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別看齊虞數次與巫門交鋒,甚至還是主動“挑釁”,比如此次,他就是生生自巫門的大本營奪得了黑水本源,引得後土等強者跳腳。


    但實際上,齊虞卻從不敢小覷這個正在逐漸成型的洪荒霸主,對巫門,他一直以來都抱有著最高的警惕。


    之前向帝俊示好,如今跟鳳棲山進一步結盟,都有這種警惕的影響。


    而齊虞之所以會如此,則是因為他太過了解巫門的底蘊了,正是因為了解,才清楚十二祖巫號稱盤古正宗可並非是沒有道理,這一係的潛力當真是無比的驚人——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昔年大神盤古開天證道,力竭而亡,其後身化萬物時,最根本的傳承就給了巫族,而如今,這份傳承就在巫神殿之中!


    沒錯,盤古道化天地,雖然最根本的元神雖然是化作了三清,乃至於開天功德都大多落在了三清頭上,但實際上,三清卻並非是盤古道路的繼承人,十二祖巫才是得益最大者。


    當然,三清獲得的或許要更多,因為以齊虞的眼光來看,三清可絕非是盤古,而是盤古寄托了希望而演繹出的一種未來,他們占據玄、元、始三大天道根基業位,卻沒有繼承盤古道果,自然是注定要在未來走出一條迥乎於盤古的道路的!


    至於對十二祖巫,盤古顯然就並未抱有這樣大的期待,所以,他們雖然是秉承盤古心脈中十二滴精血而出世,但卻隻是誕生在盤古本源之中的“繼承者”罷了,則更像盤古對於過往道路的一種延續。


    也由此,他們雖然繼承了盤古在濁煞大道之中的一切成就,在天道之中的位格卻遠不如三清崇高。


    關於這一點,從十二祖巫皆以盤古氏為父神,而三清卻隻尊盤古為師就可以看出一二。


    當然,道路並沒有絕對的高下之分,不能武斷的說三清自玄、元、始三大根基中演繹自身道路就一定是更好的選擇,而十二祖巫繼承盤古大道就一定落了下乘。


    但以目前的情況而論,齊虞基本也可以斷定,十二祖巫之中,除了後土與帝江之外,其他人都因此被影響了上限,在證道的潛力上遠不如三清。


    不過,就眼下的局勢來看,這也未必就是一件壞事了,畢竟,在證道混元之前,這種大道潛力上的差距其實並不明顯,正相反,因著盤古之道,十二祖巫是獲得了一定的優勢的。


    別的不說,隻要他們能拋棄諸多顧慮,一門心思的走上昔日盤古之舊路,那他們十二個就必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加速成長,以最快的速度衝進更高的領域之中,可謂是以潛力換戰力,取得稱霸於洪荒之中的機會!


    考慮到眼下巫門已然舉世皆敵,這條路,當真有可能成為十二祖巫最後的選擇!


    尤其是十二祖巫之中修為相對最為落後的天吳、翕茲、強良、奢比屍等人,在太一氏坐化,巫門徹底失位之後,完全有可能走上這條路,以使巫族獲得與天庭正麵相搏的機會!


    實話實說,齊虞其實也沒把握自己能否在那一天到來之前重歸於巔峰,更無法保證三清何時會踏出最後一步而證道,因此,與鳳棲山聯盟的必要性就更大了。


    至於鳳棲山,他們其實也是同理,伏羲、女媧與妖族之間的關係雖然緊密,甚至兩人在妖族之中亦有皇者尊稱,但這卻並不代表伏羲、女媧可以真正與帝俊一係親密無間。


    畢竟,這涉及到主導權的問題,而主導權,無論在何時都是大忌,最容易引發雙方之間的矛盾,對此帝俊也好,伏羲、女媧也罷,雙方都清楚,自然不願意去挑戰對方的底線。


    而且,伏羲當年可亦是天皇宮出身啊!


    作為一度與太一氏爭道的存在,他可不僅是與如今的太一天庭關係微妙啊!與帝俊這個下一代天皇之間,難道就什麽都沒有嗎?


    伏羲,又當真對天庭沒有一絲一毫的想法嗎?


    怎麽可能!


    因此,鳳棲山也必然向外尋求的更多的助力,而在這樣的情況,又怎麽會有比齊虞更合適的選擇了?


