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隔壁製瓷業眼紅了請殿下指點!
讓你監國,蒸汽大明什麽鬼 作者:人生躺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64章 隔壁製瓷業眼紅了?請殿下指點!
不知不覺間,朱高徹在商界的地位。
儼然如同財神爺和商人的典範陶朱公了。
崇高不已。
過後幾天,那些倭國大地主貴族派的人陸續到達南直隸。
另外的幾個絲綢商自然是故技重施,一天內賺的盆滿缽滿。
最少都賺了十萬兩白銀。
及至倭國購買絲綢的人一走,南直隸足足誕生了好幾個富豪。
全是絲綢商!
可以說,這一波他們是賺麻了。
一派興旺繁榮的模樣。
大街上不少人低聲議論:
“這些絲綢商真是賺翻了,倭國人真傻。”
“倭國人送了幾十萬兩銀子給絲綢商,能不發達嘛!”
“嘿,反正我們買絲綢是原價購買,也就幾兩銀子,讓倭寇出點血。”
“就是,殺了我們沿海地區那麽多人,多花點銀子怎麽了!”
眾人紛紛稱善,對絲綢商坑倭國貴族的行為很是讚賞。
如今,倭寇之患雖已經清除半年,但後遺症仍然在。
那些被倭寇殺害,侮辱的國人,親人會永遠牢記。
對倭寇長期敵視。
然而,這些普通老百姓讚賞。
另外有人就不高興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
特別是同樣作為江南支柱的製瓷業!
曾經,製瓷業和絲綢業同樣是江南支柱性的產業。
而現在,絲綢業已經大大超過了製瓷業的發展速度。
利潤上更是製瓷業的幾十倍!
豈不讓人眼紅!
“臥槽,絲綢商們這是怎麽了,突然有了重大技術突破。”
“就是,偏偏還有傻子一般的倭國人送錢。”
“也就是運氣好,哼。”
“看著別人賺的盆滿缽滿,我特麽心裏老不是滋味了。
“誰不是呢!”
眾人嫉妒得簡直心發狂。
他們可是聽說了,絲綢商們一天就賺了幾十萬兩銀子!
要知道,他們一年的收入都沒有十萬兩銀子。
一天就抵得上他們一年!
這時候,一個神秘兮兮道:
“我聽說是秦王殿下出了力。”
眾人一愣,秦王殿下??
連忙問:“你說清楚!”
秦王殿下的大名,他們自然是知道的。
不敢大意。
“秦王殿下發明了一種機器,能快速生產絲綢。”
“並且,秦王殿下還特意給絲綢商們培訓過。”
“教他們賺錢。”
眾人麵麵相覷,不敢置信。
發明了一種機器?
快速生產絲綢的機器?
這也太神了!
尤其是,還給絲綢商們培訓!
他們何德何能!
想到這,他們不由氣憤道:
“真是走了狗屎運!”
“就是,全是沾了秦王殿下的光!”
“要是我們讓秦王殿下幫忙,定然會比他們好上十倍!”
眾人一愣,對啊。
既然事件的症結在秦王,隻要讓秦王殿下指點一下就好了!
想到這,興奮了。
“我們去求秦王殿下,我就不信了,咱們製瓷業就比絲綢業差!”
“對,算我一個!白花花的銀子,怎麽著不能讓別人搶了。”
“也不知道秦王會不會答應。”
“隻要我們誠心,秦王一定會答應。”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朱高徹在民間的名聲不錯,這些人都很相信他。
這時候,一個人突然大聲道:
“幹脆,我們聯係江南各家製瓷業大佬,尤其是江西景德鎮的大佬。”
“一起請求秦王殿下幫忙。”
“如此,成功的可能性大一些。”
眾人一琢磨,確實是這樣。
技藝已定,南直隸的製瓷業商人分頭行事。
幾天內,便將消息傳遞到了大明最南邊的雲南。
江西景德鎮更不用說了。
那是全大明製瓷業中心,極為出名。
江西。
景德鎮。
某大商人府邸。
“你說絲綢商一天賺了幾十萬兩銀子??”
大商人目瞪口呆。
他一年的收入也就幾十萬兩。
人家一天就做到了!
匪夷所思!
“對,我家老爺說了,這都是秦王殿下在背後出謀劃策。”
“發明了一種機器,還為這些人培訓。”
“不然,他們怎麽可能賺錢這麽快!”
