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朝堂變色龍
“報!前線急報!”
快馬加鞭,傳令兵將前線急報馬不停蹄地,把戰報呈遞到皇上手中。
此時,皇帝正和大臣們,在商討著戰場上的情況。
兵部尚書謝慶之將今日兵馬調動的情況,說了一個大概。
然後,戰報來了。
每個人都把目光,投到了那一份薄薄的戰報上。
尤其是梁朝義等人。
他們原本怎麽都沒想到,居然皇上會啟用蕭逸。
這本來讓他們喜出望外,可後來一條來自於左相陣營的消息,卻令他們很是擔憂。
這次負責調兵增援的,是兵部員外郎丁太河。
這丁太河平日裏根本不顯山露水,在陣營的選擇上,也是模棱兩可。因此他來負責調兵增援,連梁朝義也都不怎麽在意。
沒想到,突然有一則消息傳出稱,這個丁太河,是都大銘的連襟。這下可麻煩了。
畢竟,蕭逸去嶺南韶州,幹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掉了都大銘的頭。
果不其然,後來他們聽說那來自於閩、浙一帶的援軍,全都行軍緩慢,一副咱不急,慢慢來的德性。
在這樣的情況下,蕭逸麵臨的,是何等惡劣的環境呢。援軍不至,光憑著蕭逸手下那一兩千親衛,能做成什麽了?
哪怕原本對蕭逸充滿了信心的梁朝義,也都滿是擔憂。
至於左相那些人,則自然不想錯過看熱鬧的好機會了。
他們幸災樂禍地想:這封戰報,應該是蕭逸橫遭慘敗,或者壽陽城陷落的消息吧……
哈哈!
皇帝的臉色,也有些凝重,他打開戰報一看,眉頭越來越緊鎖,末了,忍不住大發脾氣:
“真是豈有此理!”
聲音裏充滿了憤怒。
眾大臣一個激靈,趕緊下跪,道:“皇上息怒!”
皇帝哼了一聲,梁朝義卻很是著急,趕緊出列問道:“陛下,是不是援軍方麵出了什麽問題?”
皇帝點了點頭,道:“是的。他們在冬青大峽穀那裏,遭到了北齊人的伏擊,損失慘重。損失了大約一萬多人。”
“嘶——”
哪怕是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可這個數字說出來以後,每個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可是一萬多人啊。
總共派出的援軍,也不過是一城三萬,可這一下,還沒有到戰場上就損失了一萬多人。這找誰說理去?
而且更重要的信息是,敵人已經肆無忌憚的繞過了壽陽或者是鍾離。假如壽陽之危還不能如期解除的話,敵人完全可能橫渡大江,劍鋒直逼金陵城。
到時候,今日在場的各位,那樂子可就大了。
耿繼學朝身後的堂弟打了個眼色。
耿晉啟心領神會,趕緊出列道:“臣,要彈劾兵部侍郎、車騎將軍蕭逸!”
皇帝一愣:“耿愛卿何出此言?”
耿晉啟道:“陛下對蕭逸委以重任,可這位蕭將軍,卻居然不珍惜皇上對他的信任,而是貿貿然就趕往了前線。
他沒能指揮好後續援軍的行進,致使本次增援行動出師未捷,這是重責。一旦壽陽淪陷,敵人兵鋒直逼大江,我朝危矣!”
他這話一出,蕭國公那邊的人頓時急了、怒了。
右相辜鶴鳴馬上出列,說道:“耿大人,你這話可不對了。
當時兩路人馬分頭並進,這是當時朝議的結果,現在怎麽卻變成了蕭逸的個人錯誤?”
確實,在朝議的時候,其實也有人反對,說這援兵不是由車騎將軍來指揮行進,隻怕到時候會指揮不靈,或者是無法兼顧。
不過,不少人卻堅持說,這樣走的話效率會更高,對前線的增員也會更及時。
辜鶴鳴這麽一出聲,不少人也附和,道:“對啊,可不能冷了前線指揮者的心。”
但耿繼學等人也加入進來,堅持說什麽“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蕭將軍根本沒有及時關注援軍進度,一味盲目前往壽陽”等等。
雙方爭吵不停。
便在此時,門口又傳來了急報聲。
皇帝抬起了頭,有些意外地道:“莫非是壽陽前線的戰報?快!”
