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流行偶像產業
重生港島,成為娛樂大亨 作者:中原三寸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55章 流行偶像產業
整個嶼山娛樂文化園區,包括一個體育館,兩座酒店,以及一個遊樂場。
體育館內,包括一個主廳,和若幹小廳。
主廳的觀眾席,規劃超過萬,未來能夠承辦萬人級演唱會。
小廳的觀眾席,有幾百、幾千不同檔次,以滿足不同需求。
兩座酒店,建成之後,將能同時接待5000位客人。
整個嶼山娛樂文化園區的規劃用地,達到了4000畝,其中遊樂場占地3000畝,全部建成之後,將成為港島最大的娛樂場所。
迪士尼樂園,如果按照原時空的規劃,在十年之後落地港島的話,規模也會比嶼山遊樂場小很多。
原時空的迪士尼樂園,占地隻有126公頃,折合1890畝,還不到嶼山娛樂文化園區的一半。
嶼山娛樂文化園區,是趙方林的港島娛樂產業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這個,趙方林在進入到1995年之後,還指示華星唱片,成立藝人企劃部,在港島、寶島、新加坡等地設立分配,招收15歲左右的學員。
目的是學習南韓流行偶像的培養流程,培養華語流行偶像,抵禦“韓流”入侵。
早在1989年,南韓娛樂教父李秀滿,就創建了後來成為南韓娛樂行業三大經紀公司之一的sm公司。
而到明年,“韓流”的標誌性偶像團體h.o.t,就將出道,成為南韓流行偶像鼻祖,由此開啟“韓流”新時代。
南韓能夠以一隅之地,成為影響力遍布全亞洲的娛樂中心,“韓流”入侵全世界,成為南韓文化傳遍的急先鋒,自有其成功的道理。
雖然後世的網絡上,對所謂偶像,態度多是嗤之以鼻。
但是,不得不承認,偶像文化,從二十一世紀初的南韓開始流行,對80後、90後、00後,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其實,港島歌壇的四大天王,也屬於流行偶像。
隻是,這個時期的偶像,都有紮實的演藝成績兜底,不像後世的所謂偶像,隻剩下一張臉,作品乏善可陳。
1995年,正是四大天王如日中天的時候,這種的熱度還能持續三四年。
但是,到了世紀之交,隨著四大天王影響力減弱,以及港島影壇落寞,華語偶像,將會出現一個斷層。
本來在亞洲娛樂產業中占據主導位置的華語偶像,逐漸被“韓流”取代。
趙方林在華星唱片治下,成立藝人企劃部,按照南韓培養偶像的流程,培養華語偶像,就是要在幾年之後,與“韓流”偶像打擂台。
趙方林作為港島娛樂大亨,手伸不到南韓,無法阻止韓流偶像的發展,隻能想辦法抵禦。
港島娛樂產業,相對於韓流偶像,現在具備一些先發優勢。
趙方林不僅要成立藝人企劃部,還要策劃偶像養成綜藝,為華語娛樂產業打個樣,爭取到更多的支持。
tvb的藝員訓練班、tvb的新秀歌唱大賽、港姐選舉;亞視藝員訓練班、亞姐選舉,被公認是港島娛樂圈幾大造星工廠。
港島娛樂圈80%的明星,都是通過這幾個造星工廠,進入到娛樂圈的。
不過從今往後,港島娛樂圈的人才培養方式,就會發生改變。
“韓流”能夠在短時間內,入侵全亞洲,必有其成功的道理。
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趙方林這個時候,把這種流行偶像的培養方麵,帶到港島,還能夠通過自己的影響力,給華語流行偶像的培養,設置一定的限製,從根本上提升華語流行偶像的素質。
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發生,後世的所謂偶像,隻徒有其表的局麵。
華星唱片麵向全球,招募偶像練習生,自然引起外界的注意,不過大家不知道趙方林的真實目的,所以跟進的不多。
華星唱片作為華語歌壇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本土公司,如今旗下擁有哥哥張、陳丹尼、梅安蒂、陳普拉、郭天王、王靜文等天王天後。
