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冷卻方案整合與crs-4任務
此時林濤正在設計軟件中描繪自己的再生冷卻方案,此方案正是使用低溫燃料在進入燃燒室之前先經過噴管壁,這樣就可以帶走一部分熱量,同樣還可以對燃料本身進行加熱升溫。
原理看似很簡單,可是實際設計製造時的問題就比較多了。
如何設計燃料經由噴管的流通方式,這將關係到噴管的設計。
為了增大燃料和噴管的接觸麵積讓熱傳遞更充分,研究人員會在發動機噴管壁裏設計無數細小的燃料通道,讓低溫燃料經由這些通道繞噴管一圈。
而這些細小的通道設計加工複雜,每一條通道直徑甚至會小於1mm。
極小的管道直徑讓管道排布和製造難度無比巨大,據林濤了解,國內部分發動機的管道是讓工匠一條條焊接上去的,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而這些工匠就是國家航天事業不能缺少的大寶貝。
林濤和星辰空間沒有能力找到這樣的高端人才,所以他的設計方案就很關鍵了。
在林濤的計劃裏,他是想通過3d打印技術來生產噴管,這樣既能保證精度也能提升效率,隻是當前國內的3d增材打印可能並不能滿足林濤的標準,這同樣是一個等待林濤去趟的坑。
如果直接使用3d打印技術製造噴管,噴管的重量會降低不少,降低重量的原因正是因為噴管中細密排布的的管道。
以上是再生冷卻,另外一種膜隔離的冷卻方式,則是在高溫氣體與發動機壁之間形成一層流體膜,這層膜會隔離高溫氣體,從而起到絕熱作用。
一般的膜隔離使用的流體可能是氣體也可能是液體。
例如獵鷹火箭使用的梅林發動機真空版就將燃氣發生器中產生廢氣泵入噴管延伸段進行氣膜隔離,起到冷卻的作用。
人類之前曆史上最大的超級火箭土星五號的發動機同樣是將渦輪泵的廢氣泵入噴管進行氣膜冷卻。
當然除了氣膜隔離,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將低溫燃料直接通過高壓將部分低溫燃料滲透入噴管,在無充分氧化劑的條件下,這些滲入的燃料並不會直接燃燒,燃料會形成一層液體膜隔絕高溫氣體,避免直接與噴管壁接觸。
還有一點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如果燃料含碳,這些燃料就會被高溫氣體攜帶的高溫焦化形成煤煙,煤煙會附著在燃燒室和噴管壁上,隨著高溫灼燒,這些煤煙會被燒蝕成煙被廢氣裹挾噴出,這一過程同樣會帶走部分熱量,一個無需預先準備燒蝕材料的燒蝕冷卻反應就這樣發生了。
林濤現在要做的就是將再生冷卻和膜隔離兩種方式集成進自己的設計中。
為了兼容材料可以承受的最高溫度,林濤決定使用富氧燃燒,這樣就可以將燃燒室中的溫度降低。
至於噴管中燃料管道的排布,林濤這邊的設計計劃采用豎向排布,這樣經由噴管的低溫燃料可以更快速的進行一輪循環,單位時間內高流量的低溫燃料可以中和掉噴管更多的高溫。
而膜隔離的實現方式,林濤這邊采取的方法是通過噴注器將部分液氧直接噴灑在燃燒室內壁,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層氣體的薄膜,可以有效管理主燃燒室內高溫氣體與燃燒室壁的接觸,保護主燃燒室壁避免被高溫燒壞。
這樣的目標就要求噴注器的部分林濤需要多做一些設計。
林濤優先需要完成的部分正是噴注器和主燃燒室。
迴想起上午和馳山的討論,林濤重新調出噴注器的設計圖紙。
現在既要保證噴注器混合燃料和氧化劑的霧化作用,同樣還需要讓噴注器完成液氧揮灑薄膜的任務。
林濤幾經思考,在噴注器口的位置添加了新的設計。
在套筒上林濤又添加了一個推進劑注入口,此注入口同樣輸入小量的液態氧化劑,這部分液態氧化劑將會在高壓作用下形成均勻的水幕淋灑在燃燒室壁,完成隔離膜的構建。
傍晚時分,正當林濤起身準備去食堂吃飯的時候,趙剛給林濤發來了消息。
【趙剛:林總,訪問團剛剛離開了星辰電子,整個接待流程結束。】
【林濤:收到了,中間沒有出什麽幺蛾子吧?】
林濤剛問完,沒一會趙剛的匯報電話直接打了過來。
“林總,這個我需要向你匯報下,在進入車間前檢查上交電子設備的時候,是有發生過一些爭執,但在我們的堅持下,這幫外國佬最終還是屈服了。”
林濤莞爾一笑迴答說:
“大概料到了,後麵呢?”
