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試煉引七十二先賢虛影,我林知文自棄文心
鎮武司:他們對我又嫌又懼 作者:蠻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
“終是要進行學宮試煉了。”
林知文起床時,舍友們早已前往文殿晨習。
試煉,乃儒道的起點,當端重,心懷敬畏。
不過,有大哥指點,林知文倒也不慌。
焚香,沐浴。
換上當初府裏老媽子為他親手縫製的,有著高中之意的大紅儒袍,手捧著數本儒家經典,林知文甩甩衣袖,便奔赴文曲殿。
巍峨的大殿,宛如瑰寶,雄而壯栽。
殿頂的瓦片,是一本本書籍,文氣四溢,傳出朗朗讀書聲,與學宮內所有儒生的晨讀聲交相輝映,令人精神奕奕,似能啟智。
文曲殿,自成一片世界。
外邊白晝,殿上卻是夜空,遍布無數星辰。
七十二顆巨大的主星,璀璨奪目,圍著中央文曲星而轉。
外些,則是三千次星環繞,皆是散發著肉眼可見的浩然正氣,使得整座文曲殿聖潔無比。
再外些,便是漫天微小星辰散布,雖弱似螢火之光,但在文曲、主次星的引領下,亦有種欲與皓月爭輝的氣勢。
“不愧為儒道至高異象,書海星辰。”
林知文立於殿外,躬身一拜。
據說異象中的文曲星,便是儒聖。
主星,則是聖下七十二先賢。
次星,為初代三千大儒。
而那漫天星辰,則是天下所有儒道學子。
這是儒道最輝煌的時期。
“林知文,入殿,接受試煉。”
虛空響起一道如嚴師般的聲音。
文曲殿門隨之開啟。
林知文作揖行禮,緩步踏入殿中。
殿門一合,林知文不知不覺間,便已置身於漫天星辰之中。
一想到這些可都是儒道先輩,林知文便感覺像是被無數道目光注視著一般,神經頓時緊繃了起來。
“據幾位同窗所言,這試煉便是聖音問心,題目各有不同,也不知道我此次會答何題。”
林知文焦急的等待起來。
不久,一道聲音響起:“為何讀書?”
林知文聞言大喜,果然被大哥猜中了,當即說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林大庚雖是不懂儒道,但前世聞名的橫渠四句,誰不知?誰不曉?
光他看到的小說中,就不知道提到這四句多少遍了。
故而他讓老弟林知文不管遇到什麽難題,隻需念出四句,必然成事。
果不其然。
橫渠四句一出,諸天星辰光芒大綻。
七十二主星,竟是幻化出一尊尊偉岸身影,看不清麵目,但文氣如海,任何學子在其麵前,都如蚍蜉般渺小。
“天呐,先賢虛影,發生了什麽?”
“百年前,蘇宗仁試煉時,也不過是引來一尊大儒虛影而已,如今不僅先賢虛影被喚醒,而且還是七十二尊,此子定能帶領我北央學宮崛起啊!”
一時間,學宮內,無數人紛紛朝著文曲殿而來。
其中,有一道身影便是闊別許久的蘇宗仁,當初對林大庚可是有著提拔之恩。
“我靠,今天試煉的,我記得隻有知文一人,不會真是他吧,不會吧,不會吧。”
“肯定是他,昨夜一曲震動皇城,早上我便聽聞那曲傳入宮中後,陛下當即召集了樂師、伶官重現此曲,結果惹得皇城昨夜哭聲震天,不少大臣還以為是陛下駕崩,褲子都沒提便匆匆趕往宮城,結果鬧了個烏龍。”
人海之中,東山學舍的十幾人欣喜若狂的凝望著書海星辰中的那一道不可視的微小人影,頗有一種知文得道,全舍升天的亢奮。
而正如他們所期待的。
七十二先賢身上的海量文氣,竟是凝聚成一顆無比耀眼的星星,飄到林知文麵前。
“既如此,如何做?”
聖音再起。
“居然是文心,我還是第一次見有人在試煉中便能凝聚文心,而且......這未免也忒大了。”
“是啊,我記得朱學兄的文心才不過雞眼大小,而此人的文心竟是宛如心髒,這是要一步踏入大儒境?”
無數儒生驚呆了。
而站在附近的朱思聰聞言瞬間臉色一垮,暗罵:“我這是正常尺寸好不好?你們這群文心都沒有的垃圾也配提此事?”
此時,麵對著先賢虛影的林知文卻是一臉迷茫的撓了撓頭。
這道題......大哥沒教啊。
話說別人試煉時,麵對的各位儒道先輩也這麽囉嗦的嗎?
正當林知文飛快運轉大腦,想著該怎麽忽悠之時,那七十二道先賢虛影似能洞穿人心,眉頭一皺,顯得很是憤怒。
有的虛影,掏出了戒尺。
有的虛影,擼起了袖子。
有的虛影,雙拳一握,魁梧的身軀後方竟是凝聚出一張猙獰鬼臉。
隻是林知文看不到這一異象。
轟!
