的迎合劉瑾,接過了聖旨。“全托劉爺的福氣。”
此情此景就像電視劇中兩個官商勾結的貪官與富商,一同慶祝他們依靠不法手段拿下了幾千個阻礙房地產開發的拆遷戶。
但仔細想來,王資就是富商,劉瑾就是宦官,
也很符合一商一官的情況,
況且王資也的確依靠劉瑾為仰仗,明目張膽的拿下了五萬流民做半免費的勞動力,
所以說眼前這一幕和電視劇上官商勾結的場景也沒什麽本質區別。
王資接過聖旨,
這份聖旨規格很低,相比於正德皇帝在幾個月前的早朝上發布的那份五色玉杆的聖旨,
這份聖旨從外貌上看去就樸素許多。
首先聖旨的杆不是特殊材料,隻是普通的木杆;
也可能是什麽比較名貴的木材吧,反正王資認不出來,
書寫聖旨內容的布料也不是五色錦緞,而是白色的普通綢緞。
王資打開了這份看上去頗為樸素的聖旨,
聖旨內容也很簡單:
奉
天承運
皇帝敕曰改樂籍王資為民籍
命王資為錦衣衛校尉
欽此
王資看著這份聖旨,眉頭緊鎖,
這份聖旨除了開頭和結尾以外,內容完全不符合聖旨應有的格式。
“這是何意呢?是在表示什麽?”王資想到。
就在王資還很疑惑的時候,劉瑾樂嗬嗬的對王資說道:
“這份聖旨可是聖上親手書寫的,”
“自聖上離開東宮後,還有沒親手寫過幾份聖旨呢,”
“依咱家看,王掌櫃你要是願意入宮,咱倆都能拜把子了。”
聽完劉瑾的話,王資也才明白了這份聖旨中為何有不少口語化的部分,
明朝內閣製度確立後,絕大部分聖旨都是不需要皇帝親手書寫的,
而是皇帝說出自己的意思,然後司禮監的太監們根據皇帝的意思來寫,
等到太監們寫好了以後,再根據聖旨的內容將寫好的聖旨給皇帝或內閣過目,
最後再根據聖旨各自的獨特情況,決定這份聖旨如何下達下去。
正德皇帝親手書寫的聖旨,還讓劉瑾不經過內閣直接送過來,可見正德皇帝對王資的親近示好之意。
隻不過王資更關心劉瑾最後那句“咱倆都能拜把子了”。
和劉瑾明麵上平起平坐的拜把子兄弟是誰?是其餘七虎,是宦官勢力的其他大拿。
劉瑾這是在試探王資有沒有尾巴翹上天的跡象,有沒有跨過劉瑾去聯係其餘七虎。
王資現在在京師裏的名望,直接去投奔文臣、勳貴或者其餘七虎都是可以的,
劉瑾已經有些擔心王資“叛逃”了。
劉瑾自己早就將尾巴翹上天了,但是他是不可能容許別人尾巴翹上天的。
在劉瑾的眼中:如果王資真的人不清直接,我劉瑾會幫王資你認清自己的。
“別別別,小子還是要仰仗劉爺的關照的。”王資趕忙迴道。“我這種人不識眼色的人進宮,可能第二天就被別的宦官給吃了。”
倒不是王資舍不得命根子,隻是怕這個時代落後的醫療導致王資在淨身途中死亡。
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紀,王資不介意來一場變性手術,然後再宣稱自己是性別認知障礙的同性戀,
順便將體重提高到兩百五十斤以上,當一個大肥球,
這樣的話王資就能在法院上所向披靡了。
但現在的時代王資冒著死亡的高風險去舍去命根子也沒什麽好處,那麽為什麽要冒這個風險呢?
