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之一喜。
武安君何等存在,聽他講經一篇,定能受益終生。
張宇同樣目露期待,這些天他對紫耀星各勢力有了更深了解,而武安君的話題在論壇更是隨處可見。
武安君屬於半退休狀態,百年來未曾拋頭露麵,隻管理武安域的一些雜事。
就算這樣,他的事跡也永不被世人遺忘,在曆史上留下重重一筆。
人們對他的稱唿多是殺神、屠夫,儈子手,隻因殺的人太多了。
靈動期時與外族進入古地,斬殺一千多名外族,鋒芒初露。
化星期時,擔任指揮官,與蘭國和新國聯軍交戰,斬首十萬大軍,其中包括兩名周天境強者。
隨後又深入敵國腹地,以正製奇殺得蘭國和新國伏屍百萬,終止了他們的外部擴張。
周天境時,為爭奪上古秘境,以鎮仙環鎮殺共十萬周天境強者。
那一戰殺得各族周天境出現斷層,當時整個紫耀星加起來也才十二萬左右的周天境,他一人殺了八成。
而討論度最熱的話題,便是百年前的靈島一戰,將紫耀星除武國外的所有列陣境全部坑殺。
並殺害了一百八十萬各境界的頂尖天才,
可以說,武安君憑一己之力,把紫耀星的整體實力降了四成,手上人命近四百萬。
這四百萬可不是普通民眾,而是天才和強者,是紫耀星的未來。
張宇光是想想那近四百萬的屍山血海,就感覺不寒而栗,聽說靈島周圍的海水都給染紅了。
果然,被稱作武安君的都不是善茬,不管是地球上還是紫耀星。
眾人跟隨武安君沿著前門進入大堂,喝了幾杯茶水後,陸續參觀了收藏館、武安閣、武君庭、大雁湖。
那些館閣庭,來自武國國君賜予,雖沒實際用處,卻代表著榮譽和地位。
在武國修士眼中,武安君地位不弱於國君,兩者並重。
大雁湖中心涼亭,武安君端坐在石板凳上,言語溫和道:“在講經前,我先講一場五百年前的戰爭,現在叫伊州之戰。”
“伊州山脈起伏,綿延數百裏,濟河從中豎貫而出……”
聲音綿長,吐字清晰,就像一位說書先生徐徐道來。
伊州之戰很經典,武安君以三萬靈動期和兩千化星期修士殲滅敵軍九萬靈動期和一萬化星期修士,以及兩位周天境強者。
雙方實力原本差距很大,卻被武安君以一紙條約引起兩國內鬥,兩位周天境強者互鬥受傷,再被武國軍隊逐一圍剿。
那張條約,說的是武國願意割土貢獻仙器給新國,同時泄露給了蘭國。
當時兩國氣勢如虹,根本就沒有想過武國會欺詐,以及敢對他們發起進攻。
“戰爭殺敵之事,謀為主,武為輔,攻心為上。”
武安君為這場戰爭做出總結。
實力分為兩種,一種是表麵實力,比如家族勢力、親朋好友、身份地位、自身武力等,這些看得見的都屬於此類。
另一種則是內在實力,比如頭腦智慧,能說會道,滿腹計策,天文地理等看不見的,都屬於內在實力。
如果一個普通人,能以言語和計策謀殺一位修士,那他是沒實力嗎?
