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建有詩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在中國的三國時代,一代梟雄曹操去世後,其子曹丕迫使漢獻帝劉協將皇位禪讓給自己,成為大魏第一代皇帝,是為魏文帝。
曹丕為了自己皇權的鞏固,還曾逼迫自己的親兄弟曹植,這才有了流傳千古的《七步詩》。
不過,類似的事件在歐洲大陸上也曾上演,那個時候正是杜環所在的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並存之時代。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蠻族日耳曼人在其廢墟上建立了很多小國。後來,其中的一支法蘭克人在首領克洛維的帶領下逐步統一各部落,建立了一個大王國,成為歐洲的日耳曼大國。
這克洛維就是法蘭克王國(也有人稱為法蘭克帝國)第一個王朝的創始人,他的王朝被稱為莫洛溫王朝。
到了莫洛溫王朝晚期,國王死後沒有直係親屬繼承王位,宮相與各地貴族爭權奪利,相互戰爭,為此法蘭克王國一度沒有統一的國王,國家四分五裂。
宮相本來僅是宮廷總管(千萬別誤會為大內總管那個大太監,西方文化不一樣),但到了後來權力日重,成為軍隊實際控製者,擁有大片屬於自己的領地。
本來國王手下有好幾位宮相,相互牽製。但查理馬特當宮相後,經過鬥爭,大權獨攬,成為王國唯一的宮相。
或許查理馬特穿越到咱中國來看過《三國演義》,就擁立前國王遠親希爾德裏克三世為國王,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
此時,中國已經到了唐玄宗時代,而法蘭克國王希爾德裏克三世比中國的漢獻帝還無能,人稱懶王。
查理馬特有兩個英雄般的兒子,大兒子叫卡洛曼,二兒子叫丕平。
兄弟兩個幫助父親逐步吞並了諸侯及其他割據勢力,又把一盤散沙、遍地烽火的王國統一起來。
公元741年,人稱“鐵錘”的法蘭克一代宮相、中世紀騎士製度的創建者查理馬特逝世,他的兩個兒子卡洛曼和丕平便如曹丕曹植兄弟一般為爭奪繼承權發生了內鬥。
最後,兄弟二人在大唐戰敗杜環被俘的前五年(即公元746年)展開決鬥,大哥卡洛曼戰敗,不過這小弟丕平(巧了,也帶個“丕”字)沒有學曹丕逼迫哥哥寫什麽七步詩,而是讓哥哥剃度遁入空門做西方的和尚,關進修道院做修士去了。
根據王國的規定,君權神授,由於血統關係,丕平還是不能稱王,不得已繼續向懶王希爾德裏克三世稱臣做宮相。
但此時此刻,丕平感到做宮相已經不是自己的人生目標了,便要逐步想辦法廢除這國王自己來做,而那邊尚沒有中國人搞的那種“禪讓製”。
丕平是個小矮子,但因為特殊的地位,很多貴族願意把女兒嫁給他聯姻。
矮子丕平最後娶了大不列顛島盎格魯人麥西亞國王埃特巴德的小女兒卡蒂莉亞,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叫卡爾,另一個也叫卡洛曼(想必真是兄弟情深嘛)。
丕平很會算賬,他娶大不列顛島七個王國中最強大王國的小公主就是為了擴大在歐洲的地位和影響,盡管這位王後是因為國王不喜歡而被遠嫁到法蘭克的。
要過“君權神授”這一關,這丕平便要想法得到西教教主的支持,教主就是神在人間的化身嘛,因此,“我們的宮相”一直在尋找機會,可不,機會就送上門來了。
怎麽來的呢,這多虧法蘭克人自己日耳曼同族的倫巴第人。
自從北歐遷移到亞平寧半島,這倫巴第人就沒有消停過,老是打這個,搶那個,最後,連教主的領地拉文納也要搶。
教主沒辦法,這裏的羅馬帝國早就沒有了,否則還能保護自己,東邊的羅馬帝國是政敵東教管控,無奈,隻好向另外一個被他們以前稱為蠻族的法蘭克人求救,機會就送給了丕平。
“我隻是一個宮相,這事應該由我們的國王陛下做主。”矮子丕平對前來求救的大主教無奈道:“國王不理政事,我這個宮相又能如何?再說了,倫巴第人和我們是兄弟,都是日耳曼民族,我們哪能自己人打自己人去幫你們啊。”
大主教吃了閉門羹,隻好迴去向教主複命。
“本尊知道小矮子的心思,哈哈,我的大主教。”教主道:“你放心,再跑一趟,肯定成功。”
而此時的小矮子丕平正在等他的好消息呢。
“教主怎麽說啊?”矮子兩隻小眼珠滴溜溜地亂轉。
“誰為法蘭克操勞,誰就是它的主人!”大主教正色道:“這就是教主的意思,隻要你為上帝服務,我們認為你就是上帝派到法蘭克的主人。”
聽罷此言,矮子如同吃了定心丸。不過,他又猶豫道:“這前朝國王如何處置啊?”
