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朝堂激辯一


    ......


    梁山泊聲勢浩大,早就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就是一心沉迷於書畫丹青研究的徽宗趙佶,也知曉梁山的名頭。


    前時,地方圍捕,不能克捷,其後,朝廷屢派大軍征剿,亦是勞而無功,空費米糧。


    朝廷束手無策,幹脆聽之任之,隨他們鬧騰,隻要宋江別來打東京就行,竟有些躺平的味道了。


    宋江一心希求招安,多次向宋廷發出信號,俱無迴音。


    他不甘心,也十分執著,又通過蔡京,李師師兩頭用力,多方奔走,徽宗皇帝常聽李師師在枕邊稱讚宋江忠義,欲報效朝廷,


    蔡京又屢屢說梁山兵大,有割據之勢,如不早點招安收編,必成大患雲雲。


    趙佶也愈發覺得此事甚大,不能就這麽束之高閣,聽之任之,於是召集群臣鄭重商議。


    大殿之上,群臣畢集,趙佶開口道:


    “梁山為患,非止一日,朕甚憂之,今日叫諸位愛卿到此,專門商討梁山泊宋江事宜,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勿得隱滯,必須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出來。”


    高俅首先出班,俯首奏道:“陛下,對待這些賊寇,按我大宋朝廷一貫之策略,當繼續使雷霆萬鈞之手段,保持高壓態勢,派兵征剿,此更有何議!”


    他對梁山眾人,有著莫名的憎恨,可能主要是因為,梁山泊內有不少是他的仇人。


    趙佶剛要說話,太尉陳宗善奏道:


    “陛下,臣聽說宋江一夥很有忠義之心,應該派人前去招安,而不是一味征剿,以前,朝廷幾次征討,都沒有什麽成效,因此,臣以為,剿,並不是什麽上策。”


    高俅滿臉不以為然:“聽說盧俊義與陳太尉頗有交集,書信往來甚密,難道陳太尉就要為這些賊寇說話嗎?不知有什麽居心!”


    陳宗善指著高俅道:“高太尉,你別血口噴人,無中生有!我何時與盧俊義通信了?


    我一心為朝廷著想,可沒什麽私心!也不像某些人,屍位素餐,隻會捏造誣陷!”


    高俅冷笑:“有還是沒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你這廝......不要逼我發火!”


    蔡京,童貫聞之,陰沉著臉。


    趙佶見他們爭吵了起來,抬手製止:


    “你們不要吵,朕讓你們來,不是吵架的,大臣之間,要以和為貴,朕說過多少次了!


    對梁山是剿還是撫,還是要怎麽樣,朕看需要詳細商討,說出利弊,也是今日的主題,務必要得出一個經得起曆史檢驗的結論。”


    童貫出班奏道:“皇上,臣以為高太尉之言是,這夥賊寇,自然不能撫,隻能剿。”


    “哦,為何?”


    “皇上,宋江占著梁山泊,名為水賊山寇,與他處無異,實際上,據臣所知,附近之州縣,如鄆州,濟州,兗州,甚至青州莫不受之鉗製,為其仆役,此分明是想與朝廷分庭抗禮,甚至取而代之,這樣的人,狼子野心,能去招安麽?”


    趙佶聞之甚驚:“竟有這樣的事情?梁山以前隻是肆行劫掠,打家劫舍,如今公然操控地方,奴役州郡,難道要做方臘第二嗎?”


    陳宗善心裏也是一沉,如果說梁山對附近的州縣沒有絲毫影響,那也是不客觀的,梁山泊兵強馬壯,勢力甚大,附近的州府畏懼,也是事實,近來,他確實也聽到了這樣的傳聞。


    高俅接口道:“千真萬確!宋江已成巨寇,絕不可等閑視之,招安隻是妄想,為今之計,隻有派大軍征討。”


    陳宗善不甘心道:“征討征討,朝廷打了那麽多次,梁山的勢力反而越大越大,兵連禍結,無有寧日,國庫日虛,非朝廷之福。”


    “嗬嗬,”高俅冷笑,“陳太尉之言甚有抱怨之意,你是想說朝廷無能了?還是說皇上不夠英明?


    前幾次征討不成功,難道便要放棄?遇此小挫,便龜縮不前,咱們這些大臣還有何臉麵為皇上分憂?”


    陳宗善大怒,氣的臉通紅,手指顫抖,指著高俅:“你這廝,少給我扣帽子!”


    論口才,他似乎說不過高俅。


    “好了,有事說事,咆哮朝堂,成何體統!趙佶大聲喝道。


    眾人見皇帝發怒,皆躬身,口稱有罪。


    趙佶見他們安靜了,才說道:如高太尉,童樞密所說,若不除宋江,社稷不穩啊!諸位愛卿,若是征討,何人可擔此任呢?”


    趙佶本來是傾向於招安的,聽高俅,童貫說宋江似乎已經控製了山東,這太可怕了,一時又要改變主意。


    卻見蔡京快步出班,斜眼道:“若說征討,我大宋還有誰比童樞密更合適的?童樞密有將帥之才,韓白之能,放眼天下,無出其右也。”


    蔡京半晌無言,此刻才出來說話。


    群臣見蔡京近來變化甚大,似乎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瘸了,走路也快了,說話也流暢了,無不納罕,就是趙佶,也覺得奇怪,卻不知是什麽原因。


    “哦,童樞密,你可願意去?”趙佶問道。


    童貫沉思未答。


    高俅答道:“按理說,童大人去,最為合適不過,可童樞密乃是朝廷柱石,有他在,汴梁安若泰山。


    若童樞密驟然出兵討梁山,如今河北也是不穩,田虎已僭稱晉王之號,日夜窺伺中原,一旦有變,那時朝廷又能依靠誰呢?”


    “愛卿說的,極為有理,童卿不可離開。”趙佶心慌道。


    童貫聞之,甚是得意。


    “那麽,這究竟如何是好?”趙佶看向群臣,憂慮的問。


    蔡京見無人答話,又朗聲道:“皇上,諸位同僚,老臣有一言,請靜聽之:


    老臣以為,興師總非上策,耗費兵馬,驚擾地方,也未必成功,想那宋江本不是兇惡之輩,隻是前番偶犯小過,不得已才竄在水泊,暫且容身待罪。


    宋江在梁山日夜悔悟,以報效朝廷為己任,以安撫百姓為職責,雖擁大眾,卻毫無反意,仍然秉持臣子之德,可謂不忘初心,必得始終!


    他無日忘記招安,臣以為可赦免宋江之罪。”


    “宋江早就改過自新,他雖未得到朝廷寬恕,也未得到朝廷任命,竟不辭勞苦,默默承擔了管理附近州縣的重任,也將它們治理的井井有條。


    那些地方都是頌聲大作,百姓交口稱讚,其為政水平不亞於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員,甚至遠遠高於他們!可以說,宋江成為我大宋之官員,隻不過差一道任命手續而已!”


    “宋江,也是有其實卻無其名,這難道是公平的嗎?他辛辛苦苦的,除了要管理梁山兵馬人民之外,還要為大宋治理州郡。


    他宵衣旰食,日夜勞頓,任勞任怨,不僅沒有得到朝廷的俸祿獎賞,甚至,連個名分也沒有,還要背負著賊寇的惡名,此份冤屈,又向誰申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史文恭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賀拔連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賀拔連嶽並收藏從史文恭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