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潑天富貴
二樓某處。
窗戶處。
莫餘和嚴開先站在那裏,望著下麵的亂象。
“想不到他名氣那麽大?居然還有人圍上去要簽名了。”嚴開先都感覺很詫異:“我印象中他還隻是個小孩子呢。”
莫餘笑道:“說小孩子也沒錯,今年好像也才17不到吧?”
陸子波高一出道,當時15歲,去年拿到s1世界冠軍也才16,今年還沒到17生日。
“真是了不起。”
嚴開先感歎不已。
“確實是非常厲害的一個小夥子。”莫餘點點頭道:“不過您管著體育局,應該也見得多了吧?”
不止是電競需要年輕選手,很多體育競賽項目也都是十來歲的少年居多。
體操、滑冰、跳水等等,都是選拔正處於十多歲的青少年選手。
這個年紀,正是人一生中最柔韌反應最快的歲數,小了身體發育沒好,大了很多東西就下降了,隻有十來歲才是最巔峰時期。
“是不少,但是世界冠軍就沒幾個了。”
嚴開先擺擺手,離開窗邊,走迴辦公桌邊坐了下來。
“這次省運會gag項目總共有十二個城市報名,而且都是年輕人掌管的地方,那些老一派的思想還是沒放開,不然應該會更多一些。”
“那也沒辦法,慢慢來吧,有十二個我就很滿足了。”
莫餘實話實說。
整個漢東,大大小小的市縣不少,各市縣所屬的運動員也有多有少。
省運會上,報名最多的項目始終還是短跑、接力、跳遠、跳高那些傳統項目,像是電競這種新興項目,許多人都保持觀望。
現在能有十二個城市報名,莫餘真是感到心滿意足了。
要不是電競在漢東發展日久,周邊不少城市都因為帶來的遊客獲得了好處,又有年輕些的掌舵人看到gag賽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再加上捐贈物資的麵子,恐怕十二個都沒有。
但凡換一個省份,莫餘當時都不敢答應樓行要進入省運會。
條件根本不成熟,進了也沒人報名。
也就是漢東才有基礎。
“也對。”嚴開先道:“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吧,現在剛開始,能有十二個城市已經很好了,我現在倒是很好奇,不知道哪座城市能拿到冠軍?你覺得京州希望大不大?”
“那還真不好說。”
莫餘想了想,也不敢下結論。
別看京州有陸子波,但其他幾個報名的城市也同樣有高手。
陸子波再強,沒有熟悉的隊友,恐怕也很難打出好成績。
要知道。
這次報名參賽的城市以京州為中心向外擴散,臨近接壤的三個城市都報了名,剩下八個也都離京州不遠,而且相比之下,部門主管也都是三十多、四十出頭的年紀輕一點的人。
細數下去,十二座城市分別是京州、南市、常市、向縣、洪江、源市、江城、上城、資縣、冷水縣、昌城、安縣。
真要他看的話,從紙麵實力來看,京州奪冠希望最大,有陸子波這個冠軍和另外一名gdl的職業選手。
接下來則是南市,他們也有兩人,一個gpl一個gdl。
洪江三個,都是gdl的選手。
源市、江城、資縣、冷水縣各一人,其中源市的是一名gpl的上單,其他三個都是gdl的選手。
總計十一人,分屬七城。
而這七座城市在招收隊員時,也都和京州一樣的規定,海選隊員作為職業選手的替補。
“隻能說單看紙麵實力,京州略占優勢,但到底如何還得打了才知道。”莫餘分析道:“像是洪江,雖然三個都是次級聯賽的選手,但裏麵有兩人可都效力在同一俱樂部,光是配合上就存在優勢,另外幾個地方也很難說。”
“聽你這麽一分析,京州想要奪冠恐怕還真不是件易事。”
嚴開先皺了皺眉:“世界冠軍也不保險嗎?”
莫餘攤手道:“又不是單人賽,gag是團體賽,一個人再強也不可能打5個,不現實嘛。”
“那還真是有點麻煩。”嚴開先歎了口氣,隨後像是想到了什麽,眼前一亮:“對了,教練選好了嗎?京州隊分到的是誰?我記得好像帝星的教練最厲害?”
