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乞巧燈會
來人正是羅婉茹。
她的身體已經大好,已經和彩雲一樣,看不出以前生過罕見病。
羅婉茹看到院子裏這麽多人,略顯詫異。
良好的家教讓她福身道:“婉茹見過嬸子、叔叔,老夫人。”
蘇婉道:“她是縣太爺羅大人的嫡女。”
李氏不懂官品幾階,但懂得縣太爺是他們這個地方的天,更是父母官。
聽到蘇婉這麽說,手腳都不知道往哪裏放。
手忙腳亂地道:“羅姑娘別這麽客氣,我們這種平民百姓哪裏受得起你的禮,快別折煞我們了!”
羅婉茹忙道:“受得起,蘇姑娘可是救了我的命。”
啥時候救的?
李氏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麽了,隻看向自己的女兒,她發現蘇婉已經在她不知不覺中認識了許多大人物。
還都是救命之恩。
“阿婉姐!”
門口倏地傳來一聲高亢的聲音,黑皮膚的唐小九輕門熟路地鑽進院子裏。
他看到院子裏這麽多人,眼裏也閃過詫異,卻沒放在心上,急切道:“阿婉姐,今天是乞巧節,我來接你和六郎去看燈會!”
又是燈會。
羅婉茹也忙道:“我也是這個意思,蘇姑娘,你同我們一起去吧。”
三人眼巴巴地盯著蘇婉看。
就等她下決定。
蘇婉則看向李氏和蘇連成。
李氏看這麽多人,更何況還有縣太爺的女兒和唐小九在,也就放心了。
她朝蘇婉道:“阿婉,你帶著六郎去,老太太和你爹有我照顧。”
既然已經同意,蘇婉站起身,和蘇六郎各自迴屋子裏洗過澡換了身新衣裳。
兩刻鍾後,一行人正式出發去省城看燈會。
唐小九掀開馬車簾子朝門口的李氏和蘇連成還有老太太揮手。
那黑黢黢的臉蛋揚起笑意道:“叔、嬸子,阿婆,你們放心,看完燈會我會親自送阿婉姐會讓六郎迴來!”
蘇婉坐在玉岫的馬車裏,探出頭道:“娘,你們早點休息不用等我們。”
李氏點點頭。
目送著馬車漸漸遠去,等看不見了,她才轉身關上門。
老太太在旁邊道:“兒女大了,也該有自己的想法,當爹娘的該放手還是得放手。”
李氏和蘇連成沒想到老太太突然會說出這番話,都愣愣地看向她。
老太太也擰著眉,似乎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說出這番話來,她敲了敲隱隱作痛的腦袋,迴了屋子裏躺在炕上睡覺。
隻留下李氏和蘇連成在院子裏麵麵相覷。
……
這邊,蘇婉還叫上了彩雲和狗蛋。
人多熱鬧,待會迴來也會有個伴,男孩們都坐在唐小九的馬車裏,而女孩們則是坐在了玉岫的馬車裏。
幾個姑娘家本來還挺羞澀,不怎麽熟絡。
但因為都認識蘇婉的緣故,也開始說起話來,彩雲本就和羅婉茹認識,兩人見著麵,也少了幾分拘謹。
羅婉茹知道之前誤會了彩雲,便垂眸道:“彩雲,之前的事是我不對,我若多相信你幾分你也不會被別人誤會。”
“姑娘,你本來就相信我,要不是你念著情分瞞著眾人放我迴家,我恐怕早就被亂棍打死了。”彩雲也紅了眼眶。
在羅家當差的時候羅婉茹對她是真的好。
心裏麵也沒怪罪。
彩雲也是個和氣的人,兩個姑娘家互相說開了,也都樂嗬嗬地笑出聲,沒有再如同方才那般尷尬。
玉岫是個心直口快的人:“既然誤會解開了,那我們在燈會上可要好好玩。”
“好。”
四個姑娘家紛紛笑出聲。
……
兩個時辰後,幾人進了省城,天色漸漸地暗了下來。
丫鬟從後麵的馬車上下來,搬來了椅子扶著幾個姑娘們下車,車夫拉著馬車去了旁邊等待。
唐小九領著狗蛋和蘇六郎過來了。
狗蛋和蘇六郎的眼睛裏滿是激動,這還是他們第一次進省城看燈會。
對一切都是好奇的!