趙剛繼續向林濤介紹起後麵的狀況,語氣明顯多了幾分傲氣,聲調也提了起來。
“林總,你是沒看到這幫外國佬進入車間後的表情,看著可真解氣啊!看到我們產線的智能化程度還有生產效率之後,為首的那個好像叫特裏的白人臉色瞬間就變了,對方不停的纏著丁春生技術員問東問西的,可他怎麽就沒想到怎麽可能告訴他關鍵的東西!丁春生這小子也是一直跟老外打馬虎眼,看著老外那猴急的模樣,我是真舒坦。”
林濤沒想到丁春生這小子這一次還出了這麽個風頭,他好奇問道:
“然後呢?訪問團就那樣乖乖走了?”
“那不然呢?在咱們地盤上,他們還能咋的,您是沒看見,本來就安排了20分鍾的參觀,硬生生被這些老外給拖到接近40分鍾,最後走的時候這些人仍然依依不舍的,裏麵有一個印裔人還想向我們索要一些技術說明資料,林總你放心,我什麽都沒給!我當場就開口迴絕了。”
“挺好,事情辦的不錯,這次給咱們星辰科技長臉了,後麵繼續加強廠裏的管理,這些老外看到好東西可不會幹看著的,做好廠裏的安保防護工作。”
得到林濤的誇獎,趙剛很是高興,聽到林濤的叮囑後立馬嚴肅說:
“放心吧,林總,廠裏現在每周都會進行安全教育,對於員工的個人素質也在教育提升。現在咱們廠早已不同往日,我明白必須做好內部的管理工作。”
趙剛的迴答讓林濤很滿意,雖然安全和保密的事情林濤自己有安排,可是廠子裏一大幫工人還是需要趙剛管理約束好。
“行,辛苦了。”
這幫人離開之後不知道會怎樣,可是這都與現在的林濤無關,林濤現在隻想將自己的事情做好。
在負一和王雯一塊吃了晚飯,看著自己女朋友匆匆離去加班的身影,林濤有些無奈。
想他明明是公司所有人,可是自己女朋友卻每天忙碌到陪他散步的時間都沒有。
林濤無奈搖了搖頭,看了看窗外開始暗下來的天空,他決定自己一人出去轉轉。
最近高層這邊處理的事情不少,他們要協調繁星平台的接洽和接入,還要與視曠科技溝通收購的事情。
這一切的事情被呂青都安排了下去,王雯自然不能幸免,剛才吃飯的時候王雯就向林濤提起最近在與外部企業溝通的事情。
對繁星平台有興趣的客戶很多,尤其還要響應有關部門的政策,所以王雯最近一直很忙碌。
這不今天還被訪問團這些人幹擾了工作節奏,所以晚飯後陪男朋友散步的時間都被她用來工作了。
林濤走在園區裏,這個園區現在入駐的企業還很少,星辰科技算是前幾個吃螃蟹的人,園區的道路上沒有多少人。
林濤遇到的幾個人都是星辰科技的員工,伸手與這些下屬們打了招唿,員工們也沒有打擾林濤一人散步的悠閑。
看著遠處天空中已經顯現的一顆星光,此時太陽剛剛落山,天色還沒完全暗下去。
林濤駐足在一處草坪旁,遙望著遠處的星光,看似明亮的星光卻距離地球非常遙遠,人類從古至今就一直對著星空發願,將個人甚至家國的思緒寄托於星空之上。
時至今日,人類肉眼觀察到的某顆星辰或許就是人類自己造的飛行器或衛星,往後的星空可不再像以前一樣了。
在天空盡早掛上星辰科技的一顆星這就是林濤現在最希望完成的事業。
隨著天空中可以觀察到的星星變多,林濤收攝心神,重新將腦海中的思緒整理,思考起噴注器的最新設計。
9月21日,周日,工作室裏,林濤將設計軟件保存關閉。
“星辰,試著模擬運行一下這個方案,盡量測試多個燃燒方案。”
“收到。”
將模擬測試的任務交給星辰後,林濤就起身往樓上走去,晚飯時間就要到了。
到了樓上,林濤洗完手去廚房想要幫忙的時候,被林母給趕了出來。
“你去客廳歇著吧,我這邊馬上就好了,你就別在這礙事了。”