一聽到前朝二字,大主教知道自己成功了,便不緊不慢道:“可以交給我們管理,我們有修道院,會善待他的,如同你的兄弟卡洛曼一樣。”
矮子丕平一陣臉紅,但很快點了點頭:“你們辦事我自然放心,咱倆就這樣決定了。”
丕平沒有像曹丕那樣搞什麽受禪儀式,隻是由大主教先在首都巴黎搞了一個加冕儀式,自己成了新朝代的第一個國王,他建立的王朝後來被史學家稱為加洛林王朝,可憐一代英主克洛維建立的莫洛溫王朝到了本故事主人公杜環被俘虜的這年(真是無巧不成書,公元751年)就這樣輕輕鬆鬆滅亡了,成為我們曆史教科書上的要考試的內容。
前朝國王卻沒有漢獻帝那樣幸運,下半輩子被剃度做了修道士,而中國的漢獻帝則作了山陽公,小日子過的不錯,據說傳了好幾代,到五胡亂中華才滅國,據考證他後代跑到了倭奴國,也就是被則天女皇帝賜名的日本,如今還有日本人拿出族譜證明自己是漢獻帝的正宗後代。
丕平做了國王,立刻帶兵支援教主,攻打同族倫巴第人,替教主解圍,教主親自為其加冕。就在這一年,杜環在與阿拉伯人戰鬥中成為俘虜。
後來,教主去世,新的教主繼任,倫巴第人再次入侵教主領地,丕平再次平定戰亂,並把奪取的倫巴第人的土地獻給教主,新教主斯蒂芬為其二次加冕。
矮子丕平通過獻土,獲取了教主支持,得以鞏固了王權,於是就不斷擴張,他的王國成為當時世界上與大唐、阿拉伯一樣的大帝國。
就在安史之亂爆發那年,他還俘虜了倫巴第的國王埃斯托夫。
教主獲得了土地,居然成了一個教主國,受法蘭克人的保護,這個教主國直到意大利的墨索裏尼執政時才消失,教廷被迫遷至羅馬附近的梵蒂岡,據說這梵蒂岡很小,如果隨便開槍會打到隔壁的意大利,從而引起外交事件,當然這是玩笑話。
倫巴第國王被俘後,現任國王迪西德裏繼位,此人沒有雄才大略,采取了退守保和。
而丕平成功後,為了牽製教主,也不想把倫巴第人徹底打垮,因此,就弄了一些小衝突,好比狡猾的貓不會把老鼠抓光。
丕平本來以為天下太平,就能安安穩穩享福。
不想這國王的哥哥卡洛曼不甘寂寞,在言論上得罪了教主,被處以嚴厲的懲罰。
尤其嚴重的是,卡洛曼的兩個侄兒,也就是卡爾與小卡洛曼,跟著父親丕平去見教主的時候,被偷跑出來的伯父拉到一邊訴苦,說兄弟之間為了權力如何自相殘殺,弄得這小兄弟二人也開始相互猜忌起來。
丕平和教主甚為惱怒,就把卡洛曼單獨關押起來。
卡洛曼在修道院有個教子偷偷地跑了出來,遇到了杜環,他就是修士約翰。
約翰經過東羅馬的遭遇,最後得到杜環的幫助離開了他惡夢般的地方。
這次,他要想辦法救出自己的教父卡洛曼,便上了傑克的船,和大家一起來到水城威尼斯。
注:別看丕平是小矮子,就連後來的拿破侖也是小個子,我覺得這個世界最後的英雄矮子居多,高個子先頂了一陣子最後都撐不住隻能靠矮子,偉人說過,矮子綿裏藏針,可見矮子厲害,不過我自己也不高,但絕對不是自吹英雄。
在中國的三國時代,一代梟雄曹操去世後,其子曹丕迫使漢獻帝劉協將皇位禪讓給自己,成為大魏第一代皇帝,是為魏文帝。
曹丕為了自己皇權的鞏固,還曾逼迫自己的親兄弟曹植,這才有了流傳千古的《七步詩》。
不過,類似的事件在歐洲大陸上也曾上演,那個時候正是杜環所在的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並存之時代。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蠻族日耳曼人在其廢墟上建立了很多小國。後來,其中的一支法蘭克人在首領克洛維的帶領下逐步統一各部落,建立了一個大王國,成為歐洲的日耳曼大國。