等拿到戰報後,皇帝原本緊皺的眉頭,禁不住舒展開來,甚至有些得意:
“各位愛卿,敵人伏擊我援軍,連累我們死傷上萬,可對方也好不到哪裏去,這次的損失,達到兩萬多。”
“什麽?”在場的官員們,個個都禁不住目瞪口呆。
怎麽這情節反轉的那麽快?到底是怎麽迴事?
皇帝將戰報傳給眾人,眾人看了,全都傻眼了:這故事,還能這麽發展啊?
原來,就在冬青峽穀伏擊以後,五萬北齊軍隊本來想著下山,去追殺那些殘軍。
卻沒想到山下居然早已有人在埋伏。
這些人也沒幹什麽事情,隻是堵住了主要路口,然後放火燒山。
這個季節風高物燥,這火一燒起來頓時滿山紅。
北齊人被燒死燒傷一大堆。剩餘的隻能死命突圍,可在伏擊者的弓弩和投石機雙重打擊下,他們損失慘重。
在很多時候,甚至連集結起來衝鋒都做不到。
等到他們真正突圍成功以後,已經丟下了將近兩萬多具的屍體。損失,遠比援軍要慘重得多。
玩這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人,正是蕭逸。
他派出悍馬營的人,從後攔截,做足了各方麵的準備,一舉來個火燒冬青山。這簡直成了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眾人從震驚中迴味過來,個個都有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這大起大落的感覺,也實在是太刺激了吧?
正在眾人吃驚未已,有一封戰報送到了皇帝手中。
這一封戰報,是蕭逸命人寫的,正是來自壽陽前線的戰報。
皇帝看完以後,臉色便沒有太大的變化。
他靜靜地看著朝堂之人,然後問:“諸位愛卿,你們猜一猜,這壽陽前線如今到底怎麽樣了?”
援軍未至,壽陽前線還能咋了?當然不好了。
耿繼學一副很是沉痛的樣子,道:“敵人勢大,援軍未至,難道,壽陽前線這,這……”
“皇上,臣,還是認為,必須治罪。治蕭逸的罪!”
一些剛剛還在稱讚蕭逸這一把火燒得好的官員,這時候,卻竟然也變臉了。
無他,皇帝此時的臉色,根本沒有半點喜悅之情。
這還不明擺著,壽陽危矣!
“報!前線急報!”
快馬加鞭,傳令兵將前線急報馬不停蹄地,把戰報呈遞到皇上手中。
此時,皇帝正和大臣們,在商討著戰場上的情況。
兵部尚書謝慶之將今日兵馬調動的情況,說了一個大概。
然後,戰報來了。
每個人都把目光,投到了那一份薄薄的戰報上。
尤其是梁朝義等人。
他們原本怎麽都沒想到,居然皇上會啟用蕭逸。
這本來讓他們喜出望外,可後來一條來自於左相陣營的消息,卻令他們很是擔憂。
這次負責調兵增援的,是兵部員外郎丁太河。
這丁太河平日裏根本不顯山露水,在陣營的選擇上,也是模棱兩可。因此他來負責調兵增援,連梁朝義也都不怎麽在意。
沒想到,突然有一則消息傳出稱,這個丁太河,是都大銘的連襟。這下可麻煩了。
畢竟,蕭逸去嶺南韶州,幹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掉了都大銘的頭。
果不其然,後來他們聽說那來自於閩、浙一帶的援軍,全都行軍緩慢,一副咱不急,慢慢來的德性。
在這樣的情況下,蕭逸麵臨的,是何等惡劣的環境呢。援軍不至,光憑著蕭逸手下那一兩千親衛,能做成什麽了?
哪怕原本對蕭逸充滿了信心的梁朝義,也都滿是擔憂。
至於左相那些人,則自然不想錯過看熱鬧的好機會了。
他們幸災樂禍地想:這封戰報,應該是蕭逸橫遭慘敗,或者壽陽城陷落的消息吧……
哈哈!
皇帝的臉色,也有些凝重,他打開戰報一看,眉頭越來越緊鎖,末了,忍不住大發脾氣:
“真是豈有此理!”
聲音裏充滿了憤怒。
眾大臣一個激靈,趕緊下跪,道:“皇上息怒!”
皇帝哼了一聲,梁朝義卻很是著急,趕緊出列問道:“陛下,是不是援軍方麵出了什麽問題?”
