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


    胡偉龍第一時間否掉了這個可能性。


    王繼今年四十一,當年二甲進士,為人清正廉潔,一身正氣,曾經多次彈劾嚴嵩,當副都禦史那幾年沒少挨板子。


    後來嚴嵩也煩了,直接把最棘手的一塊地盤交給王繼,讓他去抗倭前線受罪,隻是沒想到王繼運氣好,恰好俞大猷主動要求抗倭,也來到了福建。


    福建的上四府是產糧區,浦城、建陽、建寧等縣田土既廣,又多膏腴,素稱產穀之鄉,但下四府人多田少,而且商業發達,嚴重擠壓了原本就不多的耕田,但糧食自產自足問題不大。


    隻是這些年又是海禁,又是鬧倭患,所以福建的商業受到極大影響。


    倭寇對耕田破壞嚴重,前三年中,倒有兩年鬧了饑荒,這個局麵還是俞大猷的俞家軍連續擊破倭寇,情況才有好轉。


    當然這也離不開王繼本人的治理能力,對於這方麵,朝野都是認可的。


    隻是王繼這個人性格耿直,經常與胡宗憲發生衝突,其中最主要的矛盾集中在兩方麵,第一就是關於俞大猷的歸屬問題,而另一個就是調糧的問題。


    你江浙比我福建富裕,憑什麽讓我一個饑荒頻發的地方,給你富裕的地方調糧?


    我看你胡宗憲就是找茬,你抗倭,我福建就不抗倭了?


    我福建造船業名震天下,俞大猷抗倭的兵是我福建的,抗擊倭寇的船也是我福建的,你有什麽資格調我的人?


    你胡宗憲是浙江巡撫,我王繼是福建巡撫,從官職上我們是平級,你憑什麽壓我一頭?就憑你是嚴黨,上頭有人?!


    然而現實啪啪打王繼的臉,朝中有人好做官,每次跟胡宗憲爭論的結果,都是王繼吃大虧。


    俞大猷想調走就調走,所有後勤你福建出,其結果就是福建人都說王繼就是個廢物,還有說王繼是胡宗憲幹兒子的,最硌牙的,說王繼其實是胡宗憲的兔爺兒....


    這些事胡偉龍都有所耳聞,他和都察院的禦史們對此都很氣憤,但又無可奈何。


    按照胡偉龍對王繼的了解,他不信王繼能做出這種事。


    “也許..”胡偉龍口幹舌燥道:“我是說也許,是王大人手下的人瞞著他做的,王大人是個敦厚的人,很容易輕信別人。”


    連他這個和王繼關係很好的,也隻能維護到這個程度,別人就更不用說了。


    朱長壽托著下巴問道:“有沒有俞大猷的奏折?這件事他莫名其妙被降級,不應該一點兒反應都沒有吧?”


    張居正打開裝有俞大猷奏折的箱子,按照時間順序,成功找到了關於搜尋倭寇的奏報。


    “按照奏折中所說,當天俞將軍率軍前往一個叫膠島的地方,根據線報說那裏聚集了至少幾千倭寇,俞將軍擅長海戰,所以打算摧毀倭寇的船隻,將倭寇困在島上,困死這幫孽畜!”


    朱長壽問道:“有沒有福建的輿圖,最好帶附近島嶼的。”


    看起來很喜慶的黃錦馬上找出輿圖,朱長壽把輿圖掛在黑板上,所有人都聚在一起。


    嘉靖大聲道:“拿著這個看!”


    他從屁股底下掏出一個放大鏡,此時天色已經暗下來,精舍內關著窗戶,窗戶上貼的白色蠟紙,采光非常不好。


    有小太監拿來宮燈,眾人在輿圖中搜索著膠島。


    “在這呢!”朱長壽指著東南的方向,“這個大島是膠島!”


    能裝下幾千人的,不可能是那種豆丁小島,從輿圖上看,膠島比周邊的小島要大上一圈。


    而最關鍵的,是膠島距離福建本土並不遠...


    朱長壽皺眉道:“我不懂航海,你們看一看,如果從福建的港口出發,到這個膠島打一個來迴需要多長時間?”


