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第一戰


    盡管有趙方林親自下場告誡,恆生指數在突破大關之後,漲幅減緩,沒有繼續衝擊的關口。


    不少謹慎的散戶,在tvb財經台連續不斷的對港股市場的悲觀預測下,保守起見,提前拋售股票,手握現金,以求安穩。


    但是,在泰銖暴雷,東南亞金融風暴初顯的時候,許多避嫌資金,湧入港股市場,推動恆生指數在東南亞金融風暴愈演愈烈的情況下,不降反升。


    到1997年8月,恆生指數升到的高點。


    雖然和原時空的的曆史高位,相差了1000多點,但依然非常高了。


    8月中旬,港島金融市場,遇到國際炒家第一波衝擊。


    以索老頭為首的國際對衝基金,對港島金融市場,采取了三維立體的攻勢,從港幣匯率、港股,以及恆生指數期貨三個方麵,進行圍剿。


    第一波衝擊,主要來自港幣匯率。


    港幣雖然采取的聯係匯率製度,港幣官方匯率,固定在7.8港幣兌換1美刀。


    但是實際操作中,匯率會有一些波動,幅度雖然不大,但是依然給國際炒家留下了投機空間。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部分國際金融投機資本,就在港股經濟持續向好,港幣匯率持續低位運行的時候,大量低價買入港幣。


    現在,又趁著港幣不受東南亞金融風暴影響,匯率表現堅挺,向港島銀行短期借貸大量港幣。


    然後集中拋售!


    1992年英鎊危機,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機,以及兩個月前開始的東南亞金融風暴,都是由國際炒家巨量拋售主權貨幣引起的。


    這一次,國際炒家如法炮製,集中拋售提前兌換的數百億港幣,企圖依次打擊港幣匯率,讓港島政府,也放棄港幣的聯係匯率製度,引發港幣匯率暴跌,從中獲利。


    國際炒家這次拋售港幣的數額,高達600億港幣!


    對港島金融市場造成巨大衝擊!


    港幣匯率麵對如此巨量拋售,沒有任何抵抗能力,匯率下跌。


    港幣匯率下跌,引發金融市場恐慌,之前不相信tvb財經台和趙方林的告誡,不舍得股市上漲盈利的頭鐵散戶,此時變得慌不擇路,紛紛拋售手中股票,企圖盡可能地減少損失。


    港股出現拋售潮,恆生指數應聲下跌,短短一天的時間,就暴跌1200點,從的高位,跌至點。


    港島金融管理局,麵對國際炒家的惡性,當然不會無動於衷。


    一麵咬死港幣的聯係匯率製度不放鬆,一麵提供港幣的短期過橋借貸利率,以此打擊國際炒家短期借貸行為。


    港幣的短期利率,從之前的15%左右,暴漲至300%。


    國際炒家麵對這麽高的短期利率,不能繼續借貸更多港幣,投入到拋售打壓港幣匯率的行動之中。


    港幣匯率壓力減輕,算是頂過了國際炒家的第一波衝擊。


    這一戰,因為國際炒家準備充分,港島金融市場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市場規模達到3萬億港幣以上,成為亞洲範圍內,市場規模僅次於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第二大金融市場,所以,盡管港島方麵緊急采取了一些反擊措施,仍然讓國際炒家得手,獲利離場。


    不過,國際炒家在第一波衝擊中,把之前儲備的港幣,動用大半,在港幣短期利率提升的情況下,又無法短時間內補充,所以暫時不能故技重施。


    港股市場雖然在國際炒家的第一波衝擊中,短短幾天的時間,恆生指數就下跌了兩三千點,損失可謂慘重,但是暫時還沒有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至少,最重要的聯係匯率製度,依然堅挺!


    趙方林在港島金融保衛戰的第一場戰鬥中,沒有親自下場,隻是繼續在tvb財經台上公開為港島站台,號召港島民眾,團結起來,共同抵禦國際炒家的狙擊。


    趙方林提前準備的270億港幣資金,早被他兌換成了美刀,這波港幣匯率下跌,不僅沒讓這部分資金受到損失,反而還增值了一部分。


    倒是趙方林名下的六家上市公司,股價受到恆生指數暴跌的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挫。


    這還是趙方林名下的上市公司,第一次出現大規模的股價下挫。


    不過,這六家上市公司,都有出色的業績做支撐,股價的泡沫不多,短暫下挫之後,迅速穩定下來。


    趙方林又安排各個公司,相繼宣布利好,提振股價。


    tvb方麵,時隔多年,再次推出由趙方林親自策劃的新綜藝《北遊記》!


