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帶不動


    這2000萬的報價讓這些人都驚唿出了聲。


    當前一發中型火箭cz-2d發射的總成本是2億,而這款二級液體火箭算上一二級總共配置5台發動機。


    如果使用赤火發動機替代,5台赤火,那就是1個億!


    這樣的成本不可謂不高,看到他們驚歎的迴應,林濤朗聲說:


    “覺得高嗎?各位不會想著買了赤火發動機用一次就直接報廢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隻能說各位真是有夠奢侈,或者說一點就沒想著做點別的嚐試嗎?例如迴收再利用?”


    會議室裏低聲交談的聲音再次響起,這些人交流起彼此對於這個定價的想法。


    坐在前排的吳經理在和張小至交換了眼神。


    “林先生,赤火的性能確實對得起這個價格,可是您也清楚當前國內除了星辰空間沒有一家研究機構真正將火箭迴收技術當作一個短期要實現的項目在研發,所以如果赤火是這個價格的話,我估計沒有幾家能夠奢侈到使用這樣的發動機。”


    林濤搖了搖頭並不同意對方的觀點。


    “300噸的推力,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即使一次使用赤火的性能同樣完爆很多發動機,帶來的運力變化在座前輩們應該比我清楚,所以赤火還是能夠帶來短期提升的...”


    軍裝中年人聽到林濤的觀點默默點了點頭,當前國家在進行的天宮項目就需要大運力的火箭支持,與普通的發射任務不同,天官空間艙的質量一般都不會低。


    這個時候高效能大運力火箭發動機就很關鍵,而且最重要的是赤火的體積並不大,這就更加有利於火箭箭體構型的設計。


    “...赤火發動機的性能和材料造價就是這個水平...”


    實際上赤火發動機真實成本是多少,林濤心裏很清楚,遠遠低於這個2000萬的報價。


    可用腳想,他都不會報一個特別低的價格。


    原因一個自然是為了低調,另一個考慮才是林濤最關注的點。


    “...既然除了重要任務,其他航天公司還是需要考量火箭的製造成本,那麽我希望大家可以將研究的重心放在重複利用這一領域,就像汽車一樣,可以重複使用的運輸器肯定能夠將成本降下來,而且赤火的設計本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這一條建議讓眾人陷入了思考,在火箭重複利用這個領域,當前除了國外極個別公司在實踐,其餘的公司更多隻能喊一喊口號。


    在座這些人所在的部門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並沒有實質創建或推進類似的項目。


    “...現在可迴收火箭動力部分的問題已經被赤火解決,我覺得大家應該將目光放的更長遠一些了,可迴收這件事情該提上日程了。”


    看著這些人因為自己的建議顯露出的不同反應,林濤背靠著座椅默默觀察。


    既然赤火肯定是要進行售賣,那麽林濤就決定基於赤火使用壽命長的特點,推動行業裏其他組織同樣往可迴收的項目上努力。


    當然他自己的公司星辰空間肯定會在這條路上取得成功,但是為了整個行業的發展,為了將航天產業的規模盡可能的擴大,林濤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在座這些人和組織。


    星辰空間一家的成功可以建設不少大型項目,可是如果能夠帶動國內其他機構的技術發展和變革,那未來地外空間的景象將完全由東秘人決定。


    或許某一天,地外空間會存在多個同時在建的項目,這些項目由國內不同機構同時負責建設。


    等那個時候,林濤不相信這個藍星還會有誰可以與東秘抗衡。


    那個時候這些航天機構將可以建設航天時代屬於東秘的無敵艦隊。


    右手邊一個老人的聲音響起,林濤轉頭看到正是之前對他發問的白發老人。


    “這個建議我認為必須支持,赤火已經解決了最關鍵的問題,那麽實現火箭迴收方案這件事情就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老頭子我可不敢將好幾台赤火一次性揮霍掉,那簡直就是對科學和經費的玷汙和浪費。”


    “感謝老爺子的支持,確實如此,我們不可能永遠止步不前,變革最強力的信號已經出現。發動機星辰空間負責生產,眾位要做的就是在重複利用方麵突破,然後,未來就來了!鮮美的果實將落在你們手上,我認為完全沒有理由猶豫。”


    林濤剛說完,白發老人看著林濤詢問。


    “星辰空間的火箭研製計劃就是以可迴收為目標,是嗎?”


    林濤點點頭說:


    “是的,公司計劃明年進行火箭首飛測試,具體是否會進行迴收任務暫時還不確定。”


    張小至看著林濤和白發老人之間的交談,一句話都說不出口,林濤可能不認識老人,但是他卻認識。


    運載火箭研究院的大佬,主導研製過好幾款主力火箭的功勳人物。


    現在這樣的人物對林濤如此看重,會議室的焦點更是林濤。


    他之前的一些計劃以及某些略帶抵觸的小心思,此時已經無關緊要,說出來隻會被其他人笑話。


    “一年的時間,林先生你認為星辰空間有能力完成所有研製生產任務嗎?”


