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


    楊誌的臉是黑的。


    本來臉上就有一塊大青印,如今不知怎的,好似陰鬱的整張臉都黑了。


    隻感覺頭上頂的就是華蓋。


    楊誌憂心忡忡的站在屋簷下,任憑那飛濺下來的雨水浸濕他的黑靴。


    時不時還有幾聲雷鳴在天際。


    “今年春雷響的早,恐怕年成不好。”


    那太守也從後麵走來,唉聲歎氣的撚著胡須。


    他也隻是習慣性的感歎了一下天時,當年的他剛入世的時候,又何嚐沒想過做一番好的地方官呢。


    隻不過如今感歎是感歎,其實收成怎麽樣,他已經不怎麽在意了。


    已經搜刮了一筆錢在手,上麵的關節也打通了,隻要處理了梁山,甚至說隻表麵上取得一些勝仗,都可以把自己運作出去了。


    “練兵半個月,下雨七八天!我……”


    楊誌隻覺得心中又憋悶又焦急。


    真是老天爺都在與自己為難。


    有道是春雨貴如油,有春雨固然是好事,但這春雨不能來的太早,一般要驚蟄之後,雷雨齊下。春雨貴如油,也正說明春日的雨其實是不多的。


    這雨來的這麽早,今年的收成必然糟糕。


    這才剛過正月沒多久,怎麽會有這樣憐綿的陰雨,這是不符合常理的。


    如今大宋朝廷除了個別精銳部隊,很多地方武備鬆弛。


    總是尋常不冷不熱的好天氣,訓練起來士兵仍然感到困難,何況這還有了連綿的陰雨。


    “上邊又來催了,楊製使,你看什麽時候發兵?”


    太守的心中也有些惴惴,不僅僅是因為上麵催逼的緊。


    他也感覺似乎有些時運不濟,莫名其妙的有著一股危機感。


    他隻想趕緊在梁山的事情上做出一些成績,糊弄過去,逃離這是非之地。


    即便是上麵不催,他也不敢在此地久留,隻怕夜長夢多,更不用說,如今上麵催的也緊。


    “如今如何能發兵?”楊誌一臉的淒苦。


    臉上那塊大青印,正好似苦膽一般。


    他頗有些語重心長:“本就是新征幕的一些鄉勇,征募半個月,卻有七八天下雨,剩下的七八天反而也得兩日一操,練的多了,便怨聲載道。總共才練了三迴,莫說打仗了,便是位置都站不對,兵器都還不會耍呢……”


    聽楊誌這樣說,太守也是為難。


    他也知道這些人沒練成呢。


    原本那黃安帶走的三千官兵,就是這濟州的家底。


    不曾想全都折在了梁山。


    若不是這來了個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的楊誌,太守其實真不敢再對梁山動手。


    如今新征募了這兩千兵馬,連個新兵都算不上,更不用說與原本黃安手中那三千正式的官兵相比了。


    可在梁山折了這三千兵馬的事情並沒有完全上報。


    黃安把整個濟州官兵家底都葬送了,上上下下,所有的武官都一幹二淨。


    這要報上去且不說朝廷勃然大怒,最起碼這三千人的軍餉全部都得停掉。


    停發了軍餉,這樣上下的官員吃什麽?


    縱然是一地太守,如今麵對上上下下暗流湧動,也不敢違逆眾人的意思。


    隻能往上少報一些損耗,將這件事壓下來。


    雖然在這山東下麵消息沒有壓住,但是朝廷卻並不知道。


    軍餉還會繼續的發,這些官員們還能細水長流的吃空餉。


    除非有一天事情被捅了出去,有人報到了銀台,或者上麵派人下來清查,那邊隨便安排一些剿匪,將這些人全部都在戰場上戰死,也算了了賬。


    大夥兒也能再吃最後一筆撫恤。


    上上下下,前前後後,不知道多少人從這中間撈飯吃,都逼著太守將這事情瞞了下來。


    可這事情不往上報,那朝廷還以為濟州本地仍舊有著兩三千的官兵。


    縱然你原本說,正值冬日,河道結凍,戰船不能通行,可如今已經開春,春迴大地,冰雪消融,手裏又有著這般雄厚的實力,為何還不動手?


