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爹爹的消息
開局:敗家子遭未婚妻上門退婚 作者:歐陽宇鍋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逸走出山洞,這時太陽已經升起來,李逸在洞口生起了一堆火。
然後去看剩下的陷阱有沒有獵物。
一連看了幾個陷阱,到最後一個才看到,一隻野兔在陷阱裏已經死了。
其他的陷阱裏的獵物,應該都被李軒射死的那隻老虎吃了。
李逸把野兔撿迴來,剝了皮,清理了內髒,放在火上烤。
還把昨天撿的幾隻野雞蛋,放進獵人留下來的鍋裏煮了。
野兔烤熟後,撒上鹽巴,拿到洞裏跟李軒一起吃。
吃飽後,李軒的體力逐漸恢複了一些,他也不再像之前那樣害怕和恐懼,開始冷靜地反思。
其實是他自己疏忽了,明明看到野雞被野獸吃掉,就應該立刻警覺起來並逃跑的。
現在後悔已經無濟於事,隻能吸取教訓了。
李逸望向李軒,輕聲問:“軒弟,你還撐得住嗎?趁現在時間還早,我們把這老虎扛迴去吧。”
李軒深吸一口氣,平複了內心的餘悸,他點點頭:“逸哥,我可以的。”
兩人走向老虎的屍體,手中提著包袱。
李逸從包袱中取出柴刀,揮刀砍下一棵比較直的小樹。
隨後,又從包袱裏拿出繩子,用繩子將老虎結實地捆綁在小樹上。
兩人背上包袱,抬起老虎向山下走去。
山路崎嶇難行,兩人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肩膀被小樹壓得酸痛,腳步也越來越沉重,他們依然咬緊牙關,堅持前行。
實在走不動了,就會停下來休息片刻,喝口水、擦擦汗,然後再次繼續前行。
就這樣,在兩人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在下午時分走出了大山。
當他們走出山林的那一刻,眼前豁然開朗,一片廣闊的田野映入眼簾。
不遠處,勞作的村民正在田間忙碌著,李逸和李軒知道他們安全了。
看到李逸和李軒抬著老虎走來,村民們紛紛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好奇地圍攏過來。
李軒的隔壁李嬸子也在其中,她看到兩人後,急忙跑過來,臉上露出驚訝又興奮的神情。
李嬸子驚喜地問:“你們真的進山打獵了啊?還打到了這麽大的老虎!”
李逸看著李嬸子,微笑著點了點頭。
“嬸子,老虎是軒弟打死的,我和軒弟把老虎抬到這裏,都已經筋疲力盡了,能不能麻煩您迴去叫我爹駕牛車過來,把老虎拉迴去?”
李嬸子爽快答應,轉身便跑迴村叫李逸的村長老爹李昊了。
沒過多久,李昊便駕著牛車匆匆趕來。
李昊和李軒,李逸一起,三人合力將老虎抬上了牛車。
接著,李軒和李逸也爬上了上了牛車。
李昊趕著車,在一眾村民羨慕的目光中緩緩向村裏駛去。
牛車在路上緩緩行進,李昊迴頭看了看坐在身後的兩人,微笑著問。
“你們打算把這隻老虎賣了還是送到縣衙去?送到縣衙的話,雖然銀子可能會少一些,但縣太爺會親自接見你們。”
李逸看著李昊說:“這老虎是軒弟打死的,怎麽處理由軒弟來決定吧。”
李昊聽了這話,好奇地轉向李軒,詢問起他打死老虎的經過。
李軒有些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
李逸在旁邊幫他把整個經過敘述了一遍。
聽完李逸的講述,李昊不禁歎息一聲,對李軒說。
“你這孩子,這次真是運氣好啊。要是稍有不慎,小命就沒了。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你娘親可怎麽辦?”
