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外網風波,富燃燃燒
晚上,正當林濤放下水杯準備休息的時候,星辰的聲音從手中的藍牙耳中響起。
“新動態,cia重新聯絡了露露,對方這次的目標是繁星平台。”
林濤手懸在空中,內心有些無語,難道cia現在心就這麽大的嗎?既然他們覺得露露已經暴露了,為什麽還要聯係露露讓她執行任務?
“對方應該知道露露暴露了吧?為什麽還要聯絡她?”
“對方的邏輯是既然露露已經暴露,那麽露露在某些時候更容易直接與公司相關人員接觸,這是露露上級強尼十分鍾前親口說的。”
雖然這個邏輯聽著也有些道理,可是林濤總覺的哪裏不對。
露露現在直接接觸公司的人員他是不會直接幹涉,但鄭東本人肯定會杜絕這種情況存在。
而且對於露露平時具體做了什麽他肯定是會過問的,怎麽都不可能讓一個亮明的小偷偷竊成功吧?
林濤坐在床上思考著,看著旁邊床頭燈昏黃柔和的燈光說:
“星辰,還有其他信息嗎?”
“強尼提到漂亮國的技術人員評估認為繁星平台是下一次工業革命的關鍵,在與露露交談的最後強尼向露露許諾隻要盜取到完整的技術,cia就不再會對露露發起調查,甚至有可能許以英雄的榮譽。”
看來這次漂亮國很重視繁星平台的技術啊,這個重視程度很可能與特裏布爾等人去星辰電子參觀有關,隻是他們的計劃怎麽可能成功呢,林濤隻等著看好戲。
這麽重要的任務對方就隻安排一個已經暴露的露露去完成,林濤思考之後總覺得沒有道理,他對星辰說:
“加強公司信息和數據的安全監控,同樣讓安保部提高警惕,雖然我有接近十成的把握,可萬一真讓對方侵入了,我會很丟臉的。”
“收到,林濤你放心,對方不可能在我的監控下直接竊取技術信息,除非對方直接將運行我的超算存儲器直接帶走,但這很難,基本不可能。”
星辰的說法林濤是同意的,隻是星辰她說的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當然要完成這種任務,除非是一大隊007來了。
“行,我明白了,先這樣吧,注意監控露露的行為。”
“收到。”
既然有人又要鬧,林濤並不介意看看他們能做出怎樣的妖。
關掉床頭燈放下手機,林濤蓋上被子就休息了。
第二天,當林濤來到公司查看星辰昨天對發動機模型的模擬測試報告時,星辰科技所有公開的信息已經在外網被傳開了。
對科技行業感興趣的外國網友從穀歌這些企業的口中得知了星辰科技的存在,對於這家企業的實力和經營範圍部分網民們很好奇,這其中有執行力的打開電腦就開始查找與星辰科技相關的信息。
半天之後,關於星辰科技的信息就被人公布在了網上。
小藍鳥上,有人在關於穀歌等企業的報道下麵將星辰科技的詳細信息發了出來。
對於國外網友來說,星辰科技還是一家陌生的企業,可能有人接觸過星辰科技的手機遊戲《英雄榮耀》,但是這裏麵去了解遊戲開發公司的人卻很少。
直到大家看到星辰科技的建立過程以及經營業務後,所有網友震驚了!
有人感歎這完全就是一個出生在東方的紮克伯格!短短一年的時間裏創建了這樣一家實力雄厚的科技企業。
當看到星辰科技一年取得的成就,這些網名已經不淡定了。
‘開發的手遊占據國內手遊用戶和收入榜第一’
‘掃地機器人被用戶評價為最優秀的產品’
‘星眸圖像識別服務超越其他競品多個技術層次’
最關鍵的一條是‘繁星數據智能分析決策平台,是智能任務模型的訓練平台,可以輔助工廠生產,輔助科研分析效率。’
尤其是對方竟找到繁星平台上星辰電子生產車間的宣傳視頻附在了後麵,這讓國外網友漲了見識。
國外這些網民震驚於視頻中的機器人控製技術,同樣對產線上的材料和半成品產品的流轉速度感到不可思議。
發出這條信息的人在最後添加了他自己的推斷,他認為此次穀歌這些企業的目的就是星辰科技的繁星平台,以他本人科技行業從業者的經驗判斷繁星平台很不簡單,是對製造業的再一次革新!