    趙方林入主tvb之後,雖然帶領tvb,從亞視手中,很快就奪迴港島電視行業領頭羊的位置,期間也為tvb策劃了幾檔新節目,諸如《跑男》、《大咖麵對麵》、《港島達人秀》等。


    但是相對而言,在tvb期間,策劃新節目的頻次,遠比不上之前在亞視的時候。


    這次推出的《北遊記》,仿造的同樣是原時空南韓綜藝節目,這次是耗《西遊記》的羊毛,由tvb簽約老戲骨牽頭,匯集幾名能玩能笑的全能藝人,再加上幾名年輕的俊男靚女,組成旅遊團,前往剛剛迴歸的祖國,去京城,體驗那裏原滋原味的人文風情。


    在這個時候,推出這樣一檔節目,也有宣傳內地,讓港島民眾,盡可能多的了解內地發展的目的,獲得了國家電視台的大力支持。


    趙方林這兩年,忙於其他事務,已經很少親自策劃新節目了,這次出手,仍然不負金牌策劃的名頭,節目在tvb翡翠台播出之後,大受歡迎。


    除了這檔《北遊記》,趙方林還把竇老師的當家節目——《鏘鏘三人行》,提前拿了出來。


    原時空,《鏘鏘三人行》是在1998年首播的,現在被提前到1997年9月播出,主持人仍然是竇老師,邀請的嘉賓也還是那老幾位,節目品質維持得相當好。


    《鏘鏘三人行》在tvb明珠台播出之後,迅速積累起一批忠實觀眾,熱度雖然沒有《北遊記》那麽高,但也成為tvb的一檔王牌節目。


    在這兩檔新節目的加持下,tvb的股價止跌反升,成為港股大盤整體下跌的大環境下,逆勢上漲的典型。


    華星唱片也在這個時候,宣布重大利好消息,把之前一直被剝離在外的百強唱片內地業務,整合到上市公司的組織架構之中。


    華星唱片在此之前,作為華語歌壇第一家本土上市公司,業務遍布兩岸三地,以及東南亞各地,占據了整個華語歌壇30%的市場份額,市值已經突破100億港幣大關。


    不過,在華星唱片上市的時候,隻把百強唱片的港島業務,整合到了上市公司的組織架構,內地業務,則被剝離在外。


    實際上,百強唱片的內地業務,這幾年的盈利狀況,不比華星唱片其他業務差。


    內地音樂市場雖然尚未被充分開發起來,但是背靠12億人口的龐大市場,百強唱片又創造性的開展了“千城萬店計劃”,在全國範圍內開辟出自有銷售渠道,在內地音樂市場占據的市場份額,一直保持在50%以上。


    這還是趙方林一直控製,不讓百強唱片持續擴展,要不然,憑借百強唱片的渠道優勢和資金優勢,能把市場份額提升到70%,80%,對內地音樂市場形成壟斷之勢。


    “千城萬店計劃”,以低價正版,打擊內地音樂市場的盜版行為,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現在已經能把內地音樂市場的盜版影響,控製在20%以下。


    1996年,內地音樂市場,有統計記錄的正版銷售量,達到了創紀錄的30億盒,銷售額將近100億。


    其中,百強唱片銷售量達到15億盒,銷售額超過40億,淨利潤高達15億!


    盡管淨利潤中,有三分之一,捐贈了出去,但是歸屬公司的利潤,也有10個億。


    盈利率甚至超過了華星唱片上市公司的整體業務!


    這一利好消息,披露出來之後,華星唱片的股票,立即成為整個港股最受追捧的存在!


    為了完成這次業務整合,華星唱片暫時停牌。


    業務整合完成,華星唱片複牌,股價直接在停牌前的基礎上,翻了一倍多,複牌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市值達到了220億港幣,大有趕超tvb,成為趙方林名下娛樂股市值最高的架勢。


    這次業務整合,讓華星唱片募集到40億港幣發展資金的同時,也讓華星唱片的各大股東,身家都跟著大漲了一波。


    其中收益最大的,自然是華星唱片的第一大股東陳丹尼。


    陳丹尼在華星唱片中占股25%,按照最新市值,身家高達55億港幣。


    超越大哥成,成為港島娛樂圈身家第一人!


