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你不叫於謙,你叫於鐵頭


    “朕與於卿、盧卿的看法一致!”


    說罷,朱祁鈺下了禦台,走到了重臣們的麵前。


    這是朱祁鈺在增加自己的氣勢和權威,也是在力挺於謙。


    “自八月土木堡兵敗之後的近三月來,朕已經前後調山東、河南備操軍、沿海備倭軍、江淮漕運護糧兵陸續入京。”


    “同時,朕又令禦史白圭、李賓等十五人,於北直隸、山東、山西、河南等地招募民壯,協同守衛疆土。”


    “為了表示朕抗敵之決心,朕還讓原本郕王府衛士前往各地協助禦史們編練新軍。”


    “如此,我大明勤王之師將會源源不斷前來。”


    “瓦剌人遠離草原作戰,他們死一個便少一個,兵力無法得到有效補充。”


    “加上城外百姓已經全部入城,以實現堅壁清野,瓦剌又不能就食於我大明。”


    “如此,則我大明和瓦剌此長彼消,攻守之勢必然易形!”


    朱祁鈺豪氣十足。


    雖然這些舉措大多是群臣在辛勞操辦,可朱祁鈺自認為也有自己的一份辛勞在裏麵。


    “先前大軍慘敗,雖然兵器戰車損失甚多。”


    “朕令工部日夜趕製,又令人赴南京武庫中取其所藏兵器神銃北上。”


    “至於糧草之事,乃京師攻防之根本,朕更是不敢大意。”


    “朕令兵部、戶部、工部配合,已將通州存糧盡數運入京師。此後,戶部又督促各地轉運糧草入京。”


    “同時,為了讓南方物資北上京師,朕首次設立漕運總督一職,讓周忱這樣的能臣出任漕運總督,又派出鐵骨錚錚的王弘前去協助周忱。”


    “如今京師府庫中的存糧,可供使用兩年之需!”


    如此一樁樁、一件件,朱祁鈺都是在強調他在軍國大事上的突出貢獻。


    “朕令太仆寺、苑馬寺配合兵部一起,補齊軍馬充實軍中防備所需。”


    “事到如今,京營已有騾馬數萬。”


    “京師內外,營壘林立、兵器充足、糧草充沛,當足以固守天下根本!”


    “如此情形之下,何需忌憚同瓦剌野戰?”


    朱祁鈺這是要把於謙等大臣的功勞,全部攬到自己頭上。


    不過朱祁鈺可不會臉紅。


    要不是有朱祁鈺這個精神領袖在,隻怕京師軍民早就被瓦剌嚇破了膽,哪裏還能同仇敵愾?


    “陛下功在我大明江山社稷,臣和天下人都看在眼裏。”


    “雖說京營整頓已趨完善,但想要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搗毀瓦刺主力,這仍是不可能的事。”


    於謙的麵色凝重。


    “為何?”


    朱祁鈺臉上顯露出驚詫神色。


    朱祁鈺一直覺得,戰局的勝利在向著大明傾斜,他不明白於謙為什麽會出來打擊軍心。


    “於謙,你怕了嗎?”


    朱祁鈺這是想用激將法。


    “臣從來就沒怕過!”


    “臣還記得,陛下當日對臣念過的一首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於謙對著朱祁鈺一拜。


    “臣是認為,土木之敗雖然事發偶然,損失的兵力從全局來看亦容易補充。”


    “然而這練兵一事,絕非一朝一夕就可見到成效!”


    “如今京師各營所補充的兵丁,非是老弱,便是民壯。”


    “如此老弱之兵,戰力遠不及瓦刺鐵騎彪悍。”


    “縱然我軍能夠憑借一時血氣,在京師城下擊退來犯之敵,然而整體作戰實力還是遜色瓦剌。”


    “臣以為,我軍隻能謀求以一兩次大勝,圖謀在震懾住瓦刺主力之後,逼使其自動退出關外。”


    “我軍背靠城池,瓦剌奔襲於荒野之外。”


    “我軍隻有一個“拖”字訣,隻有不讓瓦剌不能入城,我軍當能不戰而勝。”


    於謙心裏很清楚,憑借現在的明軍,自保有餘,野戰無力。


    “陛下還應該知道,除去京師攻防之外,其餘之地也需要統籌。”


    “兵法有雲,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我朝以京師為中心向外,北直隸、宣鎮、大同等地,乃至邊關堡壘均已殘破不堪,各衛所之兵也多有逃逸。”


    “朝廷雖然再三下旨督促各地修繕練兵,然而土木堡一戰後,我朝已經是軍心渙散。”


    “如此頹勢,更非是一朝一夕可以收拾的!”


    “此番瓦刺自大同南下,深入三四百裏至紫荊關後破關而入,一路上如入無人之境。”


    “如此昭昭,便足以明證微臣絕非危言聳聽!”


    於謙神色肅穆。


    “他日若是瓦刺退去,隻怕沿途官軍也難以做出有效邀擊。”


    於謙這話,深深的擊打到殿內眾人心上。


    他每說一句,眾人的臉色便難看上一分。


    “難道於卿以為,朝廷就隻能聽憑瓦剌敵寇來去自由嗎?”


    朱祁鈺明顯不滿。


    “陛下,有些話本不是臣子該說的。但今時今日,臣不吐不快!”


    “太上皇登極已經有十四年之久。”


    “在此期間,太上皇寵信權閹,招權納賄、黨同伐異。”


    “滿朝文武都是文恬武嬉,各地衛所守備廢弛毫無一戰之力!”


    “土木堡一敗,雖然朝廷以權閹王振為罪魁禍首,然而其實是太上皇之過!”


    於謙眼中閃過一絲痛恨之意,他雙目微垂的斬釘截鐵說到。


    其實於謙說的,眾人都是明白。


    隻是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誰也沒有想到於謙敢將其公之於眾。


    眾人一時盡皆悚然,他們忍不住在心中驚歎。


    這個於謙,好大的膽子!


    於謙這些話,不但直指太上皇朱祁鎮之過,更是把滿朝文武都給牽連進去。


    所以於謙說完後,重臣們都是臉上頗有不悅神色。


    “土木堡一敗,為何全軍覆沒?也先鐵騎,為何能夠來去自如?”


    “那都是因為我朝衛所崩潰、軍屯破壞!”


    “各地衛所之中,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軍中號令不達,士卒操練不勤,軍心更是渙散無比!”


    “因此但有個風吹草動,各地衛所將士立刻自謀生路,相繼逃亡。”


    “我大明太宗文皇帝時,全國衛所共有兩百萬將士。然而今日京師有難,勤王之軍又有多少?”


    於謙不管不顧,於謙這是直指軍政之弊。


    “自臣接掌兵部兩個月以來,雖能勉強扭轉京營風氣。”


    “然則朝廷上下因循十餘年的疲軟之風,卻不是如此短時間內可以逆轉的!”


    “如今我大明,早已是百病纏身了!”


    於謙鐵骨錚錚。


    “你不是於謙,你是於鐵頭!”


    朱祁鈺忍不住說了於謙一句。


    當別人還在想著怎麽獲得京師攻防戰大捷的時候,於謙已經開始圖謀以後得朝局了。


    隻是於謙這樣痛陳時政,隻會讓他四麵樹敵。


    對此,朱祁鈺才說於謙是頭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是條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是條狗並收藏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