其他網民看到這條信息後,開始發起熱烈的討論。
有人對一個發展國家具備這樣的技術感到不可思議,還有一些具備對抗思維的網民對視頻中展示的技術感到不安,甚至有人提出如果這項技術被應用於生產武器後果將不可想象。
這條假設在短短時間獲得了大量的點讚,能看出部分人很不安。
沒過多久,和平破壞者-偽裝成民營企業的軍火商-星辰科技-林濤這幾個話題就登上了小藍鳥的趨勢榜單。
在林濤不知情的情況下,星辰科技在外網已經被打上了武器軍火商的標簽,將林濤這個專心於科技創業的民營企業給軍工化了。
如果林濤看到事情的發展過程的話,肯定會覺得好笑,明顯是有心人在推動這一切。
林濤辦公室裏。
翻閱著屏幕上星辰給出的測試報告,林濤首先在結論部分看到了不少問題。
比較大的問題就有三個,分別是:
1.噴注器的效率有些低,不符合預期;
2.液體氧化劑通過噴注器的兩個出口分流時,分流比例不對,結果導致液體氧化劑消耗過快,燃料會有剩餘;
3.主燃燒室內所能接受的最高溫度下,液體甲烷和液體氧化劑燃燒配比是2.04:1,此燃燒比下的產生的推力與設計不符,低了21%。
林濤看到這幾個問題後就知道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很多,甚至需要大改。
尤其是富氧燃燒的方式看來問題確實不少,液體氧化劑的消耗量會比較多是一方麵,最大的問題是推力不足。
重新將報告翻到首頁,林濤開始仔細閱讀整份報告。
星辰在進行模擬測試以後,輸出的報告維度既有完整的性能測試報告,還針對發動機各個部分的結構進行了專項測試。
麵對這些專項測試,噴注器、主燃燒室的表現並不好。
這讓林濤有些頭疼,看來他需要修改的地方還有不少。
林濤看著自己報告中針對主燃燒室冷卻效率低下的評價,真是有夠打擊人啊。
當他的目光在噴注器還有主燃燒室壁上來迴跳轉時,一個新的想法開始萌生,或許他應該嚐試下富燃燃燒的方式。
既然液體氧化劑,也就是液氧作為隔膜的時候冷卻效率如此不好,那麽他完全可以嚐試使用低溫燃料作為隔膜,這樣富燃燃燒的條件也就具備了。
林濤有了想法之後就從辦公桌上抓起紙筆開始計算。
如果用液態甲烷作為燃料,液態甲烷密度為0.4226克每立方厘米,而液氧的密度為1.141克每立方厘米,2.45單位甲烷最優燃燒時需要消耗1單位液氧,如此看來燃燒時增加甲烷的比例就很有價值了,畢竟火箭攜帶一單位甲烷增加的濕重遠小於液氧。
有了思路後,林濤打開之前的設計文檔開始修改,這也是他本人對設計思路一次調整的過程。
十幾分鍾後,林濤將調整完成的文檔發給了馳山等人,並在郵件中大致介紹了此次改動的原因和新方向。
郵件發過去幾分鍾後,隻有馳山一人給林濤迴複了信息表示他馬上研究新文檔,同時也向林濤解釋說其他人此時正在遠程麵試應聘畢業生。
林濤看見迴複後就關閉了郵件,準備修改設計圖。
既然已經決定嚐試富燃燃燒的方式,那麽之前的係統都要進行調整。
從推進劑進入發動機係統開始,這所有的部分都需要調整,目的是最終實現燃料和液氧在主燃燒室的最佳混合比例,林濤設想的比例為3:1。
