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分道揚鑣,分組研發
新的一天,當林濤再次來到冰城工業大學的實驗室,他明顯感受到實驗室內這些人對自己的態度愈加冷漠。
他沒有在意,徑直走到邵榮強旁邊說:
“衛星項目的所有資料我已經看過,我發現了一些問題,咱們之前預估的項目完成度有點太樂觀了。”
實驗室其他人都停下了手上的動作,他們轉頭看著林濤,不喜和防備已經寫在臉上。
邵榮強倒沒什麽反感,他尷尬一笑對林濤說:
“林先生是有什麽問題嗎?兩天時間你就把所有資料看完了?”
林濤點點頭表情嚴肅。
“當然用了一些技巧,看過所有資料之後,我發現我們有些研究方向存在一些偏差,這直接影響了項目的進度,說一句話您別介意,我感覺我們整個項目的完成度可能隻有15%。”
邵榮強臉上表情一怔,林濤這是在否定他們過往的科研成果啊,有點打臉的意味了。
“林先生不至於吧,您就看了兩天的資料,現在就能下結論說我們的完成度評估應該減半?”
邵榮強還沒開口,旁邊一位男研究員忍不住出聲說。
邵榮強內心一笑,就該有人出麵駁一駁林濤,不然這年輕人也太把自己當迴事兒了。
“正亮啊,好好做你自己的工作!林先生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豈是你能比的。”
那男研究員還想再說什麽,可是卻被旁邊的人給拉住了。
“林先生,別介意,他們這些人是肯定不能跟你比,隻是您說的15%完成度評估我覺得我們可以再討論下。”
看著這些人的表現,林濤能感受到他們心中的不忿與排擠,但為了項目,他還是搬了把凳子坐到了邵榮強身邊。
“教授,這是我整理的分析報告,我覺得你可以先看一下。”
林濤通過手機將自己整理的報告發給了邵榮強,對方微笑將報告接收打開後說:
“哦,那咱們看一下林先生你整理的報告。”
當關於項目的分析報告被邵榮強打開,實驗室內再沒有人言語。
其他人心不在焉的處理著自己的事情,林濤和邵榮強兩人則盯著屏幕上的文檔。
邵榮強在看文檔之前,對於文檔的期待是確定下林濤在科研方麵的水準,然後準備指出文檔的錯誤好殺一殺林濤的氣勢。
文檔開篇的內容林濤主要介紹了低軌通信衛星所需要達到的性能標準,這與邵榮強他們實驗室的標準相比性能更高。
看到這裏,邵榮強內心對林濤的印象多了一分鄙夷。
科研的目標定得高,肯定是所有人都期望達到的,但是有沒有那個技術?現代工業能否支撐生產?這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邵榮強沒有開口向林濤說明這個事情,他繼續往下看。
文檔後麵的部分則是對項目研究方向和思路的分析。
通信模式是通信衛星最關鍵的功能,但是林濤對於項目的評價讓邵榮強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原因是在文檔中林濤直接否定了項目中通信設計思路和現有成果。
林濤自然注意到了邵榮強臉色的變化,他開口解釋說:
“教授,如果按照你們原有的設計思路繼續進行下去的話,低軌衛星將來可以支持的用戶數量以及通訊質量都不能達到預期,這將會對整個星座計劃造成嚴重影響,我們的投入跟產出將不成比例,這是對資源和人力的浪費。”
邵榮強聽到之後神情直接轉變,他轉頭陰鬱著臉看著林濤說:
“林先生,我知道你有一個宏偉的目標,可是也要考慮當前技術水平以及材料研發水平,好高騖遠在科研上可是要不得的。”
林濤搖頭語氣堅定說:
“並不是如此,我有更好的方案,在後麵我會出一個新的研發項目規劃,到時候會提到。”
邵榮強嘴角忍不住咧開,他慶生笑了笑,搖頭繼續翻看林濤文檔剩下的內容。
