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恬支了胳膊在床前的茶幾上,雙手托著腦袋,托不住腦袋裏亂飛的念頭。


    這兩日來的一幕幕不住地穿梭在腦海中。


    但開始的那些令人不安驚怕的記憶,逐漸淡了下去,反而是昏黃的燭光裏,溫熱的指腹沾了清涼的藥霜,落在她臉頰上的一幕異常清晰,清晰到,彼時唿吸交錯可聞的感覺都仿佛還在,就在眼前,就在當下......


    “公主是嚇到了嗎?”蘇葉端了安神茶過來,見自家公主托著兩腮,目光不知看向何處,連忙出了神,“公主別怕,奴婢今晚給公主守夜,公主安心睡下就是。”


    秦恬:“......”


    她不是害怕來著。


    但她還是順著蘇葉的話說了,不然也沒法解釋自己方才的出神。


    “嗯,我也盼著今晚能睡個好覺,莫要做什麽噩夢。”


    她這麽說,蘇葉笑著應,“公主放寬心,就算奴婢身輕力微,將軍也在姑娘身邊呢。”


    她說著想外麵指了過去,“奴婢瞧見將軍的帳子點了燈火,想來將軍要迴來宿下了,公主安心吧。”


    秦恬立刻就不安心了,砰砰地隻覺得自己的心跳更快了一些。


    明明,蘇葉也隻是隨口提了兩句那位“大哥”而已......


    小姑娘有點混亂,一口悶了安神茶,匆忙睡下了。


    *


    連日的疲憊終於得到休歇,秦恬這一覺睡到了日上三竿。


    她起身後看到明晃晃日光在帳外徘徊,才恍惚發覺竟然快到午間了。


    恰好天冬走了進來,秦恬下意識問了一句。


    “將軍沒走吧?”


    天冬說沒有,“今日沒有戰事,將軍一早還來瞧了瞧姑娘,聽聞姑娘睡著,就去尋孫先生了。”


    秦恬聽天冬說他一早就來瞧了她,心口咕嘟咕嘟冒了幾隻泡泡。


    她起身洗漱更衣。


    外間日光明亮的晃眼,但風也更冷更緊了,蘇葉她們將鑲了雪兔毛邊的襖子都給她穿在了身上,又揣了隻湯婆子在她袖間。


    秦恬在避風處站了站,日頭曬在身上暖融融的。


    她走到另一邊就看到了他的帳子,帳前隻留了一個守衛,可見人不在帳中。


    不過如今代替傅溫跟在他身邊的栗修,這會走了過來。


    秦恬走過去,正要問問栗修,將軍眼下在何處,竟聽見身側的木架子另一邊,熟悉的人聲傳來。


    “......這事還是太快了,我以為時機並不成熟。”說話的是張道長。


    秦恬聽他語氣,知曉他們說的是緊要事,便腳步停在了木架子後麵,沒有發出什麽動靜,算有意也算無意地聽他們說話。


    木架另一側,秦慎聽了張守元的話,仔細思量了一下。


    “師父說的不錯,但我以為,戰場風雲變幻,是敵是友都在一念之間。所謂穩步推進,隻在想象之中,實際來看總要隨著時局變化,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此番轉而對抗廣訴軍或許過快了,但就目前的情形而言,不過是趨勢之內而已。”


    但這番話並沒有令他師父寬心,秦慎看到師父一時沒有言語,定睛看了自己幾息,才開了口。


    “若此事隻是陡轉的句式變換也就罷了,我隻怕你,被什麽所裹挾,衝動行事。”


    這話一出,周遭就靜了下來,隻剩下被風唿嘯著卷起肅正軍旗唿唿作響。


    秦慎在張守元的目光下沉默了一下。


    張守元忽的問了他一個問題。


    “關於公主,你心裏是怎麽想?”


    這話沒有前沒有後,突然這麽一問,秦慎一時沒有迴答上來。


    他看了看自己的師父,比父親還要了解他的人,便是師父了。


    秦慎抿了抿嘴,正欲開口,目光忽然自眼角掃到了不遠處的木架。


    那木架不高,尋常男子站在後麵,最少也會露出發髻。


    但那木架子的上邊沒有露出誰的發髻,反倒是側邊白絨絨的兔毛鑲邊上,露出一隻白軟的耳朵邊。


    那隻白絨毛裏的小耳朵,此時正豎著細聽他們的談話。


    ......


    木架後。


    秦恬原本隻是想隨便聽兩句壁,沒想到,張道長突然問了這麽個奇怪的問題。


    雖然奇怪,但一下就讓秦恬豎起了耳朵來。


    那位“大哥”,要怎麽迴答?