    雖然相比起錢朝英的300多億港幣的身家,仍然有巨大差距,但是已經能和她同列港島百大富豪榜!


    女強男弱的局麵雖然無法逆轉,但是已經當得起門當戶對四字。


    哥哥張在華星唱片中,持股也有6%,按照最新市值,價值13億港幣,超過了他出道近二十年的總收入!


    成為華星唱片小股東,是哥哥張最成功的投資。


    tvb是華星唱片第二大股東,受到華星唱片股價飆漲影響,tvb的股價也跟著上漲了一波,繼續保有港島市值最高娛樂股的地位。


    趙方林個人,在華星唱片,原始持股5.6%,擔任董事會主席,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股份獎勵,現在的持股已經超過了8%。


    不過,華星唱片的股份,依然是趙方林名下六家港股上市中最少的。


    邵氏電影公司,也在這個時候,公開宣布,擁有《古墓麗影》、《生化危機》、《非常人販》等多個成功係列電影版權的好萊塢新興製作公司,是其旗下全資子公司。


    《古墓麗影2》、《生化危機1》和《非常人販3》,在剛剛結束的北美暑期檔,相繼上映。


    《古墓麗影2》的全球總票房達到了3.29億美刀,雖然比第一部的3.74億美刀低了一些,但仍然算是大賣。


    《生化危機1》的全球總票房,也有2.5億美刀,作為係列電影的第一部,這個成績依然能夠讓人滿意。


    徐科憑借這部片子,正式躋身好萊塢一線大導演行列。


    李阿傑主導的《非常人販3》,全球總票房也有2.2億美刀,創造了這個係列的全球票房新紀錄,證明了李阿傑的票房號召力。


    這三部電影的成功,讓趙方林設在好萊塢的這就製作公司,成為1997年暑期檔,北美電影市場最引人矚目的製作公司。


    三部電影全球票房累計將近8億美刀,這樣的成績,就算是好萊塢六大製作公司,也要羨慕得流口水。


    首先想到的就是收購!


    趙方林這一次,卻沒有像《世界寶藏》那樣,把《古墓麗影》、《生化危機》、《非常人販》的版權賣掉,套現離場。


    趙方林拍攝《古墓麗影》、《生化危機》大電影的第一目的,不是追求票房成績,而是為了宣傳遊戲,賣遊戲光碟。


    《古墓麗影2》製片成本6500美刀,全球總票房3.29億美刀,扣除掉各種費用,歸屬製作公司的利潤,才不過六七千萬美刀。


    在兩部大電影的票房大賣影響下,《古墓麗影》成為過去兩年,全球銷量最高的遊戲之一。


    1996年全年銷量達到了驚人的1500萬張!


    1997年的全年預計銷量,有望再創新高,達到1700萬張!


    一張正版遊戲光碟售價99.99美刀,1700萬張,總銷售額就是17億美刀!


    遊戲行業的利潤高達60%以上,17億美刀的銷售額,淨利潤能達到10億美刀。


    相比起遊戲光碟的盈利,電影盈利完全不值一提。


    但是,好萊塢製作公司,是趙方林為港島電影入侵好萊塢,準備的橋頭堡,現在已經初具規模,當然不能放棄。


    不接受收購,但卻可以合作。


    為了讓這家新興電影公司,更好地在好萊塢立足,趙方林選擇和哥倫比亞影業,合作拍攝《古墓麗影3》;與華納影業,合作拍攝《生化危機2》。


    《非常人販》項目,總體票房表現雖然比不上《世界寶藏》、《古墓麗影》,但已經讓李阿傑,成功躋身好萊塢一線男演員行列,片酬也達到了1000萬美刀。


    《非常人販》後續開發,趙方林就全權交給李阿傑,自己不再多管,隻作為版權擁有者分紅。


    李阿傑最終選擇好萊塢六大影業之外的最大獨立製作公司——新線影業,作為第四部《非常人販》的合作對象。


    上海已經連下一個多星期雨了,梅雨季節實在難熬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港島,成為娛樂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原三寸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原三寸丁並收藏重生港島,成為娛樂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