從低壓渦輪泵、主渦輪泵的功率調整,再到噴注器的方案修改,林濤將自己一天的時間都花在了設計圖的修改上。
液氧和液態甲烷的雙泵設計調整起來還算簡單,林濤重點花心思修改的部分是噴注器。
之前是在噴注器套筒上添加了那層用於液氧揮灑形成隔離膜的結構,現在采用富燃燃燒後,這層冗餘的結構就不需要了,噴注器的結構更加簡單。
而為了實現富燃燃燒的目的,噴注器噴灑燃料的流量就得增加。
流量要想增加,可以采用加壓和擴大燃料輸出通道孔隙兩種方式,林濤思考之後沒有選擇增大孔隙的方式。
原因是這種方式會降低燃料注入壓力,主燃燒室在工作時裏麵需要長時間維持高溫高壓的環境,如果噴注器輸出燃料或液氧時不能保持更高壓力,那就有可能出現推進劑無法注入的情況,主燃燒室內部的燃燒反應就有可能被終止或發生燃燒反應不穩定的現象,這兩種情況都非常危險。
確定要使用加壓的方式後,林濤這邊要做的就是增大套筒的承壓上限,這樣隻要稍微調整燃料通路主渦輪泵的輸出功率,燃料通路整個鏈路的壓力就可以很好兼容。
這裏花時間最多的部分,那就是如何保證噴注器噴出的液氧與燃料碰撞霧化之後,剩餘的部分燃料必須繼續飛舞出去直到淋在主燃燒室壁上。
這需要精確的計算和模擬,林濤在完成了基本的模型之後就讓星辰設計了一個模擬運行模型,通過模型不斷調整壓力大小和燃料噴灑角度,最終等到下午的時候,這部分的方案才被確定。
將噴注器的設計重新應用於發動機的整體設計中,林濤還有問題需要處理。
這也是他在調整計算富燃燃燒反應溫度的時候發現的一個問題。
那就是在發動機工作的時候,主燃燒室裏的的高溫高也氣體需要通過主燃燒室與噴管的連接處,也就是噴嘴流動到噴管中。
收緊的噴嘴就如同一個細腰部,高壓高溫氣體都需要從這個小口中流出,在發動機工作時這裏的升溫效率更高。
在再生冷卻、膜隔離冷卻的夾持下,噴嘴處的冷卻效率仍然令林濤擔憂。
在現有設計的條件下,林濤沒有想到一個好的方式提高噴嘴部分的冷卻效率。
思考了一會後,林濤確認要想繼續增大噴嘴部分的冷卻效率就必須引入新的冷卻方法。
最終林濤想到了一個備用方案,那就是在噴嘴的部分塗抹降溫塗層,也就是采用燒蝕冷卻的技術。
如果采取了這種方式,就會影響發動機長時間工作的能力,畢竟降溫塗層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被燒蝕耗盡。
林濤拷貝了一份設計圖之後,在噴嘴的部分添加降溫塗層的設計,內心希望後麵不要用上這個設計吧。
正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林濤轉頭看了一眼後說:
“進來吧。”
馳山推開辦公室門和傅獻軍走了進來。
“林總,我倆研究了你發的新文檔了,新的改動我們完全讚同,尤其是當接受了改動之後,我自己設計的噴注器方案性能更好了,我這不就迫不及待過來想跟你溝通下。”
看著馳山幹勁十足的模樣,林濤欣慰的笑了起來。
“挺好,我這就看下,獻軍你呢,有什麽想法?”