    上麵逼得緊,可太守手底下又沒有兵,兩頭受氣,又不敢往外說。


    尤其是他感覺是真倒黴呀。


    “上麵催的緊,我也沒辦法……鄆城縣縣令死了,這件事兒必須得有個交代。咱們整個大宋朝廷上下百十年來殺過幾個文官?偏偏在咱們濟州府死了一個……”


    “死前還被山賊審了,罪狀貼的滿大街都是,還敢汙蔑朝廷……這這……實在是奇恥大辱,不可能再拖下去的。”


    府尹也有些痛恨的看著這淅淅瀝瀝的雨。


    “我雖然已經打通了上麵的關節,但再拖下去,上麵必然要派人來。一旦有天使到了,事情就大發了。到那時,縱使再使錢,也少不得刺配沙門島……”


    府尹轉過頭來,帶了些威脅的意味,略感晦氣的盯著楊誌那一塊大青記。


    “上麵來了人,我被刺配,你自然也跑不掉,本身的罪責也要發落。縱使有梁山在鬧亂子,一時間顧不上你,可畢竟那個時候,濟州已經是眾目睽睽之下,自然有其他身家清白的名將來領兵,可就輪不到你了……”


    楊誌本來就有些陰鬱的臉,此刻更發的陰沉了。


    兩隻眼珠子裏透出來的滿是苦澀,整個人仿佛都在散發著黑氣。


    隻感覺自己運交華蓋,身處於大網之中,這官場怎麽混怎麽困難。


    千斤巨力全都憋在這肉體之內,有誌不能伸,有本事不能使。


    “我知道……可是憑著手下這些人,是不可能打贏的……”


    兩個人都陷入了沉默。


    隻剩下雨仍舊在淅淅瀝瀝。


    良久,府尹做出了一個決定。


    “我在出些錢,悄悄的從隔壁的州府借一些人馬來……”


    楊誌眼中又露出了希望。


    府尹看了他一眼。


    “你別想太多,借不來多少人的,四五百人了不得了……”


    楊誌歎了口氣。


    “也罷,也罷。有著四五百人,總比沒的強。”


    楊誌在心裏盤算著,讓這四五百的官兵帶著這兩千的散兵遊勇,是否可以起到良好的促進效果?


    這些兵馬自己該怎麽用呢?


    但楊誌這樣喪氣的表現,顯然不能讓府尹滿意。


    他的聲音有些陰惻惻的。


    “我們付出了這麽大的代價,各有各的目的,絕不能失敗。”


    楊誌卻說道:“哪有百戰百勝的?我雖不將這些梁山賊寇放在眼中,可手下的兵丁實在不濟事,想要打勝可得下一番苦功夫,不是那麽容易的……”


    府尹說道:“這些話都是沒用的話。咱們兩個必須得贏。”


    似乎有殺氣縈繞,沒想到府尹這個瘦削的文人,兩眼之中竟能有這樣陰狠的表情。


    “現在必須趕快從這泥潭中脫身,八百裏梁山泊,想要清剿掉這一夥土匪,談何容易?”


    “但現在我要的是升官,你要的是立功。隻要略打一些勝仗,管他後麵如何,上下走動一番,趁著敗仗還沒有掉到頭上,咱們就已經脫身了。”


    如此說來,值得一拚,楊誌又多了兩分信心。


    他定了定神,有些堅定。


    “大人放心,楊誌必定竭盡全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在梁山身上拿到一些小優勢還是有機會的!”


    府尹聲音不大,卻更加的斬釘截鐵。


    法令紋顫抖著,嘴角沾了些飛沫。


    “有機會也不行,必須萬無一失!”


    他丟掉了自己所有的操守和道德,就是為了謀求升官,如今怎麽能容許還有其他的意外發生?


    “可是……”


    “沒有可是!”


    府尹抬起頭來。


    四目相對。


    他雖處於低位,眼神卻堅定狠辣。


    楊誌個頭雖高,眼珠卻猶豫不定,滿是彷徨。


    “萬不得已,隻能向鄆城縣的百姓借一些人頭來了!”


    “什麽?”


    楊誌瞪大了雙眼。


    “你是想……想……”


    府尹此刻在心中甚至有些對這三代將門之後的楊誌有些失望了。


    “何必做這副姿態?你們這些武將應該比我們文人更懂吧?”


    “這怎麽能行?”


    “怎麽不能行!”


    府尹一甩袖子,聲音大了起來。


    厲聲道:“如今,整個鄆城縣都在梁山的管控之中!卻沒見有什麽良人反抗!他們自然都是從了賊的。如此一來,也不算冤枉了他們,隻能算他們罪有應得。”


    “更何況,鄆城縣被梁山把控著,那裏死了一些百姓,必然是梁山賊寇殘暴不仁,與我們何幹?”


