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發配鳳陽,和建文後裔為伴
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 作者:小黑是條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8章 發配鳳陽,和建文後裔為伴
“對於不聽號令,擾亂軍心的害群之馬,朕亦絕不姑息!”
朱祁鈺的話,堅如磐石。
“朕少時讀書,看到李唐轟然倒塌,常引以為恨。”
“然而近日細想之下,才覺得朱溫篡唐,也非是偶然。”
“朱溫一時梟雄,他之所以能夠取代李唐江山,靠的就是治軍從嚴。”
“朱溫以“跋隊斬”,才讓他開創中原霸業。”
“朱溫之所以能夠篡奪李唐江山,就是靠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對於取得戰功之輩,朱溫從來都是不吝嗇重賞。”
“因此,朱溫軍中人人都有一顆建功立業之心,將校們為了給自己謀取榮華富貴,時常身先士卒的帶隊衝鋒。”
“鑒於軍官的高陣亡率,朱溫也是製定了應對的策略。”
“凡是軍中的隊長、偏將之類的將校,如果不幸陣亡,那麽下麵的士兵,一級級算下去,都得跟著陪葬。”
“將校手下的士兵,為了保護上級,為了不因為上級陣亡而連累被砍,隻能更加悍不畏死。”
“朱溫以軍法嚴苛,換來的是軍隊戰力強悍。”
朱祁鈺侃侃而談。
“三位卿家都是飽學之士,不知朕之領悟,可有不妥之處?”
朱祁鈺問起王直、於謙三人。
“微臣以為,朱溫亂臣賊子,不值得陛下研究!”
王直率先開口。
作為傳統文人,王直向來視朱溫為禍國殃民。
“臣以為,朱溫確實有些本事。”
“當日大軍在出城作戰之前,臣與陛下商議,得出“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的軍規。”
“如此軍規,和朱溫“跋隊斬”實為異曲同工。”
於謙不是那種迂腐之人。
“朕不齒朱溫篡唐,但卻佩服其治軍之能。”
“朱溫尚且知道治軍從嚴,朕定不會坐視我大明軍紀敗壞。”
“金英和劉聚狼狽為奸,若不嚴懲,則軍中阿諛奉承、攀附送禮之風就會肆無忌憚。”
“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不用再勸!”
說了大半天,朱祁鈺迴歸了主題。
“來人,把金英和興安押入錦衣衛昭獄!”
朱祁鈺本來還想過段時間,再收拾這兩個三心二意的老太監。
隻不過如今有了借口,朱祁鈺剛好可以趁機排除異己。
金英和興安,一直都不是朱祁鈺的心腹,他們兩個都是兩麵下注。
曆史上就是興安透露朱祁鈺病重,然後石亨等人才發動了奪門之變。
“陛下,饒命啊!”
聽到錦衣衛的昭獄,金英嚇得腿都軟了。
進了昭獄,九死一生。
就算不死,也要脫層皮
“內官之中雖有數十人犯下大錯,不過大多數還是聽從軍中號令的。”
“後來內官們更是知恥而後勇,舍生忘死的和瓦剌人搏殺。”
“臣以為,報效內官們已經將功補過。”
金英苦苦哀求。
“將功補過?”
“武興戰死,皆是因為報效內官們亂了自家陣腳!”
“要不是你們授意,報效內官們會目無軍紀,會貪功冒進?”
朱祁鈺一直想把皇城大內徹底掌握在手裏,如今有了這個機會他自然是不肯放棄。
“陛下,臣以為金英、興安都曾經有功於國。”
“這一次之過,不足以死罪論處。”
王直想了想,還是決定站出來。
王直心裏已經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朱祁鈺早就已經準備要對金英和興安動手了,要不然,東廠番子也不可能在廷議的時候就能拿出罪證。
隻不過鑒於金英和興安都有幫助朱祁鈺登基稱帝,所以王直才勸說朱祁鈺。
王直希望朱祁鈺不要做得太過,免得讓人說朱祁鈺是忘恩負義,是過河拆橋,是刻薄寡恩。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先行押入昭獄,等戰後發配鳳陽守陵!”
朱祁鈺想了想,覺得自己還是不要落下一個嗜殺的罪名。
中都鳳陽,也就成了金英和興安最好的歸宿。
鳳陽是朱家祖墳所在之地,發配金英和興安去看守朱家的祖墳,這樣也就把他們徹底驅逐出了京師權力核心,也不用擔心他們以後作妖了。
而且金英和興安還不會孤單,因為鳳陽還有一個建文後裔可以和他們作伴。
“兩位,請吧!”
錦衣衛指揮使的盧忠,雖然臉上還算客氣,可他的態度十分堅決。
盧忠在曆史上發起著名的金刀案,意圖給朱祁鎮按上一個陰謀複辟的罪名。
隻不過由於盧忠誌大才疏,再加上朱祁鈺的軟弱無力,才使得金刀案無疾而終。
盧忠也被迫裝瘋賣傻,後來還被朱祁鎮秋後算賬拉出來殺了。
然而現在的盧忠看到朱祁鈺剛毅果斷,他知道自己也必須心狠手辣。
“陛下!”
