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奉太上皇之命麵聖
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 作者:小黑是條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83章 奉太上皇之命麵聖
“本太師之前邀約脫脫不花共取大明,可他倒好,非要跑去遼東俘虜女真人。”
“放著明朝這塊肥肉不吃,卻要去硬磕女真那塊沒肉的骨頭!”
“如此鼠目寸光,難成大事!”
說起韃靼大汗脫脫不花,也先的神色頗為不滿。
脫脫不花之所以能夠登上蒙古大汗的位置,全靠也先父子對他的扶持。
然而也先的敵人,不止是明朝,還有脫脫不花。
隨著這幾年脫脫花勢力的日益膨脹,脫脫不花已經不願意做傀儡,他在尋求更多的機會。
這一次蒙古和明朝的全麵戰爭,脫脫不花進攻遼東,俘虜了數萬的的女真人,大大的加強了脫脫不花的實力。
有鑒於此,也先也是感受到了一絲危機。
“本太師,已經決心退兵。”
“然而為了防止明軍追擊,本太師走之前,還會送給明朝一份禮物!”
“咱們手裏不是有明朝天子嗎?”
“本太師就讓人前去,和明朝商討送迴大明天子一事。”
“等到明朝麻痹大意的時候,便是我軍北歸草原之時!”
也先,老奸巨猾。
為了防止明軍追擊瓦剌,也先用了一招金蟬脫殼。
“爾等下去好生準備,咱們明日就啟程北歸!”
也先做了決斷。
“末將領命!”
瓦剌眾將紛紛拜服。
土木堡一戰後,也先的聲望在草原上如日中天。
雖然這一次沒有能夠打進明朝的京師,沒能像金人那樣一戰亡國,可瓦剌人這一路南下的燒殺搶掠,也是讓他們收獲了不少。
糧草物資,人口俘虜,金銀鐵器。
與其再和明軍耗下去,還不如見好就收。
而也先在出了中軍大帳後,就向著朱祁鎮所在的地方走了過去。
他這是要“請”朱祁鎮修書一封,然後讓人送去給到明廷。
……
寒風之中,一隊鎮守德勝門的明軍士兵,此刻正一如往常巡邏。
如今正是大戰之時,加上朱祁鈺、於謙、石亨都進駐到了德勝門外的明軍軍營中,所以明軍的防守異常嚴格。
巡邏士兵們都不敢偷懶,他們可不想被軍法處置。
“有動靜!”
一個正在塔樓上執勤警戒的明軍哨兵,遠遠就望見西南方向有一隊人馬正往這邊前來。
“前方有警,全軍戒備!”
明軍哨兵一個激靈,快步走向了牛皮鼓。
“咚咚咚!”
先是塔樓上的哨兵敲響戰鼓,然後明軍軍營轅門兩側的十麵牛皮大鼓也跟著鏗然作響。
駐守在西直門外的明軍都督毛福壽和韓青,在聽到了預警的鼓聲過後,立刻就齊集麾下本部人馬,作出準備迎戰接敵的姿態。
“來人,速速呈報陛下!”
韓青一麵讓一個親兵入營通報,一麵就帶著其餘全部親兵奔赴轅門。
“區區數百人,就敢進犯我大營?”
來到轅門處一瞧,韓青隻看到遠處煙塵翻騰、人聲鼎沸。
細看之下,對麵來人約有數百人,都是椎辮左衽的胡人裝束。
“不像是來打仗的!”
毛福壽看到的是瓦剌來人不多,而且人馬行進得也不快。
“拜見陛下!”
“拜見於尚書!”
“拜見石都督!”
就在毛福壽查看敵情的時候,韓青在看到朱祁鈺、於謙、石亨帶人聯袂而至後,連忙彎腰行禮。
“這一隊瓦剌人是要幹什麽?”
“難道他們自大到認為隻需要區區幾百人,便可以在我數萬大軍眼皮底下橫衝直撞?”
朱祁鈺有點迷糊。
這才沒幾天,明軍已經和瓦剌人接連大戰了三場。
三場大戰都十分激烈,明軍和瓦剌人都有高階將領戰死。
朱祁鈺不認為事到如今,瓦剌太師也先還會輕視明軍,也不認為瓦剌人到了現在還會如此托大。
“依微臣所見,在敵情未明之下,我大營需要一麵加強戒備,同時再派出夜不收四麵打探敵情。”
初次上戰場的刑部侍郎江淵,可是十分的謹慎。
江淵是朱祁鈺提拔起來,也是朱祁鈺的心腹黨羽。
“江卿之言在理。”
“韓青,你挑選一隊夜不收出營,去探查瓦剌人的意圖。”
朱祁鈺先是對著江淵點了點頭,然後又向著韓青下令。
“末將領命!”
韓青大步流星的退了下去。
然而韓青下去沒多久,瓦剌騎兵就已經衝到了距離轅門不過一箭之地。
“弓箭手上前,放箭!”
朱祁鈺也不等韓青他們出營了,朱祁鈺直接就下令射殺瓦剌騎兵。
“嗖嗖嗖!”
