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一場決定遼東乃至整個大唐命運的決戰就此拉開序幕。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中,李恪憑借其過人的智慧與勇氣,不僅成功擊潰了淵蓋蘇文的精銳部隊,還親手斬殺了這位高句麗的智謀之士。隨著淵蓋蘇文的隕落與叛軍的潰敗,大唐軍隊終於徹底平定了遼東的叛亂與動蕩。


    消息傳迴長安之時,整個大唐都為之沸騰。李世民更是龍顏大悅,他不僅重賞了李恪與有功之臣,還親自下詔表彰其功績。而李恪也因此一戰成名,成為了大唐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英雄人物。


    然而,對於李恪而言,這場勝利隻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個小小插曲。他深知,未來的路還很長、很艱難。但他也相信,隻要自己心中有夢、腳下有路、手中有劍,就一定能夠開創出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於是,他帶著這份信念與決心,繼續踏上了那條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征途。李恪輕擱手中羽毛筆,目光深邃地望向魏征,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大唐的威嚴,豈能被無謂的慈悲所累?在戰爭的棋盤上,同情與憐憫不過是奢侈的裝飾。若連自保之力尚缺,何談顏麵,更遑論無謂的犧牲。”


    一旁,李靖見長孫無忌欲言又止,心中已明其憂慮,遂挺身而出,為李恪之言添上注解:“監國之策,意在合兵一處,借高句麗海岸線之利,施以雷霆萬鈞之勢,震懾楊萬毒餘黨。而陛下於遼東集結重兵,非但為攻,更為守,確保我大唐後方無憂。即便戰事不利,水軍亦可化作生命之舟,穿梭波濤,護我將士周全。”


    長孫無忌聞言,瞳孔微縮,心中暗自驚歎李恪布局之深遠,尤其是對水軍的巧妙運用,竟是他未曾細思之處。眾臣亦是麵麵相覷,顯然未曾料到這一層戰略考量。


    然而,李恪並未因此停頓,他的思緒已轉至民生大計:“嶺南與葉穀渾的棉花籌備,關乎前線將士的冷暖,亦是國之根本。長孫大人,棉花運輸尚需時日,但製衣之急,刻不容緩。河北精銳即將踏入嚴寒之地,時間緊迫,分秒必爭。”


    長孫無忌匯報間,眉宇間難掩憂慮:“棉花雖已啟程,但製衣工序繁複,加之時間緊迫,實為難事。長安製衣坊雖願助力,卻借機抬價,實乃趁火打劫。”


    李恪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閃爍著決絕:“此等行徑,豈能容忍?即刻調配皇宮尚衣局,招募長安巧手婦人,設立臨時工坊。按標準尺碼裁剪布料,分配棉花,再由百姓之家縫製成衣。朝廷必給予豐厚報酬,以安民心。”


    言畢,一臣子急聲質疑:“殿下此法雖妙,但若百姓貪念作祟,偷拿棉花,又當如何?若因此導致將士受凍,責任誰負?”


    此人乃戶部侍郎盧承慶,出身範陽盧氏,言辭犀利,直指要害。但李恪早有對策,他從容不迫道:“盧大人所慮甚是,但吾自有妙計。每件成衣之上,皆需繡上縫製者之戶籍,以示清白。一旦發現偷工減料、私吞棉花者,必依唐律嚴懲不貸。”


    言及此處,李恪目光如炬,掃視全場,語氣更加堅定:“同時,吾要告誡長安城內所有製衣工坊,勿要妄圖借此時機,哄抬物價,薅取國庫之羊毛。大唐之威,不容侵犯;百姓之心,更需安撫。吾等當同心協力,共度時艱,方顯大唐之雄風!”


    眾臣聞言,無不點頭稱是,心中對李恪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們知道,這位年輕的皇子,不僅有著超凡的戰略眼光,更有著深沉的民本思想,他的每一個決策,都是為了大唐的明天,為了萬千子民的福祉。


    在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李恪的聲音如寒冰般銳利,穿透了每一個在場之人的心扉。“本王不會給任何人可乘之機。若有人願以舊日之約,協助尚衣局裁製布料,或是憑自身之力接下訂單,賺取銀兩,本王自不攔阻。但若有非分之想,休怪本王無情!”他的眼神如鷹隼般銳利,掃視著朝堂之上的眾人,尤其是那三位除他之外地位最尊的肱骨之臣——置舅、杜宰輔、大將軍李靖。


    “理當如此。”杜如晦的聲音沉穩而堅定,他深知李恪的智謀與膽識,對於這位年輕監國的決策,他向來是心悅誠服的。李靖則輕輕點頭,以示讚同。唯有長孫無忌,心中暗自思量,孤掌難鳴,卻也不得不麵對李恪那無懈可擊的舉措,最終隻能無奈應允。


