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糧倉被毀【第四更,求月票,求訂閱】
20個小時後。
看著海麵上逐漸消失的垃圾。
李瀟一直緊繃的心弦終於放鬆了下來。
一路過來,隨時要防備倭國人襲擊,讓他都有些精疲力盡。
還好,一切都過去了。
抵達倭國的北麵的海洋,隻需要再行駛1天到2天,就能脫離倭國境內,真正進入太平洋。
看到海麵上的垃圾越來越少,李瀟沒有繼續強撐,轉頭對著剛剛起床的廈晴空吩咐道:
“接下來的6個小時,你和廈晴美每人操控3個小時。”
“遇到突發情況,比如,遇到其他船隻,遇到求救的人,以及不正常的航行情況,無論發生什麽,直接叫醒我。”
廈晴空連連點頭:
“明白,李大哥,你就放心休息吧,出現情況我會立刻通知你。”
說完,李瀟也沒有猶豫,直接閉上眼睛躺在駕駛室的角落。
不到一分鍾,他便發出了輕微的鼾聲。
沒辦法,李瀟已經連續二十多個小時沒睡覺了。
之前還經過高強度的戰鬥,以及接近20個小時的航行。
要不是他平時就有熬夜寫小說以及去健身室鍛煉的習慣,身體和精神早就扛不住。
看著李瀟熟睡,廈晴空不禁有些緊張。
雖然剛才已經在李瀟的教導下,操控了一下海燕號,不過現在可是她獨自駕駛,差別還是有些大的。
她不敢東張西望,連忙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生怕把事情搞砸了。
······
夏國境內。
青高原中央臨時指揮中心。
中山裝中年人沉聲開口:
“情況怎麽樣?”
旁邊的秘書立刻迴答:
“派出的隊員對周邊進行了準確的估測,按照數據,全球的海平麵大概上升了240米。”
“這兩天水位上升速度雖然已經減緩,但是還在以每天一米的距離上升,大概是南極冰川還未完全融化。”
“根據水利部門的專家預計,按照這個進度,海平麵上升的速度,大概還會持續幾天。”
“如果不出現其他的意外。”
“最終海平麵上升的高度,會穩定在250米到260米之間。”
聽到這個數字,中年人沉默了片刻。
“250米,希望如此吧。”
“損失方麵呢?統計出來了嗎?”
秘書翻動手上文件。
“人口死亡為820萬人。”
聽到這個數字,中年人拿著水杯的手一抖。
“怎麽會這麽多?”
“太陽風暴之前不是進行妥善安排了嗎?”
“第一次準備不充分,死了300多萬,我能理解,為什麽第二次準備充分了,死的人還更多了?”
秘書額頭劃過冷汗:
“第一次的300萬,並沒有把失蹤的人數算進去。”
“第一次統計的時候,有接近250萬的失蹤人口沒有計算進去。”
“這一次,是把第一次失蹤和第二次失蹤,還有死亡的人,全部計算進去。”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第二波的太陽風暴強度更強,很多抗emp的裝置根本抵擋不住這麽強的電磁脈衝。”
“普通人熬一下就過去了,但是醫院方麵停電幾個小時,乃至是一天,就會讓大量病人的病情惡化甚至是死亡。”
中年人痛苦地閉上眼睛:
“又是電磁脈衝。”
“那麽,臨時成立的抗emp的裝置研究小組,現在進度到哪裏了?”
秘書連忙迴答:
“已經有突破性進展了。”
“第一批實驗材料已經完工,昨天經過實驗室測試,一層的石墨烯塗層,可以抵擋大概一千瓦的微波衝擊。”
“根據測量,第一次太陽風暴的脈衝峰值是1.2萬瓦,第二次太陽風暴的脈衝峰值是1.9萬瓦。”
“這就意味著,隻要19層石墨烯塗層,就可以抵擋太陽風暴帶來的電池脈衝。”
聽到實驗終於有了進展,中年人精神一震。
“太好了!”
“終於有成果了,石墨烯,好,真是好東西!”
“對了,實驗室那邊有沒有說什麽時候可以量產?”
秘書臉上露出遲疑的神色。
雖然這些遲疑一閃而過,不過卻沒能瞞過中年人,他沉聲問道。
“是實驗材料有什麽問題?”