就在朱祁鈺一聲令下過後,得令的明軍弓箭手們紛紛上前,依靠在拒馬後就是彎弓搭箭。
弓弦大作之下,頓時萬箭齊發。
衝過來的瓦剌騎兵一個躲閃不及,打頭排的不少人就中箭後摔下馬去。
“再射!”
朱祁鈺見狀大喜,就又要命令再來一輪齊射。
“陛下,微臣有點不對勁!”
江淵神色有異。
“陛下請看。”
“前來的瓦剌人中,打頭的那兩人從衣著看來好像是我大明子民,非是草原胡人裝束。”
江淵微微欠身,對著朱祁鈺小聲而恭敬的說話。
“對麵休要放箭,本官乃是大明指揮通譯嶽謙,本官身邊之人乃是朝廷通譯張官保。”
就在這個時候,瓦剌騎兵中奔出兩人,對著明軍大喊。
這兩人顯然怕死,他們身邊都有瓦剌騎兵舉著盾牌防護。
而隨著瓦剌陣中傳來漢話,一眾明軍弓箭手也都是停了下來,他們在等待朱祁鈺和將領們的命令。
“我二人奉了太上皇詔令,前來送書信入城給今上、太後和群臣。”
“還請前方兄弟打開路障,好讓我兩人入城麵聖。”
因為朱祁鈺被防衛得很嚴密,自稱明朝大臣的嶽謙沒能看到朱祁鈺。
而且朱祁鈺貴為皇帝,他的安全十分重要。
這一次出城,王直等重臣的條件之一,就是不讓朱祁鈺打出黃龍大旗。
“嶽謙、張官保?”
“爾等可認識他們嗎?”
朱祁鈺問起了身邊眾人。
“迴稟陛下,嶽謙是受了太後指派,前後兩次出使瓦剌。”
“嶽謙出使的目的,就是同瓦剌和談,商議迎迴太上皇的車駕。”
江淵見到朱祁鈺問話,連忙上前迴答。
“嶽謙第一次出使瓦剌迴來的時候,就帶迴了太上皇口諭。”
“太上皇的口諭被當著文物百官念出,太上皇認為宗廟不可無人祭祀,太上皇讓陛下繼位以保全宗廟香火。”
為了傍好朱祁鈺這顆大樹,為了博得朱祁鈺親近重用,江淵搶位於謙和石亨的前麵開口。
隻不過江淵過於急功近利,他忘記了儒家一向以中庸之道處世。
獻媚小人!
果不其然,於謙在瞟了一眼江淵後,心裏鄙夷不屑。
“朕記得,是好想有這麽一迴事。”
朱祁鈺對於百官勸進還記憶猶新。
“本太師之前邀約脫脫不花共取大明,可他倒好,非要跑去遼東俘虜女真人。”
“放著明朝這塊肥肉不吃,卻要去硬磕女真那塊沒肉的骨頭!”
“如此鼠目寸光,難成大事!”
說起韃靼大汗脫脫不花,也先的神色頗為不滿。
脫脫不花之所以能夠登上蒙古大汗的位置,全靠也先父子對他的扶持。
然而也先的敵人,不止是明朝,還有脫脫不花。
隨著這幾年脫脫花勢力的日益膨脹,脫脫不花已經不願意做傀儡,他在尋求更多的機會。
這一次蒙古和明朝的全麵戰爭,脫脫不花進攻遼東,俘虜了數萬的的女真人,大大的加強了脫脫不花的實力。
有鑒於此,也先也是感受到了一絲危機。
“本太師,已經決心退兵。”
“然而為了防止明軍追擊,本太師走之前,還會送給明朝一份禮物!”
“咱們手裏不是有明朝天子嗎?”
“本太師就讓人前去,和明朝商討送迴大明天子一事。”
“等到明朝麻痹大意的時候,便是我軍北歸草原之時!”
也先,老奸巨猾。
為了防止明軍追擊瓦剌,也先用了一招金蟬脫殼。
“爾等下去好生準備,咱們明日就啟程北歸!”
也先做了決斷。
“末將領命!”
瓦剌眾將紛紛拜服。
土木堡一戰後,也先的聲望在草原上如日中天。
雖然這一次沒有能夠打進明朝的京師,沒能像金人那樣一戰亡國,可瓦剌人這一路南下的燒殺搶掠,也是讓他們收獲了不少。
糧草物資,人口俘虜,金銀鐵器。
與其再和明軍耗下去,還不如見好就收。
而也先在出了中軍大帳後,就向著朱祁鎮所在的地方走了過去。
他這是要“請”朱祁鎮修書一封,然後讓人送去給到明廷。
……
寒風之中,一隊鎮守德勝門的明軍士兵,此刻正一如往常巡邏。
如今正是大戰之時,加上朱祁鈺、於謙、石亨都進駐到了德勝門外的明軍軍營中,所以明軍的防守異常嚴格。
巡邏士兵們都不敢偷懶,他們可不想被軍法處置。
“有動靜!”
一個正在塔樓上執勤警戒的明軍哨兵,遠遠就望見西南方向有一隊人馬正往這邊前來。
“前方有警,全軍戒備!”