皇帝點了點頭,道:“是的。他們在冬青大峽穀那裏,遭到了北齊人的伏擊,損失慘重。損失了大約一萬多人。”
“嘶——”
哪怕是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可這個數字說出來以後,每個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可是一萬多人啊。
總共派出的援軍,也不過是一城三萬,可這一下,還沒有到戰場上就損失了一萬多人。這找誰說理去?
而且更重要的信息是,敵人已經肆無忌憚的繞過了壽陽或者是鍾離。假如壽陽之危還不能如期解除的話,敵人完全可能橫渡大江,劍鋒直逼金陵城。
到時候,今日在場的各位,那樂子可就大了。
耿繼學朝身後的堂弟打了個眼色。
耿晉啟心領神會,趕緊出列道:“臣,要彈劾兵部侍郎、車騎將軍蕭逸!”
皇帝一愣:“耿愛卿何出此言?”
耿晉啟道:“陛下對蕭逸委以重任,可這位蕭將軍,卻居然不珍惜皇上對他的信任,而是貿貿然就趕往了前線。
他沒能指揮好後續援軍的行進,致使本次增援行動出師未捷,這是重責。一旦壽陽淪陷,敵人兵鋒直逼大江,我朝危矣!”
他這話一出,蕭國公那邊的人頓時急了、怒了。
右相辜鶴鳴馬上出列,說道:“耿大人,你這話可不對了。
當時兩路人馬分頭並進,這是當時朝議的結果,現在怎麽卻變成了蕭逸的個人錯誤?”
確實,在朝議的時候,其實也有人反對,說這援兵不是由車騎將軍來指揮行進,隻怕到時候會指揮不靈,或者是無法兼顧。
不過,不少人卻堅持說,這樣走的話效率會更高,對前線的增員也會更及時。
辜鶴鳴這麽一出聲,不少人也附和,道:“對啊,可不能冷了前線指揮者的心。”
但耿繼學等人也加入進來,堅持說什麽“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蕭將軍根本沒有及時關注援軍進度,一味盲目前往壽陽”等等。
雙方爭吵不停。
便在此時,門口又傳來了急報聲。
皇帝抬起了頭,有些意外地道:“莫非是壽陽前線的戰報?快!”
等拿到戰報後,皇帝原本緊皺的眉頭,禁不住舒展開來,甚至有些得意:
“各位愛卿,敵人伏擊我援軍,連累我們死傷上萬,可對方也好不到哪裏去,這次的損失,達到兩萬多。”
“什麽?”在場的官員們,個個都禁不住目瞪口呆。
怎麽這情節反轉的那麽快?到底是怎麽迴事?
皇帝將戰報傳給眾人,眾人看了,全都傻眼了:這故事,還能這麽發展啊?
原來,就在冬青峽穀伏擊以後,五萬北齊軍隊本來想著下山,去追殺那些殘軍。
卻沒想到山下居然早已有人在埋伏。
這些人也沒幹什麽事情,隻是堵住了主要路口,然後放火燒山。
這個季節風高物燥,這火一燒起來頓時滿山紅。
北齊人被燒死燒傷一大堆。剩餘的隻能死命突圍,可在伏擊者的弓弩和投石機雙重打擊下,他們損失慘重。
在很多時候,甚至連集結起來衝鋒都做不到。
等到他們真正突圍成功以後,已經丟下了將近兩萬多具的屍體。損失,遠比援軍要慘重得多。
玩這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人,正是蕭逸。
他派出悍馬營的人,從後攔截,做足了各方麵的準備,一舉來個火燒冬青山。這簡直成了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眾人從震驚中迴味過來,個個都有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這大起大落的感覺,也實在是太刺激了吧?
正在眾人吃驚未已,有一封戰報送到了皇帝手中。
這一封戰報,是蕭逸命人寫的,正是來自壽陽前線的戰報。
皇帝看完以後,臉色便沒有太大的變化。
他靜靜地看著朝堂之人,然後問:“諸位愛卿,你們猜一猜,這壽陽前線如今到底怎麽樣了?”
援軍未至,壽陽前線還能咋了?當然不好了。
耿繼學一副很是沉痛的樣子,道:“敵人勢大,援軍未至,難道,壽陽前線這,這……”
“皇上,臣,還是認為,必須治罪。治蕭逸的罪!”
一些剛剛還在稱讚蕭逸這一把火燒得好的官員,這時候,卻竟然也變臉了。
無他,皇帝此時的臉色,根本沒有半點喜悅之情。
這還不明擺著,壽陽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