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港島達人秀》


    即便是對趙方林這樣的重生者來說,也沒有比內地更好的投資選擇了。


    90年代中期,投資內地,迴報率可能不會最高,但卻十分穩妥。


    絕不會出現在股市、期貨市場上,大肆虧損,一夜迴到解放前的情況。


    趙方林就算自己沒有涉足內地房地產行業的打算,也可以通過貿易公司兌換來的土地,在房地產開發上,大賺一筆。


    龍輝基金的30億資金池,再想獲得前麵幾年那樣,幾倍十幾倍的盈利,需要趙方林付出比之前更多的精力。


    成立這個投資基金,本來隻是為親朋好友的閑置資金,提供一個比買房、存銀行好一點的投資選擇。


    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投資年迴報率能達到50%,已經算非常高了,一般情況下,年迴報率隻有30%左右。


    龍輝基金成立這幾年,年迴報率高達300%,甚至更高,若是在投資圈傳遍出去,足以造成投資奇跡!


    趙方林沒想做投資大佬,隻是利用自己重生者的便利,順帶著賺點小錢。


    當然,若是網絡時代到來,趙方林或許可能充一充大頭,做個天資投資人、獨角獸捕手什麽的。


    在微軟推出windows95之後,米國互聯網的發展,就將進入到快車道。


    米國現在是世界經濟的中心,米國互聯網的發展,就代表著全世界互聯網發展趨勢。


    如果趙方林這個時期去米國做投資人,可以喝上互聯網發展的第一口熱湯。


    但是,趙方林沒有那樣的打算。


    龍輝基金會在米國成立一個投資基金,但是投資,永遠不會成為趙方林的主要業務。


    事業重心,依然會放在娛樂產業上。


    現在,趙方林手下的三大娛樂產業上市公司,發展都進入到平穩期。


    tvb的市值突破200億港幣之後,一方麵是港股受美聯儲加息影響,恆生指數大跌,市場大環境下行,另一方麵,tvb的六大頻道,以及設在好萊塢的英文台,業務業績,都已經達到了瓶頸期。


    tvb的六大頻道,最重要的翡翠台和明珠台。


    主要麵向港島本土的翡翠台,受限於港島本土的人口,業績已經達到跡象。


    港島的市場就這麽大,已經被tvb、亞視聯手開發得十分充分,沒有什麽潛力可挖了。


    這也是趙方林當初執掌亞視的時候,把國際台改版成為中文台,上星播出的直接原因,就是為了給港島電視行業,開辟出更大的發展空間。


    入主tvb之後,也對明珠台的內容,進行了改革,縮減英文內容,增加國語節目。


    tvb和亞視,在此之前,除了麵向港島本土的翡翠台、本港台,另外一個頻道,名義上明珠台、國際台,實際上就是用英文播報,寄希望能夠藉此打開英語市場。


    這也不算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鞭長莫及的歐美地區且不去講,港島周邊的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英語其實都算是官方語言。


    英語節目的受眾群體不小。


    但是,在英語節目上,tvb明珠台和亞視國際台,在上述地區,要麵對宗主國英格蘭,以及世界中心米國的競爭,占不到什麽優勢。


    趙方林對國際台、明珠台進行改版,把英語節目改為國語,目標收視群體改為海外華人,收獲了非常好的效果。


    亞視中文台和tvb明珠台,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收視覆蓋範圍最廣的華語電視頻道。


    這也是支撐亞視和tvb的股價,能夠維持在現在的高位的重要原因。


    因為有上星播出的中文台、明珠台,才讓亞視和tvb,超脫了地區性電視台的桎梏,成為國際性電視台。


    由於港島開放的廣播電視管製環境,讓tvb和亞視,在節目製作上,沒有太多限製。


    港島國際貿易自由港的定位,也讓tvb和亞視,具備成為世界性電視媒體的先天條件。


    趙方林離開亞視的時候,已經為亞視中文台的發展,製定了清晰的規劃,林劍月接手亞視之後,基本上是在按照趙方林的規劃,推進亞視中文台的發展。


    tvb明珠台這邊就更不用說了,發展方向,全在趙方林這個控股股東的掌握之中。


    趙方林為了與亞視差異化競爭,沒有在tvb設立新聞台,不過財經台的設立,讓tvb也擁有了一個能夠麵向專業收視群體的頻道。


    港島證券交易所放開對內地企業來港上市的限製之後,港島股市發展迅速,已經走在成為全球範圍內第三大金融中心的正確道路上。


    港股也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股指破萬的股票市場,市值總規模也超過了1萬億港幣大關。


    進入到1995年,港股恆生指數的跌勢,有港島強勁的經濟發展,以及內地發展勢頭更猛的支撐,率先擺脫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呈現出複蘇之勢。