莫餘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麽,無奈道:“您好歹是個管體育的大領導,能不能講點原則,公平競技好嗎!”
“你小子別跟我瞎扯,事關榮譽,京州分到的是誰?”
嚴開先追問不停。
省運會上取得好成績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向上升遷的政績。
往年京州作為省會,在其他項目上都是強有力的競爭者,今年多了個gag,嚴開先同樣想拿冠軍。
甚至在他心裏,gag比其他項目還重要。
畢竟其他項目,整個漢東都很難培養出一個世界冠軍,但是gag不一樣,京州的機會是最大的。
本身就是電競起源,又有電競之都的名號,氛圍最為濃鬱。
如果等以後電競進入亞運那樣的賽場的時候,京州能夠再出一個陸子波那樣的選手,簡直就是潑天的富貴!
“我知道您在想什麽,隻能說想多了。”莫餘見狀好笑道:“都是隨機抽簽的,而且全是助教,沒有一個主教練,水平都差不多,差異不大,就算最好的也強不了太多的。”
經過s1之後,越來越多的俱樂部都了解到了教練的作用,紛紛想辦法挖掘戰術性人才充當隊伍教練。
在聯賽開辦之後,幾乎每個俱樂部都已經找到了教練,並且更進一步,組建了教練團隊,配備分析師、數據師、助教等多個崗位。
雖然其中大部分人還不太適應,更多的是充當一個點外賣或者領隊的角色,但教練的任務都擔了起來,再加上有老板支持,他們本身也並非濫竽充數,而是都有一定的真才實學,起碼在對版本理解、戰術思路上都有一定的研究,隻不過水平有高下之分而已。
這一次省運會,莫餘就為那些報名的城市戰隊配備了教練,邀請gdl、gpl所有俱樂部的教練團隊負責抽簽,在不影響聯賽的情況下,抽調出了十二個教練分配到各個城市的參賽隊伍去負責指導。
而這十二個教練大多也都是屬於助教,並不是戰隊真正的教練,極少參與聯賽的bp、戰術之類的事情,能有這次機會施展所學,也都欣然答應。
二樓某處。
窗戶處。
莫餘和嚴開先站在那裏,望著下麵的亂象。
“想不到他名氣那麽大?居然還有人圍上去要簽名了。”嚴開先都感覺很詫異:“我印象中他還隻是個小孩子呢。”
莫餘笑道:“說小孩子也沒錯,今年好像也才17不到吧?”
陸子波高一出道,當時15歲,去年拿到s1世界冠軍也才16,今年還沒到17生日。
“真是了不起。”
嚴開先感歎不已。
“確實是非常厲害的一個小夥子。”莫餘點點頭道:“不過您管著體育局,應該也見得多了吧?”
不止是電競需要年輕選手,很多體育競賽項目也都是十來歲的少年居多。
體操、滑冰、跳水等等,都是選拔正處於十多歲的青少年選手。
這個年紀,正是人一生中最柔韌反應最快的歲數,小了身體發育沒好,大了很多東西就下降了,隻有十來歲才是最巔峰時期。
“是不少,但是世界冠軍就沒幾個了。”
嚴開先擺擺手,離開窗邊,走迴辦公桌邊坐了下來。
“這次省運會gag項目總共有十二個城市報名,而且都是年輕人掌管的地方,那些老一派的思想還是沒放開,不然應該會更多一些。”
“那也沒辦法,慢慢來吧,有十二個我就很滿足了。”
莫餘實話實說。
整個漢東,大大小小的市縣不少,各市縣所屬的運動員也有多有少。
省運會上,報名最多的項目始終還是短跑、接力、跳遠、跳高那些傳統項目,像是電競這種新興項目,許多人都保持觀望。
現在能有十二個城市報名,莫餘真是感到心滿意足了。
要不是電競在漢東發展日久,周邊不少城市都因為帶來的遊客獲得了好處,又有年輕些的掌舵人看到gag賽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再加上捐贈物資的麵子,恐怕十二個都沒有。
但凡換一個省份,莫餘當時都不敢答應樓行要進入省運會。
條件根本不成熟,進了也沒人報名。
也就是漢東才有基礎。
“也對。”嚴開先道:“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吧,現在剛開始,能有十二個城市已經很好了,我現在倒是很好奇,不知道哪座城市能拿到冠軍?你覺得京州希望大不大?”
