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四家上市公司
重生港島,成為娛樂大亨 作者:中原三寸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43章 第四家上市公司
一切改革,都不能盲目追求一蹴而就。
趙方林作為tvb的控股股東,對“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改革,擁有決定權。
如果他想的話,完全可以直接推翻典禮的原有模式,直接仿造格萊美獎。
但是那樣做的話,就會摒棄掉,典禮用十年,積累起來影響力,一切從頭開始。
從頭開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有更好的選擇,不必做得這麽極端。
一步一步,慢慢對“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進行改革,也能達成趙方林的目的。
1993年的港島歌壇,依然是“四大天王”的天下。
哥哥張、梅安蒂、譚校長、陳丹尼、陳普拉等天王天後,雖然也都發行了新唱片,取得了不錯銷量。
但是,複出歌壇的哥哥張、陳普拉,也追隨譚校長、梅安蒂的步伐,宣布不再競爭音樂獎項。
陳丹尼倒是沒有做這樣的聲明,但是他現在做的音樂,首先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音樂理想,實踐自己的音樂理念,不以市場接受度為第一選項。
所以,陳丹尼的新唱片,不論是銷量,還是影響力,都被“四大天王”拉開了差距。
1993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四大天王”占據了六席。
“最受歡迎粵語男歌星”,終於不再是劉天王繼續連莊,換成了人氣更高的黎天王。
“最受歡迎粵語女歌星”,葉倩雯的連莊,去年也剛剛複出的陳普拉打斷,今年這個獎,則被崛起勢頭迅猛的王靜文獲得。
新設的“最受歡迎國語男歌手”,被張天王拿下。
1993年,張天王推出了個人第一張國語專輯《吻別》,在全亞洲狂銷400萬張,同名主打歌《吻別》,是這一年傳唱度最高的國語歌曲。
“最受歡迎國語女歌手”,被林一蓮獲得。
“金曲金獎”,被授給了張天王的粵語歌《隻想一生跟你走》。
張天王在這個時期,推出的代表作,實在是太多的,歌唱事業真正達到了巔峰。
在此之前,他隻被視作“歌神接班人”,今年之後,他已經有足夠的資格,接班“歌神”之位。
時間很快來到1994年5月。
5月1日,鴻鵠牌vcd影碟機的廣告,登上鵬城衛視黃金時段。
鵬城衛視現如今,黃金時段的收視率,甚至超越了國家電視台,在全國排名第一。
主要原因,是同步播出tvb經典劇集。
鴻鵠牌vcd影碟機的廣告片,趙方林請來大哥成出演。
大哥成也是鴻鵠牌vcd影碟機的第一代形象代言人。
趙方林給他開出了一年1000萬港幣的天價代言費。
大哥成本來是想免費幫這個忙的。
過去幾年,趙方林在多個方麵,幫了他的大忙。
大哥成能順利登陸北美市場,成為好萊塢一線男演員,片酬進入到1000萬美刀俱樂部,趙方林出力良多。
更不用說,大哥成當初交給趙方林的8000萬港幣本金,在趙方林的運作下,現在已經增值到11億港幣,成為大哥成豐厚身家中的大頭。
不過,在看到鴻鵠牌vcd影碟機的售價,以及核算成本之後,大哥成就痛快接受了那1000萬港幣的代言費。
趙方林給鴻鵠牌vcd影碟機,製定的售價,是2999塊!
相比起去年上市的萬燕牌,售價降低了1000多塊。
萬燕牌vcd影碟機的售價,現在平均仍然高達4500塊。
在拿到趙方林支付的5000萬港幣技術轉讓費之後,萬燕生產廠商,擴大了生產規模,1994年前4個月,累積銷量達到3萬台,總銷售額達到了1.3億。
萬燕生產廠商的目標,是1994年全年,銷售10萬台,銷售額4個億。
現在,鴻鵠牌,成為市場上第二個vcd影碟機品牌,定價比萬燕牌低了1000多塊,還請來國際影星大哥成擔任品牌形象代言人,並在電視台大肆投放廣告。
另外,鴻鵠牌vcd影碟機,還通過百強唱片的銷售渠道,上來便鋪貨到縣級行政區。
和鴻鵠牌vcd影碟機同步上市的,還有邵氏電影公司名下的vcd碟片廠,生產的大量邵氏電影、tvb電視劇vcd碟片。
為了增加鴻鵠牌vcd影碟機的銷量,甚至推出了“買影碟機送vcd碟片”的活動。
趙方林給正版vcd碟片,定的價格,可不便宜,一張10塊錢。
因為是第一批產品,市場還沒有被盜版侵蝕,可以高價銷售,賺取一筆厚利。
等後麵盜版vcd商行動起來,再降低正版碟片的售價,對盜版進行價格戰,搶占市場空間。
1994年,內地的經濟,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有了第一批先富起來的人,“萬元戶”已經不再是一個新鮮名詞。
萬燕牌4500塊的高價,都能賣出去幾萬台。
鴻鵠牌售價便宜,鋪貨範圍又要比萬燕牌大得多,又有配套的vcd碟片,一經推出,便銷售火爆。
上市第一個月,總銷量便突破了10萬台!
