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這麽大的事,你怎都不與我說?是信不過我,還是不想讓我知道?”
“今個下午剛得到的急報,你這兩日為月牙和胭脂的事也操心不少,朕一來是沒來得及告訴你,二來,這件事,朕會處理妥。”
蘇月茹哼了哼,不滿的說道。
“你的妥善處理就是左右為難?你現在是皇帝,既要權衡利弊,又要顧全大局,兵馬大權在誰的手中?財政又捏在何人手中?一個錢氏,一個已經倒台的常氏和金瑤,你需要銀子,大筆的銀子,你啊,不要覺得求女人是丟臉的事。”
“你將朕都看的透透了,朕覺得,朕就像是已經被你剝開了一般,朕的這張臉,都不知道要往哪放了。”
莫北辰探了探手,表示無奈的說道。
蘇月茹卻伸手在那人的臉蛋上剮蹭了一下。
“你求的又不是旁的女人,而是你自己的女人,你的妻子,我的財產也有你的一半,若沒你的幫助和人脈,如記也做不了這麽大。”
不管如何,蘇月茹的那番話是讓莫北辰動容的,心中感動更是無法言喻。
“那筆嫁妝留下吧,朕不能一直讓你受委屈。”
“錢財都是身外之物,沒了可以再賺,你今天下午說的對,我是大齊的皇後,你是大齊的皇上,在男人和男人,丈夫和妻子之前,我們還肩負著整個國家的興衰。”
“那就當是朕借你的,朕日後,定還你…”
“好啊…那就三分的俺利息算。”
“好…朕的整個天下,都是你的!”
蘇月茹笑了笑,卻沒再多話。
“月茹,你有沒有想過,若是敗了,該如何是好。”
蘇月茹手下動作一頓,略微低垂著雙眸,悠悠的歎了口氣,良久,才說道。
“想過。當你還是王爺的時候,當你告訴我你想得到這個位置的時候,我就想過…”
“當時,是如何想的?”
“當時我就想,若你贏了,我就與你共享這人世繁華,若你輸了,我便陪你東山再起。”
莫北辰愣了一愣,良久才低低的笑了出口,隻是蘇月茹看不到的地方,卻微微紅了眼眶。
這大概,是他聽過的,最動聽的情話。
你以為為榮,而我,又何嚐不是以你為傲?
“這場仗,必須打。”
其實莫北辰心裏早就有了決斷,隻是如今內憂,確實不是最適合開戰的時機。
“我大齊至兩年前元氣大傷,雖百廢待興,但內憂外患不斷,以致士氣蹉跎,國威淪喪。這種局麵,以後必須徹底扭轉!朕此戰,就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訴世人和其他三國,我怕莫北辰的大齊,即使千瘡百孔,也不是爾等能忌憚的!從此以後,攻守易形了!寇可往,我亦可往!”
看著這樣的莫北辰,蘇月茹心念微動,還好…還好她方才做了還算正確的決定。
“唯今,當務之急,是趕緊將金瑤召迴來,她與離國交手最多,上次離國也是在她手中大挫,如今再讓金瑤領軍,士氣上就大振,而離國勢必心生膽怯。”
“嗬…”
莫北辰低低的笑了笑,卻沒一口應下,隻是在蘇月茹的臉頰上蹭了蹭。
“金瑤畢竟是女子。”
“怎麽?你難道歧視女人?”
莫北辰趕緊舉手表示投降。
“當然不是,我怎敢?朕的意思是,她的年紀也不小了,是時候談婚論嫁了,朕答應過金老將軍,要將金瑤指一門好親事的。”
“對噢…”
蘇月茹拍了拍腦袋,都把金瑤當成女超人了。
險些忘記,在這個年代女人過了十八九歲,就已經算是老姑娘了。
而金瑤為了大齊,著實耽誤了不少。
尤其是她與那位李公子…
悠悠的歎了口氣,蘇月茹問道。
“那你可是有中意的人選了?”
