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星辰空間聯合東秘航天科技集團聯合發布。


    「東秘新一代天基測控係統部署調試完成!


    此天基測控係統由星辰空間和航天科技集團***所共同研發,由全球首款可迴收複用火箭蛟龍號於25號發射部署完成。


    東秘以後的火箭發射任務都可借助此係統遙感測控觀測,為後續航天活動展開提供了最穩定且高效的後勤技術支持。」


    一次性部署三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這在以往從來沒有發生過。


    星辰空間蛟龍號首飛即巔峰,開創了人類航天活動曆史先河!


    在世人為星辰空間的成就感到不可思議八卦高潮時,一條來自東秘官方的消息再一次引爆互聯網。


    「鑒於本土航天科技產業發展已經到達新階段,為提高內部航天產業發展水平,加快航天項目落地實施效率,東秘航天協會今日成立。


    協會將以東秘航天科技集團和星辰空間為主體,國內其他航天企業和組織為會員,統籌協調產業資源,加快東秘航天發展進度。


    協會架構和建立宗旨已在協會官網公開,有意向參與者可在官網查看協會準入條件【


    需要注意,協會麵向範圍是東秘境內由東秘人成立並運營的航天組織和研究機構,暫無外部合作項目。」


    準備了一個多月時間,東秘航天協會正式被推到台麵,向世人公開。


    就在今天,東秘航天協會官網訪問量劇增,由星辰科技開發的官網經受住大數量高並發訪問請求。


    官網運營人員查閱數據後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這些訪問請求中一大半竟都來自海外。


    事情很明顯,關注東秘航天協會者,更多是來自海外用戶。


    至於這些訪問者是誰,看看訪問ip屬地就能明白,大部分來自歐羅巴聯盟和美洲。


    過去一段時間,來自東秘航天的壓力,一波接著一波。


    蛟龍號一級測試,蛟龍號首飛發射成功,蛟龍號迴收成功,一次性建設天基測控係統,這些種種都表明一件事情。


    挑戰者已經露出獠牙,已經走到他們身前,速度超然!


    尤其今天星辰空間官方渠道更是公布了一條信息,炸翻全場!


    「蛟龍號一級迴收成功後,公司技術人員對迴收箭體進行了全係統質量分析,除了極個別小問題需要優化,箭體檢修後可以支持新一次發射任務!


    公司已經與東秘航天機構緊密溝通,在加快航天項目建設方麵提供助力!」


    迴收成功了,而且已經明確可以繼續複用,這些信息表明,星辰空間已經掌握成熟火箭迴收複用相關技術,走到藍星所有航天機構前麵!遙遙領先!


    什麽時候世界目光可以如此聚焦在東方?


    問題出現在很多人心中,他們難以接受這樣的拷問,過往的驕傲讓他們拒絕接受今天的現狀。


    當天下午,nasa聯合space x發布新火箭項目規劃,一款完全複用火箭項目正式立項,將作為阿爾忒彌斯計劃重要組成部分。


    「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


    「starship星艦將作為阿爾忒彌斯計劃重要組成部分,為宇航員往來月麵和地月門戶空間站提供運輸服務,將為未來月麵科考提供運輸保障。」


    星艦項目公布,讓北美人們被蛟龍號挫敗的心靈感受到一絲慰藉,讓他們心中的驕傲又有了支撐點。


    完全重複利用,高達100噸的leo運力性能,這樣的數據怎麽對比,都比剛剛取得輝煌成就的蛟龍號更先進,更加能夠體現燈塔之地技術領先地位。


    這還不算結束,一個宣布已久項目新動態由軍事航天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官宣。


    「獵戶座飛船項目在去年完成第二次飛行濺落測試後,該項目進行了技術重大升級,性能穩定性得到有效提升。


    項目組決定在18年進行阿爾忒彌斯-1計劃,此任務將通過獵戶座飛船飛越探測月球背麵,執行無人探測任務【em-1】,為後續載人航天任務做準備。


    執行探測任務的獵戶座飛船已完成主體建設工作,當前正在進行關鍵係統安裝工作。」


    nasa及其合作企業接二連三公布新動態,目標直指一個令人為之激動的項目,阿爾忒彌斯計劃。


    探索月球,或者對於nasa來說是重返月球。


    他們民眾看到這些動態,心中再一次迴憶起過往屬於他們的輝煌。


    月球隻有nasa到達過,在蹉跎了幾十年後,他們現在決定重返月球!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我們選擇登月!)’


