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番外之往事12
第141章:番外之往事12
青雲雖然精通算學,文章也比一般人要好一些,但在熟記典籍上,卻不如李玥擅長,由李玥來熟記典籍內容,青雲則負責應答和加論,那是再合適不過。
好在兩人之前就因逃課抄過不少遍書,再加上謝瑤的從旁協助,很快就將學識這第一迴合準備好了,現在最發愁的便是第二迴合比德行了。
李玥認為德行在於行俠仗義,既然趙大人就在刑部辦案,她們兩人可以去幫趙大人破案,抓住真兇,這樣可以避免更多的人受害,便算是救人於危難。
謝瑤認為真正高遠的德行並不在於能否破案抓到真兇,而是要為百姓謀福祉,她們應該寫篇策論獻上去,若能改善百姓生活,才算是真正的助人。
兩人爭執不下,這個說那個想法過於簡單,那個說這個看法不切實際,誰也說服不了誰,便一齊看向青雲,問青雲到底聽誰的。
青雲正在喝茶,見四隻眼睛都望著自己,便將茶水咽了放下茶杯,笑了笑,「我覺得,你們說的都挺有道理的。」
兩人異口同聲道:「隻能選一個!」
青雲吸了一口氣,道:「那就聽聽我的吧。」沒等二人迴答便繼續說道:「抓捕兇犯也好,國計民生也好,這些事呢,說到底都有負責的人在做了,我們作為弘文館的學子,更應該做的,是從個人出發,導人向善,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當然呢,幫助別人,也是有講究的,常言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從根本上幫助別人。」
謝瑤和李玥聞言互相對視一眼,問道:「你到底要說什麽?」
青雲笑道:「我要說的是,我們隻要能幫助平康坊的一個姐姐,從此過上自給自足的清白日子,那就算是成功導人向善了!」
李玥聽著覺得有幾分道理,謝瑤卻並不怎麽認同,「說的倒是輕鬆,他們不管因為什麽原因進了平康坊,都很難擺脫妓子身份,再說,你想讓那些依靠男子追捧過日子的人過清白日子,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李玥急道:「她們也是女子,淪落至此又不全是自己願意的,怎麽就不能過清白日子了?我看你呀,就是看不起人!」
謝瑤也不氣,隻是解釋道:「我並沒有看不起她們的意思,我隻是想要告訴你們,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她們平日裏多受文人追捧,吃穿用度皆比常人好上不少,這對她們來說,未嚐不是一種好的生活。再說了,你讓她們離開平康坊,那又讓她們這些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以後如何生活呢?」
一番話說的李玥啞口無言,這,這好像聽起來也很有道理啊!
片刻以後,青雲道:「你說的是有些道理,可是這樣看似還不錯的生活,背地裏又有多少心酸?年輕貌美時還可靠賣笑營生,那年老色衰以後呢?縱然說是仰慕才藝而去,可到底也圖個賞心悅目,不是嗎?」
見謝瑤沒言語,青雲繼續說道:「導人向善,因人而異,本就會有難易之分,剛才謝瑤所說,正證明此事難為,既如此,若我們能夠做到,那不就更能說明,我們比易三思強嗎?」
像易三思那種人,就算是知道了她們的計劃,最多也隻是為人家姑娘贖身而已,決計想不了這麽遠。
李玥聞言便拍了拍青雲的肩膀道:「你說得對!那就這麽定了!」
見李玥也同意了,謝瑤也不再多言,畢竟這說到底都是她們二人的事,與自己又有何幹?
三天以後,學識比賽正式開始,本次比賽由謝公擔任考官,一共分為三個環節,先是由雙方默寫指定篇章,再隨機抽選篇目依次迴答,最後便是由雙方就「禮」這一議題展開討論。
在謝瑤的指導下,李玥不僅將九經所有內容都爛熟於心,甚至於書法上都頗有進步,這第一個環節自然是勝出了。
在第二環節,兩人雖都迴答不錯,但易三思抽到的篇目較之李玥更難一些,謝公便判了易三思勝出,李玥雖心有不甘,也隻得在私底下嘀咕,這易三思怎麽那麽好運氣!