看到林濤一臉期待的看著自己,傅獻軍打開自己的筆記本指著上麵的圖紙對林濤說:
“林總,我研究了之前的渦輪泵結構,在大致做了推算之後,我有些擔心主渦輪泵葉片,如果要滿足林總你的發動機設計性能,葉片要承受的壓力很高,說到底還是材料強度的問題,如果承受不住壓力葉片碎裂的話,那可是非常危險的,可能直接會擊碎渦輪泵外殼發生爆炸。”
林濤看著傅獻軍手指指的位置微微點頭說:
“我明白,葉片必然會承受高壓,這是無可避免的,我們既然要做發動機研發,那麽這些問題必須解決。獻軍,我知道你負責過發動機的生產,對材料方麵的問題比較敏感,但你要明白現在咱們設計的發動機並不算超越時代的產品,它仍然還屬於這個時代,隻是性能更高而已...”
“材料的問題我們肯定要解決,這我有信心,上次我也說過了,困難再大也怕人磨,我們有時間有精力,所以隻要對材料性能的要求不是跨越時代完全沒有製造可能的,你就不用擔心,明白嗎?”
看到林濤這麽有信心,傅獻軍有些疑惑,他不明白林濤哪裏來的信心,國內研究材料的大佬一大堆,現在不能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懾於林濤老板的威嚴,傅獻軍沒有再反駁對方,他想著等到林濤遭受挫折之後將發動機性能降下來倒也能將發動機造出來。
“我了解了,後麵我會注意的。”
林濤微微點頭,繼續問到:
“麵試進度怎樣了?公司可等著員工來上班呢?”
傅獻軍看了馳山一眼後對林濤說:
“基本已經確定下來了,在帝航、哈工等學校招了一些研究生,當然也包括本地的工業大學,應聘人員素質都不錯,相信到公司之後經曆了從零到一的係統發展曆程後,他們很快會成長起來的。”
“行,挺好,人數有多少?什麽時候來報到?”
提起招聘的事情,林濤就有些著急,現在星辰空間就他們5個人,林濤有些等不及。
“這次招聘了80人,涉及航天領域的各種專業都有,節後就有一部分人可以先一步來報到。”
對於這個進度林濤還是很滿意的,等到節後他這邊的設計圖差不多就定稿了,到時候這些人過來就可以分模塊進行生產驗證了,當然這一切都還得在馳山幾人的領導下展開。
晚上,正當林濤放下水杯準備休息的時候,星辰的聲音從手中的藍牙耳中響起。
“新動態,cia重新聯絡了露露,對方這次的目標是繁星平台。”
林濤手懸在空中,內心有些無語,難道cia現在心就這麽大的嗎?既然他們覺得露露已經暴露了,為什麽還要聯係露露讓她執行任務?
“對方應該知道露露暴露了吧?為什麽還要聯絡她?”
“對方的邏輯是既然露露已經暴露,那麽露露在某些時候更容易直接與公司相關人員接觸,這是露露上級強尼十分鍾前親口說的。”
雖然這個邏輯聽著也有些道理,可是林濤總覺的哪裏不對。
露露現在直接接觸公司的人員他是不會直接幹涉,但鄭東本人肯定會杜絕這種情況存在。
而且對於露露平時具體做了什麽他肯定是會過問的,怎麽都不可能讓一個亮明的小偷偷竊成功吧?
林濤坐在床上思考著,看著旁邊床頭燈昏黃柔和的燈光說:
“星辰,還有其他信息嗎?”