    然而,李恪並未就此罷休,他話鋒一轉,提出了更為重大的議題。“還有一事,需與諸位共商。”他放下手中的折子,正襟危坐,目光如炬,“本王欲命嶺南薛萬徹將軍與隴右段玄誌將軍,各率精兵,分別進駐六詔與葉穀渾,以展我大唐之威,防患於未然。吐蕃鬆讚幹布若敢趁火打劫,定讓他有來無迴!”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兵權之重,非同小可,李恪此舉無疑是在試探,更是在布局。薛萬徹與段玄誌,皆是李恪的心腹愛將,他們的行動,無疑將直接影響到大唐的軍事布局與未來走向。


    長孫無忌眉頭緊鎖,他深知調動突厥騎兵的敏感與複雜,於是搶先開口:“殿下,臣同意加強邊防,警惕吐蕃。但調動突厥騎兵一事,還需三思。我並州亦有精騎,足以應對不測,何必舍近求遠?”


    李恪聞言,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卻藏著不容置疑的堅決。“並州兵馬,乃我手中之棋,用以製衡突厥,不可輕動。若調離並州,突厥雖弱,亦能憑其騎兵之利,長驅直入關中。到那時,悔之晚矣!”


    長孫無忌聞言,心中雖有不甘,卻也知李恪所言非虛。他沉吟片刻,終是妥協:“殿下言之有理,臣遵命便是。”


    會議散去,陽光透過窗欞,灑在長孫無忌的身上,卻暖不了他心中的寒意。他深知,李恪的行事風格已悄然改變,從前的溫和與商榷已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雷厲風行與深謀遠慮。這份能力,讓人既敬且畏,更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位年輕監國的真正意圖。


    長孫無忌步履沉重地走出太極宮,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李恪所慮者遠非軍事進攻之成敗,而是更深層次的權力鬥爭與皇位更迭。而他與長孫無忌等人所代表的士族利益,與李恪之間,已悄然豎起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迴到後宮,長孫無忌直奔長孫皇後的寢宮。他深知,妹妹長孫無垢雖身處後宮,卻對朝政有著敏銳的洞察力與獨到的見解。他必須將今日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於她。


    “妹妹,如今局勢已愈發複雜。吳王欲調動突厥騎兵,阿史那飛燕與吳王關係匪淺,我恐突厥人北上並非真心救援,而是另有圖謀。”長孫無忌的話語中充滿了憂慮與無奈。


    長孫無垢聞言,秀眉微蹙,她深知兄長所言非虛。她沉吟片刻,說道:“兄長放心,此事我自有計較。我會親自去見吳王,探清他的真正意圖。”


    長孫無忌聞言,心中稍安。他知道,妹妹長孫無垢雖為女子,卻有著不輸男兒的智慧與膽識。她若出手,定能化解這場危機。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洛陽,李泰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抉擇。他深知,舅舅長孫無忌的急召,定有要事相商。而遼東前線的捷報頻傳,卻掩蓋不了背後的暗流湧動。他深知,自己必須盡快做出決定,否則,一旦局勢失控,他將萬劫不複。


    然而,李泰的心中卻充滿了矛盾與掙紮。他既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與地位,又不願看到大唐陷入內亂與外患之中。他深知,自己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保全自己,又能顧全大局。


    正當他猶豫不決之時,一個神秘的身影悄然出現在他的麵前。那人低語幾句,便讓李泰的眼中閃過一抹決絕之色。他深知,自己已別無選擇,隻能按照那人的指示行事。


    於是,一場圍繞著皇位與權力的鬥爭,在無聲無息中悄然展開。而在這場鬥爭中,每一個參與者都將成為曆史的注腳,被後人銘記或遺忘。


    寒風凜冽,冬日的腳步悄然逼近,每一寸土地都似乎預示著即將來臨的嚴寒與不安。這場席卷整個大唐的國戰,其結局如同冬日裏飄忽不定的雪花,難以捉摸。皇帝與太子在遼東的安危,更是成為了牽動整個帝國命運的關鍵。


    李泰,這位性格複雜、深謀遠慮的皇子,站在營帳之中,眉頭緊鎖。他望著遠方,心中五味雜陳。河北的援軍雖已啟程,但沿途的民擾問題卻如同一塊巨石壓在他的心頭。作為宣慰使,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必須在此刻堅守崗位,確保民心穩定。然而,當王瑋提及關隴係向他伸出橄欖枝時,他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冷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沒想到吧我是重生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上次v不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上次v不能並收藏沒想到吧我是重生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