    白發老人猶豫了一會還是問出這個令他困擾的問題。


    “是有難度,但是我本人別的沒有就是膽子大,成與不成總得試試,反正公司員工們的熱情很高,我們相信自己有機會創造奇跡。”


    林濤燦爛一笑,應付了老人的提問。


    關於研發的一些事情他不便向這些人解釋,總不能告訴他們他林濤已經完成了火箭的總體設計,設計內容的可靠性可以達到99%吧。


    這在其他研究機構根本是不可能的存在。


    在普通的研究機構,在火箭沒有經過多次發射驗證成功前,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做的設計可靠性高於99%。


    繼承了外星航天知識的林濤卻有此魄力,但這些細節不足以為外人道,必須隱瞞起來。


    會議室其他大佬此時看著林濤的目光都變得不一樣了。


    這個年輕人不僅開發出發動機,還要用發動機售賣這件事情推動國內航天技術的變革發展,一時他們竟不知道該用何種言語評價林濤。


    理想主義?自負?狂妄?


    他們思考好久,腦海中浮現出來的詞語絕大部分都不是褒義詞。


    僅有幾個正麵的詞語,也是諸如可愛、有趣、有衝勁,這些似褒實貶的詞語。


    看到這些人的目光,林濤從中解讀出了他們的心思。


    看來有些事情不能強求,自己雖然已經拿出了關鍵的技術和成果,但想要推動這些人做出變革,仍然很難。


    或許這些人中有些遠見者會理解林濤到底在說什麽,進而做出一些嚐試,但是要讓他們虛心接受林濤的建議仍然很是困難。


    林濤搖了搖頭決定不再費心思在這些事情上,等星辰空間的火箭迴收成功之後,事實會教給他們應有的道理。


    “林總,我支持你的看法,赤火最關鍵的部分不是推力的提升,而是使用時長的變化,是時候嚐試不一樣的航天技術了,赤火已經給我們指出了一條路,翎客航天雖然是一家沒有資金購買赤火的小公司,但是我們仍然會以自己的方式往可迴收的方向努力。”


    當這聲音響起時,林濤轉頭就看到了胡振宇站起身向會議室所有人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胡振宇說完,沒有管兩邊其他人詫異的目光,向轉過身的林濤微笑點頭然後坐了下去。


    “感謝胡總的認可,翎客航天是一家有夢想的公司,咱們共同加油。”


    林濤微笑感激對方的認可,並向對方表達了鼓勵。


    看著會議室內交頭接耳低聲討論的情形,坐在首位的軍裝中年人用手指輕輕敲了敲桌麵。


    等到室內安靜下來,他開口說:


    “林先生的建議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科學方向,我知道有一些院所也在做這方麵的研究,隻是路途艱難要出成績需得很長一段時間。各位暫時不看好這個方向也能夠理解,畢竟此項技術的投入不小,而且短期內並不能看到迴報,甚至如果研究失敗可能不會有迴報...”


    話到這裏,會議室內附和者不在少數,在這個考慮效益的時代,不能看到明顯收益的投入很少有人會舍得,公司和廠子日子過好點他不香嗎?


    軍裝中年人看到這些人或點頭或說是同意自己觀點,他笑了笑繼續說:


    “在考慮效益的時候,我還是得提醒大家不要遺忘科研探索的精神,苦日子裏都有那麽多偉大的成果,沒道理幸福的當下我們卻懈怠了。勇往直前探索未知的決心千萬可不能丟,不然對不起過去吃著饅頭搞科研的前輩,對不起那些無視自己人身健康安全,拋家舍業奔赴荒漠做項目的英模,該往前看了,朋友們。”


    軍裝中年人語重心長的一番話讓會議室裏所有人都安靜下來。


    這裏麵有人臉色凝重,個別人熱血沸騰,更多人臉上則看不到一絲表情依然淡定如初。


    林濤環視了一圈,心中思緒萬千,人有千萬種,心成萬萬相,識不清,更難勸。


    他歎了口氣對首位的中年人說:


    “領導,你說的很有道理。說到商業航天的定位,之前張所長說的就挺好,相互幫助扶持。星辰空間希望通過赤火發動機的售賣幫助到大家,帶動大家發展,這就是我所認為的幫助扶持。說到邊界,我個人認為商業航天企業隻具備科研民用項目的建立資格,軍用項目不能獨自建立,保留和軍方合作研發項目的資格,必要時例如戰時商業航天的運力需要優先滿足軍方需求訂單,您覺得呢?”


    說出這些關鍵點,林濤隻想盡快將所有關鍵內容明確,之前準備的ppt他也一點都不想講了。


    他已經看明白,即使有個別前輩能夠坦誠交流,可大部分人仍然並不看好商業航天企業和個人。


    即使星辰空間已經取得那麽些成就,站到一個援助者的角色,他們仍然不會正視林濤。


    而林濤自己在ppt中所列出來的那些宏大計劃估計這些人更不會認真對待,最後可能還落一個冷嘲熱諷。


    軍裝中年人聽了林濤的觀點,對照他自己從上麵接收到的紅線標準。


    低頭皺眉思考了一會後,他對著林濤說:


    “林先生,你說的這些基本沒有問題,與上層給商業航天企業劃的幾條線相符。但有一點需要講明,那就是即使在正常範圍內,商業航天企業的一些科研、生產、測試、發射等活動仍然需要像航天集團一樣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管,你能明白嗎?”


