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羲皇所言,劉昊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自己好歹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青年,從小就是在老馬的思想主義熏陶下長大的,後來又接觸了《哲學》這門關於世界觀的學說。
別的不敢說,要說這辯證唯物論學的賊好,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三大規律還算門清。
特別是老馬的核心思想之一,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的規則,它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係,獨立於意識之外。
還有對本質的理解,是人類對主客觀世界的理性認識,是人類高級思維的結果。
哲學的本質是二律背反、不可以證偽、反思、終極追問、不知之知。
也有人提出了哲學的本質是元知識、元理學,即大道至簡,是人理解人、人認識人的理性活動。
因此,哲學的本質可以理解為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麵的把握,是一種理性思維和反思的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對人類自身的認識和理解。
而如今,劉昊所麵對的情況,可不是原來的世界用哲學能解釋得通的,唯一有點聯係的也就是因果關係了吧!
即事物之間的因果聯係,必然既是先行後續的關係,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係。在一定條件下,兩者可以互相轉化。曆史的因果聯係主要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異果、同果異因、互為因果、係列因果等。
劉昊想起了曾在藍星時看過的一本書:
這本書主要說了什麽呢?借用作者的原話,其實也沒什麽,我隻是推開了一扇新的科學,叫因果科學的大門而已。注意,他說的不是一個新的課題,或者新的研究,而是一門新的科學。
當然,敢說這話的,也不是一般人。這本書的作者,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傳奇人物,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朱迪亞·珀爾。老人家當時已經83歲,曾經被《大西洋月刊》評為機器學習技術的開山鼻祖。
但是那時,已經80多歲的珀爾,卻是這門技術,最激烈的批評者。他的態度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轉變?簡單說,珀爾的態度之所以發生轉變,原因就在“因果”這兩個字上。
珀爾認為,現在的人工智能,根本就不具備真正的智能。它隻能算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它所有的能力,都是基於已有的數據,都來自人類的輸入。
但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必須能夠超越經驗,能夠想象一些從來沒發生過的情況,能夠處理那些從來沒有被錄入數據庫之內的事。而要想具備這種超越經驗的能力,首先要具備因果思維。
那麽,為什麽說因果思維,能讓你具備超越經驗的能力呢?
舉個例子,在《聖經》裏,上帝針對吃蘋果這件事問夏娃,“你都做了什麽?”夏娃迴答,都是因為蛇,是蛇騙我吃的蘋果。注意,上帝問的是事實,是你都做了什麽。而夏娃迴答的是因果,是做這件事的原因。
對人類來說,因果是一種特別自然的思考方式。但是,就是因為太自然了,以至於很多人都沒注意到,這種思考方式,其實反映了人類的一種,超越經驗的能力。
你看,夏娃之所以要迴答做這件事的原因,是因為她猜到,上帝可能會責備她。她想找個理由,獲得寬恕。
但是,注意,上帝責備她這件事,實際上從來沒有發生過,它根本不在夏娃的經驗之內。隻是夏娃猜到,上帝會責備她。
你看,在這一問一答的因果分析中,夏娃已經完成了一次超越經驗的思考。
換句話說,因果,不僅僅是對已知經驗的總結。比如因為我吃了飯,所以我覺得飽。因果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它其實是一種超越經驗的思考能力。
劉昊還看過兩個故事:一個是我們都很熟悉的神話,後羿射日。說的是,天上有九個太陽,莊稼熱得寸草不生,人也快熱死了。怎麽辦?一個叫後羿的人,用一把大弓,射下了八個太陽。
另一個故事,來自於著名的小說《三體》。說的是,在遙遠的外星係,有三個太陽。這三個太陽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彼此吸引,做出了無窮無盡的不規則運動。這個運動沒有任何規律,人類根本算不出來。它已經超過了人類目前的數學極限。
在後羿射日的故事裏,建立的因果,隻考慮到了熱這一個因素。因為在人們編這個故事的時候,還沒有發現萬有引力。但是,在《三體》的故事裏,人們已經意識到,萬有引力的存在。
由此可見,光有這個因果也不一定準確!沒準未來的某一天,人們又發現了萬有引力之外的新規則。也就是這個宇宙同時存在很多不同維度的規則,比如熱力、能量守恆、量子糾纏、平衡陰陽對立規則、時空聯係規則,等等。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萬事發生必有前因!宇宙是一張時空網絡,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係的,而時間的箭頭卻一直在向前!
想至此處,劉昊不禁悵然一歎,“唉!”。
“也許隻有等自己足夠強大,掌握規則越多,才能越發的接近真相!才能真正的了解這個宇宙!以及自己的前世今生!
