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遊就是個不錯的幫手。
既懂醫術,又對雲家忠心,無論是藥園還是藥坊,都可以交給他打理。
隻是不知他願不願意。
雲茯苓見了淩遊後,將事情一說,淩遊當即點頭道:“願意,小的自然是願意的!”
自從重新見到雲茯苓後,陵遊便想著迴到雲茯苓身邊做事。
如今心願得償,自是喜不自勝。
對於手底下的人,雲茯苓向來大方,當即給淩遊開了從前雙倍的薪資,年節的打賞等福利另算。
談好後,淩遊便迴家與家人相商,準備收拾些衣物,去雙林村。
淩遊的妻子早些年便去世了,膝下隻有一子淩傑。
淩傑早年雖讀了幾年書,但天資有限,屢次縣試都未中,後來幹脆去做了賬房先生養家,把讀書科舉改換門庭的希望放在了下一代的身上。
如今淩家的兩個小孫子,都在學堂上學。
淩傑得知父親要重迴雲家長房做事,心裏很是不情願。
“爹,您年紀不小了,在藥鋪裏坐堂看診,比做什麽管事輕鬆多了,錢也不少的。”
“況且侯爺早就放了咱們一家子的身契,如今阿晨和阿霄都在念書,他們將來肯定是要科舉的……”
淩遊一聽,便知道兒子心裏的想法。
他拍了拍淩傑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傑兒,做人要念恩,更不能忘本!”
“當年若非老侯爺和侯爺,你爹我恐怕一輩子都得在莊子裏種地,哪有讀書學醫的機會?”
“咱們淩家,哪有如今的好日子過?”
“更別說子孫後輩能讀書科舉了!”
淩傑一張臉臊得通紅,“爹,我一直都記得侯爺的恩情,隻是如今有了阿晨和阿霄,便想多為他們考慮幾分,奴籍是不能科舉的……”
淩遊一掌拍在兒子後腦勺上。
“你當你爹是傻的?”
“你當大小姐是什麽刻薄人?”
“大小姐親自開口,請我做事,簽的隻是用工的契書。”
“老侯爺一家子都是寬厚仁善的。”
隻可惜天不假年,好人沒好報,創下的偌大家業倒叫惡人給占去了。
淩遊心下歎息一迴。
淩傑聞言,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大戶人家倚重的心腹,多是家奴,手裏捏著賣身契才能放心用人。
如今雲茯苓請他爹去做管事,淩傑生怕他爹因為雲家的恩情,一味愚忠,重新賣身雲家。
淩遊再次拍拍兒子的肩膀,“大小姐的風姿,頗有些像當年的老侯爺,等你什麽時候見了就知道了。”
“大小姐是有本事的人,日後的成就說不定能與老侯爺比肩。”
“你爹我運道好,才能跟在大小姐身邊做事。”
“你等著瞧吧,以後不知道多少人羨慕我嘞!”
多年後,淩傑才發現當年他爹果真是一語中的。
慶幸他爹當年做了無比正確的決定!
這些後話暫且不提。
話說雲茯苓和淩遊分開後,去集市采購了一些蔬菜魚肉等物,這才迴雙林村。
雲家的房子已經建好了,雲茯苓也找人看過了吉日,後日便是喬遷新居的好日子。
雲茯苓便打算辦一場喬遷宴,請村子裏的人熱鬧一下。
喬遷宴這日,幾乎整個村子的人都來了。
雲茯苓雖隻蓋了個一進院落,正房加上東西廂房,再加上廚房倉房馬廄等,總共也就七八間屋子,可是在雙林村裏卻算是頂氣派的房子了。
一大早,便有村人帶著賀禮上門,參觀雲家的新居。
旁的屋子瞧著都是尋常,隻有浴房和廚房頗為奇特。
尤其是浴房,不僅有水道直通屋外,洗澡水可以直接在屋子裏倒進水道裏,不必再費勁地抬出屋外再倒水了。
還有一個圓圓的,據說叫花灑的東西,擰開塞子能直接出熱水。
夏天用來衝澡再方便不過了。
還有用青石磚砌的蹲坑,大小號後,也能直接用水衝掉,通過水道流進後院的化糞池裏。
