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給老夫三個月,老夫定能把紫荊關打造得固如金湯。”


    “然而……”


    韓青歎息一聲,他也是沒辦法。


    明軍於八月中旬大敗土木堡,到如今才不足兩月。


    時間如此倉促,韓青也隻能盡心盡力。


    “老夫不敢保證自己能夠擊敗瓦剌大軍,老夫隻知道一定要盡可能的拖住瓦剌大軍,為京師爭取更多的時間。”


    “京師傳來消息,說兵力吃緊之下,陛下已經盡遣宮中青壯太監從軍。”


    “老夫雖然不才,可自認為不比那些太監之流差。”


    “我等軍人,不懂什麽勾心鬥角,隻知道國難當頭之時,不可惜身,當馬革裹屍還!”


    韓青這是在告誡自己,也是在激勵孫祥,更是在鼓舞軍心。


    將有必死之誌,士無貪生之心。


    “將軍,壯哉!”


    “孫祥雖然沒有過行伍經驗,但是對於沙場也是神往已久。”


    “堂堂七尺男兒,怎能老死於書桌之上?”


    “好男兒,當身帶三尺吳鉤,留名於青史之上。縱然身死,也不枉來這人間走一趟!”


    孫祥被韓青的視死如歸所感動。


    敵人想要破關北上京師,隻能是從自己屍體上踏過去!


    孫祥在心裏默默發誓。


    ……


    紫荊關前的大戰,前後已經進行了數日。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白熱化。


    瓦剌人也曾經讓朱祁鎮前去叫門,然而韓青、孫祥不為所動。


    “若是真心護送太上皇歸國,何需十萬人護駕而來?”


    “若是想要兩國締結和平盟約,不妨以太上皇立於門外,爾等自行退到十裏之外,本將自會派人迎聖駕入關。”


    韓青按照五軍都督府的軍令,對著城下的朱祁鎮和瓦剌人如此說到。


    見到明軍如此強硬,也先知道自己的計謀無法實現,隻能把朱祁鎮放迴瓦剌大軍陣中,不再讓朱祁鎮前去叫門。


    “太師,不能力敵,何不智取?”


    又一次鳴金收兵之後,太監喜寧向著也先獻策。


    “莫非,你已經有了什麽好法子?”


    也先也是沒有拿當喜寧外人。


    連續幾天攻城不利,這已經讓也先眉頭緊蹙。


    在也先看來,他不願意在還沒看見明朝京師的時候,就過多折損兵力。


    漢人數十倍於蒙古人。


    就算一個蒙古勇士的犧牲,換來兩個明軍士兵身死,也先都覺得自己是做了賠本買賣。


    “奴婢之前受命出使塞外,多次路過紫荊關。”


    “奴婢知道有一條小路,可以繞過關城,直插紫荊關的關後!”


    曾經身為明朝臣子,現在已經投敵變節的喜寧,臉上沒有絲毫的羞愧。


    為了討好瓦剌太師也先,喜寧更是自稱奴婢,以此來行獻媚之事。


    最為可恥的是,喜寧好不懼怕自己落下一個背棄舊主的名聲,他心甘情願的給也先當走狗。


    “真是天助我也!”


    聽了喜寧的話,也先麵露喜色。


    在也先看來,如果真有一條小路可以直插關後,那麽隻需要派出一支偏師,便可以對明軍前後夾擊。


    隻要紫荊關的主城一破,則其餘明軍不足為懼。


    “太師有厚恩於奴婢,奴婢願十倍報答太師之恩!”


    喜寧,簡直就是厚顏無恥。


    他忘了在明朝的時候,朱祁鎮是怎麽寵信和重用他的。


    “本太師有一句話,其實憋在心裏很久了。”


    “今日,實在不吐不快。”


    “你為何如此憎恨明朝?”


    也先誠摯的望向喜寧。


    也先覺得,要是喜寧不實話實說,那麽他和喜寧之間就還會有隔閡。


    作為蒙古崛起的一代梟雄,也先也是有幾把刷子。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還請太師明鑒,奴婢與明朝之仇,不共戴天!”


    “奴婢本是男兒身,是明朝對奴婢施以腐刑,讓奴婢成了殘缺之身,不能延續家族血脈!”


    說到此處,喜寧咬牙切齒。


    朱祁鎮確實待喜寧不錯,可明朝給喜寧的傷害更大。


    試問一下,有那個男人,願意一刀切了男人的命根子?


    “好!”


    “本太師當親自為你複仇!”


    “此番繞道關後,本太師和你一同帶兵前往!”


    也先在確信喜寧不是行反間計後,當下就讓人下去準備。


    “為酬謝太師大恩大德,喜寧願為太師效死!”


    喜寧這話,說得很有水平。


    喜寧是女真人,女真人和蒙古人本是世仇。


    蒙古人對喜寧沒有恩情,有恩情的隻是也先。


    喜寧這種隻是宣誓效忠也先個人的做法,更容易讓也先對喜寧生出信任和親近之心。


    “太師,咱們何時帶兵前往關後?”


    喜寧為了邀功,巴不得現在就能看到紫荊關插上瓦剌人的旗幟。


    “不急!”


    也先卻是笑了笑。


    也先也是個知曉軍陣的人,在得到喜寧的計策後,他並不急躁。


    也先仍舊將大軍分為幾路,分別攻擊各個隘口。


    明軍唯恐有閃失,也隻能被瓦剌人牽著鼻子走。


    明軍,照舊的分兵拒敵。


    ……


    “殺!”


    這一次的喊殺聲,是在紫荊關的主城的背後響起。


    也先在引誘明軍各自為戰後,在喜寧的帶路下,翻躍群山,親率本部主力,直接來到了紫荊關的主城後麵。


    瓦剌突然的前後夾擊,也讓主城明軍頓時就慌了手腳。


    “快去,讓各部速迴主關。我們中了瓦剌的調虎離山之計。”


    意識到也先的目的後,韓青和孫祥隻是簡單一商議,就接連派出好幾波傳令兵前往各處關隘。


    然而紫荊關的隘口實在太多了,明軍太過於分散,再加上迴防時間太過於倉促。


    所以當也先前後夾擊紫荊關主城的時候,返迴救援的明軍十不足一。


    在也先親率主力的淩厲攻勢下,守衛主城明軍開始漸漸不支。


    伴隨著著震耳欲聾的喊殺聲,關城上的明軍士兵一個又一個接連倒下。


    隻是半天的時間,不少瓦剌戰士就已經湧入了紫荊關主城。


    “將軍,快走!”


    親衛們把明軍主將韓青護在中間,殺出一條血路。


    紫荊關附近都是丘陵地形,不利於瓦剌騎兵往來馳騁。


    借著地形之利,韓青帶著從主城撤出來的明軍士兵,一路上且戰且退。


    也先在一眾親信將領的簇擁下,終於如願以償的登上了紫荊關的主城。


    “嘩啦啦……”


    迎著西風,城樓上明軍的殘破旗幟獵獵作響。


    “關城易主,怎能還有明軍旗幟?”


    “來人,插上我瓦剌的旗幟!”


    也先對著親信將領們下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是條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是條狗並收藏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