“強尼提到漂亮國的技術人員評估認為繁星平台是下一次工業革命的關鍵,在與露露交談的最後強尼向露露許諾隻要盜取到完整的技術,cia就不再會對露露發起調查,甚至有可能許以英雄的榮譽。”
看來這次漂亮國很重視繁星平台的技術啊,這個重視程度很可能與特裏布爾等人去星辰電子參觀有關,隻是他們的計劃怎麽可能成功呢,林濤隻等著看好戲。
這麽重要的任務對方就隻安排一個已經暴露的露露去完成,林濤思考之後總覺得沒有道理,他對星辰說:
“加強公司信息和數據的安全監控,同樣讓安保部提高警惕,雖然我有接近十成的把握,可萬一真讓對方侵入了,我會很丟臉的。”
“收到,林濤你放心,對方不可能在我的監控下直接竊取技術信息,除非對方直接將運行我的超算存儲器直接帶走,但這很難,基本不可能。”
星辰的說法林濤是同意的,隻是星辰她說的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當然要完成這種任務,除非是一大隊007來了。
“行,我明白了,先這樣吧,注意監控露露的行為。”
“收到。”
既然有人又要鬧,林濤並不介意看看他們能做出怎樣的妖。
關掉床頭燈放下手機,林濤蓋上被子就休息了。
第二天,當林濤來到公司查看星辰昨天對發動機模型的模擬測試報告時,星辰科技所有公開的信息已經在外網被傳開了。
對科技行業感興趣的外國網友從穀歌這些企業的口中得知了星辰科技的存在,對於這家企業的實力和經營範圍部分網民們很好奇,這其中有執行力的打開電腦就開始查找與星辰科技相關的信息。
半天之後,關於星辰科技的信息就被人公布在了網上。
小藍鳥上,有人在關於穀歌等企業的報道下麵將星辰科技的詳細信息發了出來。
對於國外網友來說,星辰科技還是一家陌生的企業,可能有人接觸過星辰科技的手機遊戲《英雄榮耀》,但是這裏麵去了解遊戲開發公司的人卻很少。
直到大家看到星辰科技的建立過程以及經營業務後,所有網友震驚了!
有人感歎這完全就是一個出生在東方的紮克伯格!短短一年的時間裏創建了這樣一家實力雄厚的科技企業。
當看到星辰科技一年取得的成就,這些網名已經不淡定了。
‘開發的手遊占據國內手遊用戶和收入榜第一’
‘掃地機器人被用戶評價為最優秀的產品’
‘星眸圖像識別服務超越其他競品多個技術層次’
最關鍵的一條是‘繁星數據智能分析決策平台,是智能任務模型的訓練平台,可以輔助工廠生產,輔助科研分析效率。’
尤其是對方竟找到繁星平台上星辰電子生產車間的宣傳視頻附在了後麵,這讓國外網友漲了見識。
國外這些網民震驚於視頻中的機器人控製技術,同樣對產線上的材料和半成品產品的流轉速度感到不可思議。
發出這條信息的人在最後添加了他自己的推斷,他認為此次穀歌這些企業的目的就是星辰科技的繁星平台,以他本人科技行業從業者的經驗判斷繁星平台很不簡單,是對製造業的再一次革新!
其他網民看到這條信息後,開始發起熱烈的討論。
有人對一個發展國家具備這樣的技術感到不可思議,還有一些具備對抗思維的網民對視頻中展示的技術感到不安,甚至有人提出如果這項技術被應用於生產武器後果將不可想象。
這條假設在短短時間獲得了大量的點讚,能看出部分人很不安。
沒過多久,和平破壞者-偽裝成民營企業的軍火商-星辰科技-林濤這幾個話題就登上了小藍鳥的趨勢榜單。
在林濤不知情的情況下,星辰科技在外網已經被打上了武器軍火商的標簽,將林濤這個專心於科技創業的民營企業給軍工化了。
如果林濤看到事情的發展過程的話,肯定會覺得好笑,明顯是有心人在推動這一切。
林濤辦公室裏。
翻閱著屏幕上星辰給出的測試報告,林濤首先在結論部分看到了不少問題。
比較大的問題就有三個,分別是:
1.噴注器的效率有些低,不符合預期;