接下來的部分則是關於衛星軌道維持的動力部分。
在邵榮強他們的研究計劃當中,衛星將使用基於氬的霍爾推進器將可以產生80毫牛的推力。
這樣就可以保證衛星,即使在低軌稀薄大氣阻力的影響下,也可以維持3到5年的衛星壽命,不至於燃料耗盡,再次墜入大氣。
林濤對於這一方案的評價是不可取,3到5年的衛星壽命太短,如果要建設顆衛星組成的低軌衛星星座,3到5年的更新周期將對整個星座的維護提出非常高的要求,這將產生資源的極大浪費。
邵榮強又忍不住轉頭對林濤說:
“林先生,您清楚霍爾推進器當前的發展水平嗎?80毫牛是在基於成本考量的情況下我們能完成到最大推力了。”
林濤卻並不滿意,他微笑說:
“教授,實際上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在這一塊兒,我有自己的一個計劃和方案,我可以將霍爾推進器的推力提升至2牛,並且可以在維持此推力的情況下,節省工質…”
林濤還沒說完,實驗室另一邊傳來了一聲低笑。
林濤轉頭看過去,發現正是之前向自己提出疑問的男研究員,他疑惑看了看對方,然後繼續對邵榮強說:
“教授,我們現在做的是一個具有革新性和創造性的項目,我們必須將自己的思維發散視野拔高,如果按照保守的思路去實現衛星設計,這會與我們建設高質量高效低軌通訊星座的目標背道而馳。”
邵榮強看著這個自信的年輕人,他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對方的自信,或者說自負,難道在對方眼裏科研是如小孩堆積木般的兒戲嗎?他這個做了幾十年飛行器設計研究的教授能不懂這些嗎?
看了看林濤自信的表情,還有實驗室門口幾名穿著黑色大衣的年輕人,邵榮強內心的吐槽終歸是忍住了。
文檔剩下的部分則對衛星電力模組設計思路的評價。
在這部分,林濤對現有太陽能帆板技術直接提出否定。
他認為現有太陽能帆板質量大能量轉化率低,根本無法滿足低軌通訊衛星的電力需求,並且還會給衛星壽命維持拖後腿。
林濤在文檔中提到應該發展柔性太陽翼技術,這樣可以有效降低衛星質量,並且提高光電轉化效率。
後麵則是關於柔性太陽翼的實現思路以及應用模式介紹。
不得不說,這一部分邵榮強看過之後,他必須承認林濤的設計思路是對的,目標也值得肯定。
可是關於柔性太陽翼的科研項目仍然在進行當中,何時能夠完成仍是一個未知數,在當前項目中應用那就更談不上了。
“林先生,你了解柔性太陽翼當前的發展水平嗎?”
這個項目林濤是有了解的,現在很多實驗室都在做這方麵的研究,可是一直沒有出結果。
林濤也知道要想獲得現成的技術應用在衛星上是不可能的,他們能選擇的隻有自主研發這一條路。
“我明白,但是為了項目我們必須自己研發,這是無奈的選擇,也是必須的選擇。”
邵榮強忍不住笑了起來,他看著林濤說:
“所以在林先生你的計劃裏,我們必須在衛星所涉及的多個模塊或學科做到完美,然後還必須負擔起所有相關的科研項目?”
“是的,我知道這樣工作量會很大,而且時間會很著急,可我相信大家是可以做到的,我個人會一同參與到這些項目當中。”
看著林濤臉上認真的神情,邵榮強不知道對方到底是否了解科研是一件怎樣的事情,這不是程序員寫代碼,花幾個天時間一個網頁或者一個軟件就簡單開發完成了。
“好吧,我必須承認林先生你是有宏偉大誌,或許你確實有這樣的能力,可是我們這些人卻不如你有如此淵博的學識。”
邵榮強剛說完,實驗室內旁聽的其他人都不由笑出了聲。
邵榮強轉頭看了看旁邊迴身對林濤笑著說:
“科研是很難的,林先生,這不是小兒學步扶著走一走他就會了,我們是在探索未知,每一個細小的成果可能都要花費我們很多時間,所以我覺得你是不是該腳踏實地一些,仰望星空是好,可也得先知道自己是個什麽水平吧?”
