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商業航天


    賈陽負責的項目內容謝風亮他們是清楚的,月球車智能化運行和機械臂的應用明顯是項目的關鍵部分之一。


    現在聽到賈陽說這些都有使用林濤公司的技術,謝風亮這才明白林濤剛才的表述不是信口開河,這個年輕人是真有信心在航天領域做出一番事業來。


    “真是青年才俊啊,難怪老賈如此看重於你,看來我是要多看看外麵的發展,時代變化夠快的,既然你對航天事業如此熱衷,你對商業航天的發展怎麽看?你覺得未來的發展上限高嗎?”


    帶著謙虛的笑容,林濤將自己的一點認識大概說了說。


    “我肯定是看好的,不然我也不會想著投入這麽大的精力和資金,我認為航天事業的變革就在這幾年就會看到,說出來可能有些不中聽,但基於事實我還是要說下,以後航天事業的發展肯定是商業航天的天下,眼前的案例就是馬斯克的spacex,獵鷹9號已經在做可迴收技術的探索,而我相信對方肯定會成功。”


    林濤一席話說完,桌上其他三人的臉色有點些變化,對於老一輩的航天人來說,他們努力了幾十年的事業,在林濤口中就要被一家私人的航天企業超越,這讓他們有些不能接受。


    “林濤,你說的這個事情是不是太樂觀了,航天技術的難度可不像互聯網公司,一個好的點子加上一些技術開發人員就可以迅速創造一家巨無霸公司,航天是一項需要消耗巨大資源的係統性工程。”


    賈陽首先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謝風亮在旁邊也是點頭,國內航天事業的發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幾代人艱苦卓絕的努力了這麽多年才有了現在的成就。


    在這個話題上林濤沒有附和前輩的觀點。


    “前輩們,你們可以想象下當spacex的可迴收火箭技術成熟之後,單位載荷的發射成本將會迅速下降,那個時候我們現在的發射技術根本就沒有競爭優勢,我知道當前航天集團在接單幫助國外的一些組織發射衛星載荷,可是如果有一個公司可以提供更低價格的發射服務,那個時候我們怎麽辦?依然堅持現在的老路嗎?”


    將問題拋出來,林濤看到他們開始思考,林濤不相信高層沒有探究過這個問題,之所以現在還沒有看到變化,肯定是因為在某些技術方麵有實現的阻礙,所以大家趨向保守,沒有冒險直接宣傳而已。


    “接下來的20年,誰能能夠快速將大量載荷發送到外太空誰就能搶占太空發展的先機,這是毋庸置疑的,假如我們在外太空有幾千甚至幾萬顆衛星或者飛行器存在,那我們能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通信、導航、監控、軍事等等,那個時候地球上還有誰可以與我們進行抗衡。”


    謝風亮看著林濤,他實際上明白林濤再說的東西,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在建立之初本就是以一個商業航天發射場為目標建設的,隻是後期一些其他因素影響,當前在建的項目還是以國家發射任務為核心。


    已經說了這麽多,林濤也不介意多說一點,他繼續將自己的規劃娓娓道來。


    “除了可迴收火箭技術之外,高效率的火箭製造技術也是關鍵,這就關係到新的加工科技,例如3d增材打印技術,還有自動化生產技術。如果具備這兩個技術,以前一年可能隻能製造30發火箭,新的工廠建成以後,我們完全可以將火箭產量提高幾倍。再結合火箭迴收技術,我們甚至可以實現一天一發火箭的發射頻次,到那個時候,試問還有誰能和我們競爭?”


    作為發射塔設計師的莫華慶此時卻笑出了聲,他看著林濤說:


    “你的想法很好,可這一切距離我們當前的科技發展水平太遙遠了,聽你這麽說我想起幾十年前大家都用放衛星形容說大話,你描述的已經不是放衛星了,我覺得可以形容為放宇宙飛船,是吧?賈老。”


    林濤是自己帶進來的,現在林濤說出了如此宏大的設想,起碼在賈陽自己接觸到的計劃中不曾存在過這樣異想天開的想法,他還是決定勸誡一下林濤。


    “林濤,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但還是要腳踏實地,雖然我們做的是仰望星空的事業,可是還是要立足於當下,一步一步來,切莫好高騖遠。”


    被幾位前輩輕視,林濤沒有不開心,他知道他自己的設想肯定會實現,他現在在做的事情就是在為他所描述的未來做鋪墊。


    “幾位前輩,我不隻是說說而已,我自己就在往這方麵努力,賈老,你也知道,我們公司在人工智能算法方麵有自己的積累,而且可以說是在業內首屈一指的存在,我們已經有了新一代的自動化生產線改造案例,公司的金屬加工廠也已經完成了自動化改造,所以星辰科技一定程度上已經具備了大型金屬器械的全流程自動製造能力。我所描述的景象正是我所努力的方向,而我正在做的就是實現理想的每一步。”


    這段話說完,賈陽三人抬頭驚訝的看著林濤,三人裏麵也就賈陽對林濤的了解多點,可他也不曾了解自動化產線的餓事情。


    “自動化產線,與現有的自動化工廠有什麽差異嗎?”


