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非常人販》
重生港島,成為娛樂大亨 作者:中原三寸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48章 《非常人販》
1994年6月30日,一部好萊塢動作片《生死時速》,登陸港島院線,取得4643萬港幣票房。
超越大哥成,在新春檔上映的《醉拳2》,取得的4104萬港幣票房。
成為實時港島年度票房榜冠軍。
這兩年,好萊塢電影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展現威力,去年的科幻大片《侏羅紀公園》,就在港島豪取6223萬港幣票房。
不僅成為港島電影曆史上第一部票房破6000萬的電影,還是1993年實際上的港島年度票房榜冠軍。
比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的4017萬港幣票房,足足多了2000多萬港幣。
讓港島普通觀眾,見識到了好萊塢頂級電影工業的水平。
港島電影作為東方好萊塢,水平在亞洲範圍內已經是頂尖的了,但是和好萊塢頂級工業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巨大差距。
大哥成雖然憑借《世界寶藏》,成功殺進北美電影市場,但是《世界寶藏》的製作水平,在港島電影圈,也沒有什麽實質性的突破。
仍然是大哥成最擅長的功夫喜劇片類型。
隻是打鬥場麵,與好萊塢電影相比,具有一些新奇性,令北美電影觀眾感到有些新奇。
今年上映的《世界寶藏3》,票房成績相比去年的第2部,下降了不少,最終全球票房隻與第1部相當,隻有2.5億美刀左右。
顯示出一些頹勢。
不過,依然讓哥倫比亞影業賺到了錢,所以第4部仍然順利立項。
但是,連大哥成自己,對《世界寶藏4》,都沒有太大信心了。
依靠港島電影產業,《世界寶藏》係列電影的製作速度,遠超好萊塢模式。
以往,在好萊塢電影市場,一部像《世界寶藏》這樣的動作大片,整個立項、製作、上映過程,往往至少也要兩年的時間。
大哥成卻把《世界寶藏》的製作周期,縮短到了一年。
《世界寶藏》前三部,連續三年登上北美電影的暑期檔,創造了好萊塢電影的一個曆史。
已經正式立項的第4部,仍然計劃在明年的暑期檔上映。
大哥成現在正處在職業生涯的巔峰期,創作力旺盛,能夠保證影片的質量,但是係列電影連續上映,不免讓觀眾,產生一些審美疲勞。
就和港島電影市場上一樣,星爺的無厘頭電影,經過前麵幾年的火熱,進入到1994年,也出現降溫的情況。
李阿傑的情況也是一樣,聲勢衰落的速度,比星爺還要快。
李阿傑憑借與徐科合作的《黃飛鴻》三部曲,在港島翻紅,一度成為港島影壇,“雙周一成”之下,最紅的男演員,超越了劉天王等人。
去年,李阿傑有兩部電影,躋身港島年度票房榜前十,與大哥成、星爺並肩而立。
但是今年,李阿傑先是在新春檔,避開了發哥、大哥成、星爺、哥哥張的大亂戰。
之後接連推出的《新少林五祖》、《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鏢》,在港島的票房,都沒有超過2000萬港幣。
最高的《新少林五祖》,隻有1938萬港幣的票房。
《精武英雄》的票房隻有1478萬港幣,《中南海保鏢》更是隻收得1119萬港幣票房。
雖然靠著在寶島電影市場的成功,依然讓製片方大賺了一筆,但是與去年的聲勢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下滑。
尤其是《精武英雄》和《中南海保鏢》,是李阿傑為了打破自己“隻能拍古裝片”的桎梏,特意選擇的近現代背景。
這兩部片子,在李阿傑的電影裏,評價都不錯,但是顯然不太受港島觀眾的認可。
李阿傑正是有鑒於這種情況,才主動找上趙方林,請他幫忙,運作去好萊塢發展。
趙方林前幾個月,一直在思考,該為李阿傑的首部好萊塢電影,選擇哪種類型的影片。
李阿傑雖然和大哥成一樣,在好萊塢,都以功夫著稱,不過,他的電影風格,和大哥成截然不同。
所以,為他選擇的電影類型,也不能和大哥成的《世界寶藏》相同。
經過慎重的思考,趙方林最終選定《非常人販》,作為李阿傑登陸好萊塢的試水之作。
趙方林為這部《非常人販》,設定的製作費用,是3000萬美刀。
超過了大哥成《世界寶藏》第一部的2000萬美刀。
