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率領大軍趕到傅友德處時,大戰已經落下了帷幕,萬餘蒙古大軍投降,地上滿是屍體,鮮血更是將大地染紅,有人的,也有戰馬的。


    傅友德在見到常遇春到來,便立即來到常遇春身邊。


    還不待他說話,常遇春的聲音就率先傳來。


    “你有沒有受傷?大軍傷亡如何?韃子有多少大軍?”


    傅友德聽著常遇春急促的聲音,當即迴應。


    “常帥,在下沒有受傷,大軍傷亡過萬,韃子約莫三萬軍,盡皆在這裏,至於韃子的物資,我已經派了一萬騎兵過去,相信過後就會有結果。


    此戰,三萬韃子,無一逃脫,收降一萬五千餘,韃子主將已被斬殺。”


    常遇春聽後,心中也有些沉重,傷亡過萬,這還隻是大概的數字,詳細的,常遇春知道,隻會更高,這一次的傷亡,放在大明征戰當中,都可以說很大了。


    不過,能夠將這些韃子全部留下,又將韃子提前準備的人丁與錢糧截留,也是一個好消息,總體來說,還是值得的。


    “做得不錯,這次大戰,辛苦了,受傷的軍士要立馬進行救治,不能把他們丟下了。


    這次大戰的經過,你好好與我說一說。”


    隨著傅友德的講述,常遇春聽得也是一陣心驚,在傅友德說完之後,常遇春嚴肅的看向傅友德。


    “此次你雖然勝了,但此法,以後不可再用,若是這些韃子,不顧你兩翼騎兵,直接衝你中軍,你怎麽擋?


    你這是在用近三萬軍士的命,以及你自己的命來做賭注,本將告訴伱,此事我會一同上報給明王。


    我知道你想將這些韃子全部留下,不僅是你,哪怕是我,同樣也希望,但是冒著這麽大的風險,值得嗎?


    即便是將這些韃子擊敗,隨後你隻要派出騎兵追擊,哪怕這些韃子跑了就跑了,但那些錢糧,那些青壯,起碼能夠得到,這就已經足夠了。


    這些韃子即便迴去又如何,到時我們大軍北征,除非他們再次北逃,不然,依舊跑不掉。


    多的,我也不說了,以後作戰,多想想後果吧。”


    常遇春這一次,真的很是生氣,尤其是傅友德用兩翼騎兵吸引韃子兵力,中軍步軍為餌,常遇春都無法想象,還好踏陣的隻是數千韃子騎兵,要是數萬,想都不用想,在如履平地的地勢之上,不過就是一個小斜坡,是無法阻擋騎兵踏陣的。


    傅友德聽後,雖然也有些後怕,但他並不後悔,因為他準備的,不僅是這些。


    “常帥,在下知道了,不過,這次大戰,我所準備的,也不止這些,兩翼的騎兵,各有五千,已經是提前安排過的,他們的衝鋒速度會慢一些,若是韃子騎兵沒有管兩翼,那他們就會向中軍衝來,攔截韃子騎兵。


    我這次,確實行險了,這點,我認,以後,也當不會再犯,此次造成如此大的傷亡,確實是我的責任。”


    常遇春看著傅友德能夠沉穩的應下,知曉自己所犯的錯,常遇春神色也鬆了一些。


    “你知道就好,這些,我相信你應該也知道,也知道你心中所想,但這次,我們追求的不是殺敵多少,而是達成明王所說的目的。


    隻要目的達成,總有一天,大明強盛之後,我們還會再次出兵的,到時,一旦出兵,就不會是現在這點人了,至少也是數十萬,到時,再好好殺一殺這些韃子。


    此事就這樣吧,現在先將戰場打掃完成,我們就撤迴豐州,此次初步的戰略已經達到,剩下的,就是等那些韃子亂戰結束,我們就立即出兵。”


    常遇春與傅友德這裏大戰的軍報,第二日就到了朱元啟手中,朱元啟看完之後,明明打了勝仗,他卻是高興不起來。


    他自己也看出來了,這次傅友德所做的事,是多麽危險,加上常遇春軍報上所說,以及傅友德請罪的軍報,朱元啟還能說什麽?


