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的所有人都在康熙無形的威壓中噤若寒蟬,不敢有絲毫的異動。


    他們已經知道,康熙因他們的反駁而震怒,因此生怕自己成為那隻殺雞儆猴的雞,不敢有絲毫的異動,額頭磕在冰涼的地麵,冰涼的觸感讓他們越發感覺到皇威浩蕩、不容抗拒。


    然而他們也不由得聯合反抗,法不責眾,若是他們所有人都不認同,這皇太孫的位置便沒有人可以坐上去!


    坐在龍椅上的康熙在眾人的期待中開口,隻是這一開口便讓所有人的心一沉。


    “朕不是那等碌碌無為、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皇帝!前人未有的規矩不意意味著朕也要遵守!”


    “弘旭自幼聰慧,更是有朕和眾大儒的細心教導,張英是他的啟蒙先師,李光地、湯斌、熊賜履皆是他的先生。”


    “弘旭天性仁厚,聰慧敏達,其言行舉止,皆合禮儀。”


    “且於諸般事務,能洞察民情,體恤臣工。短短兩年,他做的實事可比他不少叔伯都多!”


    康熙眼神掃視眾人,接觸到他視線的誠親王、雍親王等人麵不改色,眼中隱隱有不忿之色;恆親王、淳郡王等人不由得低下頭。


    康熙視線落在胤誐身上,發現他高高昂著頭,有些想瞪他一眼,但是仔細一想發現這個兒子雖然懶散,但是卻是實打實做了不少苦差事。


    起碼每年的巡河的差事都因為他看不慣胤誐的懶散而交給他。


    算了,算了,這一點不能罵。


    康熙繼續說道:“朕深信,弘旭其德能配位,足以肩負起江山社稷之重任。”


    康熙這句話的意思便十分明顯了。


    他不僅是要立皇太孫。


    他就是要將這皇位傳給他!


    康熙一番話說得有不少人動容,然而這些人更多是沒有任何派別的中立黨亦或著是堅定的保皇黨。


    在他們看來,這皇位的繼承本就應當由康熙來決定。


    因此隻要康熙能夠給出一個名正言順能夠被他們接受的理由,他們便不會對此多加阻攔。


    他們對這位年邁的皇帝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對方無論如何都不會隨意拿皇位做決定。


    既然皇上認為敦親王世子有這個本事擔起重任,他們又有什麽理由拒絕呢?


    他們在朝中能夠穩穩占據一方,靠的不就是皇上的信任嗎?


    若是將這份信任弄沒了,他們哭都沒地方哭去。


    更何況,越是得到皇上的信任,他們越能知道這位高坐在皇位之上的皇帝是多麽的睚眥必報。


    他們不能用子孫後代的未來做賭注,希望皇上能夠放他們一馬。


    不過,奪嫡之爭從廢太子入朝理政之際便開始,至今已經度是三十幾年的光陰。


    數不清的人手和財寶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之中,他們大多數人已經深陷其中,豈會因為康熙的一兩句話迴心轉意?


    即使知道皇太孫的事情已經無法更改,但是不代表他們會就此認命。


    隻要沒有完成冊封儀式,一切皆有轉圜的餘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清穿:下崗鹹魚再就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采山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采山道並收藏綜清穿:下崗鹹魚再就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