二線歌手也有鄭秀雯、徐誌安等人;組合樂隊方麵,草蜢組合、beyond樂隊代表了港島歌壇最高水平。
在全球華人世界,擁有廣泛影響力,發出的招募啟示,獲得了積極響應。
陳丹尼作為華星唱片的音樂總監,被趙方林半哄半騙的,負責偶像練習生的麵試和後續培養。
陳丹尼是港島歌壇,第一代偶像,地位人氣形象,都沒得說,做這個工作十分合適。
他這幾年,隻專注於自己的音樂創作,除了每年發行一張新專輯,隻在1993年,舉辦了一次亞洲巡迴演唱會。
工作上十分清閑。
趙方林每天忙得腳不沾地,最看不得陳丹尼這樣,給他增加一些工作量,心裏能夠平衡一些。
1995年2月18日,1994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在紅館體育館舉行。
趙方林對頒獎典禮的改革,仍在繼續。
在本屆頒獎典禮上,趙方林增加了提名環節,一個月前,先開了一場提名會,為頒獎典禮的每一個獎項,提名4個候選名單。
在此之前,tvb“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是在王牌音樂節目《勁歌金曲》的基礎上舉辦。
頒獎典禮的評選範圍,就是《勁歌金曲》的四個季度評選。
本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評選,雖然仍然建立在《勁歌金曲》季選的基礎上,但是在形式上,已經開始與《勁歌金曲》脫鉤。
開始走向趙方林規劃中的方向。
這兩年,隨著寶島歌壇的興起,寶島金曲獎的影響力,逐年提升,漸有超越“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趨勢。
趙方林不得不加快對“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改革步伐,計劃在明年,就要給頒獎典禮改名,讓它的名字更符合趙方林定位中的,華語歌壇最高音樂獎項的地位。
1994年,四大天王的聲勢,依然無人可及。
不過,這個時期,華語歌壇確實人才輩出,即便有四大天王的壓製,依然不斷有新人湧現。
1994年的華語歌壇,經典歌曲實在太多,以至於在“十大勁歌金曲”的評選中,出現了多個平票情況,評選委員會經過商議,最終決定尊重評選結果,擴大獲獎歌曲的數量,把平票歌曲都納入獲獎範疇。
所以本屆頒獎典禮,“十大勁歌金曲”共有12首獲獎歌曲。
但是,四大天王的獲獎歌曲占比,相比起前幾年,卻不增反減,隻剩下4席,正好每人一首獲獎歌曲。
女歌手,除了葉倩雯、王靜文,還湧現出幾名強勢新人,彭玲、關淑怡、李樂詩三人,也都有歌曲,獲得本屆“十大勁歌金曲”。
男歌手方麵,獲獎歌曲也不再被四大天王壟斷,徐誌安苦熬幾年,這次終於出頭,憑借《向全世界說愛你》獲獎。
在寶島成名的周華建和巫啟賢,也各自有一首歌曲,獲得本屆“十大勁歌金曲”。
獲獎歌曲的多樣化,也符合趙方林對頒獎典禮的定位。
四大天王人氣是高,但是也不能長時間壟斷獎項,這樣隻會損害華語歌壇的發展。
1994年,劉天王發行了個人最經典的國語專輯《忘情水》,並憑借同名主打歌,進一步提升自己在華語歌壇的地位。
憑借這張專輯的影響力,劉天王在間隔一年之後,重奪“最受歡迎粵語男歌星”獎。
張天王則連續第二個,獲得“最受歡迎國語男歌手”獎。
王靜文成為1994年,整個華語歌壇,最受歡迎的女歌手,一人斬獲“最受歡迎粵語女歌星”和“最受歡迎國語女歌手”獎。
“金曲金獎”,則由黎天王的《那有一天不想你》獲得。
這是黎天王第一次獲得“金曲金獎”。
現在,四大天王中,隻剩下郭天王,尚未獲得重量級獎項的肯定了。
1995年,張天王策劃舉行個人第二次世界巡迴演唱會,演唱會總場次達到了100場。
在此之前,張天王剛剛結束了個人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唱會,在一年多的時間,足跡遍布港島、京城、滬海、羊城、寶島、新加坡、以及米國多地,演唱會總場次達到了65場。