武國曾有位出生底層的平民,他沒有通過學院錄取,而是以三寸不爛之舌討得斬仙宗一位弟子歡心,拜他為師。
隨後他在斬仙宗如魚得水,雖本身天資平平,卻硬生生的被斬仙宗長老喂到了周天境。
如今已是斬仙宗新掌教。
武安君之所以講這場戰爭,是想告訴學員們,有些時候腦子比拳頭好使,特別是拳頭不夠大時。
萬物生靈,向來都腦子調動肌肉,而不是肌肉支配腦子。
張宇聽得入迷,看論壇和武安君親自講述是不同的,仿佛言語能將人帶入到五百年前的戰場上。
戰場上,武安君還未揚名,隻是值得注意些的化星期修士。
敵人不在意,兩國又各為其主心不齊,地理環境將雙方隔絕,武安君又能得到國君親筆書信等,這些都是自身優勢。
若不是所有細節環環相扣,那場戰爭根本就沒有贏麵,特別是武國在另一場更大的規模戰場上牽製住了兩國大軍。
武安君喝了口茶水,等待學員們思索迴神後,這才接著道:“信君雖已不在,但他留下過一本信陽經,其中一篇深深地影響著人族發展。”
“天生萬物,各有其種,種以類分,群以族聚。”
“本性難改,人心莫測,然同種同類,必以族為其根……”
武安君言語依舊,不同的是,他這次講經有朵朵金蓮在大雁湖水麵凝聚。
天生異象,代表此經含有大道至理,引起天地共鳴。
信君,五百年前古國國君,為人族做出巨大貢獻,被稱為人族橋梁。
哪怕他是古國國君,且是五百年前的人,卻依舊被各國供奉在祖廟內,享人族香火。
安國君所講的那篇,是叫人們摒棄內耗,哪怕改不了,卻也要共同一致對外。
世上最殘忍的不是對外屠殺,也不是外族欺淩人族,而是人們將手中利刃對準自己人。
人心不齊,必萬事難成,人心若齊,則國泰民安。
信陽君身為人族正統,心懷天下同胞,認為內鬥和殘害親人並無不同。
哪怕時間久遠,人們體內所流淌的血液,也都來自同一批祖先。
並且還唿籲各大種族相鬥要有節製,決不能發生屠族滅種的行為,因為大家的祖先齊心協力才來到紫耀星避難。
若種族沒滅在那場災難中,卻亡在了避難所,該是多麽的對不起祖宗。
武國聯盟和紫耀星的節製內鬥,都是來自信陽君的努力,終其一生都在遊說實踐。
眾人聽得入迷,沒想到與信陽君截然相反的武安君,竟能將這篇經文講得十分透徹。
五百年前,兩人同處一個時代,一位以仁愛之心遊曆各族,一位以鐵血手段伏屍百萬。
論壇上有人猜測,信陽君之所以三百歲便逝去,很可能就是被武安君給氣的。
“世人皆道君上的心是鋼鐵做的,今日聽此經注解,方知君上也有一顆熱血心腸啊。”
洪澤臉色潮紅,內心很是感動,能明白武安君講信陽經的用意。
機廂內二四年級吵鬧不休,三年級靜觀其變,這便是人心不齊。
武安君何等閱曆,又如何看不出學員們那憤怒對視的神態,這是在點醒他們。
不管是私人恩怨,亦或世家仇敵,在古地都應該放下一切成見,要一致對外。
若人與人都不互相幫助,甚至自相殘殺,那根本就不需要外族來入侵,人族自己就土崩瓦解了。
武安君何等存在,聽他講經一篇,定能受益終生。
張宇同樣目露期待,這些天他對紫耀星各勢力有了更深了解,而武安君的話題在論壇更是隨處可見。
武安君屬於半退休狀態,百年來未曾拋頭露麵,隻管理武安域的一些雜事。
就算這樣,他的事跡也永不被世人遺忘,在曆史上留下重重一筆。
人們對他的稱唿多是殺神、屠夫,儈子手,隻因殺的人太多了。
靈動期時與外族進入古地,斬殺一千多名外族,鋒芒初露。
化星期時,擔任指揮官,與蘭國和新國聯軍交戰,斬首十萬大軍,其中包括兩名周天境強者。
隨後又深入敵國腹地,以正製奇殺得蘭國和新國伏屍百萬,終止了他們的外部擴張。
周天境時,為爭奪上古秘境,以鎮仙環鎮殺共十萬周天境強者。
那一戰殺得各族周天境出現斷層,當時整個紫耀星加起來也才十二萬左右的周天境,他一人殺了八成。
而討論度最熱的話題,便是百年前的靈島一戰,將紫耀星除武國外的所有列陣境全部坑殺。
並殺害了一百八十萬各境界的頂尖天才,
可以說,武安君憑一己之力,把紫耀星的整體實力降了四成,手上人命近四百萬。
這四百萬可不是普通民眾,而是天才和強者,是紫耀星的未來。
張宇光是想想那近四百萬的屍山血海,就感覺不寒而栗,聽說靈島周圍的海水都給染紅了。
果然,被稱作武安君的都不是善茬,不管是地球上還是紫耀星。
眾人跟隨武安君沿著前門進入大堂,喝了幾杯茶水後,陸續參觀了收藏館、武安閣、武君庭、大雁湖。
那些館閣庭,來自武國國君賜予,雖沒實際用處,卻代表著榮譽和地位。
在武國修士眼中,武安君地位不弱於國君,兩者並重。
大雁湖中心涼亭,武安君端坐在石板凳上,言語溫和道:“在講經前,我先講一場五百年前的戰爭,現在叫伊州之戰。”
“伊州山脈起伏,綿延數百裏,濟河從中豎貫而出……”
聲音綿長,吐字清晰,就像一位說書先生徐徐道來。
伊州之戰很經典,武安君以三萬靈動期和兩千化星期修士殲滅敵軍九萬靈動期和一萬化星期修士,以及兩位周天境強者。
雙方實力原本差距很大,卻被武安君以一紙條約引起兩國內鬥,兩位周天境強者互鬥受傷,再被武國軍隊逐一圍剿。
那張條約,說的是武國願意割土貢獻仙器給新國,同時泄露給了蘭國。
當時兩國氣勢如虹,根本就沒有想過武國會欺詐,以及敢對他們發起進攻。
“戰爭殺敵之事,謀為主,武為輔,攻心為上。”
武安君為這場戰爭做出總結。
實力分為兩種,一種是表麵實力,比如家族勢力、親朋好友、身份地位、自身武力等,這些看得見的都屬於此類。
另一種則是內在實力,比如頭腦智慧,能說會道,滿腹計策,天文地理等看不見的,都屬於內在實力。
如果一個普通人,能以言語和計策謀殺一位修士,那他是沒實力嗎?
