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墨尋著光點走了過去,不遠處四個大漢圍成一團坐著,他們背上背著一大簍子,簍子裝有一大包,鼓鼓的,他們正中間燃有一幽綠色火焰。
段墨頓住腳步,緊鎖眉頭,視線緊粘在他們臉上,這四人就是照片中的主人翁,無論長相,穿著甚至背的大背簍都是一模一樣。
唯一不同點,照片裏他們是活生生的人,現她麵前是四縷殘魂。
“嘿,那位朋友你也是背夫嗎?坐過來一起聊會兒啊。”其中一人發現了段墨,他衝著段墨揮手喊道。
“怎麽就你一個人在這兒?你的同伴呢?”一人問道。長路漫漫,路途艱險,每次送貨茶背子們都是幾個人結伴而行,方便路上彼此有個照應,像她這樣,大晚上又是一個女人,著實引人懷疑。
段墨將包抱在懷裏,低聲說道,“他們走得慢在後麵,我急著迴家去。”
一人聽完皺起眉,語氣中帶著不讚同,“在著急迴家也不能一個人走啊,荒山野嶺,你又是一女的,要遇到危險連個扶你一把的人都沒有。”
“老二別說了。”一人掏出一根兩截指腹長的葉子煙,沒有點燃,就這樣放在嘴裏吸了口,恍惚間段墨看到一縷青煙從他嘴裏緩緩吐出,他瞥了眼段墨抱緊的包,沙啞說道,“大妹子著急往家趕自然是因為家裏有急事在等著她,這條路大家都走了這麽多迴,有危險早就出事了,哪裏需要你在這兒瞎幾把叨叨。”
“我這也是為她安考慮嘛。”剛那人嘟囔一句,“天災人禍誰又說的準。”
這時坐在他旁邊的人湊他耳朵旁嘀咕幾句,段墨看到他看了眼自己懷裏的包,又看看她,目光變得憐憫起來。
原來是包的拉鏈沒拉嚴,左側掉了一截白布出來。
在一些地區,家裏如果有人去世,人們會在身上帶一塊白布,披麻戴孝之意。
段墨沒有解釋,隻是將白布塞進包裏,合上拉鏈。
因為這截白布,沒有人在懷疑段墨為什麽一個人連夜趕路迴家,背上也沒有背簍子。
大家又聊了些別的話題,無論說什麽最後都繞迴了家人二字,出門在外,最放心不下的無非是老婆孩子,但為了生存,他們別無選擇。
“家裏窮,沒的辦法,一家六口人都指望著我這點錢活下去,背夫累是累,隻要有錢我就願意幹下去,再苦我也願意,隻是辛苦我家那位了,又要顧家裏還要操心家裏的農活,跟了我這麽久,沒過過一天好日子。”
“大家都是一樣,不然誰會出來幹這個,最開始的時候這山裏哪裏有什麽路噢,草都有半人高,最後還不是我們一個一個腳印踩出來的,活生生踏出一條屬於我們的路,也不是說沒有別的路,還不是為了節省時間,抄近路,想的就是能早點結束這趟,拿著錢開心迴家過日子。”
“媽的,老子第三個娃已經快兩歲了,我還沒聽他叫聲阿爸,這次迴去一定要讓他多喊幾聲。”
提起娃,他們疲憊的臉頰也會染上笑意,家人是他們堅持走下去的支撐,辛苦了大半輩子,為的就是能有一個幸福的家。
然很快,大家臉上又鋪上了一層黯淡,深陷的眼眶中盛滿對家人濃濃的思念,甚至有人偏過頭去抹了把眼睛。
有人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在段墨看來那是沒真正體驗到情到深處。
夜漸深,大家從背簍裏拉出張灰色粗布蓋在身上,席地而睡。
段墨輾轉反側,毫無睡意,最後索性坐起來,三兒從未想過,會有一天,她能心平氣和與幾縷殘魂坐在一起,聽他們迴憶往昔,最後還睡在一起。