2.液體氧化劑通過噴注器的兩個出口分流時,分流比例不對,結果導致液體氧化劑消耗過快,燃料會有剩餘;
3.主燃燒室內所能接受的最高溫度下,液體甲烷和液體氧化劑燃燒配比是2.04:1,此燃燒比下的產生的推力與設計不符,低了21%。
林濤看到這幾個問題後就知道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很多,甚至需要大改。
尤其是富氧燃燒的方式看來問題確實不少,液體氧化劑的消耗量會比較多是一方麵,最大的問題是推力不足。
重新將報告翻到首頁,林濤開始仔細閱讀整份報告。
星辰在進行模擬測試以後,輸出的報告維度既有完整的性能測試報告,還針對發動機各個部分的結構進行了專項測試。
麵對這些專項測試,噴注器、主燃燒室的表現並不好。
這讓林濤有些頭疼,看來他需要修改的地方還有不少。
林濤看著自己報告中針對主燃燒室冷卻效率低下的評價,真是有夠打擊人啊。
當他的目光在噴注器還有主燃燒室壁上來迴跳轉時,一個新的想法開始萌生,或許他應該嚐試下富燃燃燒的方式。
既然液體氧化劑,也就是液氧作為隔膜的時候冷卻效率如此不好,那麽他完全可以嚐試使用低溫燃料作為隔膜,這樣富燃燃燒的條件也就具備了。
林濤有了想法之後就從辦公桌上抓起紙筆開始計算。
如果用液態甲烷作為燃料,液態甲烷密度為0.4226克每立方厘米,而液氧的密度為1.141克每立方厘米,2.45單位甲烷最優燃燒時需要消耗1單位液氧,如此看來燃燒時增加甲烷的比例就很有價值了,畢竟火箭攜帶一單位甲烷增加的濕重遠小於液氧。
有了思路後,林濤打開之前的設計文檔開始修改,這也是他本人對設計思路一次調整的過程。
十幾分鍾後,林濤將調整完成的文檔發給了馳山等人,並在郵件中大致介紹了此次改動的原因和新方向。
郵件發過去幾分鍾後,隻有馳山一人給林濤迴複了信息表示他馬上研究新文檔,同時也向林濤解釋說其他人此時正在遠程麵試應聘畢業生。
林濤看見迴複後就關閉了郵件,準備修改設計圖。
既然已經決定嚐試富燃燃燒的方式,那麽之前的係統都要進行調整。
從推進劑進入發動機係統開始,這所有的部分都需要調整,目的是最終實現燃料和液氧在主燃燒室的最佳混合比例,林濤設想的比例為3:1。
從低壓渦輪泵、主渦輪泵的功率調整,再到噴注器的方案修改,林濤將自己一天的時間都花在了設計圖的修改上。
液氧和液態甲烷的雙泵設計調整起來還算簡單,林濤重點花心思修改的部分是噴注器。
之前是在噴注器套筒上添加了那層用於液氧揮灑形成隔離膜的結構,現在采用富燃燃燒後,這層冗餘的結構就不需要了,噴注器的結構更加簡單。
而為了實現富燃燃燒的目的,噴注器噴灑燃料的流量就得增加。
流量要想增加,可以采用加壓和擴大燃料輸出通道孔隙兩種方式,林濤思考之後沒有選擇增大孔隙的方式。
原因是這種方式會降低燃料注入壓力,主燃燒室在工作時裏麵需要長時間維持高溫高壓的環境,如果噴注器輸出燃料或液氧時不能保持更高壓力,那就有可能出現推進劑無法注入的情況,主燃燒室內部的燃燒反應就有可能被終止或發生燃燒反應不穩定的現象,這兩種情況都非常危險。
確定要使用加壓的方式後,林濤這邊要做的就是增大套筒的承壓上限,這樣隻要稍微調整燃料通路主渦輪泵的輸出功率,燃料通路整個鏈路的壓力就可以很好兼容。
這裏花時間最多的部分,那就是如何保證噴注器噴出的液氧與燃料碰撞霧化之後,剩餘的部分燃料必須繼續飛舞出去直到淋在主燃燒室壁上。
這需要精確的計算和模擬,林濤在完成了基本的模型之後就讓星辰設計了一個模擬運行模型,通過模型不斷調整壓力大小和燃料噴灑角度,最終等到下午的時候,這部分的方案才被確定。
將噴注器的設計重新應用於發動機的整體設計中,林濤還有問題需要處理。
這也是他在調整計算富燃燃燒反應溫度的時候發現的一個問題。