    現在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別人還打了勝仗,雖然傷亡一萬六千人,但換來的,卻是三萬餘韃子覆滅,同時還有大量錢糧,數千青壯。


    而戰場之上,大軍傷亡也是無可避免,能用這個傷亡換來這些戰果,他傅友德反而有功。


    最終,朱元啟既沒有誇讚傅友德,也沒有批評他,既然他都知道了,常遇春也說過了,他再說也沒有必要,站不住腳,要是遇到一個憨憨,直接跟他杠,他還下不來台。


    時間就這樣過去,朱元啟的北征大軍,在這裏等了個多月,時間更是來到了七月,蒙古的混戰,總算是打到了尾聲。


    朱元啟看著錦衣衛傳來的情報,多個蒙古部族相繼退出大戰,迴到自己的地方,除了少數幾個還在打,基本已經停了下來,而那位阿魯輝帖木兒,更是被打迴了老家。


    朱元啟當即決定,讓徐達、常遇春、鄧愈以及方國珍幾人,立即出兵,如今趁著蒙古大部分部族在擦拭傷口,少數還在打的,不能增援的時機,意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既定的戰略。


    率先與韃子交上手的,就是徐達的大軍,徐達率軍從鬆州直奔全寧,幾乎沒用太大的氣力,就將全寧拿下,隨後在向臨溪進軍的途中,卻是遭遇了近三萬韃子的襲擊。


    也幸好徐達在出鬆州之後,就一直保持周邊哨探不斷,最遠的,甚至達到了十裏地,因徐達知道,騎兵突襲,十裏地也不算遠。


    徐達在收到韃子騎兵來襲之後,當即開始布置,同樣以騎兵為兩翼,不過在中軍,仍然布置了一萬騎兵。


    隨後以盾兵、長矛、火繩槍為梯隊,作為防守或是突進大軍,其後則是二十門洪武大炮,這也是徐達謹慎行軍,速度並不快,洪武大炮的運送也能跟上。


    而對奔雷軍,徐達更是下令,可以不用近身與韃子廝殺,在遠處用火繩槍進行射擊便可。


    就在徐達布置好的一炷香後,韃子大軍便是襲來,韃子大軍剛進入洪武大炮的射程之內,徐達便立即下令開炮,在轟擊三陣之後,又讓兩翼,以及中軍的騎兵盡數出擊,步軍在後跟上。


    明軍與蒙古部族大軍的廝殺,就此展開,在雙方接觸之前,洪武大炮再次轟擊了一輪,隨後便是調整炮口,向著後方的蒙古騎兵開炮。


    明軍騎兵很快與蒙古大軍戰在一起,雙方陷入一陣混戰當中,隨後步軍的跟上,加上奔雷軍在外不斷的射擊,導致這些蒙古部族大軍傷亡逐漸增多,經過兩個時辰的血戰,蒙古部族大軍最終在付出數千人的傷亡代價後,便是向北逃去。


    徐達見狀,也不派兵追擊,而是收攏大軍,打掃戰場之後,繼續向著臨溪方向而去,行軍速度並不快。


    同時因為大軍蹤跡的泄露,徐達不得不派出兩萬騎兵,前去保護糧草,以防止韃子大軍攻糧道。


    而就在第二日,徐達的運糧大軍,便遭到了韃子大軍的襲擊,而這次外麵的哨探,在韃子大軍距離五裏地時,才發出警訊,也幸好徐達加強了防備,最終韃子丟下千餘人,便匆忙撤離。


    同樣是第二日下午,運糧大軍再次遭到韃子的突襲,雖然沒有造成糧草的損失,但卻不斷遲滯著徐達本就不快的行軍速度,而且一次又一次的,讓徐達都很心煩。


    當夜,徐達便讓人將糧食全部卸下,用其餘袋子裝上沙土,再用兩千騎兵進行保護,當韃子大軍來襲時,不用抵抗,直接跑。


    而在周邊,徐達布置大量騎兵,就為等著韃子前來再次威脅糧道,將韃子大軍,不說徹底消滅,起碼也要消滅大部,讓他們不敢輕易出擊。


    在第三日,接近午時時,這些韃子騎兵再次出現,不過,隻有上萬騎,見到這次運送糧草的隻有千餘人時,直接衝殺過來,而這千餘明軍騎兵,見狀後,不過是象征性的抵抗一下,隨即退走。