林濤無奈,他知道母親是看他今天加班一天,怕他累著。
現在林父林母身體很健康,兩人年紀也不大,現在兩人都不需要上班,林母每天做三頓飯也還可以,中間的時候林濤他們其他人也會幫忙,也不用擔心林母一人累著。
坐在客廳沙發上,林濤打開電視,隨便換了幾個台,不是電視劇就是綜藝節目,看著也沒什麽意思,正當林濤要關掉電視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一個新聞。
林濤拿出手機看了下時間,時間剛好。
“星辰,在電視上打開spacex今天的貨運龍-4任務的直播畫麵,看著應該是馬上要發射了。”
“明白,請稍等。”
兩秒後,卡拉維拉角太空基地的直播畫麵在客廳的電視上打開。
純白色的箭體立於發射架上,火箭是低溫發射,冷卻產生的白色霧氣從箭體上持續往外冒出。
林濤看著電視上的箭體,一家私人航天公司能做到spacex這樣的水準,可以說已經很厲害了。
自從航天飛機項目終止之後,大漂亮國的載人航天任務可都是借助毛熊國的聯盟號飛船完成的。
現在這家私人航天企業可以完成航空局的空間站貨運補給訂單,雖然當前還不能支持載人任務,但這也已經很牛逼了。
在林濤思索的時候,火箭發射倒計時的播報音響起。
等到林濤聽到發射的播報音,白色的火焰從火箭底部射出,兩秒之後,火箭升空。
林濤靠在沙發上沒有言語,電視上隻看到一抹白色火焰在空中慢慢上升,隨著高度的增加,火焰由一束慢慢擴散變得如同火炬一般。
兩分鍾之後,隨著火箭高度的升高,因為高空氣壓降低的緣故,火箭尾焰繼續擴散,然後就是一二級分離。
拋下火箭一級,火箭二級發動機啟動,很快發動機噴管就被高溫氣體加熱變成橙白色,火箭繼續加速。
此時電視畫麵上隻有二級發動機噴管運作的畫麵,噴管周圍一片漆黑,這時的箭體已經到達了快要接近200km的高度。
就在林濤盯著電視上的火箭噴管思考其冷卻方式和製造工藝的時候,電視畫麵被切換到了二級火箭燃料罐內的鏡頭。
很明顯能看到燃料罐內的燃料液麵在持續緩慢下降中,低溫燃料液麵平穩,沒有晃動。
直到燃料罐中的液化燃料即將耗盡時,罐底的液體燃料才發生了一些翻滾,而此時距離火箭點火發射已經過去了10分鍾21秒。
這時二級發動機已經關閉,沒過幾秒,火箭二級與貨運飛船分離。
14分鍾39秒,貨運飛船太陽能光板展開,飛船接下來的任務就是進行變軌操作,等到和空間站同軌後才會展開對接操作。
這時直播畫麵轉迴到了企業的控製中心,林濤聽到主持人宣布任務發射完成後就用遙控器關掉了電視。
迴顧剛剛看到的視頻,火箭的整個發射過程很流暢,箭體飛行平穩,雖然spacex此時還沒有完成箭體一級的迴收,但這已經是當前私人商業航天公司的天花板。
關掉電視之後的林濤沒有覺得有壓力,相反他內心對星辰空間的信心變得更足了。
因為與從直播畫麵中看到的細節相比,他堅信自己掌握的技術更先進,自己設計的火箭發動機運力更高,如果非要問什麽時候可以超越spacex,林濤自己估算不超過兩年。
這個時間具體要多久,這就得看林濤接下來的工作是否順利了,剛才交給星辰模擬測試的發動機模型如果可以一遍驗收通過的話,林濤就有信心今年年底前將發動機製造出來。
有了發動機,明年開年要做的就是火箭的整體設計,與發動機製造相比,國內有一套成熟的火箭研發產業係統,依靠本地產業,林濤相信這個過程會很順利。
甚至林濤堅信隻要發動機研發完成,明年他就敢進行星辰空間自有火箭的首飛測試!