林濤聽出了對方語氣中的拒絕,他看了看電腦上的文檔,自己的評估分析報告對方也差不多看完了。
“教授,既然我參與進了這個項目,那我就必須做出達到我標準的科研成果,降級、平替、閹割這些詞語從來不會出現在我的科研路途中,所以我希望您和大家能夠支持我,咱們共同努力做出一款優秀的衛星產品。”
林濤說完,邵榮強還沒說什麽,之前發言的男研究員轉身走了過來,臉上帶著嘲弄的笑容說:
“林先生,我覺得你可能不太適合我們這個實驗室,您或許應該等個幾十年,那個時候你的這些想法應該會得到更多人認同,我們比較務實,看不到幾十年之後。”
“正亮!你說什麽呢?林先生就是對自己要求比較高,這是好事情,關於如何基於現實設定研究目標,我們可以和林先生慢慢談嘛,我相信林先生肯定能夠理解我們的研發思路,你別說了!迴去工作。”
叫做正亮的男研究員嗤笑一聲,用嫌棄的目光看了看林濤轉身走迴來自己的工作台。
看著這些人,林濤能明顯感受到他們的保守以及對自己目標的不認同。
實際上也不能怪他們,畢竟不是每一個人腦海中都有未來科技的支持。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他們的未來可能是5年、10年、15年,可林濤看到的未來是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
眼界的差距、觀念的差異、知識背景係統的差異,讓雙方在科研思路上無法達到一致。
他不知道該如何扭轉這些人的思維模式,空口無憑的確很難。
如果讓林濤當前直接將他自己完成的低軌衛星技術文檔甩在他們麵前倒也不失為一個辦法,隻是這樣也未免太高調了一些,而且很難解釋。
“林先生,我覺得咱們還是立足於當下,就像您所說的,您想明年就開始進行星座計劃建設。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我們要完成衛星設計、試生產、測試改進、方案的定型,這個時間很短的,甚至基於我們當前的設計思路我都不敢保證能夠完成,所以您要不再考慮一下。”
林濤看著好似苦口婆心在勸自己的邵榮強,他內心知道對方不認可自己的科研思想。
要想扭轉一個有了幾十年飛行器設計經驗老科研人員的思維模式,很不容易。
畢竟他本人的那份分析報告對方也已經看過,明顯一直在表達對林濤分析報告的不認可,這就比較頭疼了。
林濤感受到自己與邵榮強實驗室這個群體之間的那條看不見的鴻溝。
這條鴻溝既有科研思路、知識代差的原因,也有某方麵利益的考量。
林濤皺著眉頭用左手輕輕輕輕扶了扶受傷的右臂,他看到實驗室這些人一副完全不想配合協作的態度,他知道有些事情確實強求不得了。
“教授,既然這樣的話,你們科研項目我就不參與了…”
林濤還沒說完,邵榮強眉毛挑的挑,眼角明顯露出了一絲喜悅,但是他嘴裏卻說著。
“林先生,不能啊,上麵請您來支援我們項目,您可得好好給項目出力呀。”
林濤看著扭過頭來的實驗室其他人,他搖了搖頭說:
“給項目出力沒有問題,隻是我覺得咱們雙方的思路既然不一致,那咱們就各分一組,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研發,互不影響。”
這些人聽到林濤說的這些,所有人都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他們都將目光看向實驗室負責人邵榮強。
邵榮強認真看著林濤,確認林濤做出這個決定是堅決的,他這才搖頭歎氣說:
“哎,你看這是鬧的,我本來還想著跟林先生你共事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可真沒想到你有鴻鵠之誌,在我這實驗室裏屈尊了…”
聽到邵榮強陰陽怪氣的話語,林濤臉色平靜,他知道對方說這些話是什麽意思。
他沒有選擇跟對方做言語口舌之爭,科研這條路最終還是結果導向用成果說話。
“既然林先生你決定分組做,那我就不挽留你了,期待林先生你的科研成果像您說的那樣優秀,到時候我帶著實驗室這些人去膜拜您的成果。”
林濤微微一笑目光掃過實驗室這些保守和小心眼的人們,他沒有再多說一句話,轉身離開了實驗室。
走出實驗室,21他們跟在林濤身後下了樓梯。
沒走幾個台階,林濤聽到身後傳來了一陣歡唿聲。
他大概猜到這些人在歡唿慶祝什麽。
保守者、故步自封者的天堂就是跟自己的同類待在一起,當一名先見者進入他們的隊伍向他們提出新的意見和觀點時,他們會覺得不適應,會覺得反感,會覺得受到侵犯。
現在這名先見者離開了,他們覺得勝利屬於他們,那個溫暖的巢穴依然屬於他們。
林濤搖頭,自覺之前還是他異想天開了,最終能依靠的隻有他自己。
新的一天,當林濤再次來到冰城工業大學的實驗室,他明顯感受到實驗室內這些人對自己的態度愈加冷漠。
他沒有在意,徑直走到邵榮強旁邊說:
“衛星項目的所有資料我已經看過,我發現了一些問題,咱們之前預估的項目完成度有點太樂觀了。”
實驗室其他人都停下了手上的動作,他們轉頭看著林濤,不喜和防備已經寫在臉上。
邵榮強倒沒什麽反感,他尷尬一笑對林濤說:
“林先生是有什麽問題嗎?兩天時間你就把所有資料看完了?”