已經創造了華語歌手世界巡迴演唱會場次記錄。
新的演唱會行程,將在1995年下半年開啟,用將近一年的時間,足跡走遍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等地。
憑借1993年發行的那張《吻別》,張天王的影響力遍及全球華人世界,歌神桂冠,實至名歸。
單論歌壇影響力,張天王已經超越了譚校長、哥哥張等前輩。
不同於劉天王、黎天王、郭天王,張天王專注於歌壇發展,在影壇隻是客串。
而且,1992年接拍的那部《東邪西毒》,實在讓張天王拍傷了心,這兩年減少了接拍的頻次,出演的也多是配角。
張天王的演技,並不比劉天王、黎天王、郭天王差,甚至是四個人中,第一個獲得演技獎項肯定的人。
早在四大天王的稱號出現之前,就憑借《旺角卡門》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憑借《笑傲江湖》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那個時候,黎天王才在港島演藝圈嶄露頭角,郭天王尚未走紅。
隻是,張天王的心思不在演戲上。
這讓他成為港島演藝圈,“被唱歌耽誤的影帝”的巔峰。
就和梁超偉,被認為是港島演藝圈裏,最“被拍戲耽誤的歌壇天王”一樣。
梁超偉早在80年代中期,就與華星唱片簽約,成為歌手,並先後發行了兩張粵語專輯。
不過,真正打響他歌壇聲望的,在在1993年,發行的國語專輯《一天一點愛戀》,同名主打歌《一天一點愛戀》,也稱為梁超偉的歌壇代表作。
這個時候的港島演藝圈頂級巨星,都是多才多藝的。
就連大哥成,在演戲、導演、編劇之外,也發行過唱片,並且有《明明白白我的心》、《壯誌在我胸》等歌曲代表作。
這個時期的演藝圈偶像,才是貨真價實的真正偶像!
1995年3月2日,在李阿傑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非常人販》在北美上映之前,港島影壇,先上映了一部他主演的《給爸爸的信》。
這部影片,是向氏兄弟的永盛電影公司投資拍攝,給李阿傑開出了800萬港幣的片酬。
李阿傑最近一年,在港島電影圈聲勢下滑,片酬市價大約在400萬港幣到500萬港幣之間,永盛電影公司開出的這個片酬,算是溢價。
李阿傑這個時候,已經拍完《非常人販》,自己的正東電影公司沒有拍片計劃,閑著也是閑著,這個錢不賺白不賺。
本來,永盛電影公司還想邀請梅安蒂,擔任這部影片的女主角。
不過,梅安蒂雖然沒有公開宣布,但是實際上已經半息影,之前拍攝大哥成的《醉拳2》和《紅番區》,是拗不過大哥成的一再邀請。
麵對永盛電影公司的向氏兄弟,梅安蒂擁有足夠的底氣,拒絕了這份邀約。
向氏兄弟雖然有些道上背景,但是現在走了白道,不好再搞威逼利誘那一套。
永盛電影公司在港股主板上市,讓向氏兄弟嚐到成為資本的美妙滋味,永盛電影的股價雖然一直表現不好,但好歹也是上市公司。
他們這次邀請李阿傑拍電影,也要借他的名頭,拍一部高票房的影片,為永盛電影提振一下股價的意思。
李阿傑去年闖蕩好萊塢,學習大哥成,拍攝純正好萊塢電影的消息,在港島傳得沸沸揚揚。
雖然他的那部《非常人販》尚未上映,票房表現如何尚不可知,但是李阿傑能主演製片成本3000萬美刀的好萊塢電影,已經讓他成為港島影壇第二人。
1994年上映的幾部電影,票房成績相比起前兩年,雖然下降許多,但也沒讓出品方虧錢。
有鑒於此,永盛電影公司的向氏兄弟,才敢在他身上花溢價片酬。
原時空,這部《給爸爸的信》,在港島本土,隻收獲了1553萬港幣票房。
這一次,港島電影同行,在之前的新春檔中,看到趙方林推出的宣傳組合拳,永盛電影公司有樣學樣,在電影上映之前,加大電影宣傳,讓李阿傑上了好幾檔電視節目。
最終,讓這部《給爸爸的信》,在港島本土的票房,超過了2000萬港幣,比原時空多了500萬。