秘書點點頭:
“石墨烯塗層雖然製作出來了,製作理論也明白。”
“但是,這種石墨烯塗層的製作難度很大。”
“現在實驗室的樣品,全是靠實驗室裏麵的幾個物理博士一點點手搓。”
“目前幾乎沒有量產的可能。”
中年人臉上剛出現的喜色瞬間消失,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
“手搓?我們現在最不缺的就是人。”
“讓其他的物理博士把手上的工作放一下,全力生產這種石墨烯塗層。”
“另外,讓實驗室那邊加快研究進度,盡快讓製作工藝提高,進入量產階段。”
“需要什麽精密器材,需要哪個研究人員,全力支持。”
“我們必須擁有抵禦電磁脈衝的科技,否則,我們將會在太陽風暴中寸步難行。”
秘書連忙在手上的筆記本記錄下來:
“明白,我這邊會讓他們調高實驗室的科研等級。”
“另外,最重要的物資儲備已經統計了出來。”
“按照目前的食物儲備,以及目前存活人數。”
“現在的國家食物儲備,可以保證400天內,所有民眾的食物需求。”
中年人微微皺眉:
“什麽?”
“是不是數據出錯了??”
“怎麽才400天?”
“國家的儲備糧食不是有最少3年嗎?”
秘書苦澀開口:
“並沒有,統計部分已經反複計算過很多次。”
“能有400天,還是因為大量死亡的原因,否則時間會更短。”
中年人感覺有些荒謬:
“這怎麽可能?”
“雖然有很多冷庫出現受損,但是不是還有很多沒有受到影響嗎?”
“很多穀物倉庫,根本不會因為冷庫損壞而導致食物損毀。”
“怎麽會隻有400天的存糧???”
看著秘書支支吾吾的樣子,中年人越發不滿。
“有什麽就說什麽?怎麽有什麽是我不能知道的嗎??”
秘書硬著頭皮說道:
“在中央派人去調查的時候,我們發現很多存儲糧食的倉庫,發生了各種意外,所以····”
“所以,除了最開始那批因為斷電,導致損毀以外,還有超過百分之30的糧倉,因為火災,水淹等問題···”
秘書的話音越來越低,直到後麵幾乎聽不到。
20個小時後。
看著海麵上逐漸消失的垃圾。
李瀟一直緊繃的心弦終於放鬆了下來。
一路過來,隨時要防備倭國人襲擊,讓他都有些精疲力盡。
還好,一切都過去了。
抵達倭國的北麵的海洋,隻需要再行駛1天到2天,就能脫離倭國境內,真正進入太平洋。
看到海麵上的垃圾越來越少,李瀟沒有繼續強撐,轉頭對著剛剛起床的廈晴空吩咐道:
“接下來的6個小時,你和廈晴美每人操控3個小時。”
“遇到突發情況,比如,遇到其他船隻,遇到求救的人,以及不正常的航行情況,無論發生什麽,直接叫醒我。”
廈晴空連連點頭:
“明白,李大哥,你就放心休息吧,出現情況我會立刻通知你。”
說完,李瀟也沒有猶豫,直接閉上眼睛躺在駕駛室的角落。
不到一分鍾,他便發出了輕微的鼾聲。
沒辦法,李瀟已經連續二十多個小時沒睡覺了。
之前還經過高強度的戰鬥,以及接近20個小時的航行。
要不是他平時就有熬夜寫小說以及去健身室鍛煉的習慣,身體和精神早就扛不住。
看著李瀟熟睡,廈晴空不禁有些緊張。
雖然剛才已經在李瀟的教導下,操控了一下海燕號,不過現在可是她獨自駕駛,差別還是有些大的。
她不敢東張西望,連忙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生怕把事情搞砸了。
······
夏國境內。
青高原中央臨時指揮中心。
中山裝中年人沉聲開口:
“情況怎麽樣?”
旁邊的秘書立刻迴答:
“派出的隊員對周邊進行了準確的估測,按照數據,全球的海平麵大概上升了240米。”
“這兩天水位上升速度雖然已經減緩,但是還在以每天一米的距離上升,大概是南極冰川還未完全融化。”
“根據水利部門的專家預計,按照這個進度,海平麵上升的速度,大概還會持續幾天。”
“如果不出現其他的意外。”
“最終海平麵上升的高度,會穩定在250米到260米之間。”
聽到這個數字,中年人沉默了片刻。
“250米,希望如此吧。”
“損失方麵呢?統計出來了嗎?”