林濤點點頭表情嚴肅。
“當然用了一些技巧,看過所有資料之後,我發現我們有些研究方向存在一些偏差,這直接影響了項目的進度,說一句話您別介意,我感覺我們整個項目的完成度可能隻有15%。”
邵榮強臉上表情一怔,林濤這是在否定他們過往的科研成果啊,有點打臉的意味了。
“林先生不至於吧,您就看了兩天的資料,現在就能下結論說我們的完成度評估應該減半?”
邵榮強還沒開口,旁邊一位男研究員忍不住出聲說。
邵榮強內心一笑,就該有人出麵駁一駁林濤,不然這年輕人也太把自己當迴事兒了。
“正亮啊,好好做你自己的工作!林先生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豈是你能比的。”
那男研究員還想再說什麽,可是卻被旁邊的人給拉住了。
“林先生,別介意,他們這些人是肯定不能跟你比,隻是您說的15%完成度評估我覺得我們可以再討論下。”
看著這些人的表現,林濤能感受到他們心中的不忿與排擠,但為了項目,他還是搬了把凳子坐到了邵榮強身邊。
“教授,這是我整理的分析報告,我覺得你可以先看一下。”
林濤通過手機將自己整理的報告發給了邵榮強,對方微笑將報告接收打開後說:
“哦,那咱們看一下林先生你整理的報告。”
當關於項目的分析報告被邵榮強打開,實驗室內再沒有人言語。
其他人心不在焉的處理著自己的事情,林濤和邵榮強兩人則盯著屏幕上的文檔。
邵榮強在看文檔之前,對於文檔的期待是確定下林濤在科研方麵的水準,然後準備指出文檔的錯誤好殺一殺林濤的氣勢。
文檔開篇的內容林濤主要介紹了低軌通信衛星所需要達到的性能標準,這與邵榮強他們實驗室的標準相比性能更高。
看到這裏,邵榮強內心對林濤的印象多了一分鄙夷。
科研的目標定得高,肯定是所有人都期望達到的,但是有沒有那個技術?現代工業能否支撐生產?這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邵榮強沒有開口向林濤說明這個事情,他繼續往下看。
文檔後麵的部分則是對項目研究方向和思路的分析。
通信模式是通信衛星最關鍵的功能,但是林濤對於項目的評價讓邵榮強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原因是在文檔中林濤直接否定了項目中通信設計思路和現有成果。
林濤自然注意到了邵榮強臉色的變化,他開口解釋說:
“教授,如果按照你們原有的設計思路繼續進行下去的話,低軌衛星將來可以支持的用戶數量以及通訊質量都不能達到預期,這將會對整個星座計劃造成嚴重影響,我們的投入跟產出將不成比例,這是對資源和人力的浪費。”
邵榮強聽到之後神情直接轉變,他轉頭陰鬱著臉看著林濤說:
“林先生,我知道你有一個宏偉的目標,可是也要考慮當前技術水平以及材料研發水平,好高騖遠在科研上可是要不得的。”
林濤搖頭語氣堅定說:
“並不是如此,我有更好的方案,在後麵我會出一個新的研發項目規劃,到時候會提到。”
邵榮強嘴角忍不住咧開,他慶生笑了笑,搖頭繼續翻看林濤文檔剩下的內容。
接下來的部分則是關於衛星軌道維持的動力部分。
在邵榮強他們的研究計劃當中,衛星將使用基於氬的霍爾推進器將可以產生80毫牛的推力。
這樣就可以保證衛星,即使在低軌稀薄大氣阻力的影響下,也可以維持3到5年的衛星壽命,不至於燃料耗盡,再次墜入大氣。
