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全場最佳胡偉龍
嘉靖:家有逆子怎麽辦 作者:釣魚狸花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眾人群情激奮,嚷嚷著勸諫太子時,忽然從不遠處傳來號啕大哭的聲音。
大家抬頭往哭聲的方向看去,發現禦史胡偉龍正仰天慟哭,好像想起了什麽極度傷心的事。
如今的胡偉龍雖然還是個小小禦史,但地位卻今時不同往日。
先是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彈劾嚴黨骨幹胡宗憲有通倭嫌疑,將言官們疑罪從有的特點發揚光大。
胡宗憲現在炙手可熱,是東南一柱,深得聖寵,又是老嚴嵩最得意的弟子,雙重身份加持下,朝野上下沒誰敢摸這老虎屁股,可他胡偉龍就敢摸,不但摸了,還摸出一件大功勞。
這就要說到胡偉龍被召到精舍,和太子朱長壽一起揪出福建巡撫王繼貪腐通倭的大案,替清流清理門戶,保住了顏麵。
後來又和高拱合作,打土豪劣紳,從這幫奸賊的手裏摳出無數糧食,拯救福建十萬百姓的姓名,替都察院大大長臉。
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隱晦的原因,胡偉龍在禦前討薪,替大家夥兒要迴了兩年的俸祿。
要知道胡偉龍還算是有些家底兒的,日子依然過的很慘,褲子都換不起,隻能一件破褲子縫縫補補,那些原本就家境不好的,家都要靠媳婦,老母織布賣錢度日。
這兩年的欠薪到手,大家的日子陡然間寬裕了不少,其實內心對胡偉龍是十分感激的。
言官雖然是靠罵人過日子,但罵人是很耗體力的,吃不飽飯罵人都沒力氣不是?
劉禦史見胡偉龍突然作怪,很鬱悶的道:“胡大人這是做什麽?我們知道你跟太子關係好,可越是這樣,你越要當一個忠臣,太子有過失你要指出來,這是你身為禦史的職責!”
其他禦史們紛紛讚同,當今聖上已經沒救了,那咱們就得救救孩子!
拯救大明要從下一代抓起!
胡偉龍抹了把眼淚,冷冷的道:“太子做錯了什麽?你們要興師問罪?”
劉禦史知道,辯經的時候到了,胡偉龍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對手,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
眾禦史十分默契的散開,圍成一個圈兒,把中間的空地留給劉禦史和胡偉龍。
“劉大人,鐵觀音漱漱口。”
有人拿來一碗熱茶,劉禦史含了一口茶,潤了潤舌頭,呸的吐在地上。
“胡大人,吃瓣橘子。”
胡偉龍的擁躉送上半個橘子,讓他清清喉嚨。
唿....
一陣風吹過,卷起地上的碎紙屑,蕭煞之氣在劉、胡二人之間蔓延開來。
“太子當然有錯,”劉禦史先聲奪人,“身為儲君,太子本應行事恭謹,以孝、勤、仁、德為天下人表率,然而當今太子卻經常忤逆皇上,行事風格乖張,不學聖人之道,卻與妖人鬥法,這難道是太子應該做的嗎?我們這些忠臣難道不該勸阻嗎?”
胡偉龍道:“大唐名相魏征曾對唐太宗說過,為臣者,要做良臣,不做忠臣,良臣使自身獲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稱號,子孫世代相傳,福祿無邊;忠臣自身遭禍被殺,君主陷於愚昧、兇暴的境地,國破家亡,隻得到一個忠臣的空名。”
劉禦史打斷道:“魏征說說的良臣,不正是我們要做的嗎?請胡大人說重點!”
胡偉龍大聲道:“錯!我大明真正做了良臣該做的,恰恰是當今太子,對於太子的言行,你們隻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隻知其表,而不知其裏,當今聖上一意修玄,十二載不上朝,滿朝文武誰人不知,哪個不曉?人人皆知,而人人皆不敢言,為何?無非怕惹怒聖上,擔個冒犯天顏,誹謗君父,落個不忠不孝的罵名!”
“你們明裏做個忠臣,暗裏卻是為己,有誰真正為國家社稷著想呢?而太子則不然,他敢講你們不敢講的話,敢說你們不願說的理,敢擔忤逆不孝之罪,敢與妖邪鬥法,敢與奸人性命相拚,太子之心何其光明,太子之行何其磊落!”