雖然依然無法收迴成本,但也算不錯了。
畢竟,李阿傑1994年上映的影片,票房沒有一部超過2000萬港幣的。
整個嶼山娛樂文化園區,包括一個體育館,兩座酒店,以及一個遊樂場。
體育館內,包括一個主廳,和若幹小廳。
主廳的觀眾席,規劃超過萬,未來能夠承辦萬人級演唱會。
小廳的觀眾席,有幾百、幾千不同檔次,以滿足不同需求。
兩座酒店,建成之後,將能同時接待5000位客人。
整個嶼山娛樂文化園區的規劃用地,達到了4000畝,其中遊樂場占地3000畝,全部建成之後,將成為港島最大的娛樂場所。
迪士尼樂園,如果按照原時空的規劃,在十年之後落地港島的話,規模也會比嶼山遊樂場小很多。
原時空的迪士尼樂園,占地隻有126公頃,折合1890畝,還不到嶼山娛樂文化園區的一半。
嶼山娛樂文化園區,是趙方林的港島娛樂產業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這個,趙方林在進入到1995年之後,還指示華星唱片,成立藝人企劃部,在港島、寶島、新加坡等地設立分配,招收15歲左右的學員。
目的是學習南韓流行偶像的培養流程,培養華語流行偶像,抵禦“韓流”入侵。
早在1989年,南韓娛樂教父李秀滿,就創建了後來成為南韓娛樂行業三大經紀公司之一的sm公司。
而到明年,“韓流”的標誌性偶像團體h.o.t,就將出道,成為南韓流行偶像鼻祖,由此開啟“韓流”新時代。
南韓能夠以一隅之地,成為影響力遍布全亞洲的娛樂中心,“韓流”入侵全世界,成為南韓文化傳遍的急先鋒,自有其成功的道理。
雖然後世的網絡上,對所謂偶像,態度多是嗤之以鼻。
但是,不得不承認,偶像文化,從二十一世紀初的南韓開始流行,對80後、90後、00後,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其實,港島歌壇的四大天王,也屬於流行偶像。
隻是,這個時期的偶像,都有紮實的演藝成績兜底,不像後世的所謂偶像,隻剩下一張臉,作品乏善可陳。
1995年,正是四大天王如日中天的時候,這種的熱度還能持續三四年。
但是,到了世紀之交,隨著四大天王影響力減弱,以及港島影壇落寞,華語偶像,將會出現一個斷層。
本來在亞洲娛樂產業中占據主導位置的華語偶像,逐漸被“韓流”取代。
趙方林在華星唱片治下,成立藝人企劃部,按照南韓培養偶像的流程,培養華語偶像,就是要在幾年之後,與“韓流”偶像打擂台。
趙方林作為港島娛樂大亨,手伸不到南韓,無法阻止韓流偶像的發展,隻能想辦法抵禦。
港島娛樂產業,相對於韓流偶像,現在具備一些先發優勢。
趙方林不僅要成立藝人企劃部,還要策劃偶像養成綜藝,為華語娛樂產業打個樣,爭取到更多的支持。
tvb的藝員訓練班、tvb的新秀歌唱大賽、港姐選舉;亞視藝員訓練班、亞姐選舉,被公認是港島娛樂圈幾大造星工廠。
港島娛樂圈80%的明星,都是通過這幾個造星工廠,進入到娛樂圈的。
不過從今往後,港島娛樂圈的人才培養方式,就會發生改變。
“韓流”能夠在短時間內,入侵全亞洲,必有其成功的道理。
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趙方林這個時候,把這種流行偶像的培養方麵,帶到港島,還能夠通過自己的影響力,給華語流行偶像的培養,設置一定的限製,從根本上提升華語流行偶像的素質。
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發生,後世的所謂偶像,隻徒有其表的局麵。
華星唱片麵向全球,招募偶像練習生,自然引起外界的注意,不過大家不知道趙方林的真實目的,所以跟進的不多。
華星唱片作為華語歌壇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本土公司,如今旗下擁有哥哥張、陳丹尼、梅安蒂、陳普拉、郭天王、王靜文等天王天後。
二線歌手也有鄭秀雯、徐誌安等人;組合樂隊方麵,草蜢組合、beyond樂隊代表了港島歌壇最高水平。