林濤對於這一方案的評價是不可取,3到5年的衛星壽命太短,如果要建設顆衛星組成的低軌衛星星座,3到5年的更新周期將對整個星座的維護提出非常高的要求,這將產生資源的極大浪費。
邵榮強又忍不住轉頭對林濤說:
“林先生,您清楚霍爾推進器當前的發展水平嗎?80毫牛是在基於成本考量的情況下我們能完成到最大推力了。”
林濤卻並不滿意,他微笑說:
“教授,實際上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在這一塊兒,我有自己的一個計劃和方案,我可以將霍爾推進器的推力提升至2牛,並且可以在維持此推力的情況下,節省工質…”
林濤還沒說完,實驗室另一邊傳來了一聲低笑。
林濤轉頭看過去,發現正是之前向自己提出疑問的男研究員,他疑惑看了看對方,然後繼續對邵榮強說:
“教授,我們現在做的是一個具有革新性和創造性的項目,我們必須將自己的思維發散視野拔高,如果按照保守的思路去實現衛星設計,這會與我們建設高質量高效低軌通訊星座的目標背道而馳。”
邵榮強看著這個自信的年輕人,他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對方的自信,或者說自負,難道在對方眼裏科研是如小孩堆積木般的兒戲嗎?他這個做了幾十年飛行器設計研究的教授能不懂這些嗎?
看了看林濤自信的表情,還有實驗室門口幾名穿著黑色大衣的年輕人,邵榮強內心的吐槽終歸是忍住了。
文檔剩下的部分則對衛星電力模組設計思路的評價。
在這部分,林濤對現有太陽能帆板技術直接提出否定。
他認為現有太陽能帆板質量大能量轉化率低,根本無法滿足低軌通訊衛星的電力需求,並且還會給衛星壽命維持拖後腿。
林濤在文檔中提到應該發展柔性太陽翼技術,這樣可以有效降低衛星質量,並且提高光電轉化效率。
後麵則是關於柔性太陽翼的實現思路以及應用模式介紹。
不得不說,這一部分邵榮強看過之後,他必須承認林濤的設計思路是對的,目標也值得肯定。
可是關於柔性太陽翼的科研項目仍然在進行當中,何時能夠完成仍是一個未知數,在當前項目中應用那就更談不上了。
“林先生,你了解柔性太陽翼當前的發展水平嗎?”
這個項目林濤是有了解的,現在很多實驗室都在做這方麵的研究,可是一直沒有出結果。
林濤也知道要想獲得現成的技術應用在衛星上是不可能的,他們能選擇的隻有自主研發這一條路。
“我明白,但是為了項目我們必須自己研發,這是無奈的選擇,也是必須的選擇。”
邵榮強忍不住笑了起來,他看著林濤說:
“所以在林先生你的計劃裏,我們必須在衛星所涉及的多個模塊或學科做到完美,然後還必須負擔起所有相關的科研項目?”
“是的,我知道這樣工作量會很大,而且時間會很著急,可我相信大家是可以做到的,我個人會一同參與到這些項目當中。”
看著林濤臉上認真的神情,邵榮強不知道對方到底是否了解科研是一件怎樣的事情,這不是程序員寫代碼,花幾個天時間一個網頁或者一個軟件就簡單開發完成了。
“好吧,我必須承認林先生你是有宏偉大誌,或許你確實有這樣的能力,可是我們這些人卻不如你有如此淵博的學識。”
邵榮強剛說完,實驗室內旁聽的其他人都不由笑出了聲。
邵榮強轉頭看了看旁邊迴身對林濤笑著說:
“科研是很難的,林先生,這不是小兒學步扶著走一走他就會了,我們是在探索未知,每一個細小的成果可能都要花費我們很多時間,所以我覺得你是不是該腳踏實地一些,仰望星空是好,可也得先知道自己是個什麽水平吧?”