金英還在哀求。
“錦衣衛何在?”
“還不速速把人“請”下去!”
盧忠可不敢違抗皇命。
盧忠是朱祁鈺的心腹,也是因為朱祁鈺的刻意提拔,他才能在馬順被誅殺後接收錦衣衛。
作為鷹犬,盧忠知道隻有聽從主人之命,才能有肉吃。
“陛下珍重!”
金英見到朱祁鈺不再看他,對著朱祁鈺深深一拜後,金英自己走出了大殿,他不願意讓錦衣衛動手把自己拖下去。
“王誠、舒良,今後司禮監就要你們兩個挑大梁了!”
朱祁鈺雖然還沒下旨,可他就是金口玉言。
“奴婢,謝陛下栽培!”
王誠和舒良,連忙叩頭謝恩。
“郝義,你今日出事果斷,朕升伱為禦馬監提督太監!”
朱祁鈺在完成了司禮監的人事布局後,又對著禦馬監動手了。
“奴婢,甘為陛下赴死!”
郝義表現得痛哭流涕。
“善增,東廠此番偵查得力,朕升你為提督東廠太監!”
朱祁鈺又扶持他的親信善增登頂東廠。
“奴婢當以嶽武穆為師,保家衛國!”
善增這話,頗為應景。
這位東廠設立之處,太監們都想著流芳百世,東廠裏麵供奉的就是嶽飛的神像。
“爾等皆是朕的心腹,今後謝內廷事務,爾等可要多擔著。”
“還有,爾等原本地位不顯,突然身處高位,需克己奉公,還要不斷提升自我才能。”
朱祁鈺也沒有忘了敲打他的親信。
接著金英收受賄賂,借著報效內官貪功冒進,朱祁鈺完成了司禮監和禦馬監的布局。
這樣的謀略,頗有點借刀殺人的意思。
“陛下,既然金英定罪,那劉聚作何處理?”
王直這是在擔心。
劉聚雖然行賄,可他負責彰義門的防務,也有奮勇殺敵。
“劉聚這個右軍都督,朕決定給他摘了。”
“朕也不再深究,但他必須要用戰功贖罪!”
朱祁鈺不想因為處罰劉聚,而導致彰義門引發騷動。
劉聚此刻還不能動,朱祁鈺心裏很清楚。
“對於不聽號令,擾亂軍心的害群之馬,朕亦絕不姑息!”
朱祁鈺的話,堅如磐石。
“朕少時讀書,看到李唐轟然倒塌,常引以為恨。”
“然而近日細想之下,才覺得朱溫篡唐,也非是偶然。”
“朱溫一時梟雄,他之所以能夠取代李唐江山,靠的就是治軍從嚴。”
“朱溫以“跋隊斬”,才讓他開創中原霸業。”
“朱溫之所以能夠篡奪李唐江山,就是靠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對於取得戰功之輩,朱溫從來都是不吝嗇重賞。”
“因此,朱溫軍中人人都有一顆建功立業之心,將校們為了給自己謀取榮華富貴,時常身先士卒的帶隊衝鋒。”
“鑒於軍官的高陣亡率,朱溫也是製定了應對的策略。”
“凡是軍中的隊長、偏將之類的將校,如果不幸陣亡,那麽下麵的士兵,一級級算下去,都得跟著陪葬。”
“將校手下的士兵,為了保護上級,為了不因為上級陣亡而連累被砍,隻能更加悍不畏死。”
“朱溫以軍法嚴苛,換來的是軍隊戰力強悍。”
朱祁鈺侃侃而談。
“三位卿家都是飽學之士,不知朕之領悟,可有不妥之處?”
朱祁鈺問起王直、於謙三人。
“微臣以為,朱溫亂臣賊子,不值得陛下研究!”
王直率先開口。
作為傳統文人,王直向來視朱溫為禍國殃民。
“臣以為,朱溫確實有些本事。”
“當日大軍在出城作戰之前,臣與陛下商議,得出“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的軍規。”
“如此軍規,和朱溫“跋隊斬”實為異曲同工。”
於謙不是那種迂腐之人。
“朕不齒朱溫篡唐,但卻佩服其治軍之能。”
“朱溫尚且知道治軍從嚴,朕定不會坐視我大明軍紀敗壞。”
“金英和劉聚狼狽為奸,若不嚴懲,則軍中阿諛奉承、攀附送禮之風就會肆無忌憚。”
“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不用再勸!”
說了大半天,朱祁鈺迴歸了主題。
“來人,把金英和興安押入錦衣衛昭獄!”