完成了萬燕牌的年度目標。
萬燕牌的銷量,受到衝擊,整個5月,隻賣出去1000台。
被迫無奈之下,萬燕牌也隻能降價銷售,把價格降到4000塊。
但是,這個時候,鴻鵠牌vcd影碟機,已經搶占了大量市場。
萬燕牌作為行業首創者,因為產品宣傳策略的失誤,現在的銷量,已經被鴻鵠牌拉開了差距。
鴻鵠牌vcd影碟機,之後的幾個月,持續熱銷,到年底的時候,總銷量突破了50萬台!
萬燕牌卻連10萬的年度目標都沒完成,1994年全年銷量,隻有8萬多台。
鴻鵠牌vcd影碟機,上市第一年,便創造了15億的銷售額,一舉成為內地知名品牌。
與鴻鵠牌vcd影碟機同步,在港島、寶島、東南亞各地上市的青鳥牌,同樣取得輝煌銷量,上市7個月,熱銷20萬台。
青鳥牌vcd影碟機的售價,比鴻鵠牌高了2000塊,定為4999港幣。
銷售額也達到了10億港幣。
在鴻鵠牌、青鳥牌上市第一個月,趙方林拿到銷售報表之後,就立即對兩個品牌,進行分拆。
把青鳥牌vcd影碟機,單獨成立一家公司,立即開啟在港股上市的進程。
vcd影碟機,在技術上,隻是一個過渡性的產品,市場前景不大,當然要趁著銷售火熱,趕緊上市圈一波錢。
芯片行業,可是一個前期投入巨大,研發十分燒錢的行業,必須要有海量資金支持。
趙方林雖然已經決定,vcd影碟機的盈利所得,都投入到芯片工廠上,但是眼下,啟動資金都有些困難。
之前買影視解碼芯片的錢,還是從銀行貸出來的,必須要盡快歸還。
分拆出來的青鳥電子科技,是一個皮包公司,隻有一個品牌,生產是以代工的形式,委托給鴻鵠科技。
但是,有亮眼的銷售成績,和招股書上,被趙方林描述得前景無限的市場潛力,青鳥電子科技在港股上市進程,推進得非常順利。
港股市場,最缺的就是這樣的高科技公司。
雖然,青鳥牌vcd影碟機涉及到的科技含量,其實並不太高,但是電子行業內部知道這個情況,隔行如隔山的金融界,哪能了解情況?
於是,青鳥牌vcd影碟機在港島上市不到半年,青鳥科技【0768】,便在港股主板掛牌上市了。
這是趙方林名下第四家上市公司。
和前麵三家不同,趙方林這一次不再深耕娛樂產業,而是跨界到科技行業,走起了實業路線。
不過,青鳥科技的產品,和娛樂行業,也算有點關係。
青鳥牌vcd影碟機的品牌定位,是“家庭影院”。
宣傳語,是“足不出戶,盡享影音視聽”!