    張居正吸口氣道:“如果用小帆船,再有力士劃槳的話,大半天可以到,一天半就能一個來迴,胡宗憲求援時,福建卻說聯係不上俞大猷,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嚴世蕃眼中透出殺機,有人把嚴黨和徐階一派全都給耍了!


    嚴世蕃和張居正為這件事打了無數嘴架,連陸炳都驚動了,結果居然是這樣....


    “臣做個大膽推測!”嚴世蕃轉向嘉靖,嚴肅的道:“福建方向有人坐視胡汝貞戰敗,這個膠島上的倭寇很可能就是胡汝貞遇到的援軍,如果俞將軍能及時趕到,來個裏應外合,定能一戰定乾坤,一舉圍殲這股倭寇,這個人太可恨了,應該千刀萬剮!”


    嘉靖的臉色如鐵,悶聲道:“把胡宗憲和俞大猷的奏折,全都給我打開,按照日期給朕查!還有福建那邊,以王繼為首的,所有官員的奏報,全都給朕找出來!今天就是不睡!也要查出真相是什麽!”


    這就是搞黨爭的問題,每個黨派都掐著自己掌握的部分信息,導致大家都隻能得到片麵情報,做出的判斷自然謬之千裏。


    就拿這次福建倭患的事來說,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是俞大猷一個人背鍋,他當時是去海上剿倭,他對倭寇襲擊福建這事一無所知,如何參與防禦?


    福建本土的防禦如此鬆懈,離開俞大猷就像紙糊的一般,王繼這個巡撫難辭其咎!


    王繼縱使有天大的委屈,也不應該耽擱抗倭....


    很快,張居正就找到俞大猷的一篇奏報,內容是自辯為什麽沒能及時迴防,而是在海上耽擱了那麽久。


    原來是福建巡撫衙門公文,讓俞大猷守株待兔,還是後來俞大猷發現本土那邊濃煙滾滾,火光衝天,他猶豫了半天終於還是抗命迴防,抓住了倭寇的尾巴狠殺了幾個。


    另外還有一條很關鍵的信息,就隱藏在奏報的一句話中,軍中無糧,鄉紳捐助,大猷自籌,湊夠十天軍糧...


    嘉靖捋著胡須道:“如果朕沒有記錯,三個月前從大同府給福建調撥過一批糧吧?福建自己還產糧,沒辦法援助胡宗憲尚且還能理解,怎麽俞大猷還要自己籌糧?這裏麵怕是有碩鼠吧!”


    貪腐...


    在大明已經是普遍的問題了,小打小鬧的隻當養廉,大貪大腐權當日常,巨貪巨腐都在朝堂,但是貪腐這東西,上麵拿一分,下麵那群人就得貪十分。


    其實不隻是大明,曆朝曆代糧倉都出大案,哪怕是仙境照樣不能免俗。


    福建那邊缺糧缺成這個鳥樣子,要說完全沒問題,那絕對說不過去。


    朱長壽問道:“老頭子,那要怎麽查呢?”


    嘉靖此時反而平靜了,他道:“小混蛋你好好學吧,把福建方向此次倭患造成的損失奏報找出來,朕敢肯定,絕對有糧食方麵的損失!”


    東南方向的所有奏折都在這裏,很快翻出王繼的奏折,上麵果然寫著:糧倉倭寇洗劫,損失糧食三十萬石。


    如果折合成銀子,則有近四十萬兩之巨!


    看到這裏,嘉靖怒極反笑道:“倭寇好忙啊,搶錢搶人不說,還要搶糧,這麽多糧食他們怎麽運的?糧倉位置在省城附近,這夥兒倭寇居然敢攻打省城?依朕看,這些倭寇才是真神仙,居然會分身術!”


    事已至此,其實這場公案就算破了。


    朱長壽腦中想象著被倭寇肆虐的福建百姓,恨聲道:“誤國誤民!要一查到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家有逆子怎麽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釣魚狸花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釣魚狸花貓並收藏嘉靖:家有逆子怎麽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