“朕都已經將人借口留在那裏了,成不成,那也就得看你皇兄的本事了。”
以蘇月茹對康彥良的了解…這…確實還是得先打一個問號。
“可…若真打起來,沒有人比金瑤更適合出戰的了。”
“你忽略了一人。”
蘇月茹不解的看向莫北辰,隻見那人莫測的笑了笑,雙手環胸。
“朕也曾領兵與離國交過手,朕想,在離國,朕的名氣,顯然要更響亮一些。”
“如果能光靠名氣響亮就讓對方無條件投降的話,那倒是讚同你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打贏勝仗,但是我親愛的陛下,你現在是什麽身份?你不在朝中主持大局,錢氏蠢蠢欲動,你別忘了,還有一個薑國在虎視眈眈呢。”
即使蘇月茹與白芸有些交情,但這點兒交情,用在國與國之間,實在是…不值一提。
“薑國那邊,朕可與康彥良共商,讓東珈出麵牽製。”
“不,東珈不能動,且不說皇兄現在也是泥菩薩過江,那個皇貴妃和晉王都不是什麽好貨,單說萬一打起來…勢必會形成四國之戰,那到時候…可就真是天下大亂了。”
“這個天下,太平的久了,是該亂一亂了!”
莫北辰哼了哼,忽而一把將蘇月茹抱了起來。
“行了,這些都是老爺們的事,夜深了,你該休息了。”
說著便將人扛了起來。
“去你宮裏。”
……
旗妃暴斃的事情很快便在宮裏炸開了鍋,人人都說是皇後娘娘心狠手辣,眼裏容不得沙子,先是最囂張跋扈的常妃倒台,連同身後的常氏一族,幾乎是連更拔除,而這個旗妃,聽說是因為懷有了龍嗣,皇後娘娘是怕對方比自己先生下皇子,所以才下了殺手。
總之,傳的沸沸揚揚,真真假假,卻沒人知道,隻知道,在此之前,皇後娘娘確實曾經親自到過拂雲台。
而後這旗妃便莫名其妙的暴斃了!
讓人不與皇後娘娘聯係到一起,都沒辦法。
然而,莫北辰隻淡然的道了一句“按嬪妃禮儀厚葬了”便再無它話,甚至都沒讓葉家的人看一眼屍體。
隻是這件事很快便過去了,隻因為有一件更大的事,蓋過了這件事的風頭。
那就是,可能又要打仗了。
而那晚在禦書房見過蘇月茹,聽過蘇月茹那一番言論的人,自然是不會相信蘇月茹會是做出這種事人,能說出那些話,能將自己所有金銀都捐給國庫的人能有幾人?
“今個下午剛得到的急報,你這兩日為月牙和胭脂的事也操心不少,朕一來是沒來得及告訴你,二來,這件事,朕會處理妥。”
蘇月茹哼了哼,不滿的說道。
“你的妥善處理就是左右為難?你現在是皇帝,既要權衡利弊,又要顧全大局,兵馬大權在誰的手中?財政又捏在何人手中?一個錢氏,一個已經倒台的常氏和金瑤,你需要銀子,大筆的銀子,你啊,不要覺得求女人是丟臉的事。”
“你將朕都看的透透了,朕覺得,朕就像是已經被你剝開了一般,朕的這張臉,都不知道要往哪放了。”
莫北辰探了探手,表示無奈的說道。
蘇月茹卻伸手在那人的臉蛋上剮蹭了一下。
“你求的又不是旁的女人,而是你自己的女人,你的妻子,我的財產也有你的一半,若沒你的幫助和人脈,如記也做不了這麽大。”
不管如何,蘇月茹的那番話是讓莫北辰動容的,心中感動更是無法言喻。
“那筆嫁妝留下吧,朕不能一直讓你受委屈。”
“錢財都是身外之物,沒了可以再賺,你今天下午說的對,我是大齊的皇後,你是大齊的皇上,在男人和男人,丈夫和妻子之前,我們還肩負著整個國家的興衰。”
“那就當是朕借你的,朕日後,定還你…”
“好啊…那就三分的俺利息算。”
“好…朕的整個天下,都是你的!”
蘇月茹笑了笑,卻沒再多話。
“月茹,你有沒有想過,若是敗了,該如何是好。”
蘇月茹手下動作一頓,略微低垂著雙眸,悠悠的歎了口氣,良久,才說道。
“想過。當你還是王爺的時候,當你告訴我你想得到這個位置的時候,我就想過…”
“當時,是如何想的?”
“當時我就想,若你贏了,我就與你共享這人世繁華,若你輸了,我便陪你東山再起。”
莫北辰愣了一愣,良久才低低的笑了出口,隻是蘇月茹看不到的地方,卻微微紅了眼眶。
這大概,是他聽過的,最動聽的情話。
你以為為榮,而我,又何嚐不是以你為傲?