在全球華人世界,擁有廣泛影響力,發出的招募啟示,獲得了積極響應。
陳丹尼作為華星唱片的音樂總監,被趙方林半哄半騙的,負責偶像練習生的麵試和後續培養。
陳丹尼是港島歌壇,第一代偶像,地位人氣形象,都沒得說,做這個工作十分合適。
他這幾年,隻專注於自己的音樂創作,除了每年發行一張新專輯,隻在1993年,舉辦了一次亞洲巡迴演唱會。
工作上十分清閑。
趙方林每天忙得腳不沾地,最看不得陳丹尼這樣,給他增加一些工作量,心裏能夠平衡一些。
1995年2月18日,1994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在紅館體育館舉行。
趙方林對頒獎典禮的改革,仍在繼續。
在本屆頒獎典禮上,趙方林增加了提名環節,一個月前,先開了一場提名會,為頒獎典禮的每一個獎項,提名4個候選名單。
在此之前,tvb“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是在王牌音樂節目《勁歌金曲》的基礎上舉辦。
頒獎典禮的評選範圍,就是《勁歌金曲》的四個季度評選。
本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評選,雖然仍然建立在《勁歌金曲》季選的基礎上,但是在形式上,已經開始與《勁歌金曲》脫鉤。
開始走向趙方林規劃中的方向。
這兩年,隨著寶島歌壇的興起,寶島金曲獎的影響力,逐年提升,漸有超越“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趨勢。
趙方林不得不加快對“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改革步伐,計劃在明年,就要給頒獎典禮改名,讓它的名字更符合趙方林定位中的,華語歌壇最高音樂獎項的地位。
1994年,四大天王的聲勢,依然無人可及。
不過,這個時期,華語歌壇確實人才輩出,即便有四大天王的壓製,依然不斷有新人湧現。
1994年的華語歌壇,經典歌曲實在太多,以至於在“十大勁歌金曲”的評選中,出現了多個平票情況,評選委員會經過商議,最終決定尊重評選結果,擴大獲獎歌曲的數量,把平票歌曲都納入獲獎範疇。
所以本屆頒獎典禮,“十大勁歌金曲”共有12首獲獎歌曲。
但是,四大天王的獲獎歌曲占比,相比起前幾年,卻不增反減,隻剩下4席,正好每人一首獲獎歌曲。
女歌手,除了葉倩雯、王靜文,還湧現出幾名強勢新人,彭玲、關淑怡、李樂詩三人,也都有歌曲,獲得本屆“十大勁歌金曲”。
男歌手方麵,獲獎歌曲也不再被四大天王壟斷,徐誌安苦熬幾年,這次終於出頭,憑借《向全世界說愛你》獲獎。
在寶島成名的周華建和巫啟賢,也各自有一首歌曲,獲得本屆“十大勁歌金曲”。
獲獎歌曲的多樣化,也符合趙方林對頒獎典禮的定位。
四大天王人氣是高,但是也不能長時間壟斷獎項,這樣隻會損害華語歌壇的發展。
1994年,劉天王發行了個人最經典的國語專輯《忘情水》,並憑借同名主打歌,進一步提升自己在華語歌壇的地位。
憑借這張專輯的影響力,劉天王在間隔一年之後,重奪“最受歡迎粵語男歌星”獎。
張天王則連續第二個,獲得“最受歡迎國語男歌手”獎。
王靜文成為1994年,整個華語歌壇,最受歡迎的女歌手,一人斬獲“最受歡迎粵語女歌星”和“最受歡迎國語女歌手”獎。
“金曲金獎”,則由黎天王的《那有一天不想你》獲得。
這是黎天王第一次獲得“金曲金獎”。
現在,四大天王中,隻剩下郭天王,尚未獲得重量級獎項的肯定了。
1995年,張天王策劃舉行個人第二次世界巡迴演唱會,演唱會總場次達到了100場。
在此之前,張天王剛剛結束了個人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唱會,在一年多的時間,足跡遍布港島、京城、滬海、羊城、寶島、新加坡、以及米國多地,演唱會總場次達到了65場。
已經創造了華語歌手世界巡迴演唱會場次記錄。