朱祁鈺本來還想過段時間,再收拾這兩個三心二意的老太監。
隻不過如今有了借口,朱祁鈺剛好可以趁機排除異己。
金英和興安,一直都不是朱祁鈺的心腹,他們兩個都是兩麵下注。
曆史上就是興安透露朱祁鈺病重,然後石亨等人才發動了奪門之變。
“陛下,饒命啊!”
聽到錦衣衛的昭獄,金英嚇得腿都軟了。
進了昭獄,九死一生。
就算不死,也要脫層皮
“內官之中雖有數十人犯下大錯,不過大多數還是聽從軍中號令的。”
“後來內官們更是知恥而後勇,舍生忘死的和瓦剌人搏殺。”
“臣以為,報效內官們已經將功補過。”
金英苦苦哀求。
“將功補過?”
“武興戰死,皆是因為報效內官們亂了自家陣腳!”
“要不是你們授意,報效內官們會目無軍紀,會貪功冒進?”
朱祁鈺一直想把皇城大內徹底掌握在手裏,如今有了這個機會他自然是不肯放棄。
“陛下,臣以為金英、興安都曾經有功於國。”
“這一次之過,不足以死罪論處。”
王直想了想,還是決定站出來。
王直心裏已經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朱祁鈺早就已經準備要對金英和興安動手了,要不然,東廠番子也不可能在廷議的時候就能拿出罪證。
隻不過鑒於金英和興安都有幫助朱祁鈺登基稱帝,所以王直才勸說朱祁鈺。
王直希望朱祁鈺不要做得太過,免得讓人說朱祁鈺是忘恩負義,是過河拆橋,是刻薄寡恩。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先行押入昭獄,等戰後發配鳳陽守陵!”
朱祁鈺想了想,覺得自己還是不要落下一個嗜殺的罪名。
中都鳳陽,也就成了金英和興安最好的歸宿。
鳳陽是朱家祖墳所在之地,發配金英和興安去看守朱家的祖墳,這樣也就把他們徹底驅逐出了京師權力核心,也不用擔心他們以後作妖了。
而且金英和興安還不會孤單,因為鳳陽還有一個建文後裔可以和他們作伴。
“兩位,請吧!”
錦衣衛指揮使的盧忠,雖然臉上還算客氣,可他的態度十分堅決。
盧忠在曆史上發起著名的金刀案,意圖給朱祁鎮按上一個陰謀複辟的罪名。
隻不過由於盧忠誌大才疏,再加上朱祁鈺的軟弱無力,才使得金刀案無疾而終。
盧忠也被迫裝瘋賣傻,後來還被朱祁鎮秋後算賬拉出來殺了。
然而現在的盧忠看到朱祁鈺剛毅果斷,他知道自己也必須心狠手辣。
“陛下!”
金英還在哀求。
“錦衣衛何在?”
“還不速速把人“請”下去!”
盧忠可不敢違抗皇命。
盧忠是朱祁鈺的心腹,也是因為朱祁鈺的刻意提拔,他才能在馬順被誅殺後接收錦衣衛。
作為鷹犬,盧忠知道隻有聽從主人之命,才能有肉吃。
“陛下珍重!”
金英見到朱祁鈺不再看他,對著朱祁鈺深深一拜後,金英自己走出了大殿,他不願意讓錦衣衛動手把自己拖下去。
“王誠、舒良,今後司禮監就要你們兩個挑大梁了!”
朱祁鈺雖然還沒下旨,可他就是金口玉言。
“奴婢,謝陛下栽培!”
王誠和舒良,連忙叩頭謝恩。
“郝義,你今日出事果斷,朕升伱為禦馬監提督太監!”
朱祁鈺在完成了司禮監的人事布局後,又對著禦馬監動手了。
“奴婢,甘為陛下赴死!”
郝義表現得痛哭流涕。
“善增,東廠此番偵查得力,朕升你為提督東廠太監!”
朱祁鈺又扶持他的親信善增登頂東廠。
“奴婢當以嶽武穆為師,保家衛國!”
善增這話,頗為應景。
這位東廠設立之處,太監們都想著流芳百世,東廠裏麵供奉的就是嶽飛的神像。
“爾等皆是朕的心腹,今後謝內廷事務,爾等可要多擔著。”
“還有,爾等原本地位不顯,突然身處高位,需克己奉公,還要不斷提升自我才能。”
朱祁鈺也沒有忘了敲打他的親信。
接著金英收受賄賂,借著報效內官貪功冒進,朱祁鈺完成了司禮監和禦馬監的布局。
這樣的謀略,頗有點借刀殺人的意思。
“陛下,既然金英定罪,那劉聚作何處理?”
王直這是在擔心。
劉聚雖然行賄,可他負責彰義門的防務,也有奮勇殺敵。
“劉聚這個右軍都督,朕決定給他摘了。”
“朕也不再深究,但他必須要用戰功贖罪!”
朱祁鈺不想因為處罰劉聚,而導致彰義門引發騷動。
劉聚此刻還不能動,朱祁鈺心裏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