播出的vcd碟片的主要內容,是電影、電視劇、音樂mv。
所以,vcd影碟機應該算是娛樂產業的衍生產品。
隻是,像索尼公司那樣的電子產品巨頭,是先有產品,諸如電視機、隨身聽、掌上遊戲機等,後來為了擴展產品市場,才收購影業公司、唱片公司,用內容擴大產品的使用場景。
趙方林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先在娛樂產業有了基礎,才進入到電子產品領域。
而且選擇的產品,也算另辟蹊徑,沒有和倭國電子產品巨頭產品直接競爭,選擇了被他們放棄的過渡產品vcd。
現在,索尼、飛利浦、東芝等行業巨頭,都正在開發更先進的dvd產品,搶著製定dvd的行業標準。
雖然在青鳥牌vcd影碟機上市之後,通過起火爆的銷售情況,看到了這方麵的市場前景。
但是,在dvd技術已經成熟,相關產品也已經在開發之中的情況下,那些行業巨頭都沒把vcd影碟機視為對手。
相信,等技術更先進的dvd影碟機上市之後,采用過渡技術的vcd影碟機,就將被掃進故紙堆,市場會被迅速替代。
沒有看到價格相對於dvd影碟機,要便宜很多的vcd影碟機,在廣闊的第三世界國家,擁有的巨大市場前景。
青鳥科技【0768】,於1994年11月21日,正式登陸港股主板。
這個時候,經過幾個月的發酵,青鳥牌vcd影碟機,已經獲得市場認可,銷量逐月遞增,市場覆蓋了整個東南亞,並且成功進入印度市場。
印度作為人口僅次於華國的人口大國,市場潛力同樣非常大。
青鳥牌vcd影碟機,作為外銷品牌,若是能夠在印度占據一定市場份額,銷量將能迎來指數級增長。
下一步,青鳥牌vcd影碟機,還會銷往非洲、南美洲。
現在,桎梏青鳥牌vcd影碟機市場開發,是產能不足。
青鳥科技上市募集資金,一部分用於償還銀行貸款,一部分用於芯片工廠的建設,還有一部分,則是要在寶島、馬來西亞,開設兩家生產工廠,擴大產能。
為什麽不把生產工廠設在內地,主要還是為了降低敏感度。
青鳥科技的資金,會直接投入到蠟嘴雀電子科技的建設之中。
雖然,資金流動在離島金融市場走了一圈,但卻瞞不住有心人。
蠟嘴雀電子科技設在港島,在港島迴歸之前,最好不讓有心人,把它過多地和內地聯係在一起,免得橫生枝節。
青鳥科技雖然名義上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但卻空有名頭,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皮包公司,連個研發部門都沒有。
股價當然不會有多高。
但是,擁有青鳥牌vcd影碟機這個暢銷產品,股民還是很認青鳥科技的股票。
趙方林給青鳥科技,設定的開盤價,是1港幣一股,流通股本是10億股,上市募集資金規模是10億港幣。
總股本則是30億股,開盤市值是30億港幣。
1994年11月,港股恆生指數,已經從年初的的高點,一路下降到8000點左右。
隻有tvb、華星唱片、邵氏電影這樣有紮實業績支撐的上市公司,股價才在市場大環境下行的情況下,依然能夠逆勢上漲,當然漲幅相比之前,也慢了很多。
青鳥科技作為一家招股書中,擁有廣闊市場前景的高科技公司,上市首日,受到了股民的追捧。
第一個交易日,股價大漲40%,收盤價是1.4港幣每股。
總市值達到了42億港幣。
趙方林通過各種離岸公司,持有青鳥科技67%的股權,按照上市首日的收盤價,價值28億港幣。
這就是股市的魅力。
一家沒有核心技術的皮包公司,成立不到半年,就能在股市上收割十幾億資金。
當然了,趙方林把青鳥科技推上港股,並不是真要割港島股民的韭菜,而是想要認真經營這間公司。
青鳥科技雖然缺少核心技術,但是背靠鴻鵠電子,又有青鳥牌vcd影碟機這個成熟的產品,短時間內,股價不會崩盤。
甚至,在趙方林的運營下,今後幾年,股價翻幾番都有可能。
現在入青鳥科技坑的股民,虧錢的概率並不大。
募集的10億港幣資金,7.8億,用於歸還銀行貸款,剩下的全都投到蠟嘴雀電子科技的建設之中。
蠟嘴雀電子科技的第一個生產車間,已經開工建設10個多月,設備已經進入到調試階段,即將正式投產。
雖然即將投產,第一款產品——vcd影碟機核心部件視頻解碼芯片生產出來之後,單是供應鴻鵠牌、青鳥牌,就夠蠟嘴雀電子科技忙活的了。
也會很快就有迴頭錢。
但是,趙方林成立蠟嘴雀電子科技的目的,不是隻生產最低級的視頻解碼芯片。
終極目標,是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能夠自己研發生產更多更高級的電子芯片。
一切改革,都不能盲目追求一蹴而就。