南直隸商人派過來的下人如此迴答。
大商人一聽,一刻都做不住了。
“走,去南直隸!”
“我也要請教秦王!”
馬不停蹄的趕往南直隸。
而其他的地方的製瓷商聞訊後,也是懷抱著賺錢的渴望趕往南直隸。
短短五天內,全國各地的製瓷業商人,湧入南京城。
好不熱鬧。
…………
朱高徹所在驛館。
“夫君,我剛在街上,聽到有很多製瓷商來了。”
頓了頓,故怪道:“聽說是為你而來。”
畫眉給朱高徹錘著肩膀,細聲細氣道。
“為我而來??”朱高徹愣住了,我這幾天什麽都沒幹啊!
“算了,不管他們。”
繼續享受著媳婦兒的服務。
不要太爽!
“殿下,外麵有一群商人求見。”
朱高徹滿頭黑線,說曹操曹操就到。
“請。”
畫眉將丈夫後背衣領衣服上的褶皺撫平,便離開了。
她不喜歡和外人見麵以及打交道。
片刻後,一群人踏入門檻。
頭都不抬,便行禮道:“殿下千歲!”
“免禮。”朱高徹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柔和清澈,毫無架子。
眾人謝過,這才看見了朱高徹的模樣。
劍眉斜射上天,眼睛炯炯有神,渾身洋溢著自信的氣息。
暗暗點頭,心想要不是結婚了,一定要想方設法把女兒嫁給秦王。
“小人等聽聞,因殿下短短的幾句話,絲綢商人賺得盆滿缽滿。”
“所以,特意從南北各地趕過來,請殿下賜教。”
幾十雙眼睛希冀的看著朱高徹。
一群大男人這樣看我,真是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朱高徹大笑:
“原來如此。”張高徹笑了笑。
“這都是坊間百姓謬讚了,本王哪有哪本事。”
“都是學習先人的。”把鍋甩到先人的頭上。
一個勁兒的謙虛就是。
他算是看明白了,謙虛就是最好的驕傲。
越謙虛人家就越敬佩!
既然如此,還不如痛痛快快驕傲驕傲。
“殿下之才,世所共見。”
“還請殿下賜教,小人等感激不盡。”
“以後的孝敬和分紅,都會給殿下留一大份。”
“隻希望殿下能給我們一個孝敬您的機會。”
不知不覺間,朱高徹在商界的地位。
儼然如同財神爺和商人的典範陶朱公了。
崇高不已。
過後幾天,那些倭國大地主貴族派的人陸續到達南直隸。
另外的幾個絲綢商自然是故技重施,一天內賺的盆滿缽滿。
最少都賺了十萬兩白銀。
及至倭國購買絲綢的人一走,南直隸足足誕生了好幾個富豪。
全是絲綢商!
可以說,這一波他們是賺麻了。
一派興旺繁榮的模樣。
大街上不少人低聲議論:
“這些絲綢商真是賺翻了,倭國人真傻。”
“倭國人送了幾十萬兩銀子給絲綢商,能不發達嘛!”
“嘿,反正我們買絲綢是原價購買,也就幾兩銀子,讓倭寇出點血。”
“就是,殺了我們沿海地區那麽多人,多花點銀子怎麽了!”
眾人紛紛稱善,對絲綢商坑倭國貴族的行為很是讚賞。
如今,倭寇之患雖已經清除半年,但後遺症仍然在。
那些被倭寇殺害,侮辱的國人,親人會永遠牢記。
對倭寇長期敵視。
然而,這些普通老百姓讚賞。
另外有人就不高興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
特別是同樣作為江南支柱的製瓷業!
曾經,製瓷業和絲綢業同樣是江南支柱性的產業。
而現在,絲綢業已經大大超過了製瓷業的發展速度。
利潤上更是製瓷業的幾十倍!
豈不讓人眼紅!
“臥槽,絲綢商們這是怎麽了,突然有了重大技術突破。”
“就是,偏偏還有傻子一般的倭國人送錢。”
“也就是運氣好,哼。”
“看著別人賺的盆滿缽滿,我特麽心裏老不是滋味了。
“誰不是呢!”
眾人嫉妒得簡直心發狂。
他們可是聽說了,絲綢商們一天就賺了幾十萬兩銀子!
要知道,他們一年的收入都沒有十萬兩銀子。
一天就抵得上他們一年!
這時候,一個神秘兮兮道:
“我聽說是秦王殿下出了力。”
眾人一愣,秦王殿下??