那就是在發動機工作的時候,主燃燒室裏的的高溫高也氣體需要通過主燃燒室與噴管的連接處,也就是噴嘴流動到噴管中。
收緊的噴嘴就如同一個細腰部,高壓高溫氣體都需要從這個小口中流出,在發動機工作時這裏的升溫效率更高。
在再生冷卻、膜隔離冷卻的夾持下,噴嘴處的冷卻效率仍然令林濤擔憂。
在現有設計的條件下,林濤沒有想到一個好的方式提高噴嘴部分的冷卻效率。
思考了一會後,林濤確認要想繼續增大噴嘴部分的冷卻效率就必須引入新的冷卻方法。
最終林濤想到了一個備用方案,那就是在噴嘴的部分塗抹降溫塗層,也就是采用燒蝕冷卻的技術。
如果采取了這種方式,就會影響發動機長時間工作的能力,畢竟降溫塗層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被燒蝕耗盡。
林濤拷貝了一份設計圖之後,在噴嘴的部分添加降溫塗層的設計,內心希望後麵不要用上這個設計吧。
正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林濤轉頭看了一眼後說:
“進來吧。”
馳山推開辦公室門和傅獻軍走了進來。
“林總,我倆研究了你發的新文檔了,新的改動我們完全讚同,尤其是當接受了改動之後,我自己設計的噴注器方案性能更好了,我這不就迫不及待過來想跟你溝通下。”
看著馳山幹勁十足的模樣,林濤欣慰的笑了起來。
“挺好,我這就看下,獻軍你呢,有什麽想法?”
看到林濤一臉期待的看著自己,傅獻軍打開自己的筆記本指著上麵的圖紙對林濤說:
“林總,我研究了之前的渦輪泵結構,在大致做了推算之後,我有些擔心主渦輪泵葉片,如果要滿足林總你的發動機設計性能,葉片要承受的壓力很高,說到底還是材料強度的問題,如果承受不住壓力葉片碎裂的話,那可是非常危險的,可能直接會擊碎渦輪泵外殼發生爆炸。”
林濤看著傅獻軍手指指的位置微微點頭說:
“我明白,葉片必然會承受高壓,這是無可避免的,我們既然要做發動機研發,那麽這些問題必須解決。獻軍,我知道你負責過發動機的生產,對材料方麵的問題比較敏感,但你要明白現在咱們設計的發動機並不算超越時代的產品,它仍然還屬於這個時代,隻是性能更高而已...”
“材料的問題我們肯定要解決,這我有信心,上次我也說過了,困難再大也怕人磨,我們有時間有精力,所以隻要對材料性能的要求不是跨越時代完全沒有製造可能的,你就不用擔心,明白嗎?”
看到林濤這麽有信心,傅獻軍有些疑惑,他不明白林濤哪裏來的信心,國內研究材料的大佬一大堆,現在不能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懾於林濤老板的威嚴,傅獻軍沒有再反駁對方,他想著等到林濤遭受挫折之後將發動機性能降下來倒也能將發動機造出來。
“我了解了,後麵我會注意的。”
林濤微微點頭,繼續問到:
“麵試進度怎樣了?公司可等著員工來上班呢?”
傅獻軍看了馳山一眼後對林濤說:
“基本已經確定下來了,在帝航、哈工等學校招了一些研究生,當然也包括本地的工業大學,應聘人員素質都不錯,相信到公司之後經曆了從零到一的係統發展曆程後,他們很快會成長起來的。”
“行,挺好,人數有多少?什麽時候來報到?”
提起招聘的事情,林濤就有些著急,現在星辰空間就他們5個人,林濤有些等不及。
“這次招聘了80人,涉及航天領域的各種專業都有,節後就有一部分人可以先一步來報到。”
對於這個進度林濤還是很滿意的,等到節後他這邊的設計圖差不多就定稿了,到時候這些人過來就可以分模塊進行生產驗證了,當然這一切都還得在馳山幾人的領導下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