    賈陽問出了自己的問題,畢竟林濤說的這麽篤定,而且內容好像確實有那麽點意思,他就有點好奇了。


    這個時候林濤也沒有藏私,因為他今天來這裏的目的就是想爭取到一些人脈和資源。


    “當然有差異,星辰科技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更高,我們的產線需要人力參與的任務也不是負責生產的部分,這一點非常重要,也就是說我們生產線的產能會更高,算法控製下的產線製造精度更高,出錯的概率更低。這裏麵的差異,各位應該能懂吧?”


    這個技術確實厲害,可是莫華慶讚歎過後還是問題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哦,那確實是不可小覷的成就,可是普通的民用產品製造和火箭製造差異可不小,你就這麽確定你的產線能夠適應火箭的製造需求嗎?”


    這一點上林濤沒有自大到說現在可以。


    “差異肯定有,可是我認為隻要能獨立製造出來一次,後麵就有將製造工藝進行自動化改造的可能,以往民用產品的製造技術發展早已證實了這一點。”


    莫華慶看著林濤堅定的表情,語氣也和緩起來。


    “好吧,我承認你言之有物,我尊重每個願意為了自己理想而奮鬥的人,過去的我們何曾不是這樣,繼續努力吧,希望我能看到你所描述的一天一箭盛世到來。”


    “現在的年輕人是真敢想啊,而且你確實在往這個方向努力,林濤,我一定程度上支持你的理想,希望到時候可以看到的你的火箭在我們腳下這個發射場發射。”


    看著眼前這個有野心且有執行力的年輕人,謝風亮也給予了他自己的祝福。


    看到兩位大佬終於認可了自己的設想,林濤端起桌上的茶杯對兩人說:


    “感謝支持,我的公司星辰空間以後肯定免不了來叨擾兩位,到時候還希望大佬們不要嫌棄我們企業。”


    謝風亮和莫華慶兩人都笑了起來,端起茶杯和林濤小碰了一下。


    “說嫌棄就生分了,我和老莫兩人盼著能在發射場看到你公司的火箭,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榮幸,那標誌著我國除了國家隊之外有了另外一支強力的航天力量,我們開心都來不及。”


    喝完杯中茶水,林濤將水杯放下。


    “哈哈,我肯定努力,不會讓前輩們失望的,但是有一件事情,我想厚顏請求兩位幫忙留意下,我之前也給賈老說過,我公司正在招聘航天人才,苦尋無果,如果有人願意考慮我們星辰空間的話,希望兩位能幫忙引薦下,本人不勝感激。”


    賈陽看著林濤,心想這小子真是見縫插針,逮著機會就往上爬。


    “你兩個也幫留意下吧,我們都明白航天係統就這麽多個位置,要不了那麽多人,給這小子的公司介紹幾個可造之材並不是麻煩事。”


    謝風亮和莫華慶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接下來這一頓飯的氣氛就熱烈了起來,沒有了剛開始的生分,謝風亮不停的和林濤討論起商業航天的事情。


    午飯後,謝風亮還想拉著林濤和賈陽兩人去他辦公室繼續嘮嗑,可是賈陽卻直接當麵拒絕了,言說要和林濤討論項目上的事情,然後拉著林濤就往之前那間休息室走去。


    迴到休息室,兩人實際上並沒有立即討論工作的事情,相反賈陽調整了椅背傾角,賈陽身體躺下後對林濤說:


    “你真的認為可迴收技術可以實現?”