等到了第三個環節,青雲提出的觀點是「禮者,所以行謹敬。其根本在於教化於心,以身作則,並不在於那些繁文縟節。」
易三思則認為:「禮者,若不重節,便是沒了規矩,否則人人皆不依禮行事,那還需要禮部做什麽?」
青雲反駁道:「可若是一味偏重繁文縟節,而失了教化之根本,甚至到了令人叫苦不迭的地步,人們心中便隻會想著逃避,就算是表麵上再恭敬,那也算不得是真正的守禮!」
易三思聞言立刻道:「那照你所說,人人都不守法規禮儀,那就沒了規矩,國家豈不是要亂成一團?那時才真的是讓人叫苦不迭!」
兩人爭論愈盛,甚至都紅了臉,還是謝公叫停,才讓兩人都住了口,冷靜些許。
謝公看了一眼二人,站起身說道:「禮者,安國之大事,不可廢。」易三思得意了片刻就馬上聽到謝公又接著說道:「但也並非是要一味約束百姓,甚至形過於行,本色使然,道者勝也。」
李玥聞言便問道:「那這樣,算是誰贏了?」
謝公分別看向青雲和易三思,「無人勝出,為平。」
李玥一聽就不能接受,「不行!我們今天一定要分個輸贏出來!」接著便看向青雲。
青雲和李玥對視一眼,便拱手道:「學生想要加論。」
易三思聞言立刻反對道:「學生反對!」
李玥衝到易三思跟前急道:「你有什麽好反對的!」
易三思便用極低的聲音快速對李玥說道:「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從賢王那裏借走孤本的事。」眼神中大有「我絕對不會讓你得逞」之意。
李玥聽到當即愣了愣,這事他怎麽會知道的?難道是王濟之給說出去的?就知道那個小白臉不靠譜!
這還真是李玥冤枉王濟之了,這件事他並沒有向任何人提起過,隻是易三思平日裏常和賢王他們玩鬥雞,有次在宴會上聊起典籍之事,賢王便說自己府上有些孤本,連謝公都沒有,這才順道知道了李玥她們借書之事。
第141章:番外之往事12
青雲雖然精通算學,文章也比一般人要好一些,但在熟記典籍上,卻不如李玥擅長,由李玥來熟記典籍內容,青雲則負責應答和加論,那是再合適不過。
好在兩人之前就因逃課抄過不少遍書,再加上謝瑤的從旁協助,很快就將學識這第一迴合準備好了,現在最發愁的便是第二迴合比德行了。
李玥認為德行在於行俠仗義,既然趙大人就在刑部辦案,她們兩人可以去幫趙大人破案,抓住真兇,這樣可以避免更多的人受害,便算是救人於危難。
謝瑤認為真正高遠的德行並不在於能否破案抓到真兇,而是要為百姓謀福祉,她們應該寫篇策論獻上去,若能改善百姓生活,才算是真正的助人。
兩人爭執不下,這個說那個想法過於簡單,那個說這個看法不切實際,誰也說服不了誰,便一齊看向青雲,問青雲到底聽誰的。
青雲正在喝茶,見四隻眼睛都望著自己,便將茶水咽了放下茶杯,笑了笑,「我覺得,你們說的都挺有道理的。」
兩人異口同聲道:「隻能選一個!」
青雲吸了一口氣,道:「那就聽聽我的吧。」沒等二人迴答便繼續說道:「抓捕兇犯也好,國計民生也好,這些事呢,說到底都有負責的人在做了,我們作為弘文館的學子,更應該做的,是從個人出發,導人向善,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當然呢,幫助別人,也是有講究的,常言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從根本上幫助別人。」
謝瑤和李玥聞言互相對視一眼,問道:「你到底要說什麽?」
青雲笑道:「我要說的是,我們隻要能幫助平康坊的一個姐姐,從此過上自給自足的清白日子,那就算是成功導人向善了!」
李玥聽著覺得有幾分道理,謝瑤卻並不怎麽認同,「說的倒是輕鬆,他們不管因為什麽原因進了平康坊,都很難擺脫妓子身份,再說,你想讓那些依靠男子追捧過日子的人過清白日子,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李玥急道:「她們也是女子,淪落至此又不全是自己願意的,怎麽就不能過清白日子了?我看你呀,就是看不起人!」
謝瑤也不氣,隻是解釋道:「我並沒有看不起她們的意思,我隻是想要告訴你們,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她們平日裏多受文人追捧,吃穿用度皆比常人好上不少,這對她們來說,未嚐不是一種好的生活。再說了,你讓她們離開平康坊,那又讓她們這些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以後如何生活呢?」
一番話說的李玥啞口無言,這,這好像聽起來也很有道理啊!