    53年前他們前統領發布的演說再一次被提起,這是他們過往的成就,舉世矚目!


    現在nasa及其擁躉覺得光環仍然屬於他們,盡管星辰空間蛟龍號成就風光無限,可藍星航天仍然是他們說了算,他們依然代表人類最先進航天科技前沿。


    漂亮人們被nasa豪言壯語所吸引,新一次的航天熱潮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出現。


    人們有感於雙方航天技術快速發展,並對再一次人類足跡將踏足月球感到興奮萬分。


    可也有人看到現狀不一樣了,50多年前,航天看nasa,今天卻不同了,蛟龍號出現了,那個叫做林濤的東秘人創造了一家神話般的企業。


    擂台已經支好,雙方選手已經迫不及待想上場演武。


    6月28日,林濤剛剛開完一個線上會議。


    這個會議參會人很多,各個產業人都有,這是一個東秘航天協會組織架構介紹會。


    會上林濤向參會者們介紹了協會建立初衷以及未來發展模式。


    基礎材料供應、零件供應、技術服務,甚至是產業後勤支持,協會都願意接納願意參與且有能力的企業進駐。


    這是一個涉及百萬人,經濟規模高達數萬億的產業,林濤和航天機構願意看到更多人參與進來。


    在林濤介紹完之後的提問環節,林濤接收到的詢問主要是兩方麵。


    最多人關心的問題是星辰空間技術協助指導。


    三天前蛟龍號成功發射迴收,讓世人看到星辰空間技術實力,從前的質疑和嘲諷已經化為烏有,現在星辰空間是東秘航天業的傳奇。


    每一家從事航天產業的企業都想試探星辰空間在技術轉移方麵的態度,而能夠直接接觸林濤,向林濤提問的機會擺在麵前,他們絕不會放過。


    看到類似問題比較多,林濤專門針對此問題做了迴答。


    技術轉移是可行,但需要以資金購買、資金入股或者合作辦廠的方式進行。


    天下沒有白吃的餡餅,每一份幸運都有其代價。


    如果有人白日做夢妄圖白嫖,林濤隻能對他們說抱歉。


    在說明技術協助和轉移的代價,林濤詳細向他們說明了星辰空間技術轉移的範圍。


    發動機研發指導、赤火發動機交易、火箭研發、火箭姿態控製技術等,這些都在技術轉移範圍內。


    林濤不怕別人通過轉移出去的技術超越星辰空間,這些都有成本。


    星辰空間拿到新資金或建立新合資公司,發展速度隻會更快,才能夠帶動加快建立更大規模航天產業。


    另外一類問題主要來自於一些非航天係統企業,他們關注的是如何將他們企業嵌入協會生態。


    紡織、金屬冶煉、電子產品、生物醫藥、農業等等等等。


    這些企業在林濤看來都有部分納入協會的必要性。


    航天技術是一個綜合性產業,從他接收的係統科技知識來看,要想建立成熟的地外探索項目,這些基礎產業都必須進行航天化產業適配。


    這也是本次視頻介紹會議開始前,林濤通知會議組織人員將這些從業者拉進來的原因。


    紡織可以生產航天級特種材料,用於宇航服、航天艙內部密封材料等。


    金屬冶煉可以生產特種金屬適配航天需求,甚至可以研發地外金屬冶煉技術,為以後地外基地建設做技術儲備。


    電子產品同樣能夠在未來航天項目中發揮作用,抗輻射長壽命且穩定的電子產品將對外部航天活動提供便利,為宇航員地外生活提供幫助。


    生物醫藥更是要服務於宇航員,保證宇航員身體健康,讓他們可以適應長時間地外科研生活。


    太空農業提供食物....


    ...