村人看的驚奇,有些人家不免心動,想著日後蓋房子,也要蓋一間像雲家這樣的浴房才好。
而雲家的廚房則亮堂又寬敞,進門靠牆便有一排半人高的台子。
這台子用來切菜備菜正合適,而且台子下麵是中空的,外麵安了櫃門,櫃子裏可以放些諸如碗碟瓦罐之類的東西。
東西既有地方安置,又顯得整潔幹淨。
那些經常做家事的婦人們,一看到雲家的廚房,便是眼睛一亮。
此時,已經有婦人來雲家幫忙整治中午的宴席了。
她們都是經年與廚房打交道的人,一用雲家這廚房,便感受到了這其中的好處。
婦人們一邊幹活,一邊議論起雲家的新房子,言辭間多是驚歎誇讚。
有見到雲茯苓的,不免拉著她問起來。
其實雲茯苓就是為了住起來方便舒適,當初蓋房子的時候,加入了一點現代的裝修理念。
而禹大匠不愧是建築方麵的專業人才,略一琢磨,就領會了雲茯苓的想法。
然後按照雲茯苓畫出來的圖紙,便她想要的浴房和廚房都建了出來。
建造途中雲茯苓也去看了幾次,對於禹大匠的手藝,她是很滿意的。
禹大匠還找雲茯苓商量,能不能買她的圖紙,以後說不定還有別的人家也會喜歡這樣的浴房和廚房。
雲茯苓自不會吝嗇兩張圖紙,直接送給了禹大匠。
況且那圖紙禹大匠已經看過了,還照著圖紙蓋出來了,早就印在了腦子裏。
若是換個品性差的,直接學了去在別處掙錢,雲茯苓也不知道。
禹大匠卻是個心正的,先找雲茯苓問了。
哪知雲茯苓竟這麽大方,直接把圖紙送他了。
禹大匠不好生受,便額外打了一對樟木箱子,送給雲茯苓當做迴禮。
喬遷宴這日,雲家好不熱鬧。
自從逃荒以來,村民們還沒有這樣聚在一起,心安又歡喜地熱鬧一場。
尤其雲茯苓不是個小氣的,宴上的菜色很是實在,都是油水很足的硬菜。
除了菜色很好外,每桌還有一壇子酒。
這年頭的酒都是用糧食釀的,價錢並不便宜。
村民們隻有年節時,才舍得喝上一碗。
這麽一壇子酒,一桌的人分下來,一人也就一兩碗而已。
既解了饞,也不至於讓人喝醉了,鬧出事來。
既懂醫術,又對雲家忠心,無論是藥園還是藥坊,都可以交給他打理。
隻是不知他願不願意。
雲茯苓見了淩遊後,將事情一說,淩遊當即點頭道:“願意,小的自然是願意的!”
自從重新見到雲茯苓後,陵遊便想著迴到雲茯苓身邊做事。
如今心願得償,自是喜不自勝。
對於手底下的人,雲茯苓向來大方,當即給淩遊開了從前雙倍的薪資,年節的打賞等福利另算。
談好後,淩遊便迴家與家人相商,準備收拾些衣物,去雙林村。
淩遊的妻子早些年便去世了,膝下隻有一子淩傑。
淩傑早年雖讀了幾年書,但天資有限,屢次縣試都未中,後來幹脆去做了賬房先生養家,把讀書科舉改換門庭的希望放在了下一代的身上。
如今淩家的兩個小孫子,都在學堂上學。
淩傑得知父親要重迴雲家長房做事,心裏很是不情願。
“爹,您年紀不小了,在藥鋪裏坐堂看診,比做什麽管事輕鬆多了,錢也不少的。”
“況且侯爺早就放了咱們一家子的身契,如今阿晨和阿霄都在念書,他們將來肯定是要科舉的……”
淩遊一聽,便知道兒子心裏的想法。
他拍了拍淩傑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傑兒,做人要念恩,更不能忘本!”
“當年若非老侯爺和侯爺,你爹我恐怕一輩子都得在莊子裏種地,哪有讀書學醫的機會?”
“咱們淩家,哪有如今的好日子過?”
“更別說子孫後輩能讀書科舉了!”
淩傑一張臉臊得通紅,“爹,我一直都記得侯爺的恩情,隻是如今有了阿晨和阿霄,便想多為他們考慮幾分,奴籍是不能科舉的……”
淩遊一掌拍在兒子後腦勺上。
“你當你爹是傻的?”
“你當大小姐是什麽刻薄人?”