“太子的心中隻有大明,卻唯獨沒有他自己啊,告訴你們一件不算秘密的秘密吧,知道太子為何當街賣家具嗎?”
說到這裏,胡偉龍的語調緩和下來,劉禦史等人已經被說的暈暈乎乎,順勢追問原因。
胡偉龍這才滿臉悲痛的道:“你們這群忘恩負義之人,你們隻知道朝廷突然間將所欠的俸祿一次發齊,每天歌功頌德,卻不知這些錢裏麵,一大半是太子用自己都錢補上的!”
這裏就得說嘉靖行事風格陰險了,他的聖旨隻提及見胡偉龍清貧,一問才知欠薪兩年之久,故此一次性補齊,卻沒有提及朱長壽淘了兩萬兩銀子的事。
而知道內情的內閣當然不可能說,而胡偉龍那些日子被派去福建輔助高拱辦案。
直到最近胡偉龍才知道內情,本來就憋一肚子氣,但又不能戳穿嘉靖的小把戲。
可如今這幫禦史要去興師問罪,太子朱長壽才是個剛出深宮的十五歲少年,如何抵擋這麽多吵架專家?
所以胡偉龍決心不再隱忍,跳出來講出事情真相。
這一波輸出,將劉禦史等人說的啞口無言,尤其是知道朱長壽賣家具,是因為掏錢給自己發欠薪,事情的性質就完全變了。
之前是太子愚蠢貪婪,為了錢不顧臉麵,說不定還像之前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一樣,隻是想著玩一玩,過一把當商人的癮,簡直玩物喪誌,是個十足的昏君坯子。
然而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太子聖德,心疼清流日子過的苦,認可自己窮到賣家具,也要讓言官禦史們過上體麵的日子。
這是何等仁德的太子,將來肯定是堯舜禹湯啊!
劉禦史老臉通紅道:“原來如此,胡大人為何不早說?我等險些鑄成大錯!”
其他禦史也羞愧的垂下頭去,如果不是胡偉龍阻止,言官們今天算是栽了,而且得罪了太子,以後也沒有出頭之日,想一想又是慚愧,又是後怕。
胡偉龍道:“我不是也沒來得及說嘛,你們就被對麵翰林院那群偽君子攛掇起來了,這不怪你們,都是偽君子的錯,他們還造謠太子,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家跟我出去揍他們!”
大家抬頭往哭聲的方向看去,發現禦史胡偉龍正仰天慟哭,好像想起了什麽極度傷心的事。
如今的胡偉龍雖然還是個小小禦史,但地位卻今時不同往日。
先是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彈劾嚴黨骨幹胡宗憲有通倭嫌疑,將言官們疑罪從有的特點發揚光大。
胡宗憲現在炙手可熱,是東南一柱,深得聖寵,又是老嚴嵩最得意的弟子,雙重身份加持下,朝野上下沒誰敢摸這老虎屁股,可他胡偉龍就敢摸,不但摸了,還摸出一件大功勞。
這就要說到胡偉龍被召到精舍,和太子朱長壽一起揪出福建巡撫王繼貪腐通倭的大案,替清流清理門戶,保住了顏麵。
後來又和高拱合作,打土豪劣紳,從這幫奸賊的手裏摳出無數糧食,拯救福建十萬百姓的姓名,替都察院大大長臉。
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隱晦的原因,胡偉龍在禦前討薪,替大家夥兒要迴了兩年的俸祿。
要知道胡偉龍還算是有些家底兒的,日子依然過的很慘,褲子都換不起,隻能一件破褲子縫縫補補,那些原本就家境不好的,家都要靠媳婦,老母織布賣錢度日。
這兩年的欠薪到手,大家的日子陡然間寬裕了不少,其實內心對胡偉龍是十分感激的。
言官雖然是靠罵人過日子,但罵人是很耗體力的,吃不飽飯罵人都沒力氣不是?
劉禦史見胡偉龍突然作怪,很鬱悶的道:“胡大人這是做什麽?我們知道你跟太子關係好,可越是這樣,你越要當一個忠臣,太子有過失你要指出來,這是你身為禦史的職責!”
其他禦史們紛紛讚同,當今聖上已經沒救了,那咱們就得救救孩子!
拯救大明要從下一代抓起!
胡偉龍抹了把眼淚,冷冷的道:“太子做錯了什麽?你們要興師問罪?”