“自從你爹被強征去當兵後,你家就隻剩下你這一個男丁了。你爹臨走前還特地囑咐我要好好照顧你。”
李軒聽著李昊的話,很想知道他爹在那個地方當兵。
他看向李昊,認真地問:“伯父,你知道我爹去了哪裏當兵嗎?我很想知道他的消息。”
李昊搖了搖頭說:“我隻知道他是去了北方邊境。至於更具體的地方,我也曾向縣太爺打聽過,但縣太爺也說無從得知。”
“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很多人去了哪裏、是否還活著,都很難確定。但你爹是個勇敢的人,我相信他一定會平安歸來的。”
李軒聽後沉默了一會,然後抬起頭:“嗯,伯父,我想還是把老虎送到縣衙吧。我想見見縣太爺,也許他能給我一些關於我爹的線索。”
李逸對李昊說:“爹,我們就按軒弟說的,把老虎送到縣衙去吧。”
李昊點了點頭:“好,那我們就去縣衙,我也有一段時間沒有去那裏喝酒了。”
說完,李昊右手揮起鞭子,左手拉了拉韁繩,讓老牛拉著車向青河縣城的方向駛去。
路上,李軒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問李昊:“伯父,你和縣太爺是不是很熟啊?”
李昊聽後笑著點了點頭:“縣太爺和你爹,還有我都是同窗,我們曾經一起求學。那時候,縣太爺還沒高中,我們經常聚在一起喝酒暢談。”
“隻是我和你爹都不是讀書的料,沒能像他那樣走上仕途。所以我隻能留在村裏,當了這麽多年的村長。而你爹則去了城裏經商。”
聽到這裏,李軒又忍不住追問:“那我爹被強征去當兵的時候,縣太爺怎麽沒想辦法攔住呢?”
李昊歎了口氣,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向李軒解釋。
“你爹被強征去當兵的時候,林兄還沒調迴我們青河縣呢。他是在你爹走後不久,才被調迴來的。”
“他也是在迴到我們青河縣,才知道你爹被迫去當兵的消息。那時,他已經無力改變了。”
李軒聽後一陣沉默,似乎在消化這個突如其來的信息。
李逸也是現在才得知,原來老爹和縣太爺有著如此深厚的淵源。
他看向李昊,好奇地問:“爹,你怎麽從來沒有跟我們說過你和縣太爺的事情呢?”
李昊看著李逸,輕歎一聲,緩緩地說。
“告訴你們又能怎麽樣呢?難道你們想去當官嗎?縣太爺雖然有提攜的權力,但他也沒有那個能力隨意提拔人去當官。”
“更何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是靠別人的提攜就能輕易成功的。”
然後去看剩下的陷阱有沒有獵物。
一連看了幾個陷阱,到最後一個才看到,一隻野兔在陷阱裏已經死了。
其他的陷阱裏的獵物,應該都被李軒射死的那隻老虎吃了。
李逸把野兔撿迴來,剝了皮,清理了內髒,放在火上烤。
還把昨天撿的幾隻野雞蛋,放進獵人留下來的鍋裏煮了。
野兔烤熟後,撒上鹽巴,拿到洞裏跟李軒一起吃。
吃飽後,李軒的體力逐漸恢複了一些,他也不再像之前那樣害怕和恐懼,開始冷靜地反思。
其實是他自己疏忽了,明明看到野雞被野獸吃掉,就應該立刻警覺起來並逃跑的。
現在後悔已經無濟於事,隻能吸取教訓了。
李逸望向李軒,輕聲問:“軒弟,你還撐得住嗎?趁現在時間還早,我們把這老虎扛迴去吧。”
李軒深吸一口氣,平複了內心的餘悸,他點點頭:“逸哥,我可以的。”
兩人走向老虎的屍體,手中提著包袱。
李逸從包袱中取出柴刀,揮刀砍下一棵比較直的小樹。
隨後,又從包袱裏拿出繩子,用繩子將老虎結實地捆綁在小樹上。
兩人背上包袱,抬起老虎向山下走去。
山路崎嶇難行,兩人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肩膀被小樹壓得酸痛,腳步也越來越沉重,他們依然咬緊牙關,堅持前行。
實在走不動了,就會停下來休息片刻,喝口水、擦擦汗,然後再次繼續前行。
就這樣,在兩人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在下午時分走出了大山。
當他們走出山林的那一刻,眼前豁然開朗,一片廣闊的田野映入眼簾。
不遠處,勞作的村民正在田間忙碌著,李逸和李軒知道他們安全了。
看到李逸和李軒抬著老虎走來,村民們紛紛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好奇地圍攏過來。
李軒的隔壁李嬸子也在其中,她看到兩人後,急忙跑過來,臉上露出驚訝又興奮的神情。
李嬸子驚喜地問:“你們真的進山打獵了啊?還打到了這麽大的老虎!”