    雙方一拍即合,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果不其然,當齊虞登門,降臨鳳棲山之後,他受到了這一脈最隆重的歡迎,在青鸞神鳥的長鳴之中,伏羲與女媧兩大天尊竟是出山親迎,在攜麾下諸多道君一一與齊虞見禮之後,幾人才移步地母宮中,隨即分賓主坐定。


    “貴客難得駕臨,朕與妹妹身無長物,隻能以些許茶果招待道友,還望道友不要嫌棄才好。”


    幾人落座之後,伏羲率先開口了,此刻,這位太古青帝麵帶微笑,很是和煦的樣子,說起話來更是如同春風拂麵而過,讓齊虞有一種心曠神怡之感。


    這可不是伏羲用了什麽小手段,而是他真的有這種魅力,那是一種與帝俊相似而又有所不同的特殊氣質,齊虞昔年在蒼離氏身上也有過近似的感受,或許,這就是皇者的共通之處吧。


    至於伏羲口中的些許茶果,那茶,乃是先天靈根所結,以靈氣灌溉一元會才堪堪得了些許悟道靈茶,那果,亦是一種先天祖根萬年才一結的神果,對道君之下好處極大,有增長道行的妙用。


    於齊虞而言,這些茶果自然算不上特別珍貴,起碼這些靈根的效力對於天尊強者而言已經是微乎其微,但從禮數上來論,鳳棲山待客的規格當真已經很高了,也唯有伏羲、女媧這樣的當世天尊,才有資本如此宴請他人。


    因而,淺品一口靈茶之後,齊虞也是微笑迴應道。


    “陛下、娘娘實在是太過謙遜了,如此靈茶仙果,便是貧道見之都覺得靡費,如此禮待,倒叫貧道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聞言,伏羲眉頭一挑,齊虞自稱“貧道”而並非是別的什麽,這顯然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信號,看來,此番這位帝君可不止是代表著自己而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視為代表著整個玄門的意誌。


    一念至此,伏羲麵上的笑意更濃鬱了幾分,隻見他再度開口道。


    “道友貴為玄門祖師,又是天庭帝君,什麽東西不曾見過,真要如此說,才是折煞我兄妹二人。”


    “說來,此番先天道宮之事,我與舍妹還要多謝道友願意出手相助,幸有道友攪動了幽冥局勢,又在之後一力拖住了那巫門後土,舍妹才能心無旁騖的煉化戊土道宮。”


    “如此,當是我鳳棲山一脈欠了道友一份人情,日後隻要道友有需要,盡可遣人來我鳳棲山,伏羲定當鼎力相助!”


    這番話,伏羲說的堅定,隻是在不知不覺中,他也換了一種自我指代的方式,其用意就很有意思了,這可不僅是放下了太古青帝的所謂“架子”,在與齊虞拉近關係,亦是一種與天庭身份的切割。


    而緊隨伏羲之後,女媧同樣開口了,她道。


    “兄長所言不錯,此番本宮得以功成,實在是多有仰賴道友之助,以後,鳳棲山一脈當與道友親密無間,若道友有事,隨時遣人即可。”


    相比於伏羲,女媧此刻顯然沒有那許多彎彎繞繞的意思,她是當真在認真承諾,當然,這其中也有伏羲此刻就在她身旁的原因,兩人兄妹一體,並不需要同時與齊虞談判,在這方麵,齊虞一人就足矣了。


    對此,齊虞則點頭,順勢就應下了兩位鳳棲山天尊話語中的結盟之意。


    “如此,那貧道便要提前謝過陛下、娘娘了。”


    “什麽陛下、娘娘,你我道友相稱即可,說來,道友能一力斬殺冥河,可不知出乎了多少人的預料呢,在許多人眼中,道友如今道行之深,隻怕比之妖皇帝俊還要更勝一籌了。”


    齊虞話音還未落下,女媧就再次開口,同時,還提出了一個相對有些私密的問題。


    而齊虞也沒有什麽掩飾的意思,隻是道。


    “不敢與太陽帝君相比,不過這些年來,貧道確實也算勤奮,又奪取了黑水本源,道行有所精進,才能鎮了那冥河罷了。”


    齊虞特意以太陽帝君的尊號稱唿帝俊,顯然又表達出了另一個意思,讓伏羲麵上笑意更濃。


    不過,女媧此刻明顯更關注齊虞的後半句話。


    “道友的意思,難道是冥河未死?”


    “不錯。”


    齊虞覺得此事也沒有什麽可隱瞞的,當即解釋道。


    “貧道雖然鎮壓了冥河,甚至傷及其根本,卻能確定,此獠必然未曾隕落,在最後關頭,恐怕是有強者出手相助。”


    “且那出手之人,其修為絕對不會亞於我昆侖山三位天尊,貧道甚至隱約懷疑此事與魔門有關。”


    “魔門?”