劉禦史知道,辯經的時候到了,胡偉龍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對手,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
眾禦史十分默契的散開,圍成一個圈兒,把中間的空地留給劉禦史和胡偉龍。
“劉大人,鐵觀音漱漱口。”
有人拿來一碗熱茶,劉禦史含了一口茶,潤了潤舌頭,呸的吐在地上。
“胡大人,吃瓣橘子。”
胡偉龍的擁躉送上半個橘子,讓他清清喉嚨。
唿....
一陣風吹過,卷起地上的碎紙屑,蕭煞之氣在劉、胡二人之間蔓延開來。
“太子當然有錯,”劉禦史先聲奪人,“身為儲君,太子本應行事恭謹,以孝、勤、仁、德為天下人表率,然而當今太子卻經常忤逆皇上,行事風格乖張,不學聖人之道,卻與妖人鬥法,這難道是太子應該做的嗎?我們這些忠臣難道不該勸阻嗎?”
胡偉龍道:“大唐名相魏征曾對唐太宗說過,為臣者,要做良臣,不做忠臣,良臣使自身獲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稱號,子孫世代相傳,福祿無邊;忠臣自身遭禍被殺,君主陷於愚昧、兇暴的境地,國破家亡,隻得到一個忠臣的空名。”
劉禦史打斷道:“魏征說說的良臣,不正是我們要做的嗎?請胡大人說重點!”
胡偉龍大聲道:“錯!我大明真正做了良臣該做的,恰恰是當今太子,對於太子的言行,你們隻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隻知其表,而不知其裏,當今聖上一意修玄,十二載不上朝,滿朝文武誰人不知,哪個不曉?人人皆知,而人人皆不敢言,為何?無非怕惹怒聖上,擔個冒犯天顏,誹謗君父,落個不忠不孝的罵名!”
“你們明裏做個忠臣,暗裏卻是為己,有誰真正為國家社稷著想呢?而太子則不然,他敢講你們不敢講的話,敢說你們不願說的理,敢擔忤逆不孝之罪,敢與妖邪鬥法,敢與奸人性命相拚,太子之心何其光明,太子之行何其磊落!”
“太子的心中隻有大明,卻唯獨沒有他自己啊,告訴你們一件不算秘密的秘密吧,知道太子為何當街賣家具嗎?”
說到這裏,胡偉龍的語調緩和下來,劉禦史等人已經被說的暈暈乎乎,順勢追問原因。
胡偉龍這才滿臉悲痛的道:“你們這群忘恩負義之人,你們隻知道朝廷突然間將所欠的俸祿一次發齊,每天歌功頌德,卻不知這些錢裏麵,一大半是太子用自己都錢補上的!”
這裏就得說嘉靖行事風格陰險了,他的聖旨隻提及見胡偉龍清貧,一問才知欠薪兩年之久,故此一次性補齊,卻沒有提及朱長壽淘了兩萬兩銀子的事。
而知道內情的內閣當然不可能說,而胡偉龍那些日子被派去福建輔助高拱辦案。
直到最近胡偉龍才知道內情,本來就憋一肚子氣,但又不能戳穿嘉靖的小把戲。
可如今這幫禦史要去興師問罪,太子朱長壽才是個剛出深宮的十五歲少年,如何抵擋這麽多吵架專家?
所以胡偉龍決心不再隱忍,跳出來講出事情真相。
這一波輸出,將劉禦史等人說的啞口無言,尤其是知道朱長壽賣家具,是因為掏錢給自己發欠薪,事情的性質就完全變了。
之前是太子愚蠢貪婪,為了錢不顧臉麵,說不定還像之前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一樣,隻是想著玩一玩,過一把當商人的癮,簡直玩物喪誌,是個十足的昏君坯子。
然而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太子聖德,心疼清流日子過的苦,認可自己窮到賣家具,也要讓言官禦史們過上體麵的日子。
這是何等仁德的太子,將來肯定是堯舜禹湯啊!
劉禦史老臉通紅道:“原來如此,胡大人為何不早說?我等險些鑄成大錯!”
其他禦史也羞愧的垂下頭去,如果不是胡偉龍阻止,言官們今天算是栽了,而且得罪了太子,以後也沒有出頭之日,想一想又是慚愧,又是後怕。
胡偉龍道:“我不是也沒來得及說嘛,你們就被對麵翰林院那群偽君子攛掇起來了,這不怪你們,都是偽君子的錯,他們還造謠太子,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家跟我出去揍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