“這場仗,必須打。”
其實莫北辰心裏早就有了決斷,隻是如今內憂,確實不是最適合開戰的時機。
“我大齊至兩年前元氣大傷,雖百廢待興,但內憂外患不斷,以致士氣蹉跎,國威淪喪。這種局麵,以後必須徹底扭轉!朕此戰,就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訴世人和其他三國,我怕莫北辰的大齊,即使千瘡百孔,也不是爾等能忌憚的!從此以後,攻守易形了!寇可往,我亦可往!”
看著這樣的莫北辰,蘇月茹心念微動,還好…還好她方才做了還算正確的決定。
“唯今,當務之急,是趕緊將金瑤召迴來,她與離國交手最多,上次離國也是在她手中大挫,如今再讓金瑤領軍,士氣上就大振,而離國勢必心生膽怯。”
“嗬…”
莫北辰低低的笑了笑,卻沒一口應下,隻是在蘇月茹的臉頰上蹭了蹭。
“金瑤畢竟是女子。”
“怎麽?你難道歧視女人?”
莫北辰趕緊舉手表示投降。
“當然不是,我怎敢?朕的意思是,她的年紀也不小了,是時候談婚論嫁了,朕答應過金老將軍,要將金瑤指一門好親事的。”
“對噢…”
蘇月茹拍了拍腦袋,都把金瑤當成女超人了。
險些忘記,在這個年代女人過了十八九歲,就已經算是老姑娘了。
而金瑤為了大齊,著實耽誤了不少。
尤其是她與那位李公子…
悠悠的歎了口氣,蘇月茹問道。
“那你可是有中意的人選了?”
“朕都已經將人借口留在那裏了,成不成,那也就得看你皇兄的本事了。”
以蘇月茹對康彥良的了解…這…確實還是得先打一個問號。
“可…若真打起來,沒有人比金瑤更適合出戰的了。”
“你忽略了一人。”
蘇月茹不解的看向莫北辰,隻見那人莫測的笑了笑,雙手環胸。
“朕也曾領兵與離國交過手,朕想,在離國,朕的名氣,顯然要更響亮一些。”
“如果能光靠名氣響亮就讓對方無條件投降的話,那倒是讚同你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打贏勝仗,但是我親愛的陛下,你現在是什麽身份?你不在朝中主持大局,錢氏蠢蠢欲動,你別忘了,還有一個薑國在虎視眈眈呢。”
即使蘇月茹與白芸有些交情,但這點兒交情,用在國與國之間,實在是…不值一提。
“薑國那邊,朕可與康彥良共商,讓東珈出麵牽製。”
“不,東珈不能動,且不說皇兄現在也是泥菩薩過江,那個皇貴妃和晉王都不是什麽好貨,單說萬一打起來…勢必會形成四國之戰,那到時候…可就真是天下大亂了。”
“這個天下,太平的久了,是該亂一亂了!”
莫北辰哼了哼,忽而一把將蘇月茹抱了起來。
“行了,這些都是老爺們的事,夜深了,你該休息了。”
說著便將人扛了起來。
“去你宮裏。”
……
旗妃暴斃的事情很快便在宮裏炸開了鍋,人人都說是皇後娘娘心狠手辣,眼裏容不得沙子,先是最囂張跋扈的常妃倒台,連同身後的常氏一族,幾乎是連更拔除,而這個旗妃,聽說是因為懷有了龍嗣,皇後娘娘是怕對方比自己先生下皇子,所以才下了殺手。
總之,傳的沸沸揚揚,真真假假,卻沒人知道,隻知道,在此之前,皇後娘娘確實曾經親自到過拂雲台。
而後這旗妃便莫名其妙的暴斃了!
讓人不與皇後娘娘聯係到一起,都沒辦法。
然而,莫北辰隻淡然的道了一句“按嬪妃禮儀厚葬了”便再無它話,甚至都沒讓葉家的人看一眼屍體。
隻是這件事很快便過去了,隻因為有一件更大的事,蓋過了這件事的風頭。
那就是,可能又要打仗了。
而那晚在禦書房見過蘇月茹,聽過蘇月茹那一番言論的人,自然是不會相信蘇月茹會是做出這種事人,能說出那些話,能將自己所有金銀都捐給國庫的人能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