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賊,你說不說!”


    刑科給事中徐正,更是挽起袖子,一把揪住了李永昌的衣領。


    看架勢,隻要李永昌不老實迴答,徐正大有當場動手的意思。


    “我……”


    李永昌吞吞吐吐,他常年養尊處優,哪裏見過這種場麵?


    “徐兄,且慢!”


    郕王府長史儀鳴走了上去。


    “終究是皇家內侍,動了手可就是蔑視天家威嚴,你難不成是想丟了頭上烏紗帽嗎?”


    儀鳴雙手齊出,這才把徐正揪著李永昌的手給掰了下來。


    “多謝儀長史!”


    李永昌擦了擦額頭的汗珠,點頭哈腰的道謝。


    因為真要是動手,李永昌單薄的小身板,可是打不過徐正一米八的大塊頭。


    “李公公,在下能救你一次。卻不能一而再再而三救你。”


    “你也看到了,這宮門之前,聚集可是不下百人!”


    儀鳴把李永昌推出了人群。


    儀鳴的話,半是提醒,半是威脅。


    “在下建議,你把百官的群情激憤,去告訴太後,讓太後知道這裏的情況。”


    “你且這樣說,要是太後和郕王不親自出麵安撫群臣,說不得就會有莽撞之徒會衝擊皇城。”


    “這要是那樣,則徒增恥笑!”


    儀鳴說完,就朝著宮門方向用力推了一把李永昌。


    “我這就去!”


    李永昌話還沒說完,就撒丫子跑了出去。


    李永昌可不傻,他看到了群臣心中的憤怒。


    王振專權,欺壓百官。


    王振攛掇朱祁鎮禦駕親征,這才有了大明百年未有的危機。


    同樣都是太監,李永昌知道自己這個時候該夾起尾巴做人,而不是和紅了眼的他們硬鋼。


    李永昌要是再像以前那樣囂張跋扈,說不定就會被群臣按在地上摩擦。


    “儀長史,你是郕王府近臣,你應該知道一些內幕吧!”


    群臣知道儀鳴和朱祁鈺的關係,兩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敗了!”


    儀鳴隻說了兩個字,然後就拉著徐正走出了人群。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儀鳴隻是接到朱祁鈺的命令,讓他來助長群臣的火氣。


    至於其他,朱祁鈺進宮匆忙,沒來得及細說。


    “大軍敗了!”


    “天子蒙難!”


    能夠進入仕途,並且混成京官的,沒有一個是傻子。


    通過儀鳴的兩個字,群臣都聽到了結果。


    這下子,群臣更加激憤。


    “我們要見太後!”


    群臣顧不得禮儀,對著宮門紛紛大吼。


    “徐兄,你以為天子北狩之下,大明龍椅該怎麽辦?”


    儀鳴這句話,可謂是用意頗深。


    “亂世之下,國賴長君!”


    徐正先是驚恐,然後就是大義凜然。


    “正解!”


    儀鳴點了點頭。


    也就是徐正的這一句話,讓儀鳴覺得徐正是一個可以值得朱祁鈺拉攏的。


    “可在下還有一事不明,望徐兄解答。”


    “世人多言,嶽武穆之所北伐不成功,是因為趙構擔心父兄歸來。”


    “若是我大明立一新君,瓦剌又放人迴來,新君當何以自處?”


    儀鳴這是在試探。


    當然,儀鳴不擔心徐正會說出去。


    說出去,隻會兩敗俱傷。


    “成大事者,不可有婦人之仁!”