    林濤看著賈陽問出這個問題時,眼睛是閉上的,好似在假寐。


    “是的,可迴收技術的理論驗證是通過的,技術實現的難點並不是不能克服,別人本就有以前的技術優勢,再加上尖端的科研人才,實現這個技術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賈陽聽完林濤的迴答後,並沒有過多反應,仍然閉著眼睛。


    “嗯,你說的有道理,可迴收技術實現的話肯定是好的,以往的火箭射一次就完事,雖然有過程數據記錄可供分析,但是火箭本身已經被銷毀了,這對於我們的火箭技術發展是一大損失。實踐加複盤檢查才能更快的推動技術的進步,告訴你也無妨,國內實際也在往這個方向努力,隻是要克服的難點很多,進度肯定是趕不上人家了。”


    國內在做這方麵的研究,林濤是知道的,星辰搜集的信息中已經有這方麵的資料。


    “不談進度,隻要我們在往這個目標努力就行,糟糕的不是我們沒有追上對方,而是我們選擇停在了原地,停在了一個舒適區。”


    賈陽微微點頭同意了林濤的看法,就沒有再說什麽,唿吸聲卻變大了幾分。


    幾分鍾後,林濤聽到了對方輕微的鼾聲,得呢,這位竟然睡著了。


    林濤有些無語,不是說好討論項目的事情嗎?


    無所事事,他隻能拿出手機聯係王雯,在微信上詢問他們今天玩的怎樣。


    看到王雯發過來的照片還有視頻,林濤微笑翻動著對方發過來的內容。


    今天導遊帶著他們去了猴島,王雯發過來的視頻是從纜車上往下拍攝的,後麵還有他們和小猴子的合影,幾個人玩地蠻開心的。


    林濤叮囑他們小心別太靠近猴子,避免有些猴子攻擊性太強傷到他們。


    與王雯在微信上聊了一會後,林濤放下手機也就開始休息了,反正賈陽都睡著了。


    下午兩點多的時候,林濤醒了過來,醒來時他發現賈陽已經不在休息室了。


    林濤揉了揉眼睛,喝了點水就走出了休息室,休息室門口也沒有人,林濤就走到窗口往外麵看去。


    外麵樹林間的道路上還能看到一些施工車輛在運輸著什麽東西,林濤猜測應該是施工器械或者材料吧。


    林濤看了一會,旁邊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正是上午在發射場門口接自己的年輕研究員。


    “林先生,你醒了,賈院士已經去開會了,他交代我說可以帶你在發射場這邊轉一轉,項目上的事情後麵找機會再細聊,今天他估計沒時間了。”


    也是,作為身居要職的賈陽,對方每天的日程安排估計都是排滿的,林濤今天應該是見不到對方了。


    “那太感謝了,我對於發射場非常有興趣,辛苦了。”


    “客氣了,走吧,咱們開遊覽車,這樣方便點。”


    下樓後,還是上午那輛遊覽車,林濤坐在副駕駛的位置,對方指著車上的飲用水對林濤說:


    “這裏有水,天氣比較熱,你自己隨意喝。”


    “謝謝。”


    坐著遊覽車,對方帶著林濤在發射場開始四處巡視。


    林濤看到了指揮控製中心,看到了航天器總裝測試廠房。


    在林濤眼裏這些大樓都是四方四正的,與控製中心不同,測試廠房簡約的白色圍牆和藍色的方格裝飾顯得簡單大方。


    由於整個發射場還在建設中,這些大樓和廠房裏麵都還在施工,所以林濤就沒有機會走進室內進行參觀,這令林濤有些遺憾。


    然後對方帶著林濤到了火箭的總裝測試廠房,這裏在建的兩處廠房分別是長五和長七的總裝廠房。


    林濤同樣沒有被允許進去,但是僅僅看到廠房就已經讓林濤興奮了。


    林濤想起前世看到的這兩種型號火箭的發射視頻,再看著眼前幾十米高的白色廠房,內心相當激動,這裏就是國內嫦娥探月任務、天宮組建任務的關鍵場所。


    激動過後,林濤看著眼前的廠房就是眼饞,星辰空間現在還在光膀子耍嘴皮的階段,一點實物都沒有。


    離開廠房區域,剩下的就是最關鍵的區域了,兩處發射工位。


    據年輕人的介紹,這兩處工位的設計職能是不一樣的。


    101工位,也就是南邊的工位,是用來發射長征五號及後續改進型號火箭的工位。


    201工位,東北方向的工位,可以發射長征七號、長征七號a、長征七號a改進型,甚至在設計研發中的長征八號也在此工位發射。


    這兩處工位的發射塔也還在施工過程中,周圍都圍有護欄,林濤站在外圍遠遠看著高大的發射架。


    這兩處發射架在工作時會將火箭包裹其中,等到發射前才會打開三層平台,擺杆擺開,然後才會點火發射。


    看著這巨大的金屬結構,林濤心潮澎拜,這才是理工人的浪漫!


    這才是科學的浪漫!


    而他林濤的理想,就是讓星辰空間向世人展示屬於他的浪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大國科技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二五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二五兩並收藏我的大國科技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