這克洛維就是法蘭克王國(也有人稱為法蘭克帝國)第一個王朝的創始人,他的王朝被稱為莫洛溫王朝。
到了莫洛溫王朝晚期,國王死後沒有直係親屬繼承王位,宮相與各地貴族爭權奪利,相互戰爭,為此法蘭克王國一度沒有統一的國王,國家四分五裂。
宮相本來僅是宮廷總管(千萬別誤會為大內總管那個大太監,西方文化不一樣),但到了後來權力日重,成為軍隊實際控製者,擁有大片屬於自己的領地。
本來國王手下有好幾位宮相,相互牽製。但查理馬特當宮相後,經過鬥爭,大權獨攬,成為王國唯一的宮相。
或許查理馬特穿越到咱中國來看過《三國演義》,就擁立前國王遠親希爾德裏克三世為國王,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
此時,中國已經到了唐玄宗時代,而法蘭克國王希爾德裏克三世比中國的漢獻帝還無能,人稱懶王。
查理馬特有兩個英雄般的兒子,大兒子叫卡洛曼,二兒子叫丕平。
兄弟兩個幫助父親逐步吞並了諸侯及其他割據勢力,又把一盤散沙、遍地烽火的王國統一起來。
公元741年,人稱“鐵錘”的法蘭克一代宮相、中世紀騎士製度的創建者查理馬特逝世,他的兩個兒子卡洛曼和丕平便如曹丕曹植兄弟一般為爭奪繼承權發生了內鬥。
最後,兄弟二人在大唐戰敗杜環被俘的前五年(即公元746年)展開決鬥,大哥卡洛曼戰敗,不過這小弟丕平(巧了,也帶個“丕”字)沒有學曹丕逼迫哥哥寫什麽七步詩,而是讓哥哥剃度遁入空門做西方的和尚,關進修道院做修士去了。
根據王國的規定,君權神授,由於血統關係,丕平還是不能稱王,不得已繼續向懶王希爾德裏克三世稱臣做宮相。
但此時此刻,丕平感到做宮相已經不是自己的人生目標了,便要逐步想辦法廢除這國王自己來做,而那邊尚沒有中國人搞的那種“禪讓製”。
丕平是個小矮子,但因為特殊的地位,很多貴族願意把女兒嫁給他聯姻。
矮子丕平最後娶了大不列顛島盎格魯人麥西亞國王埃特巴德的小女兒卡蒂莉亞,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叫卡爾,另一個也叫卡洛曼(想必真是兄弟情深嘛)。
丕平很會算賬,他娶大不列顛島七個王國中最強大王國的小公主就是為了擴大在歐洲的地位和影響,盡管這位王後是因為國王不喜歡而被遠嫁到法蘭克的。
要過“君權神授”這一關,這丕平便要想法得到西教教主的支持,教主就是神在人間的化身嘛,因此,“我們的宮相”一直在尋找機會,可不,機會就送上門來了。
怎麽來的呢,這多虧法蘭克人自己日耳曼同族的倫巴第人。
自從北歐遷移到亞平寧半島,這倫巴第人就沒有消停過,老是打這個,搶那個,最後,連教主的領地拉文納也要搶。
教主沒辦法,這裏的羅馬帝國早就沒有了,否則還能保護自己,東邊的羅馬帝國是政敵東教管控,無奈,隻好向另外一個被他們以前稱為蠻族的法蘭克人求救,機會就送給了丕平。
“我隻是一個宮相,這事應該由我們的國王陛下做主。”矮子丕平對前來求救的大主教無奈道:“國王不理政事,我這個宮相又能如何?再說了,倫巴第人和我們是兄弟,都是日耳曼民族,我們哪能自己人打自己人去幫你們啊。”
大主教吃了閉門羹,隻好迴去向教主複命。
“本尊知道小矮子的心思,哈哈,我的大主教。”教主道:“你放心,再跑一趟,肯定成功。”
而此時的小矮子丕平正在等他的好消息呢。
“教主怎麽說啊?”矮子兩隻小眼珠滴溜溜地亂轉。
“誰為法蘭克操勞,誰就是它的主人!”大主教正色道:“這就是教主的意思,隻要你為上帝服務,我們認為你就是上帝派到法蘭克的主人。”
聽罷此言,矮子如同吃了定心丸。不過,他又猶豫道:“這前朝國王如何處置啊?”