“大小姐親自開口,請我做事,簽的隻是用工的契書。”
“老侯爺一家子都是寬厚仁善的。”
隻可惜天不假年,好人沒好報,創下的偌大家業倒叫惡人給占去了。
淩遊心下歎息一迴。
淩傑聞言,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大戶人家倚重的心腹,多是家奴,手裏捏著賣身契才能放心用人。
如今雲茯苓請他爹去做管事,淩傑生怕他爹因為雲家的恩情,一味愚忠,重新賣身雲家。
淩遊再次拍拍兒子的肩膀,“大小姐的風姿,頗有些像當年的老侯爺,等你什麽時候見了就知道了。”
“大小姐是有本事的人,日後的成就說不定能與老侯爺比肩。”
“你爹我運道好,才能跟在大小姐身邊做事。”
“你等著瞧吧,以後不知道多少人羨慕我嘞!”
多年後,淩傑才發現當年他爹果真是一語中的。
慶幸他爹當年做了無比正確的決定!
這些後話暫且不提。
話說雲茯苓和淩遊分開後,去集市采購了一些蔬菜魚肉等物,這才迴雙林村。
雲家的房子已經建好了,雲茯苓也找人看過了吉日,後日便是喬遷新居的好日子。
雲茯苓便打算辦一場喬遷宴,請村子裏的人熱鬧一下。
喬遷宴這日,幾乎整個村子的人都來了。
雲茯苓雖隻蓋了個一進院落,正房加上東西廂房,再加上廚房倉房馬廄等,總共也就七八間屋子,可是在雙林村裏卻算是頂氣派的房子了。
一大早,便有村人帶著賀禮上門,參觀雲家的新居。
旁的屋子瞧著都是尋常,隻有浴房和廚房頗為奇特。
尤其是浴房,不僅有水道直通屋外,洗澡水可以直接在屋子裏倒進水道裏,不必再費勁地抬出屋外再倒水了。
還有一個圓圓的,據說叫花灑的東西,擰開塞子能直接出熱水。
夏天用來衝澡再方便不過了。
還有用青石磚砌的蹲坑,大小號後,也能直接用水衝掉,通過水道流進後院的化糞池裏。
村人看的驚奇,有些人家不免心動,想著日後蓋房子,也要蓋一間像雲家這樣的浴房才好。
而雲家的廚房則亮堂又寬敞,進門靠牆便有一排半人高的台子。
這台子用來切菜備菜正合適,而且台子下麵是中空的,外麵安了櫃門,櫃子裏可以放些諸如碗碟瓦罐之類的東西。
東西既有地方安置,又顯得整潔幹淨。
那些經常做家事的婦人們,一看到雲家的廚房,便是眼睛一亮。
此時,已經有婦人來雲家幫忙整治中午的宴席了。
她們都是經年與廚房打交道的人,一用雲家這廚房,便感受到了這其中的好處。
婦人們一邊幹活,一邊議論起雲家的新房子,言辭間多是驚歎誇讚。
有見到雲茯苓的,不免拉著她問起來。
其實雲茯苓就是為了住起來方便舒適,當初蓋房子的時候,加入了一點現代的裝修理念。
而禹大匠不愧是建築方麵的專業人才,略一琢磨,就領會了雲茯苓的想法。
然後按照雲茯苓畫出來的圖紙,便她想要的浴房和廚房都建了出來。
建造途中雲茯苓也去看了幾次,對於禹大匠的手藝,她是很滿意的。
禹大匠還找雲茯苓商量,能不能買她的圖紙,以後說不定還有別的人家也會喜歡這樣的浴房和廚房。
雲茯苓自不會吝嗇兩張圖紙,直接送給了禹大匠。
況且那圖紙禹大匠已經看過了,還照著圖紙蓋出來了,早就印在了腦子裏。
若是換個品性差的,直接學了去在別處掙錢,雲茯苓也不知道。
禹大匠卻是個心正的,先找雲茯苓問了。
哪知雲茯苓竟這麽大方,直接把圖紙送他了。
禹大匠不好生受,便額外打了一對樟木箱子,送給雲茯苓當做迴禮。
喬遷宴這日,雲家好不熱鬧。
自從逃荒以來,村民們還沒有這樣聚在一起,心安又歡喜地熱鬧一場。
尤其雲茯苓不是個小氣的,宴上的菜色很是實在,都是油水很足的硬菜。
除了菜色很好外,每桌還有一壇子酒。
這年頭的酒都是用糧食釀的,價錢並不便宜。
村民們隻有年節時,才舍得喝上一碗。
這麽一壇子酒,一桌的人分下來,一人也就一兩碗而已。
既解了饞,也不至於讓人喝醉了,鬧出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