連忙問:“你說清楚!”
秦王殿下的大名,他們自然是知道的。
不敢大意。
“秦王殿下發明了一種機器,能快速生產絲綢。”
“並且,秦王殿下還特意給絲綢商們培訓過。”
“教他們賺錢。”
眾人麵麵相覷,不敢置信。
發明了一種機器?
快速生產絲綢的機器?
這也太神了!
尤其是,還給絲綢商們培訓!
他們何德何能!
想到這,他們不由氣憤道:
“真是走了狗屎運!”
“就是,全是沾了秦王殿下的光!”
“要是我們讓秦王殿下幫忙,定然會比他們好上十倍!”
眾人一愣,對啊。
既然事件的症結在秦王,隻要讓秦王殿下指點一下就好了!
想到這,興奮了。
“我們去求秦王殿下,我就不信了,咱們製瓷業就比絲綢業差!”
“對,算我一個!白花花的銀子,怎麽著不能讓別人搶了。”
“也不知道秦王會不會答應。”
“隻要我們誠心,秦王一定會答應。”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朱高徹在民間的名聲不錯,這些人都很相信他。
這時候,一個人突然大聲道:
“幹脆,我們聯係江南各家製瓷業大佬,尤其是江西景德鎮的大佬。”
“一起請求秦王殿下幫忙。”
“如此,成功的可能性大一些。”
眾人一琢磨,確實是這樣。
技藝已定,南直隸的製瓷業商人分頭行事。
幾天內,便將消息傳遞到了大明最南邊的雲南。
江西景德鎮更不用說了。
那是全大明製瓷業中心,極為出名。
江西。
景德鎮。
某大商人府邸。
“你說絲綢商一天賺了幾十萬兩銀子??”
大商人目瞪口呆。
他一年的收入也就幾十萬兩。
人家一天就做到了!
匪夷所思!
“對,我家老爺說了,這都是秦王殿下在背後出謀劃策。”
“發明了一種機器,還為這些人培訓。”
“不然,他們怎麽可能賺錢這麽快!”
南直隸商人派過來的下人如此迴答。
大商人一聽,一刻都做不住了。
“走,去南直隸!”
“我也要請教秦王!”
馬不停蹄的趕往南直隸。
而其他的地方的製瓷商聞訊後,也是懷抱著賺錢的渴望趕往南直隸。
短短五天內,全國各地的製瓷業商人,湧入南京城。
好不熱鬧。
…………
朱高徹所在驛館。
“夫君,我剛在街上,聽到有很多製瓷商來了。”
頓了頓,故怪道:“聽說是為你而來。”
畫眉給朱高徹錘著肩膀,細聲細氣道。
“為我而來??”朱高徹愣住了,我這幾天什麽都沒幹啊!
“算了,不管他們。”
繼續享受著媳婦兒的服務。
不要太爽!
“殿下,外麵有一群商人求見。”
朱高徹滿頭黑線,說曹操曹操就到。
“請。”
畫眉將丈夫後背衣領衣服上的褶皺撫平,便離開了。
她不喜歡和外人見麵以及打交道。
片刻後,一群人踏入門檻。
頭都不抬,便行禮道:“殿下千歲!”
“免禮。”朱高徹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柔和清澈,毫無架子。
眾人謝過,這才看見了朱高徹的模樣。
劍眉斜射上天,眼睛炯炯有神,渾身洋溢著自信的氣息。
暗暗點頭,心想要不是結婚了,一定要想方設法把女兒嫁給秦王。
“小人等聽聞,因殿下短短的幾句話,絲綢商人賺得盆滿缽滿。”
“所以,特意從南北各地趕過來,請殿下賜教。”
幾十雙眼睛希冀的看著朱高徹。
一群大男人這樣看我,真是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朱高徹大笑:
“原來如此。”張高徹笑了笑。
“這都是坊間百姓謬讚了,本王哪有哪本事。”
“都是學習先人的。”把鍋甩到先人的頭上。
一個勁兒的謙虛就是。
他算是看明白了,謙虛就是最好的驕傲。
越謙虛人家就越敬佩!
既然如此,還不如痛痛快快驕傲驕傲。
“殿下之才,世所共見。”
“還請殿下賜教,小人等感激不盡。”
“以後的孝敬和分紅,都會給殿下留一大份。”
“隻希望殿下能給我們一個孝敬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