林濤聽出了對方語氣中的拒絕,他看了看電腦上的文檔,自己的評估分析報告對方也差不多看完了。
“教授,既然我參與進了這個項目,那我就必須做出達到我標準的科研成果,降級、平替、閹割這些詞語從來不會出現在我的科研路途中,所以我希望您和大家能夠支持我,咱們共同努力做出一款優秀的衛星產品。”
林濤說完,邵榮強還沒說什麽,之前發言的男研究員轉身走了過來,臉上帶著嘲弄的笑容說:
“林先生,我覺得你可能不太適合我們這個實驗室,您或許應該等個幾十年,那個時候你的這些想法應該會得到更多人認同,我們比較務實,看不到幾十年之後。”
“正亮!你說什麽呢?林先生就是對自己要求比較高,這是好事情,關於如何基於現實設定研究目標,我們可以和林先生慢慢談嘛,我相信林先生肯定能夠理解我們的研發思路,你別說了!迴去工作。”
叫做正亮的男研究員嗤笑一聲,用嫌棄的目光看了看林濤轉身走迴來自己的工作台。
看著這些人,林濤能明顯感受到他們的保守以及對自己目標的不認同。
實際上也不能怪他們,畢竟不是每一個人腦海中都有未來科技的支持。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他們的未來可能是5年、10年、15年,可林濤看到的未來是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
眼界的差距、觀念的差異、知識背景係統的差異,讓雙方在科研思路上無法達到一致。
他不知道該如何扭轉這些人的思維模式,空口無憑的確很難。
如果讓林濤當前直接將他自己完成的低軌衛星技術文檔甩在他們麵前倒也不失為一個辦法,隻是這樣也未免太高調了一些,而且很難解釋。
“林先生,我覺得咱們還是立足於當下,就像您所說的,您想明年就開始進行星座計劃建設。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我們要完成衛星設計、試生產、測試改進、方案的定型,這個時間很短的,甚至基於我們當前的設計思路我都不敢保證能夠完成,所以您要不再考慮一下。”
林濤看著好似苦口婆心在勸自己的邵榮強,他內心知道對方不認可自己的科研思想。
要想扭轉一個有了幾十年飛行器設計經驗老科研人員的思維模式,很不容易。
畢竟他本人的那份分析報告對方也已經看過,明顯一直在表達對林濤分析報告的不認可,這就比較頭疼了。
林濤感受到自己與邵榮強實驗室這個群體之間的那條看不見的鴻溝。
這條鴻溝既有科研思路、知識代差的原因,也有某方麵利益的考量。
林濤皺著眉頭用左手輕輕輕輕扶了扶受傷的右臂,他看到實驗室這些人一副完全不想配合協作的態度,他知道有些事情確實強求不得了。
“教授,既然這樣的話,你們科研項目我就不參與了…”
林濤還沒說完,邵榮強眉毛挑的挑,眼角明顯露出了一絲喜悅,但是他嘴裏卻說著。
“林先生,不能啊,上麵請您來支援我們項目,您可得好好給項目出力呀。”
林濤看著扭過頭來的實驗室其他人,他搖了搖頭說:
“給項目出力沒有問題,隻是我覺得咱們雙方的思路既然不一致,那咱們就各分一組,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研發,互不影響。”
這些人聽到林濤說的這些,所有人都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他們都將目光看向實驗室負責人邵榮強。
邵榮強認真看著林濤,確認林濤做出這個決定是堅決的,他這才搖頭歎氣說:
“哎,你看這是鬧的,我本來還想著跟林先生你共事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可真沒想到你有鴻鵠之誌,在我這實驗室裏屈尊了…”
聽到邵榮強陰陽怪氣的話語,林濤臉色平靜,他知道對方說這些話是什麽意思。
他沒有選擇跟對方做言語口舌之爭,科研這條路最終還是結果導向用成果說話。
“既然林先生你決定分組做,那我就不挽留你了,期待林先生你的科研成果像您說的那樣優秀,到時候我帶著實驗室這些人去膜拜您的成果。”
林濤微微一笑目光掃過實驗室這些保守和小心眼的人們,他沒有再多說一句話,轉身離開了實驗室。
走出實驗室,21他們跟在林濤身後下了樓梯。
沒走幾個台階,林濤聽到身後傳來了一陣歡唿聲。
他大概猜到這些人在歡唿慶祝什麽。
保守者、故步自封者的天堂就是跟自己的同類待在一起,當一名先見者進入他們的隊伍向他們提出新的意見和觀點時,他們會覺得不適應,會覺得反感,會覺得受到侵犯。
現在這名先見者離開了,他們覺得勝利屬於他們,那個溫暖的巢穴依然屬於他們。
林濤搖頭,自覺之前還是他異想天開了,最終能依靠的隻有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