    府尹的這些想法不能在濟州和其他地方實行,因為瞞不住,但是在鄆城縣可以。


    畢竟鄆城縣的縣衙已經癱瘓了幾個月了。


    真打不過梁山,也隻能借些人頭往上麵一交。


    功勞擺在眼前,錢財使得到位,立馬便調走了。


    後邊調過來的新官,麵對梁山這夥賊寇,任他去焦頭爛額。


    想要斬草除根哪是那麽容易,他自然更難處理,這又發襯托的自己英明強幹!反而成了自己的政績。


    新舊官員交替,在剿滅梁山這夥根深蒂固的水賊,整個濟州府沒個兩年的時間,哪裏能安定的下來?


    兩年前借的一批人頭,全都推到梁山賊寇的頭上,誰又能發現?


    府尹看著仍然震驚的楊誌,並不擔心他不答應。


    區區一個罪人,哪裏是什麽正人君子,真以為自己是什麽好人?


    想做君子?練武的匹夫,配嗎?


    府尹背過身去,下定了決心,便也不再猶疑。


    想了一下,這些兵再練下去也不會有什麽名堂。


    既然已經有了保底的策略,便也不用再瞻前顧後,事情做得越快越好,也顯得自己精明強幹,上麵也會開心。


    “等我把人借來,就發兵!”


    楊誌抬了抬手,剛想說些什麽。


    可府尹背著手,隻給楊誌留了一個背影,邁著四方步,已經往正堂走去。


    “楊製使,不要忘了……咱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


    李世民帶兵前往桃花山。


    這一日,過了幾處山坡,人煙漸多。


    李世民不想驚擾百姓,便避著人走。


    派武鬆帶一隊兵馬喬裝改扮,前麵查探情況。


    自己帶著人走著走著,來到了一片赤鬆林。


    “好一座猛惡的林子。”


    李世民饒有興致的觀賞一番。


    虯枝錯落,盤數千條赤腳老龍;怪影參差,立幾萬道紅鱗巨蟒。遠觀卻似判官須,近看宛如魔鬼發。誰將鮮血灑樹梢,疑是朱砂鋪樹頂。


    按理說,那塞外嶺南才是險惡之地。


    明明人口眾多的山東卻常常能碰到這樣猛惡的地勢。


    但李世民並不在意,這麽猛惡的一片林子,少有人煙,正好可以讓大軍藏身。


    雖然走江湖的有句話叫做逢林莫入,兵法上也有這樣的說法。


    都怕貿然進了林中,受了埋伏。


    但李世民在這青州並沒有敵人,自然也不會有什麽人去埋伏他。


    若有什麽毛賊湊了上來,嘿,正好給行軍的路上添點樂子。


    安排弟兄們在此歇氣了半個時辰。


    武鬆便帶著人迴來了。


    才一進了林子,便聽見幾聲驚疑。


    李世民抬頭看去。


    “謔,二郎哪裏弄的這一身行頭?”


    武鬆滿臉喜色,脖子上卻掛了一圈人骨項鏈,手裏提了兩把镔鐵刀,另一隻手用食指將一個頭箍晃著。


    高高興興的便帶著這身新行頭湊到了李世民身邊。


    “出了這林子,有個幾裏路,有一座大寺。難怪這裏人煙這麽多,都是來燒香拜佛的。”


    “我帶著弟兄們走到那邊查探了一番,乃是一座瓦罐寺。山門前一陣的喧鬧,圍了一大圈的信眾。”


    “我們湊過去一看,原來是個頭陀。這一圈兒人骨頂珠和戒刀都是他的。他是個行路的,要在那寺裏掛單,寺裏人怕他的打扮,不肯答應,所以起了衝突。”


    “剛要動手,卻被我們攔下,我看那頭陀長得對我的脾氣,便將隨身帶的金銀給了他一些。也不用受那些和尚的鳥氣。”


    “他又跟著我們吃了些幹糧,遠遠的離了那瓦罐寺,還和我動手切磋了一番。我見他武藝不俗,本想邀他一起來上梁山,可他是個行者,不肯答應。”


    “感念我們贈飯贈錢之恩,又覺得我也對他的脾氣,便把這串珠子,這個頭箍以及這兩柄刀都給了我。”


    武鬆隻覺得這兩把刀真與自己有緣,拿在手裏都感覺順手。


    舉到李世民身旁炫耀一番。


    李世民拔出來看,雪亮亮的兩把刀,又看那串人骨頂珠,隻感覺這其中頗有緣法。


    看來武鬆也是遇了奇人。


    “一點點金銀,一點點幹糧,換了這麽兩口寶刀,二郎真是有福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李世民一統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社會和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社會和諧並收藏水滸:李世民一統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