秘書翻動手上文件。
“人口死亡為820萬人。”
聽到這個數字,中年人拿著水杯的手一抖。
“怎麽會這麽多?”
“太陽風暴之前不是進行妥善安排了嗎?”
“第一次準備不充分,死了300多萬,我能理解,為什麽第二次準備充分了,死的人還更多了?”
秘書額頭劃過冷汗:
“第一次的300萬,並沒有把失蹤的人數算進去。”
“第一次統計的時候,有接近250萬的失蹤人口沒有計算進去。”
“這一次,是把第一次失蹤和第二次失蹤,還有死亡的人,全部計算進去。”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第二波的太陽風暴強度更強,很多抗emp的裝置根本抵擋不住這麽強的電磁脈衝。”
“普通人熬一下就過去了,但是醫院方麵停電幾個小時,乃至是一天,就會讓大量病人的病情惡化甚至是死亡。”
中年人痛苦地閉上眼睛:
“又是電磁脈衝。”
“那麽,臨時成立的抗emp的裝置研究小組,現在進度到哪裏了?”
秘書連忙迴答:
“已經有突破性進展了。”
“第一批實驗材料已經完工,昨天經過實驗室測試,一層的石墨烯塗層,可以抵擋大概一千瓦的微波衝擊。”
“根據測量,第一次太陽風暴的脈衝峰值是1.2萬瓦,第二次太陽風暴的脈衝峰值是1.9萬瓦。”
“這就意味著,隻要19層石墨烯塗層,就可以抵擋太陽風暴帶來的電池脈衝。”
聽到實驗終於有了進展,中年人精神一震。
“太好了!”
“終於有成果了,石墨烯,好,真是好東西!”
“對了,實驗室那邊有沒有說什麽時候可以量產?”
秘書臉上露出遲疑的神色。
雖然這些遲疑一閃而過,不過卻沒能瞞過中年人,他沉聲問道。
“是實驗材料有什麽問題?”
秘書點點頭:
“石墨烯塗層雖然製作出來了,製作理論也明白。”
“但是,這種石墨烯塗層的製作難度很大。”
“現在實驗室的樣品,全是靠實驗室裏麵的幾個物理博士一點點手搓。”
“目前幾乎沒有量產的可能。”
中年人臉上剛出現的喜色瞬間消失,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
“手搓?我們現在最不缺的就是人。”
“讓其他的物理博士把手上的工作放一下,全力生產這種石墨烯塗層。”
“另外,讓實驗室那邊加快研究進度,盡快讓製作工藝提高,進入量產階段。”
“需要什麽精密器材,需要哪個研究人員,全力支持。”
“我們必須擁有抵禦電磁脈衝的科技,否則,我們將會在太陽風暴中寸步難行。”
秘書連忙在手上的筆記本記錄下來:
“明白,我這邊會讓他們調高實驗室的科研等級。”
“另外,最重要的物資儲備已經統計了出來。”
“按照目前的食物儲備,以及目前存活人數。”
“現在的國家食物儲備,可以保證400天內,所有民眾的食物需求。”
中年人微微皺眉:
“什麽?”
“是不是數據出錯了??”
“怎麽才400天?”
“國家的儲備糧食不是有最少3年嗎?”
秘書苦澀開口:
“並沒有,統計部分已經反複計算過很多次。”
“能有400天,還是因為大量死亡的原因,否則時間會更短。”
中年人感覺有些荒謬:
“這怎麽可能?”
“雖然有很多冷庫出現受損,但是不是還有很多沒有受到影響嗎?”
“很多穀物倉庫,根本不會因為冷庫損壞而導致食物損毀。”
“怎麽會隻有400天的存糧???”
看著秘書支支吾吾的樣子,中年人越發不滿。
“有什麽就說什麽?怎麽有什麽是我不能知道的嗎??”
秘書硬著頭皮說道:
“在中央派人去調查的時候,我們發現很多存儲糧食的倉庫,發生了各種意外,所以····”
“所以,除了最開始那批因為斷電,導致損毀以外,還有超過百分之30的糧倉,因為火災,水淹等問題···”
秘書的話音越來越低,直到後麵幾乎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