“那還真不好說。”
莫餘想了想,也不敢下結論。
別看京州有陸子波,但其他幾個報名的城市也同樣有高手。
陸子波再強,沒有熟悉的隊友,恐怕也很難打出好成績。
要知道。
這次報名參賽的城市以京州為中心向外擴散,臨近接壤的三個城市都報了名,剩下八個也都離京州不遠,而且相比之下,部門主管也都是三十多、四十出頭的年紀輕一點的人。
細數下去,十二座城市分別是京州、南市、常市、向縣、洪江、源市、江城、上城、資縣、冷水縣、昌城、安縣。
真要他看的話,從紙麵實力來看,京州奪冠希望最大,有陸子波這個冠軍和另外一名gdl的職業選手。
接下來則是南市,他們也有兩人,一個gpl一個gdl。
洪江三個,都是gdl的選手。
源市、江城、資縣、冷水縣各一人,其中源市的是一名gpl的上單,其他三個都是gdl的選手。
總計十一人,分屬七城。
而這七座城市在招收隊員時,也都和京州一樣的規定,海選隊員作為職業選手的替補。
“隻能說單看紙麵實力,京州略占優勢,但到底如何還得打了才知道。”莫餘分析道:“像是洪江,雖然三個都是次級聯賽的選手,但裏麵有兩人可都效力在同一俱樂部,光是配合上就存在優勢,另外幾個地方也很難說。”
“聽你這麽一分析,京州想要奪冠恐怕還真不是件易事。”
嚴開先皺了皺眉:“世界冠軍也不保險嗎?”
莫餘攤手道:“又不是單人賽,gag是團體賽,一個人再強也不可能打5個,不現實嘛。”
“那還真是有點麻煩。”嚴開先歎了口氣,隨後像是想到了什麽,眼前一亮:“對了,教練選好了嗎?京州隊分到的是誰?我記得好像帝星的教練最厲害?”
莫餘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麽,無奈道:“您好歹是個管體育的大領導,能不能講點原則,公平競技好嗎!”
“你小子別跟我瞎扯,事關榮譽,京州分到的是誰?”
嚴開先追問不停。
省運會上取得好成績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向上升遷的政績。
往年京州作為省會,在其他項目上都是強有力的競爭者,今年多了個gag,嚴開先同樣想拿冠軍。
甚至在他心裏,gag比其他項目還重要。
畢竟其他項目,整個漢東都很難培養出一個世界冠軍,但是gag不一樣,京州的機會是最大的。
本身就是電競起源,又有電競之都的名號,氛圍最為濃鬱。
如果等以後電競進入亞運那樣的賽場的時候,京州能夠再出一個陸子波那樣的選手,簡直就是潑天的富貴!
“我知道您在想什麽,隻能說想多了。”莫餘見狀好笑道:“都是隨機抽簽的,而且全是助教,沒有一個主教練,水平都差不多,差異不大,就算最好的也強不了太多的。”
經過s1之後,越來越多的俱樂部都了解到了教練的作用,紛紛想辦法挖掘戰術性人才充當隊伍教練。
在聯賽開辦之後,幾乎每個俱樂部都已經找到了教練,並且更進一步,組建了教練團隊,配備分析師、數據師、助教等多個崗位。
雖然其中大部分人還不太適應,更多的是充當一個點外賣或者領隊的角色,但教練的任務都擔了起來,再加上有老板支持,他們本身也並非濫竽充數,而是都有一定的真才實學,起碼在對版本理解、戰術思路上都有一定的研究,隻不過水平有高下之分而已。
這一次省運會,莫餘就為那些報名的城市戰隊配備了教練,邀請gdl、gpl所有俱樂部的教練團隊負責抽簽,在不影響聯賽的情況下,抽調出了十二個教練分配到各個城市的參賽隊伍去負責指導。
而這十二個教練大多也都是屬於助教,並不是戰隊真正的教練,極少參與聯賽的bp、戰術之類的事情,能有這次機會施展所學,也都欣然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