3000萬美刀的製作費用,1500萬用於電影拍攝,500萬用於特效製作,1000萬作為宣傳費用。
李阿傑沒有大哥成那樣的自編自導的能力,所以趙方林還得為這部影片,挑選一位導演。
最終,選定徐科,作為《非常人販》的導演。
趙方林以編劇的身份,親自為影片撰寫劇本,徐科導演,李阿傑主演,三巨頭的水平,代表了港島電影的最高水平。
就在《生死時速》,在港島大肆收割的時候,《非常人販》劇組成立。
《非常人販》由邵氏電影公司,和李阿傑的正東電影公司,聯合出品,不過並不是由港島總公司出資,而是由設在好萊塢的子公司出資。
讓這部《非常人販》,成為一部血統純正的好萊塢影片。
隻是影片的主創人員,全部來自港島。
趙方林是出品人兼編劇,李阿傑是監製兼主演,徐科隻是工具人導演。
徐科之前與李阿傑合作拍攝《黃飛鴻》三部曲,鬧了些不愉快,不過不耽誤他們這次合作。
徐科在港島電影圈,有“鬼才”之稱,是目前的港島影壇,最適合擔任《非常人販》導演的人。
趙方林選定《非常人販》,做為李阿傑登陸好萊塢的試水之作,一定程度地受到了《生死時速》的影響。
《生死時速》講的是,一位米國警探,在一輛被匪徒安裝炸彈,行駛速度必須保持在50邁以上,才能保證炸彈不被引爆的大巴車上,發生的一係列驚險故事。
《非常人販》的故事,雖然和《生死時速》沒有什麽之間聯係,但是講述的也是一個開車的故事。
李阿傑在影片中,飾演一位冷血出租車司機,業務是為黑幫運送貨物。
這部影片,在原時空,由郭達·斯坦森主演,在2002年上映,為郭達·斯坦森打開了好萊塢市場。
現在,這部影片被趙方林提前拿出來,成為李阿傑登陸好萊塢的試水之作。
原版《非常人販》,故事設定,發生在法國,現在被趙方林改為米國。
李阿傑飾演的角色李,設定為一位二代移民,因為東方麵孔,在米國受到歧視,才選擇從事這項非法工作。
角色設定,性格外冷內熱,身手了得,喜歡獨來獨往,從業以來,恪守三大原則:
一,一旦接單就要幹到底。
二,從不打聽雇主的情況。
三,從不私自拆開運送的包裹。
正是因為一直恪守這樣的原則,讓主角成為業內最好的“送貨員”,在雇主那裏擁有良好聲譽。
電影拍攝,當然不能這樣波瀾不驚。
《非常人販》講述的故事,是主角李,在一次任務過程中,偶然發現運送的貨物,竟然是一名大活人,還是一個南美美女。
原來,女主角是一位南美毒梟的女兒,因為父親與米國人產生矛盾糾紛,米國人就綁架了她,逼迫毒梟就範。
李不忍看到這麽一個大美女,命喪歹徒之手,決定破例一次,不再恪守自己的職業原則,幫助女人逃走。
因此陷入米國黑幫,和南美毒梟之間的紛爭,經曆一係列艱難險阻,最終憑借一己之力,滅掉兩方對手,也贏得美女放心。
單就故事而言,是一部正常的好萊塢個人英雄主義電影。
原時空,原版《非常人販》,雖然登陸北美院線,但是票房一般,北美票房隻有2530萬美刀,全球票房也隻有4392萬美刀,算不上成功。
趙方林當然不想重蹈原版的覆轍,不求大賺,至少不能賠本。
這部《非常人販》的製片費用是3000萬美刀,全球票房至少得到7000萬美刀,才能收迴成本。
對一部東方麵孔主演的影片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
李阿傑和徐科,都對這部影片的前景,沒有太多信心。
3000萬美刀製片成本,折合成港幣,是2.34億港幣。
徐科作為港島一線大導演,此前在港島,執導的投資最大的影片,製片成本也不過兩三千萬港幣。
現在製片成本足足是之前的十倍,身上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壓力。
李阿傑在這部影片中的片酬,是100萬美刀,比他現在在港島的片酬400萬港幣,提升了將近一倍。
雖然和大哥成的1000萬美刀片酬,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也相當不錯了。
發哥去年嚐試闖蕩好萊塢,演了幾個配角,片酬還不如在港島拿得多呢。
不過,李阿傑並沒有拿片酬,而是以片酬為投資,在這部電影中拿票房分紅。
如果這部《非常人販》票房失利,李阿傑不僅要夢斷好萊塢,連片酬都要賠進去。
當然,李阿傑冒的風險,還是沒有趙方林高。
畢竟,這部影片的3000萬美刀製片成本,大部分都是趙方林拿出來的。
這筆錢,是趙方林從《世界寶藏1》中分到的票房分紅,對他來說,也配得起。
但是,能不賠當然是最好的!
