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以為,朝廷確實該派出重臣前往祭拜。”


    “戰死沙場者,理應享受國禮。”


    尚書胡濙,執掌禮部。


    國家祭祀,本來就是禮部該做的事情。


    “要是這次朝廷派出的官員品級太低,會讓軍民覺得朝廷不重視,也是對陣亡將士的不敬。”


    “諸公,可有人自告奮勇?”


    朱祁鈺這是希望重臣之中,有能夠毛遂自薦的人,畢竟強扭的瓜不甜。


    然而重臣們用來迴應朱祁鈺的,卻是鴉雀無聲。


    這是讓朱祁鈺沒有預料到的。


    朱祁鈺原本還以為,這次前往土木堡祭奠大軍亡魂,會有不少大臣願意主動前往。


    因為這是一次很好的露臉機會。


    明軍出征三十萬大軍陣亡過半,隨行重臣也是死傷慘重。


    北國之中,家家戶戶披麻戴孝。


    前往土木堡替天子祭奠的大臣,就會受到陣亡者家屬們的感激,就會在朝野內外聲名鵲起。


    然而在見到無人應答過後,朱祁鈺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錯了。


    再仔細一想,朱祁鈺也就明白了其中關鍵。


    經過土木堡一戰,京營主力幾乎全軍覆滅,邊軍也隻能夠勉強保住幾個重要城池不被瓦剌攻破。


    鑒於敵強我弱之勢,明軍放棄了很多外圍堡壘,全軍迴撤長城以南。


    如今的瓦剌嬌縱,視大明如無物。


    從甘肅張掖,到山西大同,再到宣府,再到遼東。


    蒙古人兵分四路,對大明發動全麵戰爭。


    現在明朝的北邊,處處狼煙。


    這個時候去土木堡祭奠陣亡明軍將士,很有可能遇上蒙古人騎兵,很有可能被“請”去和太上皇朱祁鎮作伴。


    一群老狐狸,還知道趨吉避兇!


    朱祁鈺心裏暗罵一聲。


    當然朱祁鈺也明白,這就是人的本性。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更何況今日內閣裏麵這些位高權重,執掌國家權柄的重臣們。


    朱祁鈺還清楚,這個時候要是再有重臣被瓦剌俘虜,也會對軍心產生影響。


    “臣願往!”


    就在君臣相對沉默的時候,兵部侍郎項文曜主動站了出來。


    “項卿,忠勇可嘉!”


    朱祁鈺先是看了看其他沉默不語的重臣,然後才對項文曜一番誇獎。


    這是一種鞭策。


    “微臣得陛下看中,日前升為兵部侍郎。”


    “微臣每每想到此事,心中都不由得惶恐不安。”


    “臣本愚鈍,於國無功,德不配位。”


    “如今國家有事,臣啟能龜孫不出,臣當肝腦塗地!”


    項文曜是個有野心的人,他渴望建功立業,渴望一展畢生所學。


    隻不過他這幾句話,惹來了其他重臣的不快。


    重臣們覺得,項文曜吹捧自己可以,但是沒必要把其他人給踩下去。


    再加上項文曜每日和於謙形影不離,在重臣們的眼裏,項文曜坐實了“於謙妾”這個外號。


    “好!”


    “項卿拳拳之心,朕會記住,軍民也會記住!”


    “如今百姓民生疾苦,國運黯淡無光,朝廷正是需要敢於挺身而出的忠良之士。”


    朱祁鈺可不管重臣們怎麽想,他隻是不由得走到項文曜身前。


    如今這個時候,朱祁鈺知道自己就是應該激勵項文曜這種,願意為國出力的大臣。


    “土木堡之敗,為國捐軀者眾多。”


    “朕每次午夜夢迴,都會於心不忍。”


    “除了項卿此次代朕前往土木堡祭祀以外,朕還覺得朝廷對於忠臣之後,該有所撫恤。”


    “該繼承爵位、官職的,你們也要拿出一份奏章來。”


    朱祁鈺這是在收買人心。


    “吏部這麵已經列出了名單。”


    王直上前。


    “兵部也已經完成。”


    於謙站了出來。


    王直和於謙,一個掌管兵吏部,一個掌管兵部。


    吏部管理文官,兵部負責武將。


    “朕原本是想擊退蒙古賊人以後,再行頒布旨意。”


    “既然吏部和兵部已經準備妥當,不如就今天定下來。”


    朱祁鈺這是秉持擇日不如撞日的態度。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現在就公布文武大臣陣亡名單,是否有所不妥?”


    朱祁鈺親信,中軍都督府斷事官的項忠出列。


    “微臣所慮者,有兩處。”


    “一來,是不想因為噩耗的傳播,而打擊軍民士氣。”


    “二來,微臣擔心有些人是被瓦剌俘虜,而不是真的戰死沙場。”


    “要是被朝廷宣布死亡了的大臣,日後又從草原逃迴來了,這樣就會影響朝廷的公信力。”


    項忠所考慮的,也引來君臣深思。


    不得不說,項忠說得很有道理。


    “朕亦像你這般考慮過。”


    朱祁鈺對著項忠點頭。


    朱祁鈺不害怕他的親信們犯錯,因為隻要不是大錯,就還有改正的機會。


    朱祁鈺是怕他的親信為了不犯錯,而不敢做事,不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成功是失敗之母,隻有不斷犯錯才會得到成長和進步。


    “朕以為,朝廷的威儀忽然重要,可是如今激勵臣民人心更重要。”


    “土木堡一戰過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於朝也沒在來說,也是時候該做出一個總結了。”


    朱祁鈺這是從政治層麵來考慮的。


    朝廷的總結,是一個對過去的總結,還會對未來展望。


    借著這個機會,朱祁鈺可以向全天下表示,朱祁鎮的時代已經過去,朱祁鈺的時代已經來臨。


    “至於朝廷公布的陣亡大臣日後迴國,這是值得慶賀之事。”


    “朕寧願朝廷公信力下降,也樂於看到這樣的人間喜事發生。”


    朱祁鈺這樣子,引來重臣們心中一熱。


    “陛下聖明!”


    重臣們齊刷刷跪了下去。


    朱祁鈺的這番話,在重臣們看來,很符合孟子的思想。


    君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成敬,把王卿和於卿手裏的名單,給朕拿上來。”


    朱祁鈺是看到金英、興安兩個大太監在忙著起草委任官員的聖旨,所以才喊了成敬。


    而朱祁鈺的這一舉動,在重臣們看來就有提升成敬位置的心思了。


    成敬身為郕王府舊人,又是朱祁鈺的伴讀老師,再加上成敬是進士出身。


    基於這些,重臣們也是接受了朱祁鈺提升成敬在內廷的地位。


    內廷和外廷,內外有別。


    重臣們也知道,朱祁鈺登基,一定會一朝天子一朝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是條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是條狗並收藏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