武國曾有位出生底層的平民,他沒有通過學院錄取,而是以三寸不爛之舌討得斬仙宗一位弟子歡心,拜他為師。
隨後他在斬仙宗如魚得水,雖本身天資平平,卻硬生生的被斬仙宗長老喂到了周天境。
如今已是斬仙宗新掌教。
武安君之所以講這場戰爭,是想告訴學員們,有些時候腦子比拳頭好使,特別是拳頭不夠大時。
萬物生靈,向來都腦子調動肌肉,而不是肌肉支配腦子。
張宇聽得入迷,看論壇和武安君親自講述是不同的,仿佛言語能將人帶入到五百年前的戰場上。
戰場上,武安君還未揚名,隻是值得注意些的化星期修士。
敵人不在意,兩國又各為其主心不齊,地理環境將雙方隔絕,武安君又能得到國君親筆書信等,這些都是自身優勢。
若不是所有細節環環相扣,那場戰爭根本就沒有贏麵,特別是武國在另一場更大的規模戰場上牽製住了兩國大軍。
武安君喝了口茶水,等待學員們思索迴神後,這才接著道:“信君雖已不在,但他留下過一本信陽經,其中一篇深深地影響著人族發展。”
“天生萬物,各有其種,種以類分,群以族聚。”
“本性難改,人心莫測,然同種同類,必以族為其根……”
武安君言語依舊,不同的是,他這次講經有朵朵金蓮在大雁湖水麵凝聚。
天生異象,代表此經含有大道至理,引起天地共鳴。
信君,五百年前古國國君,為人族做出巨大貢獻,被稱為人族橋梁。
哪怕他是古國國君,且是五百年前的人,卻依舊被各國供奉在祖廟內,享人族香火。
安國君所講的那篇,是叫人們摒棄內耗,哪怕改不了,卻也要共同一致對外。
世上最殘忍的不是對外屠殺,也不是外族欺淩人族,而是人們將手中利刃對準自己人。
人心不齊,必萬事難成,人心若齊,則國泰民安。
信陽君身為人族正統,心懷天下同胞,認為內鬥和殘害親人並無不同。
哪怕時間久遠,人們體內所流淌的血液,也都來自同一批祖先。
並且還唿籲各大種族相鬥要有節製,決不能發生屠族滅種的行為,因為大家的祖先齊心協力才來到紫耀星避難。
若種族沒滅在那場災難中,卻亡在了避難所,該是多麽的對不起祖宗。
武國聯盟和紫耀星的節製內鬥,都是來自信陽君的努力,終其一生都在遊說實踐。
眾人聽得入迷,沒想到與信陽君截然相反的武安君,竟能將這篇經文講得十分透徹。
五百年前,兩人同處一個時代,一位以仁愛之心遊曆各族,一位以鐵血手段伏屍百萬。
論壇上有人猜測,信陽君之所以三百歲便逝去,很可能就是被武安君給氣的。
“世人皆道君上的心是鋼鐵做的,今日聽此經注解,方知君上也有一顆熱血心腸啊。”
洪澤臉色潮紅,內心很是感動,能明白武安君講信陽經的用意。
機廂內二四年級吵鬧不休,三年級靜觀其變,這便是人心不齊。
武安君何等閱曆,又如何看不出學員們那憤怒對視的神態,這是在點醒他們。
不管是私人恩怨,亦或世家仇敵,在古地都應該放下一切成見,要一致對外。
若人與人都不互相幫助,甚至自相殘殺,那根本就不需要外族來入侵,人族自己就土崩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