茶背子,茶馬古道。
是一個時代的文化。
他們是一個時代存在的標誌之一。
段墨頓住腳步,緊鎖眉頭,視線緊粘在他們臉上,這四人就是照片中的主人翁,無論長相,穿著甚至背的大背簍都是一模一樣。
唯一不同點,照片裏他們是活生生的人,現她麵前是四縷殘魂。
“嘿,那位朋友你也是背夫嗎?坐過來一起聊會兒啊。”其中一人發現了段墨,他衝著段墨揮手喊道。
“怎麽就你一個人在這兒?你的同伴呢?”一人問道。長路漫漫,路途艱險,每次送貨茶背子們都是幾個人結伴而行,方便路上彼此有個照應,像她這樣,大晚上又是一個女人,著實引人懷疑。
段墨將包抱在懷裏,低聲說道,“他們走得慢在後麵,我急著迴家去。”
一人聽完皺起眉,語氣中帶著不讚同,“在著急迴家也不能一個人走啊,荒山野嶺,你又是一女的,要遇到危險連個扶你一把的人都沒有。”
“老二別說了。”一人掏出一根兩截指腹長的葉子煙,沒有點燃,就這樣放在嘴裏吸了口,恍惚間段墨看到一縷青煙從他嘴裏緩緩吐出,他瞥了眼段墨抱緊的包,沙啞說道,“大妹子著急往家趕自然是因為家裏有急事在等著她,這條路大家都走了這麽多迴,有危險早就出事了,哪裏需要你在這兒瞎幾把叨叨。”
“我這也是為她安考慮嘛。”剛那人嘟囔一句,“天災人禍誰又說的準。”
這時坐在他旁邊的人湊他耳朵旁嘀咕幾句,段墨看到他看了眼自己懷裏的包,又看看她,目光變得憐憫起來。
原來是包的拉鏈沒拉嚴,左側掉了一截白布出來。
在一些地區,家裏如果有人去世,人們會在身上帶一塊白布,披麻戴孝之意。
段墨沒有解釋,隻是將白布塞進包裏,合上拉鏈。
因為這截白布,沒有人在懷疑段墨為什麽一個人連夜趕路迴家,背上也沒有背簍子。
大家又聊了些別的話題,無論說什麽最後都繞迴了家人二字,出門在外,最放心不下的無非是老婆孩子,但為了生存,他們別無選擇。
“家裏窮,沒的辦法,一家六口人都指望著我這點錢活下去,背夫累是累,隻要有錢我就願意幹下去,再苦我也願意,隻是辛苦我家那位了,又要顧家裏還要操心家裏的農活,跟了我這麽久,沒過過一天好日子。”
“大家都是一樣,不然誰會出來幹這個,最開始的時候這山裏哪裏有什麽路噢,草都有半人高,最後還不是我們一個一個腳印踩出來的,活生生踏出一條屬於我們的路,也不是說沒有別的路,還不是為了節省時間,抄近路,想的就是能早點結束這趟,拿著錢開心迴家過日子。”
“媽的,老子第三個娃已經快兩歲了,我還沒聽他叫聲阿爸,這次迴去一定要讓他多喊幾聲。”
提起娃,他們疲憊的臉頰也會染上笑意,家人是他們堅持走下去的支撐,辛苦了大半輩子,為的就是能有一個幸福的家。
然很快,大家臉上又鋪上了一層黯淡,深陷的眼眶中盛滿對家人濃濃的思念,甚至有人偏過頭去抹了把眼睛。
有人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在段墨看來那是沒真正體驗到情到深處。
夜漸深,大家從背簍裏拉出張灰色粗布蓋在身上,席地而睡。
段墨輾轉反側,毫無睡意,最後索性坐起來,三兒從未想過,會有一天,她能心平氣和與幾縷殘魂坐在一起,聽他們迴憶往昔,最後還睡在一起。
茶背子,茶馬古道。
是一個時代的文化。
他們是一個時代存在的標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