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王南下!南直隸的噩夢來了
讓你監國,蒸汽大明什麽鬼 作者:人生躺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36章 秦王南下!南直隸的噩夢來了?
這時候,朱棣也動了感情。
仰頭歎息:“老四,這次就辛苦你了。”
“太子爺那性格,根本不適合幹這種殺戮得罪人的事兒。”
“你多體諒。”
朱棣作為一個性格極為強勢的皇帝,能拉下臉來對朱高徹如此說話,已經是天大的恩寵。
朱高徹當然不會得寸進尺,老老實實的接受了。
見老四沒有絲毫抱怨的模樣,朱棣更為喜愛。
無論君父還是臣子,都喜歡任勞任怨幹活的“老實人”。
“兒臣明白。”朱高徹迴答。
“明白就好,”朱棣臉上浮現欣慰的笑容,“都是朱家人,血濃於水。”
他最不希望看見的,就是他死後幾兄弟相爭,骨肉相殘。
朱高徹這是開口道:“爹,兒臣能否調動錦衣衛?”
錦衣衛作為皇帝手下的一把尖刀,對官員的震懾力極大。
他是希望,那些聒噪的讀書人能認清形勢,免得他多天殺戮。
也算是他最後的慈悲吧。
朱棣點頭應允,錦衣衛隻聽命於皇帝,是最為鋒利的改革力量。
朱高徹到了南京,畢竟人生地不熟,需要有足夠的信任的人保衛安全,推行改革。
“朕賜予你金牌,錦衣衛上下全部聽從你的號令。”
朱高徹大聲道:“多謝陛下。”
說完了正事,朱棣開始說家常話。
打趣道:“這幾天小日子過得好吧!”
“朕賜婚滿意否?”
就是問楊家二閨女長得不錯吧,合你的胃口吧。
真特麽為老不尊……朱高徹笑道:“滿意,非常滿意。”
“父皇的賞賜,兒臣感激不盡。”
謙虛上了……朱棣笑罵道:“好了,你可以滾了。”
“朕忙著呢。”
特麽不是你叫我來的嘛……朱高徹撇撇嘴,大大咧咧轉身,走出文華殿。
而按照禮製,是要躬身退後三步,才能轉身。
不過,朱高徹向來不講究這些,朱棣也沒有說過什麽。
朱高徹便成了整個皇宮裏最為“瀟灑自如”的人。
…………
漫漫長夜,也會過去。
第二天起了大早,朱高徹帶著四個媳婦兒,一起踏上了去往南京的道路。
蒸汽車整整齊齊的一列,橫跨整個街道,威武進發。
頗具氣勢。
這一次,朱高徹將一千六百名親衛帶上了,而錦衣衛,南京有南鎮輔司,不需要帶人。
滿滿當當五十輛蒸汽車。
而此行的主帥朱高徹,在隊伍中間的位置,張晴晴坐在駕駛位。
一家五口人全坐在一輛蒸汽車上。
“夫君,心中可有了計劃?”張晴晴開著車,隨意問道。
他車技很好,行駛平穩。
她一問,其他三雙眼睛一下子盯著了朱高徹。
“核心原則:推行改革,擋之則死。“朱高徹淡淡道,好像死是一件極為平凡的事。
不過,對他而言確實平凡。
經曆過滅倭國,平女真兩次軍事戰役後,他手下的人命都不知道有多少條了。
放在後世,根本無法想象。
“如果是我呢?”張晴晴麵不改色,問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問題。
這個問題叫我怎麽迴答……朱高徹幹笑:“晴兒,當然是你最重要。”
否管是不是真心話,糊弄過去再說。
女人嗎,都喜歡聽好話。
哪怕是假的。
其他三女頓時不依了,問了同樣的問題。
朱高徹腦筋急轉,麵不改色道:“肯定你們更重要。”
說完,他立刻岔開了話題,免得問出“我和張晴晴誰更重要”這樣的問題。
那是要人命的!