在溪水村裏,他們都沒這個機會。
“我們去那邊看看。”玉岫顯然是來了很多次,指著人群最多的地方道:“那邊有詩會和燈謎,隻要猜出來了都有獎勵。”
幾人跟在玉岫身後,款款地行了過去。
玉岫和羅婉茹的臉上都戴了麵紗,蘇婉倒是不在意這個,她轉身看向蘇六郎和狗蛋。
交代兩人莫要亂跑,緊跟著腳步,若是丟了,就去方才馬車那個地方等。
兩個小家夥眸子亮晶晶的。
都說自己心裏清楚了。
蘇婉揉了揉兩個小家夥的腦袋,剛直起身就看到唐小九手裏捧著七個糖葫蘆,紅透透的,外麵那層糖衣看起來就甜得很。
一人一根。
羅婉茹和玉岫紛紛道謝。
兩個小家夥也道了聲謝,臉皮特厚的唐小九嘿嘿地笑了兩聲,似乎有點不好意思。
燈會很熱鬧,人格外多。
小河裏還有人在泛舟遊湖,溪流中也有人在放河燈。
蘇婉挨個玩了過去。
不一會手中就拿了不少東西,蘇六郎和狗蛋手中也提了幾個小物品,都是他們幾個猜燈謎贏到的小獎品。
玉岫停下腳步,牽著蘇婉的手道:“阿婉,你看那邊是在弄放河燈,我們要不要過去看看?”
蘇婉沒有拒絕。
唐小九也很懂事的買了幾個河燈,幾人站在上遊,寫了心願,小心翼翼地將河燈放在水中。
生怕河燈被水流激得翻了。
蘇婉看向蘇六郎,笑著問道:“六郎,寫了什麽心願?”
“我希望我們平安順遂,山河永固。”蘇六郎抬了抬下巴,輕笑地看向蘇婉道:“阿姐,你呢?”
蘇婉道:“我也是,狗蛋呢?”
狗蛋不好意思地抓了下頭道:“我就寫了平安,山河永固我不會寫。”
幾個姑娘輕笑了聲,連忙道:“慢慢學,以後都會寫的,兩個小家夥誌向倒是很遠大。”
“喲,玉珠,那不是你嫡姐嗎?”
不遠處,有幾個姑娘以扇遮麵,譏諷地看了過來:“她身邊都是什麽人,怎麽一股子鄉土氣息,莫不是鄉下的吧?”
玉珠其實早就看見玉岫了。
所以才將好友特意引過來,就是想讓玉岫難堪。
聽到閨友這麽說,立即露出驚訝的表情道:“大姐姐怎麽會和那些人在一起?都怪我惹她生氣,她才不願意和我一塊出門,可她也不至於為了氣我和那些鄉下人待一塊啊!”
來人正是羅婉茹。
她的身體已經大好,已經和彩雲一樣,看不出以前生過罕見病。
羅婉茹看到院子裏這麽多人,略顯詫異。
良好的家教讓她福身道:“婉茹見過嬸子、叔叔,老夫人。”
蘇婉道:“她是縣太爺羅大人的嫡女。”
李氏不懂官品幾階,但懂得縣太爺是他們這個地方的天,更是父母官。
聽到蘇婉這麽說,手腳都不知道往哪裏放。
手忙腳亂地道:“羅姑娘別這麽客氣,我們這種平民百姓哪裏受得起你的禮,快別折煞我們了!”
羅婉茹忙道:“受得起,蘇姑娘可是救了我的命。”
啥時候救的?
李氏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麽了,隻看向自己的女兒,她發現蘇婉已經在她不知不覺中認識了許多大人物。
還都是救命之恩。
“阿婉姐!”
門口倏地傳來一聲高亢的聲音,黑皮膚的唐小九輕門熟路地鑽進院子裏。
他看到院子裏這麽多人,眼裏也閃過詫異,卻沒放在心上,急切道:“阿婉姐,今天是乞巧節,我來接你和六郎去看燈會!”
又是燈會。
羅婉茹也忙道:“我也是這個意思,蘇姑娘,你同我們一起去吧。”
三人眼巴巴地盯著蘇婉看。
就等她下決定。
蘇婉則看向李氏和蘇連成。
李氏看這麽多人,更何況還有縣太爺的女兒和唐小九在,也就放心了。
她朝蘇婉道:“阿婉,你帶著六郎去,老太太和你爹有我照顧。”
既然已經同意,蘇婉站起身,和蘇六郎各自迴屋子裏洗過澡換了身新衣裳。
兩刻鍾後,一行人正式出發去省城看燈會。
唐小九掀開馬車簾子朝門口的李氏和蘇連成還有老太太揮手。
那黑黢黢的臉蛋揚起笑意道:“叔、嬸子,阿婆,你們放心,看完燈會我會親自送阿婉姐會讓六郎迴來!”