片刻以後,青雲道:「你說的是有些道理,可是這樣看似還不錯的生活,背地裏又有多少心酸?年輕貌美時還可靠賣笑營生,那年老色衰以後呢?縱然說是仰慕才藝而去,可到底也圖個賞心悅目,不是嗎?」
見謝瑤沒言語,青雲繼續說道:「導人向善,因人而異,本就會有難易之分,剛才謝瑤所說,正證明此事難為,既如此,若我們能夠做到,那不就更能說明,我們比易三思強嗎?」
像易三思那種人,就算是知道了她們的計劃,最多也隻是為人家姑娘贖身而已,決計想不了這麽遠。
李玥聞言便拍了拍青雲的肩膀道:「你說得對!那就這麽定了!」
見李玥也同意了,謝瑤也不再多言,畢竟這說到底都是她們二人的事,與自己又有何幹?
三天以後,學識比賽正式開始,本次比賽由謝公擔任考官,一共分為三個環節,先是由雙方默寫指定篇章,再隨機抽選篇目依次迴答,最後便是由雙方就「禮」這一議題展開討論。
在謝瑤的指導下,李玥不僅將九經所有內容都爛熟於心,甚至於書法上都頗有進步,這第一個環節自然是勝出了。
在第二環節,兩人雖都迴答不錯,但易三思抽到的篇目較之李玥更難一些,謝公便判了易三思勝出,李玥雖心有不甘,也隻得在私底下嘀咕,這易三思怎麽那麽好運氣!
等到了第三個環節,青雲提出的觀點是「禮者,所以行謹敬。其根本在於教化於心,以身作則,並不在於那些繁文縟節。」
易三思則認為:「禮者,若不重節,便是沒了規矩,否則人人皆不依禮行事,那還需要禮部做什麽?」
青雲反駁道:「可若是一味偏重繁文縟節,而失了教化之根本,甚至到了令人叫苦不迭的地步,人們心中便隻會想著逃避,就算是表麵上再恭敬,那也算不得是真正的守禮!」
易三思聞言立刻道:「那照你所說,人人都不守法規禮儀,那就沒了規矩,國家豈不是要亂成一團?那時才真的是讓人叫苦不迭!」
兩人爭論愈盛,甚至都紅了臉,還是謝公叫停,才讓兩人都住了口,冷靜些許。
謝公看了一眼二人,站起身說道:「禮者,安國之大事,不可廢。」易三思得意了片刻就馬上聽到謝公又接著說道:「但也並非是要一味約束百姓,甚至形過於行,本色使然,道者勝也。」
李玥聞言便問道:「那這樣,算是誰贏了?」
謝公分別看向青雲和易三思,「無人勝出,為平。」
李玥一聽就不能接受,「不行!我們今天一定要分個輸贏出來!」接著便看向青雲。
青雲和李玥對視一眼,便拱手道:「學生想要加論。」
易三思聞言立刻反對道:「學生反對!」
李玥衝到易三思跟前急道:「你有什麽好反對的!」
易三思便用極低的聲音快速對李玥說道:「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從賢王那裏借走孤本的事。」眼神中大有「我絕對不會讓你得逞」之意。
李玥聽到當即愣了愣,這事他怎麽會知道的?難道是王濟之給說出去的?就知道那個小白臉不靠譜!
這還真是李玥冤枉王濟之了,這件事他並沒有向任何人提起過,隻是易三思平日裏常和賢王他們玩鬥雞,有次在宴會上聊起典籍之事,賢王便說自己府上有些孤本,連謝公都沒有,這才順道知道了李玥她們借書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