劉瑾聽著王資的話也很開心,重點就是王資那句“被別的宦官給吃了。”,這也算得上一種變相的表忠心了。
“你迴頭找杜勇要一份錦衣衛的衣服和信物。”劉瑾說完後也就起身要來開東海酒樓了。
劉瑾現在是正德皇帝身邊的頭號紅人,忙的很呢。
如果這份聖旨不是正德皇帝親筆的話,這種最低規格的聖旨也配劉瑾親自來送?
“那我送送劉爺。”王資起身也要送劉瑾出去。
“別送了,你現在可有一件更大事情需要去處理。”劉瑾一邊和王資下樓,一邊對王資說道。
“何事還需要劉爺親自吩咐?”王資很奇怪,王資進京城都快半年了,劉瑾這才安排王資做一件事嗎?
劉瑾也難得想做一件正事,對王資吩咐道:
“京師外估摸現在還有兩萬多的流民,現在入冬都有些時日了,應該不會有新的流民湧入京師了。”
“近幾日聽說流民在城外凍死了不少,你迴頭把那些流民全部收攏一下,保證他們不死就行了。”
“這事你要做的比之前收流民的時候還要漂亮,而且要大張旗鼓的做,最好鬧得沸沸揚揚的讓全京師的人都知道。”
王資是明白劉瑾是什麽意思,想要用這件事情為自己謀取名聲。
劉瑾是真的膨脹了,不單單想要閹黨的利了,還想要為閹黨正名。
劉瑾想成為一個有名聲的閹黨,以此來保證自己不被正德皇帝輕易拿下,
劉瑾這一舉動不是膨脹到想趕快去死是什麽?
正德皇帝為什麽要用閹黨壓文臣而不是勳貴壓文臣,就是因為閹黨在民間因為文人的過度宣傳,導致這些人普遍聲望不高。
沒有軍隊實權、民間聲望、家族背景的宦官就算做到再大,還不是皇帝想拿下就拿下?
以劉瑾現在的名聲和關係網,將來正德皇帝想要在任何時間拿下劉瑾也不會有什麽阻力。
換做掌管軍權的勳貴,或者民間聲望極高的清流,
正德皇帝也不敢讓這些人輕易做大,
在宦官之中,哪怕是之前和文臣們合作無間的前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嶽也沒有在民間有一絲絲的聲望,
就更別說劉瑾這種與文臣針鋒相對的宦官了。
宦官是皇權的衍生物,文臣們又不能直接罵皇上,就隻能拐著彎用罵宦官來罵皇上。
大明的皇帝也是知道這一點的,
但大明又不是大興文字獄的滿清,大明的皇帝並不好直接拿下罵宦官來指桑罵槐罵皇帝的文臣。
至於後世流傳出來的明朝大興文字獄的謠言,大部分都成書於滿清時期,
也不能說是滿清的朝堂在故意抹黑明朝,
準確來說滿清時期的這些形容明朝文字獄的書,更像是滿清的文人在“借古諷今”。
類似於唐代《長恨歌》中:“漢皇重色思傾國”的用漢代指唐一樣,是滿清文人在用明朝代指大清。
清朝不少文章中都有記載朱元璋因為自己當過和尚所以極其忌諱禿字,且因為這一點大肆屠殺在公開場合使用禿字的文人大臣,
結果去翻看明史後就會發現,很多在滿清時期傳言被朱元璋殺死的小文官,基本上都是壽終正寢甚至比朱元璋活的都久,
更重要的證據就是朱元璋自己都不忌諱自己曾經乞討過的日子,
在《明實錄》與各種記載朱元璋生平的記載中,都不止一次出現朱元璋在稱帝後懷念乞討生活,憶苦思甜。
考慮到這些書的成書時間皆為清朝中晚期,且其中大量翻翻明史就能發現明顯錯誤的“冤假錯案”,
明朝大興文字獄這一傳言更像是清朝文人借古諷今而被後人誤以為明朝真的如此,
明朝也的確有因言獲罪文字獄時間,但規模與程度都遠遠達不到滿清時期的文字獄,