就當他準備開口狡辯時,那如心髒般的文心竟是轟然崩碎。
先賢虛影亦是隨之消散。
林知文隻覺體內多了一股奇異的力量,顯然,他通過了試煉,證得文位,擁有了文氣。
隻是,為什麽總感覺怪怪的呢。
人家都還沒迴答問題呢,你們就走了?
禮不禮貌?
下一秒,林知文一陣天旋地轉,清醒時,已是站在文曲殿外。
“怎麽迴事,學宮失火了?怎麽全跑到這兒來了。”
正當林知文被一道道炙熱而困惑的視線盯的有些心虛時,六道身影飄然來到其身前。
是學宮六殿的祭酒們。
他們激動的注視著林知文,問道:“剛剛發生了什麽?”
“試煉時,你說了什麽?竟能引來七十二尊先賢。”
“不對,文心呢,那恐怖的文心呢?你體內的文氣怎麽這麽弱,堪稱資質最為愚鈍的儒生。”
大大的腦袋,滿滿的困惑。
林知文瞬間反應了過來,合著是自己方才試煉引發的轟動。
可他此時也是雲裏霧裏的,更是為本來唾手可得的文心莫名消失而感到有些氣憤。
這群先賢真是太不尊重後生了。
又或是......看出了那番迴答是大哥教我的?
想到這,林知文頓時心虛不已。
不過,他的大哥庚子教導過,隻要我嗓門大,隻要我夠理直氣壯,我便是占理的。
“哼,儒道學子挑燈夜讀,鑽研經典,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積累,從而悟出書中真意,得到心靈的升華。”
“如今,僅是一個試煉,那群先賢便非要說我是文曲星轉世,贈我文心,這豈不是要讓我成為儒道害蟲,反麵典範?”
“若今後人人都要像我這般,欲求一步登天,那天下莘莘學子豈能腳踏實地的讀書?”
“寒窗苦讀十餘年,而後金榜題名那一刻的喜悅,化解低迷時的所有辛酸,這才該是我等學子所追求的真正儒道!”
“我不願破壞天下讀書人的期待,區區文心,吾寧棄之。”
“我要向所有學子證明,無需天資,無需錦衣玉食,隻需有書在手,縱一生孤苦,粗茶淡飯,平庸之輩亦可魚躍龍門,一鳴驚人。”
唰!
林知文一甩衣袖,昂首挺胸的離去。
......
“終是要進行學宮試煉了。”
林知文起床時,舍友們早已前往文殿晨習。
試煉,乃儒道的起點,當端重,心懷敬畏。
不過,有大哥指點,林知文倒也不慌。
焚香,沐浴。
換上當初府裏老媽子為他親手縫製的,有著高中之意的大紅儒袍,手捧著數本儒家經典,林知文甩甩衣袖,便奔赴文曲殿。
巍峨的大殿,宛如瑰寶,雄而壯栽。
殿頂的瓦片,是一本本書籍,文氣四溢,傳出朗朗讀書聲,與學宮內所有儒生的晨讀聲交相輝映,令人精神奕奕,似能啟智。
文曲殿,自成一片世界。
外邊白晝,殿上卻是夜空,遍布無數星辰。
七十二顆巨大的主星,璀璨奪目,圍著中央文曲星而轉。
外些,則是三千次星環繞,皆是散發著肉眼可見的浩然正氣,使得整座文曲殿聖潔無比。
再外些,便是漫天微小星辰散布,雖弱似螢火之光,但在文曲、主次星的引領下,亦有種欲與皓月爭輝的氣勢。
“不愧為儒道至高異象,書海星辰。”
林知文立於殿外,躬身一拜。
據說異象中的文曲星,便是儒聖。
主星,則是聖下七十二先賢。
次星,為初代三千大儒。
而那漫天星辰,則是天下所有儒道學子。
這是儒道最輝煌的時期。
“林知文,入殿,接受試煉。”
虛空響起一道如嚴師般的聲音。
文曲殿門隨之開啟。
林知文作揖行禮,緩步踏入殿中。
殿門一合,林知文不知不覺間,便已置身於漫天星辰之中。
一想到這些可都是儒道先輩,林知文便感覺像是被無數道目光注視著一般,神經頓時緊繃了起來。
“據幾位同窗所言,這試煉便是聖音問心,題目各有不同,也不知道我此次會答何題。”
林知文焦急的等待起來。
不久,一道聲音響起:“為何讀書?”
林知文聞言大喜,果然被大哥猜中了,當即說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林大庚雖是不懂儒道,但前世聞名的橫渠四句,誰不知?誰不曉?