    徐正也是臉上一黑,他聽出了儀鳴這是不想讓朱祁鎮活。


    不過徐正還是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徐正蘇州府吳江人,字惟中,正統七年進士,授刑科給事中。


    徐正長得很貌美,被朱祁鎮所喜愛,京師官場有傳言,說朱祁鎮是把徐正當成了麵首。


    這些流言蜚語,一直困擾著徐正。


    但是徐正辦事上麵不會阿諛奉承,又不能讓朱祁鎮滿意。


    所以徐正對朱祁鎮並沒有什麽好感。


    如今朱祁鎮被瓦剌俘虜了,徐正想要另立新君,不在乎兩個心思。


    第一,為了大明江山社稷。


    朱見深不過兩三歲的孩童,他雖然是朱祁鎮的兒子,可是他登基隻會主少國疑。


    第二,為了擺脫朱祁鎮給與自己的恥辱。


    十年寒窗苦,方有一日禦龍門。


    堂堂進士,啟能以色侍人!


    “徐兄,我當向郕王舉薦你。”


    儀鳴神色嚴肅。


    徐正雖然沒有明說,可是儀鳴聽出了他話中的殺氣。


    ……


    皇城外邊的流言蜚語,就像長了翅膀一樣還飛進了宮裏。


    雖然有孫太後讓人彈壓,可還是弄得宮人們人心惶惶。


    失去了皇帝,讓宮女、太監們覺得天天崩地裂。


    聽說瓦剌大軍要來了,一些人更是動了別樣心思,開始收拾細軟,為南下逃命做準備。


    孫太後知道已經不能再瞞下去了,這才讓人敲響了登聞鼓,宣百官上朝。


    ……


    距離上朝的時間還有半個時辰,皇城廣場上已經是站滿了黑壓壓的一大片。


    孫太後和朱祁鈺還未到,文武官員三五成群竊竊私語。


    呈天門外,再無往日的莊嚴肅穆,亂糟糟如同菜市場。


    “肅靜!”


    隨著大紅宮門依次開啟,負責引導的宮娥太監魚貫而出。


    負責糾察百官言行的禦史,也在錦衣衛的陪同下,開始對百官穿戴、禮儀進行監察。


    “百官入朝!”


    又過半刻鍾,大太監金英走了出來。


    “皇太後駕到!”


    “郕王殿下駕到!”


    等到百官進入皇城站定,興安和李永昌又先後走了出來。


    孫太後和群臣隔著珠鏈,看不清是悲是喜。


    不過朱祁鈺今天卻是穿戴威嚴,頭戴烏紗翼善冠、身著金織盤龍赤色盤領窄袖袍。


    宮娥太監舉著引幡骨朵、紅羅絹傘以外,凸顯皇家威嚴。


    “看來是真的了!”


    一個年輕的員外郎捅了捅身邊的同僚。


    “一定是真的!”


    “要不然,太後怎麽可能端坐在珠鏈之後?”


    另外一個刑部主事,十分肯定。


    要知道,大明自來國以來,還從來沒有過後宮出現朝會之上。


    “臣等,拜見皇太後!”


    “臣等,拜見郕王殿下!”


    在金英、興安的率領下,群臣開始行叩拜大禮。


    “諸位大臣,請起!”


    得了朱祁鈺免禮以後,百官從地上站了起來。


    朱祁鈺可不是坐在龍椅之上,而是在龍椅下方的一個台階之上,給他安排了一個小板凳。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念的第一道聖旨,是立朱見深為太子的。


    隻不過因為朱祁鈺心思不在此,他沒有聽進去,朱祁鈺隻顧著在人群中尋找儀鳴的蹤影。


    好不容易和儀鳴對上眼後,朱祁鈺得到了一個肯定的眼神,這才讓他心裏有了底氣。


    “殿下,到你了。”


    見到朱祁鈺有些走神,金英悄悄的提醒了一句。


    “邇者寇犯邊,皇帝率大軍親征,已嚐敕爾朝百官,今尚未班師,國家庶務不可久曠,特命郕王暫總百官,理其事。”


    “爾尚夙夜祗勵以率中外,毋怠其政,毋忽其眾,欽哉!”。


    這一次,朱祁鈺聽清楚了。


    金英手裏的聖旨,是任命他為監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是條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是條狗並收藏大明:登基第一劍,先斬太上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