1994年6月30日,一部好萊塢動作片《生死時速》,登陸港島院線,取得4643萬港幣票房。
超越大哥成,在新春檔上映的《醉拳2》,取得的4104萬港幣票房。
成為實時港島年度票房榜冠軍。
這兩年,好萊塢電影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展現威力,去年的科幻大片《侏羅紀公園》,就在港島豪取6223萬港幣票房。
不僅成為港島電影曆史上第一部票房破6000萬的電影,還是1993年實際上的港島年度票房榜冠軍。
比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的4017萬港幣票房,足足多了2000多萬港幣。
讓港島普通觀眾,見識到了好萊塢頂級電影工業的水平。
港島電影作為東方好萊塢,水平在亞洲範圍內已經是頂尖的了,但是和好萊塢頂級工業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巨大差距。
大哥成雖然憑借《世界寶藏》,成功殺進北美電影市場,但是《世界寶藏》的製作水平,在港島電影圈,也沒有什麽實質性的突破。
仍然是大哥成最擅長的功夫喜劇片類型。
隻是打鬥場麵,與好萊塢電影相比,具有一些新奇性,令北美電影觀眾感到有些新奇。
今年上映的《世界寶藏3》,票房成績相比去年的第2部,下降了不少,最終全球票房隻與第1部相當,隻有2.5億美刀左右。
顯示出一些頹勢。
不過,依然讓哥倫比亞影業賺到了錢,所以第4部仍然順利立項。
但是,連大哥成自己,對《世界寶藏4》,都沒有太大信心了。
依靠港島電影產業,《世界寶藏》係列電影的製作速度,遠超好萊塢模式。
以往,在好萊塢電影市場,一部像《世界寶藏》這樣的動作大片,整個立項、製作、上映過程,往往至少也要兩年的時間。
大哥成卻把《世界寶藏》的製作周期,縮短到了一年。
《世界寶藏》前三部,連續三年登上北美電影的暑期檔,創造了好萊塢電影的一個曆史。
已經正式立項的第4部,仍然計劃在明年的暑期檔上映。
大哥成現在正處在職業生涯的巔峰期,創作力旺盛,能夠保證影片的質量,但是係列電影連續上映,不免讓觀眾,產生一些審美疲勞。
就和港島電影市場上一樣,星爺的無厘頭電影,經過前麵幾年的火熱,進入到1994年,也出現降溫的情況。
李阿傑的情況也是一樣,聲勢衰落的速度,比星爺還要快。
李阿傑憑借與徐科合作的《黃飛鴻》三部曲,在港島翻紅,一度成為港島影壇,“雙周一成”之下,最紅的男演員,超越了劉天王等人。
去年,李阿傑有兩部電影,躋身港島年度票房榜前十,與大哥成、星爺並肩而立。
但是今年,李阿傑先是在新春檔,避開了發哥、大哥成、星爺、哥哥張的大亂戰。
之後接連推出的《新少林五祖》、《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鏢》,在港島的票房,都沒有超過2000萬港幣。
最高的《新少林五祖》,隻有1938萬港幣的票房。
《精武英雄》的票房隻有1478萬港幣,《中南海保鏢》更是隻收得1119萬港幣票房。
雖然靠著在寶島電影市場的成功,依然讓製片方大賺了一筆,但是與去年的聲勢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下滑。
尤其是《精武英雄》和《中南海保鏢》,是李阿傑為了打破自己“隻能拍古裝片”的桎梏,特意選擇的近現代背景。
這兩部片子,在李阿傑的電影裏,評價都不錯,但是顯然不太受港島觀眾的認可。
李阿傑正是有鑒於這種情況,才主動找上趙方林,請他幫忙,運作去好萊塢發展。
趙方林前幾個月,一直在思考,該為李阿傑的首部好萊塢電影,選擇哪種類型的影片。
李阿傑雖然和大哥成一樣,在好萊塢,都以功夫著稱,不過,他的電影風格,和大哥成截然不同。
所以,為他選擇的電影類型,也不能和大哥成的《世界寶藏》相同。
經過慎重的思考,趙方林最終選定《非常人販》,作為李阿傑登陸好萊塢的試水之作。
趙方林為這部《非常人販》,設定的製作費用,是3000萬美刀。
超過了大哥成《世界寶藏》第一部的2000萬美刀。
3000萬美刀的製作費用,1500萬用於電影拍攝,500萬用於特效製作,1000萬作為宣傳費用。
李阿傑沒有大哥成那樣的自編自導的能力,所以趙方林還得為這部影片,挑選一位導演。