    她屏氣凝神地聽過去,聽見他在一頓之後,終於開了口。


    “今日孫先生也提起公主的事,公主很快就要在眾人麵前正式露麵,皆是朝廷必然會大動肝火,我想在此之前,若能令肅正軍壯大更多,對於公主才是保障。”


    秦恬聽住了這話。


    張守元卻看向秦慎。


    他應該知道自己問的,其實不是這個問題。


    但他既然這般迴答,張守元便不再問下去了。


    他隻靜靜看了秦慎幾息,“與廣訴軍的事,你再思量思量吧,成大事者,不要被繁念所擾才好。”


    秦慎沉默以對。


    張守元轉身離開了。


    藏在木架子後麵聽壁的秦恬,準備偷偷溜走。


    隻是一步還沒邁開,後麵就有聲音一下追到了她耳邊。


    “偷聽完了?準備走了?”


    秦恬:?!


    她轉身向身後看去,看到木架子另一側瞧她的青年,男人嘴角噙著一抹淺淺的笑意。


    他的目光落在她耳邊上。


    “下次偷聽的時候,記得把耳朵收好。”


    秦恬:“......”


    明明風吹得還有些冷,但她耳朵邊卻唿唿地像被火苗燎到一樣地燙了起來。


    與此同時,昨日那不明加快的心跳,亦在他的目光下飛快跳動了起來。


    察覺自己的異常,秦恬匆忙就轉了身。


    “記住了,下次會小心。”


    話音沒落,人就一溜煙走掉了。


    那白絨毛裹起來的身影,蹦蹦躂躂的進了帳子,就像白兔把腦袋藏進草叢裏。


    秦慎不由地低笑了一聲。


    被發現偷聽,就這麽心虛嗎?


    真是個小姑娘......


    不過他耳邊亦想起了師父的問話。


    “關於公主,你心裏是怎麽想?”


    他看著一溜煙不見了的小姑娘,緩緩歎了口氣。


    她還是什麽都不懂的小姑娘,隻當他是她哥哥,他還能怎麽想呢?


    *


    廣訴軍大營。


    朱漢春飛奔而迴,把密談山莊發生的事情告訴他父親朱思位。


    “......爹,這事是兒子辦的不周了。誰想到那肅正軍早就防著咱們,公主不給見也就罷了,竟然還派兵前來支援,若不是最後肅正軍的兵丁前來支援,我必將那丫頭抓到了手心裏!可惜,可惜,功虧一簣!”


    局麵一下子緊張了起來。


    朱思位臉皮彈跳了一下。


    “是那個肅正軍的銀麵將軍帶人來的?”


    朱漢春不是很能確定,“銀麵具是那個銀麵具,誰知道銀麵具下麵是什麽人?”


    這話也都道理,畢竟銀麵剛在徐州城打完仗,怎麽有功夫去那處。


    若是別人前往,顯然肅正軍也不相信廣訴軍和南成軍,暗中埋伏了人,隨時出手。


    “我還以為肅正軍都是什麽忠良之輩,不立首領不稱王,隻尊先太子的公主。沒想到與我們這些造反的,也沒什麽兩樣,所謂同尊公主的聯手,他們私下裏也有的是思量!”


    朱漢春連聲附和,“說不定,那何老頭子和張道士,就是故意下山的,他們興許就是看出了咱們的意圖,所以才來了這麽一招!”


    朱漢春說著,就想到了什麽。“爹,肅正軍說好要從徐州城分軍火給我們,不會不給了吧?”


    這話說得朱思位一頓,旋即眯了眼睛。


    “那可不行!我廣訴軍這次也出動了人手,折損了人馬,他們想不給,沒那麽容易!”


    但現今軍火還在徐州城,廣訴軍和肅正軍就幾乎刀槍相見了,這些說好的東西還給不給,就不好說了。


    “若是徐州城進了我們的口袋該多好,何必要受他們這挾製?!”朱漢春歎了一句。


    朱思位在這話裏,眯起眼睛思量了一陣。


    他忽的就叫了朱漢春,“替我鋪紙磨墨,我要給南成軍的蔣山去信一封。”


    “父親要寫什麽?”朱漢春手腳利落地磨了墨。


    朱思位哼笑一聲,“徐州城就這麽落到了肅正軍的口袋裏,我倒是想知道我不甘心,蔣山就甘心了嗎?若是他也不甘心,我想這徐州城,或許能易一易主!”


    朱漢春一聽就連聲道好。


    “那蔣家人可比肅正軍那幫老頭子好對付多了,與他們共享徐州城,往後這城還不就成了我們自己的地盤?”