趙方林作為tvb的控股股東,對“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改革,擁有決定權。
如果他想的話,完全可以直接推翻典禮的原有模式,直接仿造格萊美獎。
但是那樣做的話,就會摒棄掉,典禮用十年,積累起來影響力,一切從頭開始。
從頭開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有更好的選擇,不必做得這麽極端。
一步一步,慢慢對“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進行改革,也能達成趙方林的目的。
1993年的港島歌壇,依然是“四大天王”的天下。
哥哥張、梅安蒂、譚校長、陳丹尼、陳普拉等天王天後,雖然也都發行了新唱片,取得了不錯銷量。
但是,複出歌壇的哥哥張、陳普拉,也追隨譚校長、梅安蒂的步伐,宣布不再競爭音樂獎項。
陳丹尼倒是沒有做這樣的聲明,但是他現在做的音樂,首先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音樂理想,實踐自己的音樂理念,不以市場接受度為第一選項。
所以,陳丹尼的新唱片,不論是銷量,還是影響力,都被“四大天王”拉開了差距。
1993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四大天王”占據了六席。
“最受歡迎粵語男歌星”,終於不再是劉天王繼續連莊,換成了人氣更高的黎天王。
“最受歡迎粵語女歌星”,葉倩雯的連莊,去年也剛剛複出的陳普拉打斷,今年這個獎,則被崛起勢頭迅猛的王靜文獲得。
新設的“最受歡迎國語男歌手”,被張天王拿下。
1993年,張天王推出了個人第一張國語專輯《吻別》,在全亞洲狂銷400萬張,同名主打歌《吻別》,是這一年傳唱度最高的國語歌曲。
“最受歡迎國語女歌手”,被林一蓮獲得。
“金曲金獎”,被授給了張天王的粵語歌《隻想一生跟你走》。
張天王在這個時期,推出的代表作,實在是太多的,歌唱事業真正達到了巔峰。
在此之前,他隻被視作“歌神接班人”,今年之後,他已經有足夠的資格,接班“歌神”之位。
時間很快來到1994年5月。
5月1日,鴻鵠牌vcd影碟機的廣告,登上鵬城衛視黃金時段。
鵬城衛視現如今,黃金時段的收視率,甚至超越了國家電視台,在全國排名第一。
主要原因,是同步播出tvb經典劇集。
鴻鵠牌vcd影碟機的廣告片,趙方林請來大哥成出演。
大哥成也是鴻鵠牌vcd影碟機的第一代形象代言人。
趙方林給他開出了一年1000萬港幣的天價代言費。
大哥成本來是想免費幫這個忙的。
過去幾年,趙方林在多個方麵,幫了他的大忙。
大哥成能順利登陸北美市場,成為好萊塢一線男演員,片酬進入到1000萬美刀俱樂部,趙方林出力良多。
更不用說,大哥成當初交給趙方林的8000萬港幣本金,在趙方林的運作下,現在已經增值到11億港幣,成為大哥成豐厚身家中的大頭。
不過,在看到鴻鵠牌vcd影碟機的售價,以及核算成本之後,大哥成就痛快接受了那1000萬港幣的代言費。
趙方林給鴻鵠牌vcd影碟機,製定的售價,是2999塊!
相比起去年上市的萬燕牌,售價降低了1000多塊。
萬燕牌vcd影碟機的售價,現在平均仍然高達4500塊。
在拿到趙方林支付的5000萬港幣技術轉讓費之後,萬燕生產廠商,擴大了生產規模,1994年前4個月,累積銷量達到3萬台,總銷售額達到了1.3億。
萬燕生產廠商的目標,是1994年全年,銷售10萬台,銷售額4個億。
現在,鴻鵠牌,成為市場上第二個vcd影碟機品牌,定價比萬燕牌低了1000多塊,還請來國際影星大哥成擔任品牌形象代言人,並在電視台大肆投放廣告。
另外,鴻鵠牌vcd影碟機,還通過百強唱片的銷售渠道,上來便鋪貨到縣級行政區。
和鴻鵠牌vcd影碟機同步上市的,還有邵氏電影公司名下的vcd碟片廠,生產的大量邵氏電影、tvb電視劇vcd碟片。
為了增加鴻鵠牌vcd影碟機的銷量,甚至推出了“買影碟機送vcd碟片”的活動。
趙方林給正版vcd碟片,定的價格,可不便宜,一張10塊錢。
因為是第一批產品,市場還沒有被盜版侵蝕,可以高價銷售,賺取一筆厚利。
等後麵盜版vcd商行動起來,再降低正版碟片的售價,對盜版進行價格戰,搶占市場空間。
1994年,內地的經濟,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有了第一批先富起來的人,“萬元戶”已經不再是一個新鮮名詞。
萬燕牌4500塊的高價,都能賣出去幾萬台。
鴻鵠牌售價便宜,鋪貨範圍又要比萬燕牌大得多,又有配套的vcd碟片,一經推出,便銷售火爆。
上市第一個月,總銷量便突破了10萬台!