最終,選定徐科,作為《非常人販》的導演。
趙方林以編劇的身份,親自為影片撰寫劇本,徐科導演,李阿傑主演,三巨頭的水平,代表了港島電影的最高水平。
就在《生死時速》,在港島大肆收割的時候,《非常人販》劇組成立。
《非常人販》由邵氏電影公司,和李阿傑的正東電影公司,聯合出品,不過並不是由港島總公司出資,而是由設在好萊塢的子公司出資。
讓這部《非常人販》,成為一部血統純正的好萊塢影片。
隻是影片的主創人員,全部來自港島。
趙方林是出品人兼編劇,李阿傑是監製兼主演,徐科隻是工具人導演。
徐科之前與李阿傑合作拍攝《黃飛鴻》三部曲,鬧了些不愉快,不過不耽誤他們這次合作。
徐科在港島電影圈,有“鬼才”之稱,是目前的港島影壇,最適合擔任《非常人販》導演的人。
趙方林選定《非常人販》,做為李阿傑登陸好萊塢的試水之作,一定程度地受到了《生死時速》的影響。
《生死時速》講的是,一位米國警探,在一輛被匪徒安裝炸彈,行駛速度必須保持在50邁以上,才能保證炸彈不被引爆的大巴車上,發生的一係列驚險故事。
《非常人販》的故事,雖然和《生死時速》沒有什麽之間聯係,但是講述的也是一個開車的故事。
李阿傑在影片中,飾演一位冷血出租車司機,業務是為黑幫運送貨物。
這部影片,在原時空,由郭達·斯坦森主演,在2002年上映,為郭達·斯坦森打開了好萊塢市場。
現在,這部影片被趙方林提前拿出來,成為李阿傑登陸好萊塢的試水之作。
原版《非常人販》,故事設定,發生在法國,現在被趙方林改為米國。
李阿傑飾演的角色李,設定為一位二代移民,因為東方麵孔,在米國受到歧視,才選擇從事這項非法工作。
角色設定,性格外冷內熱,身手了得,喜歡獨來獨往,從業以來,恪守三大原則:
一,一旦接單就要幹到底。
二,從不打聽雇主的情況。
三,從不私自拆開運送的包裹。
正是因為一直恪守這樣的原則,讓主角成為業內最好的“送貨員”,在雇主那裏擁有良好聲譽。
電影拍攝,當然不能這樣波瀾不驚。
《非常人販》講述的故事,是主角李,在一次任務過程中,偶然發現運送的貨物,竟然是一名大活人,還是一個南美美女。
原來,女主角是一位南美毒梟的女兒,因為父親與米國人產生矛盾糾紛,米國人就綁架了她,逼迫毒梟就範。
李不忍看到這麽一個大美女,命喪歹徒之手,決定破例一次,不再恪守自己的職業原則,幫助女人逃走。
因此陷入米國黑幫,和南美毒梟之間的紛爭,經曆一係列艱難險阻,最終憑借一己之力,滅掉兩方對手,也贏得美女放心。
單就故事而言,是一部正常的好萊塢個人英雄主義電影。
原時空,原版《非常人販》,雖然登陸北美院線,但是票房一般,北美票房隻有2530萬美刀,全球票房也隻有4392萬美刀,算不上成功。
趙方林當然不想重蹈原版的覆轍,不求大賺,至少不能賠本。
這部《非常人販》的製片費用是3000萬美刀,全球票房至少得到7000萬美刀,才能收迴成本。
對一部東方麵孔主演的影片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
李阿傑和徐科,都對這部影片的前景,沒有太多信心。
3000萬美刀製片成本,折合成港幣,是2.34億港幣。
徐科作為港島一線大導演,此前在港島,執導的投資最大的影片,製片成本也不過兩三千萬港幣。
現在製片成本足足是之前的十倍,身上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壓力。
李阿傑在這部影片中的片酬,是100萬美刀,比他現在在港島的片酬400萬港幣,提升了將近一倍。
雖然和大哥成的1000萬美刀片酬,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也相當不錯了。
發哥去年嚐試闖蕩好萊塢,演了幾個配角,片酬還不如在港島拿得多呢。
不過,李阿傑並沒有拿片酬,而是以片酬為投資,在這部電影中拿票房分紅。
如果這部《非常人販》票房失利,李阿傑不僅要夢斷好萊塢,連片酬都要賠進去。
當然,李阿傑冒的風險,還是沒有趙方林高。
畢竟,這部影片的3000萬美刀製片成本,大部分都是趙方林拿出來的。
這筆錢,是趙方林從《世界寶藏1》中分到的票房分紅,對他來說,也配得起。
但是,能不賠當然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