一聽到前朝二字,大主教知道自己成功了,便不緊不慢道:“可以交給我們管理,我們有修道院,會善待他的,如同你的兄弟卡洛曼一樣。”
矮子丕平一陣臉紅,但很快點了點頭:“你們辦事我自然放心,咱倆就這樣決定了。”
丕平沒有像曹丕那樣搞什麽受禪儀式,隻是由大主教先在首都巴黎搞了一個加冕儀式,自己成了新朝代的第一個國王,他建立的王朝後來被史學家稱為加洛林王朝,可憐一代英主克洛維建立的莫洛溫王朝到了本故事主人公杜環被俘虜的這年(真是無巧不成書,公元751年)就這樣輕輕鬆鬆滅亡了,成為我們曆史教科書上的要考試的內容。
前朝國王卻沒有漢獻帝那樣幸運,下半輩子被剃度做了修道士,而中國的漢獻帝則作了山陽公,小日子過的不錯,據說傳了好幾代,到五胡亂中華才滅國,據考證他後代跑到了倭奴國,也就是被則天女皇帝賜名的日本,如今還有日本人拿出族譜證明自己是漢獻帝的正宗後代。
丕平做了國王,立刻帶兵支援教主,攻打同族倫巴第人,替教主解圍,教主親自為其加冕。就在這一年,杜環在與阿拉伯人戰鬥中成為俘虜。
後來,教主去世,新的教主繼任,倫巴第人再次入侵教主領地,丕平再次平定戰亂,並把奪取的倫巴第人的土地獻給教主,新教主斯蒂芬為其二次加冕。
矮子丕平通過獻土,獲取了教主支持,得以鞏固了王權,於是就不斷擴張,他的王國成為當時世界上與大唐、阿拉伯一樣的大帝國。
就在安史之亂爆發那年,他還俘虜了倫巴第的國王埃斯托夫。
教主獲得了土地,居然成了一個教主國,受法蘭克人的保護,這個教主國直到意大利的墨索裏尼執政時才消失,教廷被迫遷至羅馬附近的梵蒂岡,據說這梵蒂岡很小,如果隨便開槍會打到隔壁的意大利,從而引起外交事件,當然這是玩笑話。
倫巴第國王被俘後,現任國王迪西德裏繼位,此人沒有雄才大略,采取了退守保和。
而丕平成功後,為了牽製教主,也不想把倫巴第人徹底打垮,因此,就弄了一些小衝突,好比狡猾的貓不會把老鼠抓光。
丕平本來以為天下太平,就能安安穩穩享福。
不想這國王的哥哥卡洛曼不甘寂寞,在言論上得罪了教主,被處以嚴厲的懲罰。
尤其嚴重的是,卡洛曼的兩個侄兒,也就是卡爾與小卡洛曼,跟著父親丕平去見教主的時候,被偷跑出來的伯父拉到一邊訴苦,說兄弟之間為了權力如何自相殘殺,弄得這小兄弟二人也開始相互猜忌起來。
丕平和教主甚為惱怒,就把卡洛曼單獨關押起來。
卡洛曼在修道院有個教子偷偷地跑了出來,遇到了杜環,他就是修士約翰。
約翰經過東羅馬的遭遇,最後得到杜環的幫助離開了他惡夢般的地方。
這次,他要想辦法救出自己的教父卡洛曼,便上了傑克的船,和大家一起來到水城威尼斯。
注:別看丕平是小矮子,就連後來的拿破侖也是小個子,我覺得這個世界最後的英雄矮子居多,高個子先頂了一陣子最後都撐不住隻能靠矮子,偉人說過,矮子綿裏藏針,可見矮子厲害,不過我自己也不高,但絕對不是自吹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