完成了萬燕牌的年度目標。
萬燕牌的銷量,受到衝擊,整個5月,隻賣出去1000台。
被迫無奈之下,萬燕牌也隻能降價銷售,把價格降到4000塊。
但是,這個時候,鴻鵠牌vcd影碟機,已經搶占了大量市場。
萬燕牌作為行業首創者,因為產品宣傳策略的失誤,現在的銷量,已經被鴻鵠牌拉開了差距。
鴻鵠牌vcd影碟機,之後的幾個月,持續熱銷,到年底的時候,總銷量突破了50萬台!
萬燕牌卻連10萬的年度目標都沒完成,1994年全年銷量,隻有8萬多台。
鴻鵠牌vcd影碟機,上市第一年,便創造了15億的銷售額,一舉成為內地知名品牌。
與鴻鵠牌vcd影碟機同步,在港島、寶島、東南亞各地上市的青鳥牌,同樣取得輝煌銷量,上市7個月,熱銷20萬台。
青鳥牌vcd影碟機的售價,比鴻鵠牌高了2000塊,定為4999港幣。
銷售額也達到了10億港幣。
在鴻鵠牌、青鳥牌上市第一個月,趙方林拿到銷售報表之後,就立即對兩個品牌,進行分拆。
把青鳥牌vcd影碟機,單獨成立一家公司,立即開啟在港股上市的進程。
vcd影碟機,在技術上,隻是一個過渡性的產品,市場前景不大,當然要趁著銷售火熱,趕緊上市圈一波錢。
芯片行業,可是一個前期投入巨大,研發十分燒錢的行業,必須要有海量資金支持。
趙方林雖然已經決定,vcd影碟機的盈利所得,都投入到芯片工廠上,但是眼下,啟動資金都有些困難。
之前買影視解碼芯片的錢,還是從銀行貸出來的,必須要盡快歸還。
分拆出來的青鳥電子科技,是一個皮包公司,隻有一個品牌,生產是以代工的形式,委托給鴻鵠科技。
但是,有亮眼的銷售成績,和招股書上,被趙方林描述得前景無限的市場潛力,青鳥電子科技在港股上市進程,推進得非常順利。
港股市場,最缺的就是這樣的高科技公司。
雖然,青鳥牌vcd影碟機涉及到的科技含量,其實並不太高,但是電子行業內部知道這個情況,隔行如隔山的金融界,哪能了解情況?
於是,青鳥牌vcd影碟機在港島上市不到半年,青鳥科技【0768】,便在港股主板掛牌上市了。
這是趙方林名下第四家上市公司。
和前麵三家不同,趙方林這一次不再深耕娛樂產業,而是跨界到科技行業,走起了實業路線。
不過,青鳥科技的產品,和娛樂行業,也算有點關係。
青鳥牌vcd影碟機的品牌定位,是“家庭影院”。
宣傳語,是“足不出戶,盡享影音視聽”!