這個目標,在林濤看來並不遙遠。
此時林濤正在設計軟件中描繪自己的再生冷卻方案,此方案正是使用低溫燃料在進入燃燒室之前先經過噴管壁,這樣就可以帶走一部分熱量,同樣還可以對燃料本身進行加熱升溫。
原理看似很簡單,可是實際設計製造時的問題就比較多了。
如何設計燃料經由噴管的流通方式,這將關係到噴管的設計。
為了增大燃料和噴管的接觸麵積讓熱傳遞更充分,研究人員會在發動機噴管壁裏設計無數細小的燃料通道,讓低溫燃料經由這些通道繞噴管一圈。
而這些細小的通道設計加工複雜,每一條通道直徑甚至會小於1mm。
極小的管道直徑讓管道排布和製造難度無比巨大,據林濤了解,國內部分發動機的管道是讓工匠一條條焊接上去的,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而這些工匠就是國家航天事業不能缺少的大寶貝。
林濤和星辰空間沒有能力找到這樣的高端人才,所以他的設計方案就很關鍵了。
在林濤的計劃裏,他是想通過3d打印技術來生產噴管,這樣既能保證精度也能提升效率,隻是當前國內的3d增材打印可能並不能滿足林濤的標準,這同樣是一個等待林濤去趟的坑。
如果直接使用3d打印技術製造噴管,噴管的重量會降低不少,降低重量的原因正是因為噴管中細密排布的的管道。
以上是再生冷卻,另外一種膜隔離的冷卻方式,則是在高溫氣體與發動機壁之間形成一層流體膜,這層膜會隔離高溫氣體,從而起到絕熱作用。
一般的膜隔離使用的流體可能是氣體也可能是液體。
例如獵鷹火箭使用的梅林發動機真空版就將燃氣發生器中產生廢氣泵入噴管延伸段進行氣膜隔離,起到冷卻的作用。
人類之前曆史上最大的超級火箭土星五號的發動機同樣是將渦輪泵的廢氣泵入噴管進行氣膜冷卻。
當然除了氣膜隔離,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將低溫燃料直接通過高壓將部分低溫燃料滲透入噴管,在無充分氧化劑的條件下,這些滲入的燃料並不會直接燃燒,燃料會形成一層液體膜隔絕高溫氣體,避免直接與噴管壁接觸。
還有一點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如果燃料含碳,這些燃料就會被高溫氣體攜帶的高溫焦化形成煤煙,煤煙會附著在燃燒室和噴管壁上,隨著高溫灼燒,這些煤煙會被燒蝕成煙被廢氣裹挾噴出,這一過程同樣會帶走部分熱量,一個無需預先準備燒蝕材料的燒蝕冷卻反應就這樣發生了。
林濤現在要做的就是將再生冷卻和膜隔離兩種方式集成進自己的設計中。
為了兼容材料可以承受的最高溫度,林濤決定使用富氧燃燒,這樣就可以將燃燒室中的溫度降低。
至於噴管中燃料管道的排布,林濤這邊的設計計劃采用豎向排布,這樣經由噴管的低溫燃料可以更快速的進行一輪循環,單位時間內高流量的低溫燃料可以中和掉噴管更多的高溫。
而膜隔離的實現方式,林濤這邊采取的方法是通過噴注器將部分液氧直接噴灑在燃燒室內壁,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層氣體的薄膜,可以有效管理主燃燒室內高溫氣體與燃燒室壁的接觸,保護主燃燒室壁避免被高溫燒壞。
這樣的目標就要求噴注器的部分林濤需要多做一些設計。
林濤優先需要完成的部分正是噴注器和主燃燒室。
迴想起上午和馳山的討論,林濤重新調出噴注器的設計圖紙。
現在既要保證噴注器混合燃料和氧化劑的霧化作用,同樣還需要讓噴注器完成液氧揮灑薄膜的任務。
林濤幾經思考,在噴注器口的位置添加了新的設計。
在套筒上林濤又添加了一個推進劑注入口,此注入口同樣輸入小量的液態氧化劑,這部分液態氧化劑將會在高壓作用下形成均勻的水幕淋灑在燃燒室壁,完成隔離膜的構建。
傍晚時分,正當林濤起身準備去食堂吃飯的時候,趙剛給林濤發來了消息。
【趙剛:林總,訪問團剛剛離開了星辰電子,整個接待流程結束。】
【林濤:收到了,中間沒有出什麽幺蛾子吧?】
林濤剛問完,沒一會趙剛的匯報電話直接打了過來。
“林總,這個我需要向你匯報下,在進入車間前檢查上交電子設備的時候,是有發生過一些爭執,但在我們的堅持下,這幫外國佬最終還是屈服了。”
林濤莞爾一笑迴答說:
“大概料到了,後麵呢?”