    聞言,女媧的麵上頓時就多出了幾分凝重之意,而伏羲的眼底亦是多了幾分厭惡與思索。


    作為太古末年的神族青帝,親曆了龍漢量劫與道魔之爭的強者,他對於魔門的猖獗顯然也是深有體會,此刻聽聞魔門之中竟疑似有如此強者為冥河而出手,心中自然不會太舒服。


    “是的,應當就是魔門。可惜,貧道並無證據,倉促之間,也實在不能截住那人,不然,早該就此上稟於天帝,請天庭出手誅魔,以保洪荒萬世之安寧。”


    迎著伏羲與女媧的注視,齊虞如此解釋道,當然,所謂的上稟天帝自然不過是鬼話,且不說如今的局勢複雜,滅魔之事幾乎不可能成行,就說太一氏如今正在為證道進行最後的準備,其大概也不可能再次出手了。


    至於齊虞為什麽還一定要這麽說,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一來,立場自然還是要表明的,不是他對魔道猖獗無動於衷,而是條件尚且不允許。


    二來,自然也是展示肌肉,此刻,伏羲聽了“截住”二字之後,心中顯然已經多出了幾分驚疑。


    這位西沉帝君的修為到底到哪一步了?居然敢放言在周天之中截住一位可以與三清比肩的魔門天尊?


    這怎麽可能?!


    一時間,伏羲心底閃過了一道又一道念頭,至於齊虞是空口胡言,這種事情顯然不在伏羲的考慮範圍之內。


    到了他們這個程度的先天神聖,早已接近於天道,一舉一動之間莫不是大道的顯化,又怎麽可能還會胡言妄語?


    沒有哪個準聖天尊會如此,除非其是魔道天尊,修的就是此法,不然,如此狂言就是違背自己的本心道途,可是大不利於修行的!


    見狀,齊虞依舊是麵上帶著淺笑,他要的可就是這個效果,不斷的給自己這方增加砝碼,才能讓接下來的談判進展的更加順利,隻看伏羲此刻的沉默,他就心知自己已經成功了一半,至於另一半,當然還是要看自己接下來的發揮了。下一刻,他便又開口道。


    “說來,如今魔患實在是愈發猖獗,不知兩位道友心中是如何打算?”


    “伏魔之事,絕非是一家一戶之事,鳳棲山如何,就要看天庭的詔命了。”


    對此,伏羲則如此迴複道,心中的震撼並不會影響他的思緒,齊虞的這個問題也著實沒有什麽不好迴答的,除魔乃是天庭大義所在,難道鳳棲山還能跟天帝唱反調不成?


    不過,既然魔患隻在西土,那他鳳棲山一脈也自然不會貿然出手,隻有天庭降下詔命,他伏羲才會依言而行事,這也算是應有之義了,任誰,都挑不出這番話的毛病來。


    隻是,他話音才剛落,就聽見齊虞又開口道。


    “伏羲道友所言不錯,吾等眾神,皆在天庭治下,自然應當奉命行事。”


    “隻是,如今太一陛下證道在即,要以五神君共治神族,那麽五神君之下,伏羲道友,吾等又該聽誰的詔命呢?”


    齊虞此言一出,伏羲頓時就反應了過來,連帶著此前基本在劃水的女媧心中都一動,看向了前者。


    這番話的信息量,可就比之前的那些還要更大了,聽齊虞的意思,儼然是不僅想要占據權柄,坐觀巫、妖二族爭鬥,這可是有親自下場,主導神族局勢的意思啊!


    莫非,這位西沉帝君亦有爭奪天帝大位之心?亦或者說,這是玄門的共同意誌,東昆侖的三位天尊終於打算對天庭出手,以奪取神族正統了?


    一時間,伏羲腦海中堪稱是卷起了一場風暴一般,一個又一個念頭湧現,隨即又被他自己抹去。


    到了最後,伏羲索性也就不再思考,而是正色的看向了齊虞。


    “道友,吾有一事相詢。”


    “伏羲道友請講。”


    “道友此來,是隻代表了道友自己的想法嗎?是岱嶼一脈的意思?還是昆侖共同的想法?”


    可能性太多,伏羲也就不打算再去盲猜了,而是選擇了直接發問,讓齊虞給出正麵的迴複。


    顯然,齊虞此番可不僅是為結盟而來,話裏話外,竟隱隱有請鳳棲山一脈放棄神族,站隊玄門的意思,這對一直對玄門野望有所了解的伏羲、女媧而言自然是一個重大選擇,而在選擇之前,伏羲當然要代表整個鳳棲山問個清楚。


    不然,他根本不可能如此草率的就做出決定。


    可是對此,齊虞卻再度給出了一個讓伏羲有些意想不到的迴答。


    隻見齊虞此刻突然一笑,麵上有些漫不經心,隨即,其眼底同樣是神色鄭重,對上了伏羲的雙眼,同時開口道。


    “道友以為,這其中有區別嗎?”