“你們看,風景多麽美。”
“以前你們不是想出來玩嘛,現在讓你們看個夠。”
幾人這才將注意力轉移到寬闊的平原上。
細細看了起來,算是暫時放過了朱高徹。
朱高徹則是靠在座椅上,閉目養神。
想事情。
今天早上,李克用將打探到的情報已經告訴了他。
原來,南直隸「南京」和北直隸「北京」說白了就是兩套官員班子。
北京有六部,有都察院,六科給事中,錦衣衛等等朝廷機構。
再加上某些開國勳貴之後,共同組建了南京小朝廷,常稱:陪都。
南京也有同樣的設置,官員級別都一模一樣。
因為朱棣是靖難成功上位,當政時仍然有很多建文的老臣。
他不放心,又不能趕盡殺絕,那樣就沒人辦事。
事故,當時隻要這些前朝老臣投降於他,都沒有計較,免得給人嚼舌頭。
可這樣朱棣又不放心,生怕那一天這些人又擁護建文帝即位。
那他朱棣可就得被挫骨揚灰了!
因此,他將都城遷移至他身為燕王的根據地北京,但仍然在南京留下了一套行政班子。
算是給那些老臣,或者沒用的臣子,或者退居二線老人一個最好的療養地方。
這些年倒也相安無事,沒出什麽亂子。
沒想到改革的詔書一發出來,這些老家夥都蹦躂出來了。
自個兒痛罵高徹不說,還鼓動周圍人去當炮灰。
說不得,到時候得叫錦衣衛抄家滅族。
改革是必然要流血的!
朱高徹思緒紛飛,迴到了現實。
他還記得,壓在宋朝時期的三大問題:冗官、冗費,冗兵。
這南京小朝廷,純粹就是一浪費國庫資源,整天就知道吹牛逼不敢事的冗官嘛!
這在後世,叫養老院。
“晴兒,南京的那些官兒,有多少是有真才實幹退下來的?“
他得問清楚了,免得一棒子打下去,全掃了。
張晴晴正專心開車,聞言一愣,想了想,搖頭道:
“沒有。”
有真才實幹的大都不願待在那南京,太清閑了,過不下去。
都迴自己老家去了。
留在南京的,都是那些朝廷上不好安排,又或者犯了事的官員。
當然,那些個迂腐的禦史,惹毛了朱棣也會被調去南京。
眼不見心不煩。
所以,在朝當官的,沒有一個願意去南京當官,哪怕是尚書大人!
死活不去。
去了意味著一輩子的官運也就到頭了。
朱高徹點頭,那就好,免得誤傷有功之臣。
他想好了,到了南京,第一件事就是立威!
新官上任尚且有三把火,別說改革了。
這時候,朱棣也動了感情。
仰頭歎息:“老四,這次就辛苦你了。”
“太子爺那性格,根本不適合幹這種殺戮得罪人的事兒。”
“你多體諒。”
朱棣作為一個性格極為強勢的皇帝,能拉下臉來對朱高徹如此說話,已經是天大的恩寵。
朱高徹當然不會得寸進尺,老老實實的接受了。
見老四沒有絲毫抱怨的模樣,朱棣更為喜愛。
無論君父還是臣子,都喜歡任勞任怨幹活的“老實人”。
“兒臣明白。”朱高徹迴答。
“明白就好,”朱棣臉上浮現欣慰的笑容,“都是朱家人,血濃於水。”
他最不希望看見的,就是他死後幾兄弟相爭,骨肉相殘。
朱高徹這是開口道:“爹,兒臣能否調動錦衣衛?”
錦衣衛作為皇帝手下的一把尖刀,對官員的震懾力極大。
他是希望,那些聒噪的讀書人能認清形勢,免得他多天殺戮。
也算是他最後的慈悲吧。
朱棣點頭應允,錦衣衛隻聽命於皇帝,是最為鋒利的改革力量。
朱高徹到了南京,畢竟人生地不熟,需要有足夠的信任的人保衛安全,推行改革。
“朕賜予你金牌,錦衣衛上下全部聽從你的號令。”
朱高徹大聲道:“多謝陛下。”
說完了正事,朱棣開始說家常話。
打趣道:“這幾天小日子過得好吧!”
“朕賜婚滿意否?”