蘇婉坐在玉岫的馬車裏,探出頭道:“娘,你們早點休息不用等我們。”
李氏點點頭。
目送著馬車漸漸遠去,等看不見了,她才轉身關上門。
老太太在旁邊道:“兒女大了,也該有自己的想法,當爹娘的該放手還是得放手。”
李氏和蘇連成沒想到老太太突然會說出這番話,都愣愣地看向她。
老太太也擰著眉,似乎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說出這番話來,她敲了敲隱隱作痛的腦袋,迴了屋子裏躺在炕上睡覺。
隻留下李氏和蘇連成在院子裏麵麵相覷。
……
這邊,蘇婉還叫上了彩雲和狗蛋。
人多熱鬧,待會迴來也會有個伴,男孩們都坐在唐小九的馬車裏,而女孩們則是坐在了玉岫的馬車裏。
幾個姑娘家本來還挺羞澀,不怎麽熟絡。
但因為都認識蘇婉的緣故,也開始說起話來,彩雲本就和羅婉茹認識,兩人見著麵,也少了幾分拘謹。
羅婉茹知道之前誤會了彩雲,便垂眸道:“彩雲,之前的事是我不對,我若多相信你幾分你也不會被別人誤會。”
“姑娘,你本來就相信我,要不是你念著情分瞞著眾人放我迴家,我恐怕早就被亂棍打死了。”彩雲也紅了眼眶。
在羅家當差的時候羅婉茹對她是真的好。
心裏麵也沒怪罪。
彩雲也是個和氣的人,兩個姑娘家互相說開了,也都樂嗬嗬地笑出聲,沒有再如同方才那般尷尬。
玉岫是個心直口快的人:“既然誤會解開了,那我們在燈會上可要好好玩。”
“好。”
四個姑娘家紛紛笑出聲。
……
兩個時辰後,幾人進了省城,天色漸漸地暗了下來。
丫鬟從後麵的馬車上下來,搬來了椅子扶著幾個姑娘們下車,車夫拉著馬車去了旁邊等待。
唐小九領著狗蛋和蘇六郎過來了。
狗蛋和蘇六郎的眼睛裏滿是激動,這還是他們第一次進省城看燈會。
對一切都是好奇的!
在溪水村裏,他們都沒這個機會。
“我們去那邊看看。”玉岫顯然是來了很多次,指著人群最多的地方道:“那邊有詩會和燈謎,隻要猜出來了都有獎勵。”
幾人跟在玉岫身後,款款地行了過去。
玉岫和羅婉茹的臉上都戴了麵紗,蘇婉倒是不在意這個,她轉身看向蘇六郎和狗蛋。
交代兩人莫要亂跑,緊跟著腳步,若是丟了,就去方才馬車那個地方等。
兩個小家夥眸子亮晶晶的。
都說自己心裏清楚了。
蘇婉揉了揉兩個小家夥的腦袋,剛直起身就看到唐小九手裏捧著七個糖葫蘆,紅透透的,外麵那層糖衣看起來就甜得很。
一人一根。
羅婉茹和玉岫紛紛道謝。
兩個小家夥也道了聲謝,臉皮特厚的唐小九嘿嘿地笑了兩聲,似乎有點不好意思。
燈會很熱鬧,人格外多。
小河裏還有人在泛舟遊湖,溪流中也有人在放河燈。
蘇婉挨個玩了過去。
不一會手中就拿了不少東西,蘇六郎和狗蛋手中也提了幾個小物品,都是他們幾個猜燈謎贏到的小獎品。
玉岫停下腳步,牽著蘇婉的手道:“阿婉,你看那邊是在弄放河燈,我們要不要過去看看?”
蘇婉沒有拒絕。
唐小九也很懂事的買了幾個河燈,幾人站在上遊,寫了心願,小心翼翼地將河燈放在水中。
生怕河燈被水流激得翻了。
蘇婉看向蘇六郎,笑著問道:“六郎,寫了什麽心願?”
“我希望我們平安順遂,山河永固。”蘇六郎抬了抬下巴,輕笑地看向蘇婉道:“阿姐,你呢?”
蘇婉道:“我也是,狗蛋呢?”
狗蛋不好意思地抓了下頭道:“我就寫了平安,山河永固我不會寫。”
幾個姑娘輕笑了聲,連忙道:“慢慢學,以後都會寫的,兩個小家夥誌向倒是很遠大。”
“喲,玉珠,那不是你嫡姐嗎?”
不遠處,有幾個姑娘以扇遮麵,譏諷地看了過來:“她身邊都是什麽人,怎麽一股子鄉土氣息,莫不是鄉下的吧?”
玉珠其實早就看見玉岫了。
所以才將好友特意引過來,就是想讓玉岫難堪。
聽到閨友這麽說,立即露出驚訝的表情道:“大姐姐怎麽會和那些人在一起?都怪我惹她生氣,她才不願意和我一塊出門,可她也不至於為了氣我和那些鄉下人待一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