明軍哨兵一個激靈,快步走向了牛皮鼓。
“咚咚咚!”
先是塔樓上的哨兵敲響戰鼓,然後明軍軍營轅門兩側的十麵牛皮大鼓也跟著鏗然作響。
駐守在西直門外的明軍都督毛福壽和韓青,在聽到了預警的鼓聲過後,立刻就齊集麾下本部人馬,作出準備迎戰接敵的姿態。
“來人,速速呈報陛下!”
韓青一麵讓一個親兵入營通報,一麵就帶著其餘全部親兵奔赴轅門。
“區區數百人,就敢進犯我大營?”
來到轅門處一瞧,韓青隻看到遠處煙塵翻騰、人聲鼎沸。
細看之下,對麵來人約有數百人,都是椎辮左衽的胡人裝束。
“不像是來打仗的!”
毛福壽看到的是瓦剌來人不多,而且人馬行進得也不快。
“拜見陛下!”
“拜見於尚書!”
“拜見石都督!”
就在毛福壽查看敵情的時候,韓青在看到朱祁鈺、於謙、石亨帶人聯袂而至後,連忙彎腰行禮。
“這一隊瓦剌人是要幹什麽?”
“難道他們自大到認為隻需要區區幾百人,便可以在我數萬大軍眼皮底下橫衝直撞?”
朱祁鈺有點迷糊。
這才沒幾天,明軍已經和瓦剌人接連大戰了三場。
三場大戰都十分激烈,明軍和瓦剌人都有高階將領戰死。
朱祁鈺不認為事到如今,瓦剌太師也先還會輕視明軍,也不認為瓦剌人到了現在還會如此托大。
“依微臣所見,在敵情未明之下,我大營需要一麵加強戒備,同時再派出夜不收四麵打探敵情。”
初次上戰場的刑部侍郎江淵,可是十分的謹慎。
江淵是朱祁鈺提拔起來,也是朱祁鈺的心腹黨羽。
“江卿之言在理。”
“韓青,你挑選一隊夜不收出營,去探查瓦剌人的意圖。”
朱祁鈺先是對著江淵點了點頭,然後又向著韓青下令。
“末將領命!”
韓青大步流星的退了下去。
然而韓青下去沒多久,瓦剌騎兵就已經衝到了距離轅門不過一箭之地。
“弓箭手上前,放箭!”
朱祁鈺也不等韓青他們出營了,朱祁鈺直接就下令射殺瓦剌騎兵。
“嗖嗖嗖!”
就在朱祁鈺一聲令下過後,得令的明軍弓箭手們紛紛上前,依靠在拒馬後就是彎弓搭箭。
弓弦大作之下,頓時萬箭齊發。
衝過來的瓦剌騎兵一個躲閃不及,打頭排的不少人就中箭後摔下馬去。
“再射!”
朱祁鈺見狀大喜,就又要命令再來一輪齊射。
“陛下,微臣有點不對勁!”
江淵神色有異。
“陛下請看。”
“前來的瓦剌人中,打頭的那兩人從衣著看來好像是我大明子民,非是草原胡人裝束。”
江淵微微欠身,對著朱祁鈺小聲而恭敬的說話。
“對麵休要放箭,本官乃是大明指揮通譯嶽謙,本官身邊之人乃是朝廷通譯張官保。”
就在這個時候,瓦剌騎兵中奔出兩人,對著明軍大喊。
這兩人顯然怕死,他們身邊都有瓦剌騎兵舉著盾牌防護。
而隨著瓦剌陣中傳來漢話,一眾明軍弓箭手也都是停了下來,他們在等待朱祁鈺和將領們的命令。
“我二人奉了太上皇詔令,前來送書信入城給今上、太後和群臣。”
“還請前方兄弟打開路障,好讓我兩人入城麵聖。”
因為朱祁鈺被防衛得很嚴密,自稱明朝大臣的嶽謙沒能看到朱祁鈺。
而且朱祁鈺貴為皇帝,他的安全十分重要。
這一次出城,王直等重臣的條件之一,就是不讓朱祁鈺打出黃龍大旗。
“嶽謙、張官保?”
“爾等可認識他們嗎?”
朱祁鈺問起了身邊眾人。
“迴稟陛下,嶽謙是受了太後指派,前後兩次出使瓦剌。”
“嶽謙出使的目的,就是同瓦剌和談,商議迎迴太上皇的車駕。”
江淵見到朱祁鈺問話,連忙上前迴答。
“嶽謙第一次出使瓦剌迴來的時候,就帶迴了太上皇口諭。”
“太上皇的口諭被當著文物百官念出,太上皇認為宗廟不可無人祭祀,太上皇讓陛下繼位以保全宗廟香火。”
為了傍好朱祁鈺這顆大樹,為了博得朱祁鈺親近重用,江淵搶位於謙和石亨的前麵開口。
隻不過江淵過於急功近利,他忘記了儒家一向以中庸之道處世。
獻媚小人!
果不其然,於謙在瞟了一眼江淵後,心裏鄙夷不屑。
“朕記得,是好想有這麽一迴事。”
朱祁鈺對於百官勸進還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