就是問楊家二閨女長得不錯吧,合你的胃口吧。
真特麽為老不尊……朱高徹笑道:“滿意,非常滿意。”
“父皇的賞賜,兒臣感激不盡。”
謙虛上了……朱棣笑罵道:“好了,你可以滾了。”
“朕忙著呢。”
特麽不是你叫我來的嘛……朱高徹撇撇嘴,大大咧咧轉身,走出文華殿。
而按照禮製,是要躬身退後三步,才能轉身。
不過,朱高徹向來不講究這些,朱棣也沒有說過什麽。
朱高徹便成了整個皇宮裏最為“瀟灑自如”的人。
…………
漫漫長夜,也會過去。
第二天起了大早,朱高徹帶著四個媳婦兒,一起踏上了去往南京的道路。
蒸汽車整整齊齊的一列,橫跨整個街道,威武進發。
頗具氣勢。
這一次,朱高徹將一千六百名親衛帶上了,而錦衣衛,南京有南鎮輔司,不需要帶人。
滿滿當當五十輛蒸汽車。
而此行的主帥朱高徹,在隊伍中間的位置,張晴晴坐在駕駛位。
一家五口人全坐在一輛蒸汽車上。
“夫君,心中可有了計劃?”張晴晴開著車,隨意問道。
他車技很好,行駛平穩。
她一問,其他三雙眼睛一下子盯著了朱高徹。
“核心原則:推行改革,擋之則死。“朱高徹淡淡道,好像死是一件極為平凡的事。
不過,對他而言確實平凡。
經曆過滅倭國,平女真兩次軍事戰役後,他手下的人命都不知道有多少條了。
放在後世,根本無法想象。
“如果是我呢?”張晴晴麵不改色,問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問題。
這個問題叫我怎麽迴答……朱高徹幹笑:“晴兒,當然是你最重要。”
否管是不是真心話,糊弄過去再說。
女人嗎,都喜歡聽好話。
哪怕是假的。
其他三女頓時不依了,問了同樣的問題。
朱高徹腦筋急轉,麵不改色道:“肯定你們更重要。”
說完,他立刻岔開了話題,免得問出“我和張晴晴誰更重要”這樣的問題。
那是要人命的!
“你們看,風景多麽美。”
“以前你們不是想出來玩嘛,現在讓你們看個夠。”
幾人這才將注意力轉移到寬闊的平原上。
細細看了起來,算是暫時放過了朱高徹。
朱高徹則是靠在座椅上,閉目養神。
想事情。
今天早上,李克用將打探到的情報已經告訴了他。
原來,南直隸「南京」和北直隸「北京」說白了就是兩套官員班子。
北京有六部,有都察院,六科給事中,錦衣衛等等朝廷機構。
再加上某些開國勳貴之後,共同組建了南京小朝廷,常稱:陪都。
南京也有同樣的設置,官員級別都一模一樣。
因為朱棣是靖難成功上位,當政時仍然有很多建文的老臣。
他不放心,又不能趕盡殺絕,那樣就沒人辦事。
事故,當時隻要這些前朝老臣投降於他,都沒有計較,免得給人嚼舌頭。
可這樣朱棣又不放心,生怕那一天這些人又擁護建文帝即位。
那他朱棣可就得被挫骨揚灰了!
因此,他將都城遷移至他身為燕王的根據地北京,但仍然在南京留下了一套行政班子。
算是給那些老臣,或者沒用的臣子,或者退居二線老人一個最好的療養地方。
這些年倒也相安無事,沒出什麽亂子。
沒想到改革的詔書一發出來,這些老家夥都蹦躂出來了。
自個兒痛罵高徹不說,還鼓動周圍人去當炮灰。
說不得,到時候得叫錦衣衛抄家滅族。
改革是必然要流血的!
朱高徹思緒紛飛,迴到了現實。
他還記得,壓在宋朝時期的三大問題:冗官、冗費,冗兵。
這南京小朝廷,純粹就是一浪費國庫資源,整天就知道吹牛逼不敢事的冗官嘛!
這在後世,叫養老院。
“晴兒,南京的那些官兒,有多少是有真才實幹退下來的?“
他得問清楚了,免得一棒子打下去,全掃了。
張晴晴正專心開車,聞言一愣,想了想,搖頭道:
“沒有。”
有真才實幹的大都不願待在那南京,太清閑了,過不下去。
都迴自己老家去了。
留在南京的,都是那些朝廷上不好安排,又或者犯了事的官員。
當然,那些個迂腐的禦史,惹毛了朱棣也會被調去南京。
眼不見心不煩。
所以,在朝當官的,沒有一個願意去南京當官,哪怕是尚書大人!
死活不去。
去了意味著一輩子的官運也就到頭了。
朱高徹點頭,那就好,免得誤傷有功之臣。
他想好了,到了南京,第一件事就是立威!
新官上任尚且有三把火,別說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