    將各行各業航天產業的必要性做了介紹,參會人員了解到協會會員行業考察範圍,這就達到了此次視頻會議目標。


    內部當前已經在往產能冗餘階段發展,通過航天技術發展帶動內部產業升級,往高技術附加值產業領域進發,這是上層非常願意看到的。


    現在東秘航天協會建立就是一個契機,一次帶動產業升級的契機。


    這次視頻會議經曆了2個半小時才結束,會上除了航天科技集團高層發表演說,其餘時候多是林濤在做說明或迴答問題。


    這也讓參會者看到了星辰空間在協會中的地位。


    東秘航天協會官網上針對內部架構的頁麵,已經注明協會設有兩名會長,一正一副。


    正會長由林濤擔任,這是對星辰空間當前現狀的認可,同樣是對林濤本人的認可。


    協會由林濤提議建立,他本人對協會建設有清晰脈絡規劃,上層討論後力排眾議決定讓林濤擔任會長。


    副會長則是由原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擔任,統籌規劃產業發展,此人有大集團管理經驗,在協會管理上更有經驗,當然協會事務決定還是以林濤為主。


    這是上層對林濤的信任,盡管有很多人質疑,可是這是來自z海的決議。


    關掉視頻會議,林濤拿起水杯仰頭喝完一大杯水,幹澀喉嚨得到滋潤。


    協會建立初期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這個時候他作為會長必須多出麵,責無旁貸。


    看了看電腦上的時間還早,林濤調出之前航天科技集團發過來的載荷發射任務轉移請求書。


    25號蛟龍號發射迴收成功後第二天,星辰空間就收到了這份請求書。


    與現有cz係列運載火箭發射不同,蛟龍號載荷發射成本急劇降低。


    cz係列火箭每千克發射成本最低是5800美元左右,而經過星辰空間內部技術人員計算,蛟龍號每千克發射成本隻有1000美元左右。


    5800比1000,接近5倍的差距!


    作為一家具備商業性質的企業,航天科技集團肯定明白該如何做選擇。


    隨著將這些訂單轉交給星辰空間,會讓cz係列火箭的研發單位和製造單位失去訂單。


    可全局考量,節省下來的發射成本如果投入到這些機構去做研發升級技術,帶來的收益更高。


    對於這份請求書,林濤是樂於看到的,這說明有人已經看到正確道路該如何走,沒有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


    與其他企業不同,星辰空間對於航天科技集團的技術轉移和指導開了不少方便之門。


    這是林濤思考過後決定的事情,當然再大度還是要付費的,隻不過價格上有優惠。


    林濤沒有關注損失,相反他看到的是機構原來的從業者。


    如果星辰空間隻看那不菲的技術轉讓費用,那就有可能讓部分航天機構失去技術升級的機會,這些機構內的工人就可能失去工作機會。


    現在是發展的關鍵時機,穩步過渡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由舊到新,有好幾種方式,推倒重來太過激烈,現在不可取,變革升級才是最佳方式。


    ‘天宮航天艙發射計劃’


    ‘北鬥組網計劃’


    ‘嫦娥計劃’


    ‘商用衛星發射計劃’


    ‘外部合作衛星發射計劃’


    ...


    麵前文檔上列舉出了太多載荷發射訂單。


    即使將已經製造完畢或正在製造的cz火箭消耗完畢,航天科技集團積攢的載荷發射計劃仍有不少。


    這些積攢的載荷發射訂單,由蛟龍號來完成是一件對所有人都有益的事情。


    經過檢修,蛟龍號隨時可以開始下一次發射任務。


    而且現在新蛟龍號們正在車間被製造,這些蛟龍號已經被編號。


    剛剛迴收迴來的一級箭體被命名為j01001,j是蛟龍號漢字蛟拚音首字母。


    01代表此箭體是蛟龍號第一個版本,001則代表是01版本的第一發箭體。


    現在這個編號已經被銘刻在蛟龍號箭體上。


    「star space j01001」


    外界不知道,星辰空間廠房裏,某一個工人正在眼前的零件上刻印j01005。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大國科技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二五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二五兩並收藏我的大國科技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