    父子二人打著南成軍的算盤。


    不想朱思位這信,第三日去而複返,他打開信瞧了一眼,臉色就難看起來。


    他原本想要言語誘惑蔣山與他們共同拿下徐州,不能讓肅正軍一家獨大。


    可蔣山卻不是背信棄義之輩,隻裝作不懂地將他的意思打了迴去,還告訴他,肅正軍許諾要給南成軍的報酬,不日就要到了。


    “那些刀槍弓箭還有火器,肅正軍真要給南成軍了?緣何我們沒有接到消息?”


    朱漢春這話問出口,也知道其中的原因。


    廣訴軍和肅正軍鬧成這般模樣,別人還能依約給東西嗎?


    但到了下晌,肅正軍就傳了消息過來,道是許下的給廣訴軍的物什,五日後在徐州與廣訴軍中間的一地交接。


    父子二人見了這終於到來的消息,非但沒有高興,反而相互對視了一眼,四隻眼睛裏皆是濃重的疑問。


    半晌,朱思位抖了一下孫文敬親手寫的那封信,紙張發出嘩嘩啦啦的響動。


    “肅正軍,還真能當作什麽都沒發生過?”


    朱漢春第一個不相信。


    朱思位哼了一聲,“這必然有詐。我朱思位從一個小小秀才到今天,可不是昏庸無能之輩,這幾根刀槍棍棒我不要了。”


    他眯起了眼睛,“我要那徐州城!”


    *


    濟南府。


    肅正軍占了徐州城之後,輕而易舉地就攻下了周邊府縣。


    肅正軍的地盤陡然擴大了一倍之多,宮中震怒,險些將大將錢烽提迴京城問罪。


    但章老將軍被調離之後,錢烽才剛到了此地不久,若是此時再次換將,豈不是又給了肅正軍繼續壯大的機會?


    錢烽堪堪留了下來。


    仗還沒打上幾場,他已有了心力耗竭之感。


    尤其肅正軍中那銀麵將軍,打發讓人摸不著頭腦不說,卻還對朝廷的官兵的打發一清二楚。


    他到底是什麽人?


    朝中對於此人也有不少猜測,有人說是朝廷出逃的將領,有人說是戰死沙場的沈家軍中的大將,也有人道是倭賊或者匈奴,還有人說是章老將軍私下收的徒弟。


    最後那說法,被章老將軍駁斥了去,胡言亂語的人並無證據,龍椅上的皇上也不相信。


    除了這些猜測之外,也有些其他的猜言,錢烽就聽那國舅家的妹夫邢蘭東,說此人是青州衛指揮使秦貫忠的嫡子。


    這說法在他看來,還不如章老將軍的徒弟更加可信。


    畢竟秦貫忠再於沿海防倭有功,也隻是個三品指揮使,算不得朝中大將。他的嫡子才不到二十的年歲,如何能領兵作戰到這種程度?


    錢烽其實最不相信的,是自己會在一個不到二十歲的青年人手裏,無從用兵。


    關於銀麵到底是誰,完全沒有頭緒。


    而錢烽接二連三地在銀麵手裏吃虧,也隻能更加謹慎地用兵。


    他想,肅正軍此番吃下了徐州,一時半會應該不會有什麽動靜了,他應該趁這個機會,先弄明白銀麵到底是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可這日一早,他就接到了一封,一箭射到大營門口的信。


    什麽人膽敢向朝廷大營門上射信?


    錢烽驚疑,拆看信一看,更是眉頭皺了起來。


    信上說,那肅正軍和廣訴軍兩軍,要在一地交接軍火,信上沒有署名,卻給出了明確的時間和地點。


    時間就在兩日之後。


    錢烽看了信,眼皮就跳了一下。


    這信,不會是肅正軍給他送的吧?又要誘敵?


    錢烽左右思量了一下,將信壓在了案頭。


    *


    肅正軍營。


    孫先生同秦恬提了公主正式露麵,於兗州城和徐州城儀仗遊城一事。


    肅正軍眼下占了兩大片城池要地,更需要的是能夠守城和繼續擴張的兵馬,隻有公主出現,師出有名,才能讓更多被壓迫的百姓,願意投入肅正軍中來。


    秦恬來時就知道,這是她這個公主最為重要的作用,雖然在成千上萬人麵前出現,她心裏還是有些說不出的緊張。


    她應下孫文敬,就見那位“大哥”到了她帳前來。


    他隻同她說了一句話。


    “別怕,很快,你會有更多的兵馬。”


    有了更多兵馬,就不怕朝廷在公主出現之後,瘋狂撲來了。


    他這話說完,秦恬就見他翻身上了馬。


    “大哥要去哪?做什麽?”


    不會是要去同廣訴軍有什麽動作吧?孫先生張道長他們,都不甚傾向立刻就跟廣訴軍撕破臉麵。


    秦恬看過去,隻見他輕輕笑了笑。


    “去徐州巡防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兄萬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朝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朝寺並收藏嫡兄萬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