光他看到的小說中,就不知道提到這四句多少遍了。
故而他讓老弟林知文不管遇到什麽難題,隻需念出四句,必然成事。
果不其然。
橫渠四句一出,諸天星辰光芒大綻。
七十二主星,竟是幻化出一尊尊偉岸身影,看不清麵目,但文氣如海,任何學子在其麵前,都如蚍蜉般渺小。
“天呐,先賢虛影,發生了什麽?”
“百年前,蘇宗仁試煉時,也不過是引來一尊大儒虛影而已,如今不僅先賢虛影被喚醒,而且還是七十二尊,此子定能帶領我北央學宮崛起啊!”
一時間,學宮內,無數人紛紛朝著文曲殿而來。
其中,有一道身影便是闊別許久的蘇宗仁,當初對林大庚可是有著提拔之恩。
“我靠,今天試煉的,我記得隻有知文一人,不會真是他吧,不會吧,不會吧。”
“肯定是他,昨夜一曲震動皇城,早上我便聽聞那曲傳入宮中後,陛下當即召集了樂師、伶官重現此曲,結果惹得皇城昨夜哭聲震天,不少大臣還以為是陛下駕崩,褲子都沒提便匆匆趕往宮城,結果鬧了個烏龍。”
人海之中,東山學舍的十幾人欣喜若狂的凝望著書海星辰中的那一道不可視的微小人影,頗有一種知文得道,全舍升天的亢奮。
而正如他們所期待的。
七十二先賢身上的海量文氣,竟是凝聚成一顆無比耀眼的星星,飄到林知文麵前。
“既如此,如何做?”
聖音再起。
“居然是文心,我還是第一次見有人在試煉中便能凝聚文心,而且......這未免也忒大了。”
“是啊,我記得朱學兄的文心才不過雞眼大小,而此人的文心竟是宛如心髒,這是要一步踏入大儒境?”
無數儒生驚呆了。
而站在附近的朱思聰聞言瞬間臉色一垮,暗罵:“我這是正常尺寸好不好?你們這群文心都沒有的垃圾也配提此事?”
此時,麵對著先賢虛影的林知文卻是一臉迷茫的撓了撓頭。
這道題......大哥沒教啊。
話說別人試煉時,麵對的各位儒道先輩也這麽囉嗦的嗎?
正當林知文飛快運轉大腦,想著該怎麽忽悠之時,那七十二道先賢虛影似能洞穿人心,眉頭一皺,顯得很是憤怒。
有的虛影,掏出了戒尺。
有的虛影,擼起了袖子。
有的虛影,雙拳一握,魁梧的身軀後方竟是凝聚出一張猙獰鬼臉。
隻是林知文看不到這一異象。
轟!
就當他準備開口狡辯時,那如心髒般的文心竟是轟然崩碎。
先賢虛影亦是隨之消散。
林知文隻覺體內多了一股奇異的力量,顯然,他通過了試煉,證得文位,擁有了文氣。
隻是,為什麽總感覺怪怪的呢。
人家都還沒迴答問題呢,你們就走了?
禮不禮貌?
下一秒,林知文一陣天旋地轉,清醒時,已是站在文曲殿外。
“怎麽迴事,學宮失火了?怎麽全跑到這兒來了。”
正當林知文被一道道炙熱而困惑的視線盯的有些心虛時,六道身影飄然來到其身前。
是學宮六殿的祭酒們。
他們激動的注視著林知文,問道:“剛剛發生了什麽?”
“試煉時,你說了什麽?竟能引來七十二尊先賢。”
“不對,文心呢,那恐怖的文心呢?你體內的文氣怎麽這麽弱,堪稱資質最為愚鈍的儒生。”
大大的腦袋,滿滿的困惑。
林知文瞬間反應了過來,合著是自己方才試煉引發的轟動。
可他此時也是雲裏霧裏的,更是為本來唾手可得的文心莫名消失而感到有些氣憤。
這群先賢真是太不尊重後生了。
又或是......看出了那番迴答是大哥教我的?
想到這,林知文頓時心虛不已。
不過,他的大哥庚子教導過,隻要我嗓門大,隻要我夠理直氣壯,我便是占理的。
“哼,儒道學子挑燈夜讀,鑽研經典,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積累,從而悟出書中真意,得到心靈的升華。”
“如今,僅是一個試煉,那群先賢便非要說我是文曲星轉世,贈我文心,這豈不是要讓我成為儒道害蟲,反麵典範?”
“若今後人人都要像我這般,欲求一步登天,那天下莘莘學子豈能腳踏實地的讀書?”
“寒窗苦讀十餘年,而後金榜題名那一刻的喜悅,化解低迷時的所有辛酸,這才該是我等學子所追求的真正儒道!”
“我不願破壞天下讀書人的期待,區區文心,吾寧棄之。”
“我要向所有學子證明,無需天資,無需錦衣玉食,隻需有書在手,縱一生孤苦,粗茶淡飯,平庸之輩亦可魚躍龍門,一鳴驚人。”
唰!
林知文一甩衣袖,昂首挺胸的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