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莫要擔心。以大夥的本事,以有心算無心,襲擊一輜重隊,豈不是輕而易舉?”


    李世民的沉穩與自信,仿佛也安撫了眾人的心。


    李世民隻是那樣淡笑著,一臉的波瀾不驚,眾人的心裏也湧現出來了一股信心。


    “你們看。”


    李世民用手指著那草圖。


    “靈州雖然在韋州正北,但這中間加了一個靈州川,此水乃是黃河支流,靈州在此水下遊以東,韋州在此水上遊以西。”


    “自靈州至韋州約兩百裏,沿著靈州川,東岸有三座城池分布,西岸卻是一個也無。”


    “如今,你們可知道這代表了什麽?”


    李世民給了手下人一個思考的機會。


    他笑著看向史進,他希望史進能夠經過自己這麽長時間的教導,如今已經有了長進。


    這代表著什麽呢?


    史進被李世民盯得頭皮發麻。


    撓著頭頂,隻感覺頭皮發癢,“西岸沒有城池,必然是人煙稀少,若從西岸發起進攻,能大大減少咱們遇到的危險?”


    史進勉強的給出一些迴答。


    “倒也不能算錯。”


    這個答案並不完美。


    李世民給眾人解惑。


    “隊伍遠涉千裏,雖然大多都是平地,運送的戰馬金貴,必然需要補給。”


    “西岸沒有城池,沒有歇腳的地方,得不到補給。由此便可推斷出,敵人必然是從東岸行軍。”


    旁人還不清楚,但朱武此刻卻已經聽明白。


    他畢竟是懂些兵法韜略的。


    “既然從東岸行軍,若將馬匹運到韋州,必然要渡河。兵法有雲:半渡而擊之,我們是不是要找這個半渡的機會?”


    朱武目光試探的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果然報以讚許。


    “正是要等這個半渡而擊之的機會。”


    “隻是要半渡而擊之,又怎能知道他們從哪裏渡河呢?”


    王進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諸位請看。”


    李世民指著靈州川的分叉點。


    “上有兩條水脈在此處匯聚,兩水之間夾著溥樂城。”


    “敵人必然是在此城以北渡河。”


    李孝忠感覺有些聽不懂。


    “為何如此篤定?”


    李世民將手指從桌上移開,兩手背到了身後,身體挺立起來,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若要渡河,必然要有渡口。”


    邊說著,邊在這廳堂中踱步起來,談論著自己的分析。


    “此川東岸前後有三座城,每一城,必然有渡河之處。但中間的耀德城距離河水太遠,渡過河後,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想要走到韋州還有一段距離。”


    “隻有溥樂城最為合適,距離韋州僅有一步之遙,怎麽看也就不到三十裏。但因為此城處於兩水相夾之處。若通過此城渡河,卻需要渡河兩次才能到達靈州川西岸。”


    “若在此城以北,兩水交接之處,渡河之後,距離韋州不過三十裏,而且僅需渡河一次。”


    “除了此處,他們別無選擇。這是最合適的地方,在靈州到韋州,從西夏腹地到達邊塞,物資往來運送必然不是第一次,他們早已摸索出一條成熟的道路,找出來最快最方便的途徑。”


    “在沒有任何意外情況下,他們平時必然是走這條路進行運送物資。”


    眾人眼睛盯著輿圖,背對著李世民都趴在桌子上,心裏盤算思考著李世民的分析。


    有反應快的,有反應慢的,漸漸的也都不由自主的點頭起來。


    確實是合情合理,而且找不到第二種選擇。


    “但若在此地發動進攻,左右兩城相聚也不過三十裏,敵人旦夕可至,到那時,就不僅僅是要麵對敵人主力,而且還要麵對左右夾擊,兩麵受敵,可該如何是好?”


    朱武訴說著自己的擔心。


    正如李世民說的那樣,敵人從這條路線行軍是最佳選擇,情況自然對敵人最有利。


    無論是韋州這座大城,還是溥樂城這座小城,距離李世民點出來的渡河地點都非常的近。


    左右唿應,能最大限度的保證敵人行軍隊伍的安全。


    要想在此處襲擊敵人,就必須先把自己等人陷入敵人左右夾擊之中。


    “無妨。”


    “我們自兜嶺以東出兵,悄悄潛入韋州以東,此地有一小山,名為樂山,據西夏人渡河之地也不過三十餘裏。”


    李世民說著,眾人的視線便在輿圖上轉移著。


    那用酒水畫的圖都快要幹了,隻在桌子上留下了一道道淡淡的痕跡。


    “我等埋伏於此山之中,登高望遠。可遍查韋洲與溥樂城之動靜,待敵人渡河之時,迅速出擊,速戰速決,然後迅速返迴樂山。”


    “若敵人追擊,可借樂山之阻隔,趁機翻山而過,繞過清遠邊城,走白馬川,進入環州地界。過了邊境,敵人自然不敢再追擊。”


    樂山與韋州、溥樂城大致成個倒三角,樂山這一角,正好指向東南。


    距離環州最近。


    環州歸於永興軍路統轄,正是歸於老種相公管轄之地。


    若敵人追上了,便在樂山拒守,居高臨下,略阻擊一番,再翻山而逃。


    若敵人沒追上,等他們爬上樂山,李世民等人已經從樂山逃到了環州,逃之夭夭了。


    “妙,實在是妙!”


    看似難分難解的局勢,在李世民這獨到的眼光之下,如抽絲剝繭一番,很快就清清楚楚的明朗起來。


    不僅僅是恰到好處選擇了一處絕佳的伏擊之地,而且敵人的一舉一動仿佛都展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局勢這般的明朗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李孝忠往常都是憑著一股勇氣,在這漫漫黃沙之中闖蕩,應對未知的前路,總感覺有一腔豪氣!


    但今日才知道,如此高屋建瓴,縱覽全局,運籌帷幄之魅力!當下忍不住的拍掌叫好,連連稱妙。


    李世民見他滿意,自己自然也滿意。


    之所以要走樂山這條路,逃往白馬川,進入環州。


    因為這本來就是李世民等人製定的路線。他可不想再走迴頭路,在秦鳳路和李孝忠他們胡亂的糾纏什麽。


    既順帶著幫李孝忠完成了劫掠的戰鬥,也沒有耽誤自己的正常行程。


    離了秦鳳路,便是離開了他的地盤,到那時,若再因為戰利品什麽的起了糾葛,也不怕他們生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李世民一統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社會和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社會和諧並收藏水滸:李世民一統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