因果又何來!何又為因果!
自己好歹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青年,從小就是在老馬的思想主義熏陶下長大的,後來又接觸了《哲學》這門關於世界觀的學說。
別的不敢說,要說這辯證唯物論學的賊好,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三大規律還算門清。
特別是老馬的核心思想之一,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的規則,它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係,獨立於意識之外。
還有對本質的理解,是人類對主客觀世界的理性認識,是人類高級思維的結果。
哲學的本質是二律背反、不可以證偽、反思、終極追問、不知之知。
也有人提出了哲學的本質是元知識、元理學,即大道至簡,是人理解人、人認識人的理性活動。
因此,哲學的本質可以理解為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麵的把握,是一種理性思維和反思的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對人類自身的認識和理解。
而如今,劉昊所麵對的情況,可不是原來的世界用哲學能解釋得通的,唯一有點聯係的也就是因果關係了吧!
即事物之間的因果聯係,必然既是先行後續的關係,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係。在一定條件下,兩者可以互相轉化。曆史的因果聯係主要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異果、同果異因、互為因果、係列因果等。
劉昊想起了曾在藍星時看過的一本書:
這本書主要說了什麽呢?借用作者的原話,其實也沒什麽,我隻是推開了一扇新的科學,叫因果科學的大門而已。注意,他說的不是一個新的課題,或者新的研究,而是一門新的科學。
當然,敢說這話的,也不是一般人。這本書的作者,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傳奇人物,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朱迪亞·珀爾。老人家當時已經83歲,曾經被《大西洋月刊》評為機器學習技術的開山鼻祖。
但是那時,已經80多歲的珀爾,卻是這門技術,最激烈的批評者。他的態度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轉變?簡單說,珀爾的態度之所以發生轉變,原因就在“因果”這兩個字上。
珀爾認為,現在的人工智能,根本就不具備真正的智能。它隻能算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它所有的能力,都是基於已有的數據,都來自人類的輸入。
但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必須能夠超越經驗,能夠想象一些從來沒發生過的情況,能夠處理那些從來沒有被錄入數據庫之內的事。而要想具備這種超越經驗的能力,首先要具備因果思維。
那麽,為什麽說因果思維,能讓你具備超越經驗的能力呢?
舉個例子,在《聖經》裏,上帝針對吃蘋果這件事問夏娃,“你都做了什麽?”夏娃迴答,都是因為蛇,是蛇騙我吃的蘋果。注意,上帝問的是事實,是你都做了什麽。而夏娃迴答的是因果,是做這件事的原因。
對人類來說,因果是一種特別自然的思考方式。但是,就是因為太自然了,以至於很多人都沒注意到,這種思考方式,其實反映了人類的一種,超越經驗的能力。
你看,夏娃之所以要迴答做這件事的原因,是因為她猜到,上帝可能會責備她。她想找個理由,獲得寬恕。
但是,注意,上帝責備她這件事,實際上從來沒有發生過,它根本不在夏娃的經驗之內。隻是夏娃猜到,上帝會責備她。
你看,在這一問一答的因果分析中,夏娃已經完成了一次超越經驗的思考。
換句話說,因果,不僅僅是對已知經驗的總結。比如因為我吃了飯,所以我覺得飽。因果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它其實是一種超越經驗的思考能力。
劉昊還看過兩個故事:一個是我們都很熟悉的神話,後羿射日。說的是,天上有九個太陽,莊稼熱得寸草不生,人也快熱死了。怎麽辦?一個叫後羿的人,用一把大弓,射下了八個太陽。
另一個故事,來自於著名的小說《三體》。說的是,在遙遠的外星係,有三個太陽。這三個太陽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彼此吸引,做出了無窮無盡的不規則運動。這個運動沒有任何規律,人類根本算不出來。它已經超過了人類目前的數學極限。
在後羿射日的故事裏,建立的因果,隻考慮到了熱這一個因素。因為在人們編這個故事的時候,還沒有發現萬有引力。但是,在《三體》的故事裏,人們已經意識到,萬有引力的存在。
由此可見,光有這個因果也不一定準確!沒準未來的某一天,人們又發現了萬有引力之外的新規則。也就是這個宇宙同時存在很多不同維度的規則,比如熱力、能量守恆、量子糾纏、平衡陰陽對立規則、時空聯係規則,等等。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萬事發生必有前因!宇宙是一張時空網絡,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係的,而時間的箭頭卻一直在向前!
想至此處,劉昊不禁悵然一歎,“唉!”。
“也許隻有等自己足夠強大,掌握規則越多,才能越發的接近真相!才能真正的了解這個宇宙!以及自己的前世今生!
因果又何來!何又為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