播出的vcd碟片的主要內容,是電影、電視劇、音樂mv。
所以,vcd影碟機應該算是娛樂產業的衍生產品。
隻是,像索尼公司那樣的電子產品巨頭,是先有產品,諸如電視機、隨身聽、掌上遊戲機等,後來為了擴展產品市場,才收購影業公司、唱片公司,用內容擴大產品的使用場景。
趙方林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先在娛樂產業有了基礎,才進入到電子產品領域。
而且選擇的產品,也算另辟蹊徑,沒有和倭國電子產品巨頭產品直接競爭,選擇了被他們放棄的過渡產品vcd。
現在,索尼、飛利浦、東芝等行業巨頭,都正在開發更先進的dvd產品,搶著製定dvd的行業標準。
雖然在青鳥牌vcd影碟機上市之後,通過起火爆的銷售情況,看到了這方麵的市場前景。
但是,在dvd技術已經成熟,相關產品也已經在開發之中的情況下,那些行業巨頭都沒把vcd影碟機視為對手。
相信,等技術更先進的dvd影碟機上市之後,采用過渡技術的vcd影碟機,就將被掃進故紙堆,市場會被迅速替代。
沒有看到價格相對於dvd影碟機,要便宜很多的vcd影碟機,在廣闊的第三世界國家,擁有的巨大市場前景。
青鳥科技【0768】,於1994年11月21日,正式登陸港股主板。
這個時候,經過幾個月的發酵,青鳥牌vcd影碟機,已經獲得市場認可,銷量逐月遞增,市場覆蓋了整個東南亞,並且成功進入印度市場。
印度作為人口僅次於華國的人口大國,市場潛力同樣非常大。
青鳥牌vcd影碟機,作為外銷品牌,若是能夠在印度占據一定市場份額,銷量將能迎來指數級增長。
下一步,青鳥牌vcd影碟機,還會銷往非洲、南美洲。
現在,桎梏青鳥牌vcd影碟機市場開發,是產能不足。
青鳥科技上市募集資金,一部分用於償還銀行貸款,一部分用於芯片工廠的建設,還有一部分,則是要在寶島、馬來西亞,開設兩家生產工廠,擴大產能。
為什麽不把生產工廠設在內地,主要還是為了降低敏感度。
青鳥科技的資金,會直接投入到蠟嘴雀電子科技的建設之中。
雖然,資金流動在離島金融市場走了一圈,但卻瞞不住有心人。
蠟嘴雀電子科技設在港島,在港島迴歸之前,最好不讓有心人,把它過多地和內地聯係在一起,免得橫生枝節。
青鳥科技雖然名義上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但卻空有名頭,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皮包公司,連個研發部門都沒有。
股價當然不會有多高。
但是,擁有青鳥牌vcd影碟機這個暢銷產品,股民還是很認青鳥科技的股票。
趙方林給青鳥科技,設定的開盤價,是1港幣一股,流通股本是10億股,上市募集資金規模是10億港幣。
總股本則是30億股,開盤市值是30億港幣。
1994年11月,港股恆生指數,已經從年初的的高點,一路下降到8000點左右。
隻有tvb、華星唱片、邵氏電影這樣有紮實業績支撐的上市公司,股價才在市場大環境下行的情況下,依然能夠逆勢上漲,當然漲幅相比之前,也慢了很多。
青鳥科技作為一家招股書中,擁有廣闊市場前景的高科技公司,上市首日,受到了股民的追捧。
第一個交易日,股價大漲40%,收盤價是1.4港幣每股。
總市值達到了42億港幣。
趙方林通過各種離岸公司,持有青鳥科技67%的股權,按照上市首日的收盤價,價值28億港幣。
這就是股市的魅力。
一家沒有核心技術的皮包公司,成立不到半年,就能在股市上收割十幾億資金。
當然了,趙方林把青鳥科技推上港股,並不是真要割港島股民的韭菜,而是想要認真經營這間公司。
青鳥科技雖然缺少核心技術,但是背靠鴻鵠電子,又有青鳥牌vcd影碟機這個成熟的產品,短時間內,股價不會崩盤。
甚至,在趙方林的運營下,今後幾年,股價翻幾番都有可能。
現在入青鳥科技坑的股民,虧錢的概率並不大。
募集的10億港幣資金,7.8億,用於歸還銀行貸款,剩下的全都投到蠟嘴雀電子科技的建設之中。
蠟嘴雀電子科技的第一個生產車間,已經開工建設10個多月,設備已經進入到調試階段,即將正式投產。
雖然即將投產,第一款產品——vcd影碟機核心部件視頻解碼芯片生產出來之後,單是供應鴻鵠牌、青鳥牌,就夠蠟嘴雀電子科技忙活的了。
也會很快就有迴頭錢。
但是,趙方林成立蠟嘴雀電子科技的目的,不是隻生產最低級的視頻解碼芯片。
終極目標,是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能夠自己研發生產更多更高級的電子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