更達不到那些滿清文人筆下那恐怖的文字獄。
如今大明的文臣仰仗這文字獄的力度不大,就可以在民間肆意妄為的對皇權附屬品——宦官肆意抨擊,
偶爾有個做善事的閹黨王資,也很快被文臣宣傳為一個向劉瑾委屈求和的鐵骨文人。
這麽看來,劉瑾其實就應該保持自我,一直當一個無惡不作的大宦官醃狗,才能盡可能的多活幾日,
隻不過王資並不介意讓劉瑾更快的走上斷頭台,
王資當然要按照劉瑾的要求,將這件事風光大辦,讓全京師人都知道劉瑾是個好人。
王資拿著手中的聖旨,那綢緞絲滑的手感在告訴王資——王資不同於劉瑾那個可以被輕鬆替換的人,王資可是知道自己在正德皇帝心中有獨特的位置。
“劉爺,鄙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然早就去接濟那些流民了。”王資委婉的向劉瑾表示自己沒錢再救助更多的流民了。
劉瑾也知道王資的所有錢財都投入到城外的流民安置點上了,
但凡王資有點新生意和新的收入來源,錢就全投進去了。
“這點你就不用擔心了,你去找杜勇領東西的時候,告訴他。”劉瑾早就為王資想好了資金來源了。“以後聞風閣不用給咱家分錢了,全給你去好好辦這件事。”
“我先替京師外上萬流民謝過劉爺的救命之恩!”這話一說王資就開心了。
劉瑾聽了這話也開心了,要是數萬流民能全像感恩王資一樣感恩自己,那自己的位置可就穩多了。
劉瑾不是不知道閹黨圖名危害有多大,但是他現在已經是權勢最大的閹黨——司禮監掌印太監了,進無可進。
權勢上到達頂峰的劉瑾,就開始看重自己的名聲了。
可劉瑾這個在皇宮裏鬥了一輩子的陰陽人,從哪裏得知如何跳過文臣爭取名聲呢?
所以劉瑾就委托王資這個閹黨中聲望最高的王資,來幫自己提高名聲了。
聞風閣現在得益於王資的化工藥物,每個月分給劉瑾的銀兩在一萬五千兩以上,
哪怕這些銀子不能全給王資去建設金坷垃工廠,隻給其中的一半,也能讓王資每個月多養好幾萬的流民,
王資現在月入幾千兩都能養得起五萬流民,
要是這筆錢都能進入王資的口袋的話,且不是隨便養個十幾二十萬的流民?
將事情吩咐好了以後,劉瑾就帶著幾個隨身的小宦官離開了東海酒樓,
王資也沒著急去找杜勇說這件事,不慌不忙的先去後院找沐兒說明自己要出門了,讓她注意安全問題,
然後王資就提著一壺燒酒去找杜勇了。
王資出門後,沐兒一個呆呆的坐在床上,心中頗有些嫉妒之意。
王資每次被杜勇叫走後,迴來後都滿身的胭脂水粉之味,
沐兒也沒少幫王資賣食品添加劑與西地那非,也知道王資現在最大的客戶就是聞風閣了。
聞風閣是什麽地方,沐兒也聽周圍的錦衣衛家屬們說過,知道那裏是一個風月場所。
“如果我能給夫君生個孩子的話,夫君就不會去那種地方了吧。”沐兒自言自語道。
王資今天倒是沒去聞風閣找杜勇,而是去了杜勇的家中找杜勇去了。
杜勇現在家大業大,身為劉瑾一黨的二號人物,也沒必要每天去聞風閣那一個小青樓,
王資走到離東海酒樓不遠的杜勇家,
整個地安門附近的建築,基本上都是錦衣衛的生活區,杜勇沒少去東海酒樓找王資,王資也沒少去找杜勇。
王資一到杜勇家,才發現杜勇已經將自己家翻新了,用的正是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