李逸看著李嬸子,微笑著點了點頭。
“嬸子,老虎是軒弟打死的,我和軒弟把老虎抬到這裏,都已經筋疲力盡了,能不能麻煩您迴去叫我爹駕牛車過來,把老虎拉迴去?”
李嬸子爽快答應,轉身便跑迴村叫李逸的村長老爹李昊了。
沒過多久,李昊便駕著牛車匆匆趕來。
李昊和李軒,李逸一起,三人合力將老虎抬上了牛車。
接著,李軒和李逸也爬上了上了牛車。
李昊趕著車,在一眾村民羨慕的目光中緩緩向村裏駛去。
牛車在路上緩緩行進,李昊迴頭看了看坐在身後的兩人,微笑著問。
“你們打算把這隻老虎賣了還是送到縣衙去?送到縣衙的話,雖然銀子可能會少一些,但縣太爺會親自接見你們。”
李逸看著李昊說:“這老虎是軒弟打死的,怎麽處理由軒弟來決定吧。”
李昊聽了這話,好奇地轉向李軒,詢問起他打死老虎的經過。
李軒有些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
李逸在旁邊幫他把整個經過敘述了一遍。
聽完李逸的講述,李昊不禁歎息一聲,對李軒說。
“你這孩子,這次真是運氣好啊。要是稍有不慎,小命就沒了。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你娘親可怎麽辦?”
“自從你爹被強征去當兵後,你家就隻剩下你這一個男丁了。你爹臨走前還特地囑咐我要好好照顧你。”
李軒聽著李昊的話,很想知道他爹在那個地方當兵。
他看向李昊,認真地問:“伯父,你知道我爹去了哪裏當兵嗎?我很想知道他的消息。”
李昊搖了搖頭說:“我隻知道他是去了北方邊境。至於更具體的地方,我也曾向縣太爺打聽過,但縣太爺也說無從得知。”
“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很多人去了哪裏、是否還活著,都很難確定。但你爹是個勇敢的人,我相信他一定會平安歸來的。”
李軒聽後沉默了一會,然後抬起頭:“嗯,伯父,我想還是把老虎送到縣衙吧。我想見見縣太爺,也許他能給我一些關於我爹的線索。”
李逸對李昊說:“爹,我們就按軒弟說的,把老虎送到縣衙去吧。”
李昊點了點頭:“好,那我們就去縣衙,我也有一段時間沒有去那裏喝酒了。”
說完,李昊右手揮起鞭子,左手拉了拉韁繩,讓老牛拉著車向青河縣城的方向駛去。
路上,李軒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問李昊:“伯父,你和縣太爺是不是很熟啊?”
李昊聽後笑著點了點頭:“縣太爺和你爹,還有我都是同窗,我們曾經一起求學。那時候,縣太爺還沒高中,我們經常聚在一起喝酒暢談。”
“隻是我和你爹都不是讀書的料,沒能像他那樣走上仕途。所以我隻能留在村裏,當了這麽多年的村長。而你爹則去了城裏經商。”
聽到這裏,李軒又忍不住追問:“那我爹被強征去當兵的時候,縣太爺怎麽沒想辦法攔住呢?”
李昊歎了口氣,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向李軒解釋。
“你爹被強征去當兵的時候,林兄還沒調迴我們青河縣呢。他是在你爹走後不久,才被調迴來的。”
“他也是在迴到我們青河縣,才知道你爹被迫去當兵的消息。那時,他已經無力改變了。”
李軒聽後一陣沉默,似乎在消化這個突如其來的信息。
李逸也是現在才得知,原來老爹和縣太爺有著如此深厚的淵源。
他看向李昊,好奇地問:“爹,你怎麽從來沒有跟我們說過你和縣太爺的事情呢?”
李昊看著李逸,輕歎一聲,緩緩地說。
“告訴你們又能怎麽樣呢?難道你們想去當官嗎?縣太爺雖然有提攜的權力,但他也沒有那個能力隨意提拔人去當官。”
“更何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是靠別人的提攜就能輕易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