    恆生指數在去年底,跌破8000點,觸底之後,已經開始緩慢迴升。


    tvb財經台,近水樓台,依靠港島金融市場的第一手資訊,已經在業內樹立起品牌影響力,幾檔專門針對港島股市、期貨、外匯市場的財經節目,以專業可觀的立場,獲得了觀眾認可。


    tvb財經台,現在不僅能經常邀請到港島金融圈的知名大佬上節目,甚至能夠獲得內地財政部門高層領導的專訪機會,向全世界觀眾,提供有關內地經濟發展的第一手資訊。


    內地這幾年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全球範圍內名列前茅,是投資的熱土。


    內地現在也有強勁的對外開放、吸引外資的需求,tvb財經台因為所處的位置,成為內地對外宣傳招商引資政策的最好平台。


    tvb現有的六大頻道,翡翠台、明珠台、動漫台、電影台、音樂台,業務業績都相對穩定。


    隻有財經台的業績,一直處在快速增長之中,成為tvb市值的重要的支撐。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tvb財經台,將會和翡翠台、明珠台三足鼎立,讓tvb站到更加穩定。


    tvb的市值,是在1994年1月份,港股恆生指數漲到曆史高點的時候,突破200億大關的。


    在那之後的一年多時間裏,受到港股市場大環境的影響,市值增長幅度極限放緩。


    趙方林是在1992年5月份,正式成為tvb控股股東,入主tvb的。


    在向tvb發起要約收購的時候,tvb的市值才45億港幣左右,股權變動,趙方林成為大股東,複牌之後,市值瞬間上漲到70多億。


    然後,在一年半的時間裏,又增長了將近2倍,突破了200億大關。


    而在突破200億之後的一年多時間裏,tvb的市值才增長了不到10億港幣。


    tvb能夠在恆生指數跌跌不休的大環境下,市值保持持續增長,主要是因為業績出色,盈利率在整個港股七八百隻股票裏,都是名列前茅的。


    進入到1995年6月之後,tvb的市值,才迎來一波猛漲。


    一方麵,是因為恆生指數在過去幾個月裏,連續收迴8000點、9000點關口,向著點大關穩步推進,港股市場大環境強勢複蘇。


    另外一個原因,是tvb中文台,在6月份,上線了一檔新節目《港島達人秀》。


    在此之前,倫敦製作公司製作的《英國達人秀》,已經率先在英格蘭獨立電視台上線,收視大爆,成為倫敦製作公司的又一檔爆款節目。


    節目版權已經被歐美多個國家買去,讓開曼群島的版權公司,入賬一大筆授權費。


    tvb也是購買版權,製作了這檔《港島達人秀》。


    雖然開曼群島的版權公司,也是趙方林的公司,但是親兄弟明算賬,該給的版權費,一分也不能少。


    《港島達人秀》第一季,共設置了3位評審,分別是大哥成、哥哥張和梅安蒂。


    節目麵向全港島,以及寶島、東南亞各國,乃至內地,招募奇人異士,在節目中表演自己的絕活特技。


    《達人秀》這個節目類型之所以能夠在後世長盛不衰,是因為民間奇人異士層出不窮。


    《港島達人秀》第一季隻有10期節目,每期節目的時長隻有100分鍾。


    前麵7期是初賽,第8第9期是晉級賽,第10期是總決賽。


    節目時長有限,參賽選手除了表演自己的絕活特技,還要接受評審的訪問,一期節目隻能安排10來位選手登場。


    7期初賽,不過能安排七八十人而已。


    單是港島就有600萬人,算上寶島、東南亞華人群體,人口得有幾千萬。


    要是算上內地,那就更多了。


    所以,能夠登上《港島達人秀》第一季舞台的選手,無一不是精挑細選,萬裏挑一的奇人異士。


    《達人秀》對參賽選手的表演,沒有限製,武術、舞蹈、雜耍、脫口秀、魔術、口技、唱歌,以及更多無法明確歸類的表演,隻要是真本事,有過人之處,都有登上舞台的機會。


    實際上,《港島達人秀》第一季的海選,隻設了港島、寶島北市、新加坡、京城、滬海五個分會場,參加海選的人數並不算多,隻有幾千人。


    因為海選的時候,《英國達人秀》也在製作之中,尚未開播,所以大家都不清楚所謂的“達人秀”是怎麽迴事,參賽積極性沒有被激發出來。


    等到《英國達人秀》開播,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收視熱潮,大家看到了這種新穎的節目形式,身懷絕技的人蠢蠢欲動的時候,《港島達人秀》第一季海選已經結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港島,成為娛樂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原三寸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原三寸丁並收藏重生港島,成為娛樂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