趙剛繼續向林濤介紹起後麵的狀況,語氣明顯多了幾分傲氣,聲調也提了起來。
“林總,你是沒看到這幫外國佬進入車間後的表情,看著可真解氣啊!看到我們產線的智能化程度還有生產效率之後,為首的那個好像叫特裏的白人臉色瞬間就變了,對方不停的纏著丁春生技術員問東問西的,可他怎麽就沒想到怎麽可能告訴他關鍵的東西!丁春生這小子也是一直跟老外打馬虎眼,看著老外那猴急的模樣,我是真舒坦。”
林濤沒想到丁春生這小子這一次還出了這麽個風頭,他好奇問道:
“然後呢?訪問團就那樣乖乖走了?”
“那不然呢?在咱們地盤上,他們還能咋的,您是沒看見,本來就安排了20分鍾的參觀,硬生生被這些老外給拖到接近40分鍾,最後走的時候這些人仍然依依不舍的,裏麵有一個印裔人還想向我們索要一些技術說明資料,林總你放心,我什麽都沒給!我當場就開口迴絕了。”
“挺好,事情辦的不錯,這次給咱們星辰科技長臉了,後麵繼續加強廠裏的管理,這些老外看到好東西可不會幹看著的,做好廠裏的安保防護工作。”
得到林濤的誇獎,趙剛很是高興,聽到林濤的叮囑後立馬嚴肅說:
“放心吧,林總,廠裏現在每周都會進行安全教育,對於員工的個人素質也在教育提升。現在咱們廠早已不同往日,我明白必須做好內部的管理工作。”
趙剛的迴答讓林濤很滿意,雖然安全和保密的事情林濤自己有安排,可是廠子裏一大幫工人還是需要趙剛管理約束好。
“行,辛苦了。”
這幫人離開之後不知道會怎樣,可是這都與現在的林濤無關,林濤現在隻想將自己的事情做好。
在負一和王雯一塊吃了晚飯,看著自己女朋友匆匆離去加班的身影,林濤有些無奈。
想他明明是公司所有人,可是自己女朋友卻每天忙碌到陪他散步的時間都沒有。
林濤無奈搖了搖頭,看了看窗外開始暗下來的天空,他決定自己一人出去轉轉。
最近高層這邊處理的事情不少,他們要協調繁星平台的接洽和接入,還要與視曠科技溝通收購的事情。
這一切的事情被呂青都安排了下去,王雯自然不能幸免,剛才吃飯的時候王雯就向林濤提起最近在與外部企業溝通的事情。
對繁星平台有興趣的客戶很多,尤其還要響應有關部門的政策,所以王雯最近一直很忙碌。
這不今天還被訪問團這些人幹擾了工作節奏,所以晚飯後陪男朋友散步的時間都被她用來工作了。
林濤走在園區裏,這個園區現在入駐的企業還很少,星辰科技算是前幾個吃螃蟹的人,園區的道路上沒有多少人。
林濤遇到的幾個人都是星辰科技的員工,伸手與這些下屬們打了招唿,員工們也沒有打擾林濤一人散步的悠閑。
看著遠處天空中已經顯現的一顆星光,此時太陽剛剛落山,天色還沒完全暗下去。
林濤駐足在一處草坪旁,遙望著遠處的星光,看似明亮的星光卻距離地球非常遙遠,人類從古至今就一直對著星空發願,將個人甚至家國的思緒寄托於星空之上。
時至今日,人類肉眼觀察到的某顆星辰或許就是人類自己造的飛行器或衛星,往後的星空可不再像以前一樣了。
在天空盡早掛上星辰科技的一顆星這就是林濤現在最希望完成的事業。
隨著天空中可以觀察到的星星變多,林濤收攝心神,重新將腦海中的思緒整理,思考起噴注器的最新設計。
9月21日,周日,工作室裏,林濤將設計軟件保存關閉。
“星辰,試著模擬運行一下這個方案,盡量測試多個燃燒方案。”
“收到。”
將模擬測試的任務交給星辰後,林濤就起身往樓上走去,晚飯時間就要到了。
到了樓上,林濤洗完手去廚房想要幫忙的時候,被林母給趕了出來。
“你去客廳歇著吧,我這邊馬上就好了,你就別在這礙事了。”
林濤無奈,他知道母親是看他今天加班一天,怕他累著。