新的演唱會行程,將在1995年下半年開啟,用將近一年的時間,足跡走遍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等地。
憑借1993年發行的那張《吻別》,張天王的影響力遍及全球華人世界,歌神桂冠,實至名歸。
單論歌壇影響力,張天王已經超越了譚校長、哥哥張等前輩。
不同於劉天王、黎天王、郭天王,張天王專注於歌壇發展,在影壇隻是客串。
而且,1992年接拍的那部《東邪西毒》,實在讓張天王拍傷了心,這兩年減少了接拍的頻次,出演的也多是配角。
張天王的演技,並不比劉天王、黎天王、郭天王差,甚至是四個人中,第一個獲得演技獎項肯定的人。
早在四大天王的稱號出現之前,就憑借《旺角卡門》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憑借《笑傲江湖》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那個時候,黎天王才在港島演藝圈嶄露頭角,郭天王尚未走紅。
隻是,張天王的心思不在演戲上。
這讓他成為港島演藝圈,“被唱歌耽誤的影帝”的巔峰。
就和梁超偉,被認為是港島演藝圈裏,最“被拍戲耽誤的歌壇天王”一樣。
梁超偉早在80年代中期,就與華星唱片簽約,成為歌手,並先後發行了兩張粵語專輯。
不過,真正打響他歌壇聲望的,在在1993年,發行的國語專輯《一天一點愛戀》,同名主打歌《一天一點愛戀》,也稱為梁超偉的歌壇代表作。
這個時候的港島演藝圈頂級巨星,都是多才多藝的。
就連大哥成,在演戲、導演、編劇之外,也發行過唱片,並且有《明明白白我的心》、《壯誌在我胸》等歌曲代表作。
這個時期的演藝圈偶像,才是貨真價實的真正偶像!
1995年3月2日,在李阿傑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非常人販》在北美上映之前,港島影壇,先上映了一部他主演的《給爸爸的信》。
這部影片,是向氏兄弟的永盛電影公司投資拍攝,給李阿傑開出了800萬港幣的片酬。
李阿傑最近一年,在港島電影圈聲勢下滑,片酬市價大約在400萬港幣到500萬港幣之間,永盛電影公司開出的這個片酬,算是溢價。
李阿傑這個時候,已經拍完《非常人販》,自己的正東電影公司沒有拍片計劃,閑著也是閑著,這個錢不賺白不賺。
本來,永盛電影公司還想邀請梅安蒂,擔任這部影片的女主角。
不過,梅安蒂雖然沒有公開宣布,但是實際上已經半息影,之前拍攝大哥成的《醉拳2》和《紅番區》,是拗不過大哥成的一再邀請。
麵對永盛電影公司的向氏兄弟,梅安蒂擁有足夠的底氣,拒絕了這份邀約。
向氏兄弟雖然有些道上背景,但是現在走了白道,不好再搞威逼利誘那一套。
永盛電影公司在港股主板上市,讓向氏兄弟嚐到成為資本的美妙滋味,永盛電影的股價雖然一直表現不好,但好歹也是上市公司。
他們這次邀請李阿傑拍電影,也要借他的名頭,拍一部高票房的影片,為永盛電影提振一下股價的意思。
李阿傑去年闖蕩好萊塢,學習大哥成,拍攝純正好萊塢電影的消息,在港島傳得沸沸揚揚。
雖然他的那部《非常人販》尚未上映,票房表現如何尚不可知,但是李阿傑能主演製片成本3000萬美刀的好萊塢電影,已經讓他成為港島影壇第二人。
1994年上映的幾部電影,票房成績相比起前兩年,雖然下降許多,但也沒讓出品方虧錢。
有鑒於此,永盛電影公司的向氏兄弟,才敢在他身上花溢價片酬。
原時空,這部《給爸爸的信》,在港島本土,隻收獲了1553萬港幣票房。
這一次,港島電影同行,在之前的新春檔中,看到趙方林推出的宣傳組合拳,永盛電影公司有樣學樣,在電影上映之前,加大電影宣傳,讓李阿傑上了好幾檔電視節目。
最終,讓這部《給爸爸的信》,在港島本土的票房,超過了2000萬港幣,比原時空多了500萬。
雖然依然無法收迴成本,但也算不錯了。
畢竟,李阿傑1994年上映的影片,票房沒有一部超過2000萬港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