    林濤點點頭,在這之前他已經了解過航天活動監管的所有信息。


    航天企業項目建立、科研、測試、生產、發射都環節都需要在有關部門的監管下進行,這樣的規章製度是非常之有必要的。


    要清楚航天這個領域是一個高精尖的工業領域,這裏麵所使用的設備、技術、材料很多都是管控項目,如果有非法分子獲得這些東西,沒有人能夠估算他們會產生多麽巨大的危害。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幾百噸的航天燃料如果被非法分子獲取然後直接點燃,爆炸產生的危害想想都可怕。


    看到林濤點頭,軍裝中年人露出笑容,隻要林濤同意這些限製,那就代表當前國內這些商業航天企業基本也沒有問題。


    在他的認知中,星辰空間能夠做到的,其他企業可不一定有這個能力。


    沒有能力,都不需要規章限製,這些企業也翻不出什麽幺蛾子。


    想到這裏,軍裝中年人轉頭看著會議室其他人,沒有多餘表情,聲音平靜。


    “就剛才林先生說的內容,其他人有什麽意見嗎?有的話可以提出來。”


    在林濤剛才說話的時候,會議室這些人就已經在思考了。


    商業航天企業可以獨自參與除非軍事之外的科研民用等項目建設,這樣的限製不可謂不鬆。


    這代表著以後這些商業航天企業可以發射衛星、可以自主進行太空探索任務、可以進行資源采集,甚至在和軍方合作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軍事項目建設。


    與其說是限製,不如說是直接說明了商業航天企業的營業範圍。


    在一定程度上,這樣的營業範圍可以說直接搶奪了現有機構的訂單。


    競爭對手出現了,在座不少人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了這樣的念頭。


    “我有意見,即使不是軍方高保密性的任務,普通的航天發射任務同樣有安全和保密級別的限製,所以我認為在商業航天企業從事發射任務之前,應該進行全係統資質和保密性的審查驗證,並且這樣的製度應該是一貫的,當發現部分企業存在風險時,應該對這些企業進行取締。”


    果不其然,軍裝中年人剛說完就有人跳出來了。


    林濤轉頭看了過去,發言的人正是會議開始時發表質疑意見的某火箭製造公司的負責人。


    林濤沒有急於反駁對方,對方說的點不是信口開河,也算是有依據。


    對方發言的立足點,林濤並不反對,隻是在他看來這種審查的程度應該有策略限製,大家一視同仁,不能區別對待。


    “我也同意應該加強審查,商業航天企業的人員構成複雜,不像現有機構內部管理製度成熟,風險級別高,所以審查的力度應該加大。”


    “同意,而且為了規範這個行業的發展,在行業準入方麵我認為應該加強限製,這個行業有可能直接影響國民安全,我們不得不多考慮一些。”


    還沒等林濤多想,會議室內發言的人多了起來,所有這些發言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對商業航天企業進行更多的限製,從各環節對企業進行資格審查。


    林濤嘴角露出一絲不明的笑容,這些人的反應在他的預料之中。


    商業航天這個概念的出現,在他們看來已經是一個冒犯性的事物。


    之前他們可能還會以為商業航天成不了氣候,可是星辰空間的出現給他們上了一課,讓他們看到了商業航天的威脅不止遠在天邊的冒犯。


    當下的現實告訴他們,商業航天企業甚至有可能走在他們前麵,威脅已在眼前。


    林濤轉頭看了看坐在後麵的胡振宇,對方此時一臉焦急,目光同樣看向他。


    胡振宇的目光中帶著急切,此時他無比希望林濤可以站出來發言,如果讓這些人繼續討論下去的話,商業航天未來的發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繁多的審查和手續就足夠他們這些企業忙的了,企業將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在這些環節上,那對於企業和投資者來說將是噩夢。


    看出了胡振宇的焦急,林濤微微一笑示意對方安心,有些事情不是這些鼓噪者能夠決定的。


    一個坐在長桌尾部的男人剛說到一半,坐在首位的軍裝中年人直接打斷了他的發言。


    “好了,你們說的這些內容是很重要,可是在當前國際競爭氛圍日漸加劇的環境下,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航天,釋放民間航天力量才是我們首要考慮的事情。相較於現有航天機構,對於商業航天企業,上麵的態度是降低準入門檻,加強關鍵環節審核,鼓勵項目建設、研究、測試,甚至是發射,我們要培養一批具備科研和製造實力的民間企業,提升我國航天實力,這才是關鍵...”


    “...所以我宣布關於商業航天行業發展的定位和邊界以林先生前麵的表述為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大國科技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二五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二五兩並收藏我的大國科技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