現在林父林母身體很健康,兩人年紀也不大,現在兩人都不需要上班,林母每天做三頓飯也還可以,中間的時候林濤他們其他人也會幫忙,也不用擔心林母一人累著。
坐在客廳沙發上,林濤打開電視,隨便換了幾個台,不是電視劇就是綜藝節目,看著也沒什麽意思,正當林濤要關掉電視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一個新聞。
林濤拿出手機看了下時間,時間剛好。
“星辰,在電視上打開spacex今天的貨運龍-4任務的直播畫麵,看著應該是馬上要發射了。”
“明白,請稍等。”
兩秒後,卡拉維拉角太空基地的直播畫麵在客廳的電視上打開。
純白色的箭體立於發射架上,火箭是低溫發射,冷卻產生的白色霧氣從箭體上持續往外冒出。
林濤看著電視上的箭體,一家私人航天公司能做到spacex這樣的水準,可以說已經很厲害了。
自從航天飛機項目終止之後,大漂亮國的載人航天任務可都是借助毛熊國的聯盟號飛船完成的。
現在這家私人航天企業可以完成航空局的空間站貨運補給訂單,雖然當前還不能支持載人任務,但這也已經很牛逼了。
在林濤思索的時候,火箭發射倒計時的播報音響起。
等到林濤聽到發射的播報音,白色的火焰從火箭底部射出,兩秒之後,火箭升空。
林濤靠在沙發上沒有言語,電視上隻看到一抹白色火焰在空中慢慢上升,隨著高度的增加,火焰由一束慢慢擴散變得如同火炬一般。
兩分鍾之後,隨著火箭高度的升高,因為高空氣壓降低的緣故,火箭尾焰繼續擴散,然後就是一二級分離。
拋下火箭一級,火箭二級發動機啟動,很快發動機噴管就被高溫氣體加熱變成橙白色,火箭繼續加速。
此時電視畫麵上隻有二級發動機噴管運作的畫麵,噴管周圍一片漆黑,這時的箭體已經到達了快要接近200km的高度。
就在林濤盯著電視上的火箭噴管思考其冷卻方式和製造工藝的時候,電視畫麵被切換到了二級火箭燃料罐內的鏡頭。
很明顯能看到燃料罐內的燃料液麵在持續緩慢下降中,低溫燃料液麵平穩,沒有晃動。
直到燃料罐中的液化燃料即將耗盡時,罐底的液體燃料才發生了一些翻滾,而此時距離火箭點火發射已經過去了10分鍾21秒。
這時二級發動機已經關閉,沒過幾秒,火箭二級與貨運飛船分離。
14分鍾39秒,貨運飛船太陽能光板展開,飛船接下來的任務就是進行變軌操作,等到和空間站同軌後才會展開對接操作。
這時直播畫麵轉迴到了企業的控製中心,林濤聽到主持人宣布任務發射完成後就用遙控器關掉了電視。
迴顧剛剛看到的視頻,火箭的整個發射過程很流暢,箭體飛行平穩,雖然spacex此時還沒有完成箭體一級的迴收,但這已經是當前私人商業航天公司的天花板。
關掉電視之後的林濤沒有覺得有壓力,相反他內心對星辰空間的信心變得更足了。
因為與從直播畫麵中看到的細節相比,他堅信自己掌握的技術更先進,自己設計的火箭發動機運力更高,如果非要問什麽時候可以超越spacex,林濤自己估算不超過兩年。
這個時間具體要多久,這就得看林濤接下來的工作是否順利了,剛才交給星辰模擬測試的發動機模型如果可以一遍驗收通過的話,林濤就有信心今年年底前將發動機製造出來。
有了發動機,明年開年要做的就是火箭的整體設計,與發動機製造相比,國內有一套成熟的火箭研發產業係統,依靠本地產業,林濤相信這個過程會很順利。
甚至林濤堅信隻要發動機研發完成,明年他就敢進行星辰空間自有火箭的首飛測試!
這個目標,在林濤看來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