    韃子大軍也沒有追擊,準備帶著糧草返迴,然而當他們發現袋子裏麵全是沙土時,頓時知道中計,韃子大軍開始向東逃去,很快便是遇到了徐達安排的騎兵。


    這些韃子又再次調轉方向,徑直後撤,往西而去,隨後再次遇到明軍騎兵,這些韃子不信邪,又往北而去,這次直接遇到了親自率領騎兵而來的徐達。


    這些韃子此時也知道走不脫,隻得衝向徐達率領的騎兵,意圖衝破明軍包圍,向北迴去。


    徐達與明軍,見到這些韃子衝來,滿是殺氣,這幾天,他們可真的被這些人,給煩透了,恨不得將這些韃子全部留下。


    事實也果真如此,一個時辰不到,萬餘韃子,隻剩下四千不到,選擇了投降,其餘盡皆被合圍過來的明軍騎兵斬殺。


    而損失了上萬騎兵的韃子,也是沒有再來襲擊徐達的大軍,畢竟這前前後後加起來,韃子的傷亡,已經是達到兩萬餘。


    又是十日過去,徐達到達臨溪之後,直接率軍發起進攻,利用洪武大炮的轟擊,盡管這裏聚集了三萬韃子大軍,但徐達沒有絲毫考慮,直接發起總攻。


    一場大戰持續了四個時辰,打到天都快黑了,韃子在付出一萬三千餘人的代價下,再次北逃,徐達同樣沒有派兵追擊,而是開始收攏大軍,隨即在臨溪休整半月,又再次向北行軍。


    半月之後,徐達在向慶州行進的途中,並沒有遭到韃子大軍的襲擊,行軍十日抵達慶州,然而這慶州,韃子大軍不過象征性的抵抗了半個時辰,隨後便撤離。


    徐達雖然摸不準韃子的路數,但在慶州休整三日,便率軍往東北處而去,意圖將這裏的韃子,全部趕出去。


    與此同時,遼東泰寧方向的三萬大軍,也開始向著徐達的方向行進,準備在募西納禿山東北處匯合。


    而當徐達行軍兩日,經過這裏時,卻是遭到五萬韃子大軍的突襲,這一次,徐達派出的哨探,隻在三裏之外發現韃子,徐達做出的應對時間,也不長。


    徐達隻好匆忙以洪武大炮轟擊,騎兵在前,步軍在後,同時向兩翼各派五千騎兵,以防止自己被包圍,當即開始與韃子大軍展開混戰。


    這一戰,大戰四個時辰,見天色已晚,雙方罷兵分開,當夜,徐達重新製定策略,將奔雷軍置於兩側,隨同騎兵一同去往韃子兩翼,同時將所有洪武大炮,置於中部,集中三萬騎兵,對韃子中軍主動發起進攻。


    第二日,兩翼三千騎兵,各自將三千奔雷軍送到韃子兩翼,奔雷軍率先對兩翼韃子發起射擊,頓時打開缺口,騎兵隨即衝殺而入。


    而在正麵,二十門洪武大炮統一對著韃子前軍進行轟擊,致使韃子前軍傷亡慘重,而徐達親自帶著三萬騎兵,與其餘大將的衝鋒之下,直接衝入韃子中軍,緊隨其後的步軍,隨即對已經沒有了衝鋒之勢的韃子大軍進行圍殺。


    兩軍再次大戰三個時辰,最終韃子慘敗,萬餘韃子向北逃竄而去,而這一帶的韃子,也是徹底被徐達清掃。


    隨後徐達又用五日時間考察,最終決定依托慶州,在慶州東北以及西北處建城。


    東北處的建城,既可以與慶州相連,同時也與遼東的泰寧相連,而西北處,不僅連接慶州,還可以與鄧愈處築的城相連,以此來阻擋韃子南下。


    徐達在決定好之後,當即便開始行動起來,同時,徐達將騎兵全部派出,防止韃子突然南下。


    徐達旁邊的鄧愈處,鄧愈在應昌,就遭到了韃子的頑強抵抗,三萬韃子大軍,集結在應昌周邊,也幸好這些韃子沒有選擇側麵騷擾,最終被鄧愈用時二十天,給逐個擊破。


    隻有萬餘韃子,往北逃去,而在接下來鄧愈率軍繼續北上途中,幾乎沒有遭到有效的抵抗,沿途的幾個韃子部族,盡皆北遷,直到在失隻達魯站,遇上撤離的韃子部族,再次展開大戰。


    大戰第一日,雙方直接正麵作戰,而鄧愈有著洪武大炮的助力下,加上韃子大軍本就隻有兩萬不到,韃子大軍正麵不敵。


    第二日,韃子卻是沒有在正麵與明軍作戰,而是從兩翼不斷騷擾,耽誤鄧愈大軍時間,鄧愈隨即也派出騎兵進行還擊,而韃子卻是直接撤離,同時向著中軍匯聚,逼退追擊的明軍騎兵。


    而在第三日,鄧愈直接朝著韃子的部族衝去,兩翼留下數千騎兵應對,韃子不得不正麵應對,最終大戰兩個時辰,韃子再敗,而韃子部族,大部皆是逃出,隻有少部分被鄧愈截留。


    鄧愈也無心再行追擊,將這片區域的韃子清楚之後,同樣開始選擇建城的地方。


    最終,鄧愈選擇了依托失隻達魯站,在西側與東側建城,出於與徐達同樣的考慮,同時三處為一線,也能防止韃子繞道南下。


    而在方國珍這裏,卻是出奇的順利,從寶昌到玉龍城,近一個月的路程,硬是沒有遇到韃子的什麽騷擾,而在玉龍城,不過也才隻有萬餘韃子,抵抗一番,就撤離了。


    方國珍一臉晦氣的隨即選擇建城地點,這一路上,他是真-行軍了。


    最終,方國珍選擇玉龍為依托,在東側建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兄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恰在時節逢上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恰在時節逢上君並收藏家兄朱元璋最新章節