    此刻齊虞對伏羲的問題無疑是很滿意的,後者會這麽問,就隻能代表一件事,鳳棲山一脈,並不排斥轉換門庭,隻要條件合適,他們兄妹二人是願意主動加入玄門仙道的體係之中的。


    因而,此刻重要的是,齊虞的這番話,到底隻是他一時的心血來潮,還是他岱嶼一脈乃至於整個西王母陣營的共同選擇,甚至,是包括三清在內的整個玄門的集體意誌。


    至於齊虞的迴答,那就更有意思了。


    在伏羲耳中,這位西沉帝君的意思分明就是這幾種情況沒有區別,他一人不僅可以代表整個岱嶼海神一脈、玄門神仙道統,竟還可以同時代表著整個玄門的意誌,連三清的意誌都被囊括在了其中?!


    如果這是真的,那可就太令人震驚了!


    “當真沒有區別?”


    “當真沒有區別。”


    又是一問一答,但到了這一刻,伏羲才真正可以肯定,這位西沉帝君的確可以代表整個玄門而做出決定,這樣的認知,讓其心中不由再次一震。


    當即,他拋棄了心底的一些猶豫,而是又問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那麽,道友以為,吾等眾神應該聽何人詔命而行事呢?”


    聽到這話,齊虞終於笑了,他又如何聽不出來伏羲此刻已經逐漸鬆口,就是等他先開出一個籌碼。


    當即,齊虞大笑著迴應道。


    “哈哈哈哈,伏羲道友智慧如海,還不清楚該聽誰的詔命嗎?”


    “吾等眾神,自然要聽天帝的詔命。”


    “而天帝既然不出,又設下了五方神君,那麽未來總該分出一個主次的,唯有所居正統者,才是真正的天帝所在。”


    “兩位道友,當清楚誰才是正統所在吧?”


    在場三人都不蠢,伏羲和女媧自然不會覺得齊虞口中的正統乃是指他自己,當然也不可能是帝俊這個很可能被太一氏所直接指定的繼承人。


    所謂是正統,隻能是玄門,或者說,是仙道逐步取代神道的大勢。


    而對此,伏羲則又問。


    “道友所言,天庭當有主次,尊正統,我與舍妹當然也是清楚的,可,正統在誰?總不能是政出多門吧?那隻怕才當真是主次不分,上下秩序顛倒啊!”


    伏羲一邊感歎,一邊與女媧看向了齊虞,如今玄門的情況他兄妹二人當然也是清楚的,三清為教祖自然不必多說,眼前這位西沉帝君雖然同樣地位崇高,可終究還不是名正言順的玄門天帝呢!


    至於東王公和西王母,倒不是伏羲看不起他二人,隻是他二人到底都還沒有這個資格。


    因而,伏羲必須清楚,日後若是玄門成為正統,東極祖庭主宰九天天境,那當是以何人為尊。


    而他鳳棲山,在其中又當扮演什麽樣的角色,居於哪一個位置?


    這又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齊虞當然也不能含糊,不過這一次,他依舊沒有過多思考就開口了,顯然是心中早有腹稿。


    隻聽他笑著道。


    “說來,道友於太古末年之時,曾執掌青帝大位,亦是人皇九頭氏陛下所親指的五方上帝之一,曾與其他四方上帝共同執掌天庭權柄,不錯吧?”


    見伏羲點頭,齊虞則又道。


    “說來,如今太一陛下設五方神君,亦是效仿太古人皇之道,以五方共治,貧道所言可對?”


    聞言,伏羲與女媧二人再度點頭,便見齊虞卻突然朗聲道。


    “可貧道卻以為,此法雖善,卻尤有漏洞。”


    “昔日太古之時,五方上帝同治天庭,便是如伏羲道友所言,政令難出一門,縱然五方上帝各自有權柄所治,卻依舊難掩其中矛盾重重。”


    “此法,最終釀致太古末年之亂,白帝羅睺氏出走,竟是自開魔道,隨後又有三族相爭,終於爆發量劫,禍及蒼生。”


    “此事,伏羲道友正是親曆者,恐怕比貧道要更加清楚。”


    “因而,五方共治,不過隻能維持一時秩序,卻不得長久,是萬萬行不通的。”


    “不過,此法雖有漏洞,卻並非不能改善。”


    “若吾天庭之中,可再立五方上帝天宮,非是共治,而是輪值,又當如何呢?”


    “如此,天帝之位循環於各脈之中,諸位上帝皆是正統,才設置三位教化之祖擔當天庭教主之位,以為監察,道友又以為如何呢?”


    “如此一來,天庭當可安定,神族及至洪荒萬族,也可永享太平,再無諸多紛爭了。”


    “伏羲道友,覺得貧道的想法如何呢?在天庭之中,可能推行開來嗎?”


    二合一大章,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天河倒灌,我在天庭證水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喝有機奶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喝有機奶粉並收藏洪荒:天河倒灌,我在天庭證水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